开花的犹大树——世界心理小说大观

出版社:中国华侨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
ISBN:9788702226119
作者:凯·安·波特等

内容概要

心理现实主义小说
——理性的心理隐秘Psychological realism
精神分析小说
——弗洛伊德的文学侧面Psychical analysis
意识流小说
——坐看思绪之河流淌Stream of consciousness
荒诞心理小说
——西西弗斯神话的现代叙事Absurd psychology
爱情心理小说
——丘比特的双箭Love psychology
变态心理小说
——扭曲了的人性哈哈镜Abnormal psychology

作者简介

心理小说:通向心灵的后花园
人的内心是一个永恒的秘密,从人类萌发自我意识的那天便开始,历经巫术、宗教、哲学、文学和科学的审视,流经古代、中世纪、文艺复兴的历史长河,直到今天,依然未被完全解开。人们把这个秘密叫做“心理”(psychology),在拉丁文里的意义则更为直观——灵魂学说。19世纪以前,心理学的研究夹杂在对哲学和神学的研究中,在混沌状态下不自觉地进行着。中国古代医学,古希腊罗马的朴素唯物主义和基督教神学都对人类的“心”,“心灵”,“意识”和“人性”等心理学问题做过研究和讨论;古希腊哲学家亚里斯多德的《论灵魂》一书,几乎涉及到了心理学的一切领域。
科学心理学的诞生,是以1879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为标志的。冯特发表他的《生理心理学》和建立他的实验室之前,心理学就像一个流浪汉,时而敲敲生理学的门,时而敲敲伦理学的门,时而敲敲认识论的门。1879年,它才确立为一门实验科学,有了一定的活动领域,有了自己的名称。一百多年来,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手段日益多样化,所涉及的方面渗透于各个领域,成为现代生活中人们最广泛涉及的主题。
德国美学家弗里德兰德说:“艺术是一种心灵的产物,因此可以说任何有关艺术的科学研究必然是心理学上的,它虽然可能涉及其它方面的东西,但心理学却总是它首先要涉及的。”在艺术的各个领域中,文学与心理学的关系密切程度,可以说是首屈一指。心理与文学产生碰撞的过程,与心理学发展的过程几乎同步。西方文化传统中向来更加关照个人的命运,于是心理描述一直以来都是文学家着笔甚密的部分,19世纪之前的西方文学传统中,人物的心理描写是文学作品重要的创作手段。从18世纪启蒙运动、感伤主义到19世纪浪漫主义兴起以后,表现情感或心灵的文学作品开始为大众所接受,如法国思想家卢梭的《新爱洛绮斯》,法国作家司汤达的《红与黑》,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他们的著作中揭示人物内心世界的方法不尽相同,但都如同手执手术刀一般冷静地剖析人物的灵魂。
在长达一个多世纪的的发展过程中,心理小说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心理现实主义,精神分析小说和意识流小说。19世纪中后期的西方,工业革命的推动,社会变革的深入,已经为理性的现实主义过渡到非理性的现代主义打好了路基。两个时代交替导致了心理现实主义的产生,现实主义作家开始向心理学领域迈进。心理现实主义的作品,明显还具有传统小说的种种特征,比如情节结构的清晰,主人公依然身处与理性时代。不同的是,作品中对人物心理的刻画,已经远远不止是一种手段,而上升为塑造人物的绝对材料。美国作家亨利•詹姆斯是这一时期重要的代表。詹姆斯的家学渊源深厚,父亲老亨利•詹姆斯是一位宗教哲学家,哥哥威廉•詹姆斯则是一位著名的哲学家和心理学家、实用主义哲学和意识流心理学的创始人,这无疑影响了詹姆斯的文学创作。他后期的作品如《鸽翼》、《使节》和《金碗》,精致细微地描绘了主人公对周围环境和人物的各种内心感受与心理变化,使故事情节在人物的内心活动中自然展开。此外美国的乔治•霍桑,俄国的屠格涅夫,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以及法国的司汤达,福楼拜等作家,也都是心理小说创作的开拓者。19世纪前现实主义的沉重严谨的文学传统已经浸入到这些大师的血液之中,他们对人性清醒认识,已经超越了现实主义的边界,为之后现代派小说开启了一盏探照灯。
直接运用心理学理论解释文学或者指导文学创作实践,源于19世纪末期心理学重大发展阶段。美国文学批评家恩•艾德尔曾这样说过:“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文学和心理学日益抹去了他们之间的疆界,精神分析学则直接结出了文学创作的累累果实。”在所有心理学理论中,精神分析学说是与文学关系最为密切的一支,其对现代文学的影响,不亚于进化论之于现代生物学的影响。
弗洛伊德出生于摩拉维亚一个犹太商人之家,他4岁时随家人迁居维也纳,并在那里完成了传统的德国小学和中学教育。17岁弗洛伊德考入维也纳大学医学院,并在1881年取得学位。之后他结识了布雷尔医生。布雷尔有个女病人叫做安娜•欧,表现出严重的歇斯底里症状,瘫痪、记忆缺失、精神颓废、呕吐、恶心以及视觉和言语的紊乱等。在催眠治疗过程中,布雷尔发现在催眠情况下通过对病人的多次谈话,启发疏导,病人能够把把病呓中所说的话、所想的一切往事,毫无保留地说出来。经过分析,这些都是患者以往的痛苦记忆。这些往事一直被密封、被压抑,很难回想起来。但当病人在催眠状态中说出来以后,便解除了病症。弗洛伊德对这一新方法也很感兴趣,并用于治疗自己的病人,也收到很好的效果,这种方法后来他们叫做“谈话疗法”或“疏导法”。根据这一方法所获得的结果,弗洛伊德与布雷尔合写了《关于歇斯底里的研究》一书,于1895年出版,精神分析学说从此正式问世。1908年,在“心理学星期三聚会”的基础上,他成立了维也纳精神分析学会,1910年发展为国际精神分析协会。他迅速蜚声全欧,并被邀赴美讲学,精神分析学说震动了医学界,并迅速为文艺界所乐道。
精神分析学通过对语言、意象和暗喻的分析把人类的深层动机和人类的特定活动联系起来,拓展了心理小说的内容与技巧,后来弗洛伊德的追随者,另一位心理学大师荣格当时这样评价精神分析学说将对文学艺术产生的推动力:“心理学与文学的某种内在联系,以及庞大而缺少深度的心理学即将对文学领域侵吞。”正如荣格所说,精神分析理论甫一问世便得到了当时许多作家的注意,而那时这一理论还被正统的心理学界所不齿,被认为是“异端邪说”。
精神分析学说基本命题之一的“无意识”理论和“性本能冲动”,它们打破了理性主义主宰人们思维和行动的传统,认为人潜在的意识和性格在人的行为中起到了决定作用。这对于洞察人的精神世界和深层意识具有新的意义,并且正好与现代主义小说的目标相一致。于是无论是后来的意识流小说,荒诞派小说,还是其他形式的心理小说,无不被深深打上了精神分析的烙印。
心理小说在精神分析理论下继续前进,意识流小说的产生也就水到渠成。意识流小说是心理小说进入20世纪后的一次自我突破,它大大拓宽了主人公心理世界的宽度和广度,从完全清醒的意识状态到莫可名状的感官印象、潜意识、幻觉、暗示与梦魇。意识在头脑中的流动是瞬间的,跳跃性的和碎片化的,意识流小说就力图用文学再现这种琐碎却蕴含生命丰富意义的片断灵光,它自由自在地流畅,不受时序性和逻辑性的禁锢,于是也往往充满怪诞不羁的风格。意识流小说的创作量丰富,名家名作迭出,以至于成为文学史上的一个独立的文学流派,英国的弗吉尼亚•伍尔夫的《黑夜与白天》,美国的威廉•福克纳的《喧嚣与骚动》,法国的马塞尔•布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以及爱尔兰的詹姆斯•乔伊斯的《尤利西斯》,卡夫卡《变形记》,都是意识流小说赫赫有名代表作。
意识流小说是20世纪心理小说的典型,它来势凶猛,蔚为大观,后期却因文学技巧的革命过于激进而走向极端,与现实生活彻底隔绝,在近40年时间里就自然而然地解体了。这期间以及之后的日子里,心理分析依然是心理小说一个不可舍弃的创作手段,英国作家D.H.劳伦斯的《虹》,美国作家海明威,法国作家弗朗索瓦•莫里亚克的《蝮蛇结》,俄国作家纳博科夫的《普宁》均是运用心理分析手法创作的优秀作品。
现在,心理小说已经不再被严格地划分类别,各种创作方式被适时地运用,心理小说作家们力图达到一种社会现实和心理现实的平衡。创作手段的流变丰富了小说阅读者的欣赏层次,但却永远要追随一些永恒的人类情感母题。心理小说是对现代人心灵世界的探险,它提供了比传统小说更多、更内在的灵魂奥秘。
美国学者约翰•霍夫曼说:“小说是一种对心理学理论的补充,通过研究小说,我们可以对心理学理论体系有更多地了解,而通过研究心理学理论,我们则可以对小说有更多的理解。”文学与心理学都在努力试图探寻人类的存在与实现、心灵与道德问题的答案,它们必将比肩走到一起,对人复杂的精神世界不断地探寻。本书便是基于这样的理念,将32位心理小说家的32篇名作,按照历史形态和内容题材归类,并在每篇前附有对作家和作品的导读,期望以文学与心理学作为铺路的卵石,指引读者踏上一条通往人类心灵后花园的小径。


 开花的犹大树——世界心理小说大观下载



发布书评

 
 


精彩短评 (总计3条)

  •     虽然没有把每一篇都看完,但觉得还是挺不错的。记得有篇讲暖房..
  •     世界小说节选,才看了两篇。
  •     图书馆借的 试试看试试看。 看到士兵之家后就受不了了。开篇很好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