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说不出的慌张

出版日期:2015-10
ISBN:9787100109981
作者:李宗陶
页数:432页

内容概要

李宗陶,七〇年代生于上海。曾任《南方人物周刊》高级主笔,现为《289艺术风尚》杂志总主笔,在思想者访谈、人物特稿、历史写作、非虚构报道等领域均有出色作品。本书收录的《中国制造:欲望年代的干露露们》荣获首届非虚构写作大奖之时代表情奖。

书籍目录

序 宗陶写人(陈丹青)
自序 我总想进到心灵层面,在这个时代,会不会不礼貌
龙应台 台上-台下
林青霞 一代大青衣
朱新建 一笔一笔救自己
马原 我只有一条命,我有些别的安排
王蒙 通人王蒙
张汝伦 狂者的世界
牛汉 现代文学史要重新写
草婴 草婴的胜利
冯骥才 冯骥才的财富
贾平凹 让带灯说
王志文 生而演员
彭小莲 那些说不出的慌张
刘恒 作者始终处在自我贬低中
卿光亚 “范跑跑”的勇敢是因为他病了
赵本山 赵本山的江湖
周立波 玲珑周立波
干露露 中国制造
附记:为什么要写干露露?
代后记 阅人有数:采访龙应台的故事

作者简介

本集收录文化记者李宗陶写于2008-2014年的17篇人物特稿和访谈,受访者涵括作家、画家、学者、导演、艺人等,其中不乏文化界重要人物。宗陶以她的专业、认真和沉着,细心体贴每一位受访对象,为他们,以及我们这个时代的文化和社会景观,留下一帧帧传神的剪影。
写不同的人物而兼及故实,要能有料、有趣,又做到所谓“客观”,并介入适度而隐然的评议,其实很难。……而每写一人,每成一稿,显然宗陶就掉进去,手眼所及,之细腻,之会心,恨不得钻进那人的肚里,直如孙悟空。
——陈丹青
锲而不舍的劲头,灵动漂亮的文笔,踏实沉静的风格……我们已看出宗陶的后劲其实更足。她能活到老,写到老。
——姜文


 那些说不出的慌张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那些说不出的慌张》,是李宗陶的人物专访集。说是人物专访,还不如说是人物特稿。在几乎每一篇访谈之前,李宗陶都用了不小的篇幅,浓墨重彩地勾勒了专访人物的“简历”—相比“正文”,文后的访谈更像是一道餐后点心。这些专访,此前大多在报刊上读过。今天重新翻阅,还是觉得颇有兴味。许多章节有趣、有料,充分满足了我的八卦之心。比如,当初,从《台上—台下》(龙应台),才知道龙和林青霞是好朋友;读了《一笔一笔救自己》(朱新建),才知道王朔的女儿嫁给了谁,画坛还有这么有趣的画美人的画家;读了《我只有一条命,我有些别的安排》(马原),才知道马原重病了,岌岌可危;读了《生而演员》(王志文),才知道王志文有过断腿、一个人躺在高考考场里的独特的体验。也有些篇章,重温起来,令人心生物是人非之感。李宗陶落笔《玲珑周立波》时,周还刚刚走红,和“大哥”关栋天还是铁杆一对,哪知道后来会闹到恩断义绝。写《赵本山的江湖》之际,小品《不差钱》刚刚勇夺央视春晚小品王,小沈阳一夜之间红遍大江南北,“赵家班”风光无俩。估计谁也不会想到,关于赵本山,今天会有那么多传闻飘来飘去,云里雾里的看不清。谁也不知道赵本山的那只靴子什么时候落地,会不会落地。——这两个人物的命运,在数年前的专访的文题中似乎已经做出了预示, “玲珑”周立波、“江湖”赵本山。这本书的序是陈丹青写的,他对李宗陶的评价颇高,“写不同的人物而兼及故实,要能有料、有趣,又做到所谓‘客观’,并介入适度而隐然的评议,其实很难……而每写一人,每成一稿,显然宗陶就掉进去,手眼所及,之细腻,之会心,恨不得钻进那人的肚里,直如孙悟空。”一连十几篇专访读下来,陈丹青的评价不为过。尤其难的是,人物的专访虽然不像突发的社会新闻那么讲究时效,但也时限也是有限的。记者采写人物,不像学者治学,可以一个猛子扎下去,几个月,几年,乃至几十年的求索。媒体之所以报道某人,大多是因为最近某人发生了某事,惹动了眼球。你必须在短则三两天,长则个把月的时间里,就要把这道菜做好,热气腾腾地端上桌。可是,在某种意义上,时效是新闻的生命,但“阅人”这道难,又岂能在三五天之内解答无误?合格的,有责任心的记者,每采访一人,必定会读他的作品,打听他的八卦,穷尽他的踪迹,然后再剪裁一番,向读者一一道来。优秀一点的,则要求更高,勤奋之外,往往还需要具备同情之理解的态度,与访谈对象刀剑碰撞的学识,能够细腻地体会到人性的捉摸不透。像龙应台、王蒙、王志文这些人物,已经被聚光灯打照了无数回,太极功夫了得,要想写出新意,实在难。从李宗陶的访问里,可以看出她下了功夫,看出她的兰心蕙质。不过,这些篇章读起来虽然有趣,但八卦的料似乎少一些。反而是那些不太受大众关注的人物,接受访问的时候,更显真性情。比如张汝伦《狂者的世界》,朱新建《一笔一笔救自己》,一个狂傲的书生,一个穷奢极欲的浪子,跃然纸上。还有一点比较有意思,收入本书的文章,相比于此前发表的版本,增补了,或者说保留了不少细节。比如访问张汝伦《狂者的世界》这篇。当初我在杂志上读这篇专访的时候,一边读,心里面一边想:究竟记者会不会问他当初闹得满城风雨的抄袭一事呢?可惜全篇读下来,一字也无。这一次,重读这篇《狂者的世界》,却发现,原来当年李宗陶还是问了,书稿里有这样一段:采访最后,我小心翼翼重提往事,想听听张老师的反思。但见他手中的水杯被推向桌面,发出“叮”一声吼,接着脸色沉下来。我做好了被骂的准备,继续说。也许是话语中有“同情的理解”。也许张汝伦不仅仅认为我是个爱打探的记者,他渐渐收起敌意,流露出一些东西。他喃喃说着“历史自有公论”之类,手指在那只破旧的、别人用剩下给他的翻盖式小手机上来回摩挲。那一刻,我很自责。ps:我的微信号ipinglun,或者443407599,欢迎亲们添加。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受益无穷,有幸专访,是缘分是命运吧
  •     有感受力,有笔力,谦虚
  •     感觉像是用石磨磨出的浆的文字。
  •     看了龙应台、赵本山、周立波,不知道在写啥,细节都有,毫无意义
  •     文字非常好,对作家的把握太精准。好好学习。
  •     好重的“南周腔”,怎么说呢,做功课,讲姿态。但你细细看过,几乎察觉不到她做的功课,却分明记得她讲情怀讲到一半后面的“我就是不说”的那种姿态。
  •     还是感觉,每一篇里面都看得到采访者,个人性情太烈不知是不是好事。
  •     人物文章确实难写,将一个个性使然的人物写的有血有肉确实需要很深的功力,李宗陶老师也很好的驾驭住了,但17个人物的故事读完,并没有哪个人物有那种深深打动我的情节,文字有力量却缺乏恰到好处的那一点感性在里面了
  •     人物访谈和传记的分寸感不易拿捏,都是芸芸众生,“不要造神”。
  •     冷峻的笔锋 大胆的想像
  •     黄老师推荐的第二本书。
  •     功夫在诗外。李的文字巧、灵、敏感,但因而也碎、肉麻、齁(林青霞那篇尤其)。细节动人,形容词吓人;事实动人,形式吓人,大概是在这种摇摆中读完。写人物,最动人的,还是要清朗的,有点拙的。带出不少思考,挺好。
  •     最近真的很喜欢访谈类的书。
  •     作者采访和写作功力深厚
  •     在疯狂地读了50回红楼梦后,这两天最能震撼到我的文字无疑是李宗陶的。从苏州诚品书店里一长排现代中文创作书架的某一列底部抽出了她的《那些说不出的慌张》,前言中陈丹青形容这位女性的面容“清俊而皎然”,她的文字亦如是,每个字都像青石上深思熟虑的铭文般朗朗。
  •     【在 @雨枫书馆 翻书504】这书名太好了。这个时代许多事情不是用为什么能够解释清楚的,所以慌张。还有一本叫《四分之三的沉默》,异曲同工,也是好名字。本集收录文化记者李宗陶写于2008-2014年的17篇人物特稿和访谈,受访者涵括作家、画家、学者、导演、艺人等,其中不乏文化界重要人物。宗陶以她的专业、认真和沉着,细心体贴每一位受访对象,为他们,以及我们这个时代的文化和社会景观,留下一帧帧传神的剪影。可能是最近心情起伏不定,看书的时候动不动就热泪盈眶了。但作者确实是用心在贴近她的采访对象,像陈丹青的推荐语“每写一人,每成一稿,显然宗陶就掉进去,手眼所及,之细腻,之会心,恨不得钻进那人的肚里,直如孙悟空。”
  •     宗陶老师赠我的这本书,没有一口气看完,抽空翻翻其中的章节,多有停留之处。如陈丹青先生所言,写不同的人物而兼及故实,要能有料、有趣,又做到所谓“客观”,并介入适度而隐然的评议,其实很难。写作亦是一门技艺,当学习。
  •     “我总想进到心灵层面 ,在这个时代 ,会不会不礼貌”。“请理解 ,我只是在尽一个记者的本分 :如果条件允许 ,不该只听受访者说 ,还应当看看他的做 。如果写成的报道里多用动词 ,少用形容词 ,至少海明威先生会比较欣慰 。”
  •     看完才发现,其实我并不喜欢李宗陶的文风。在她的文字里,有智识,却少了一点趣味。读起来没有轻松的感觉。
  •     这本书看了好久,都不舍得用碎片时间读的,找来长段的渐渐心沉时能容纳的时间。越读越坚定。真的,有这么多这样的人在,慌什么。当然干露露篇例外。贾平凹说,他有两个舍不得,一个是爱,一个是字。这也就够了吧。
  •     和茱茱相比,这本显得好看和灵活一些。也可能是《明报》的文化采访没有那么像大陆的报纸一样需要紧迫追求让读者觉得好看?最优的地方是有一份不咄咄逼人的会心体贴。
  •     一个细腻用心的女记者和一群文化人的故事。
  •     提问彭小莲的惨状被摊开且无辩解,勇
  •     确实很不错!每位人物都能写出这各不同的味道,细腻且又十分隐晦地加入了个人的评论,作者厉害!
  •     三次见她,优雅地坐在那里。用陈丹青的话,“像个白骨精”。做足了功课去写这一个个人物,没有纯粹的“真”,但迷宫般背景下各异性情跃然纸上,很多印象深的细节。倒是从中看出了她的坚持与本真。
  •     要买纸质版是我对一本书最高的赞誉。
  •     哦
  •     “宗陶嘛,總歸寫得很好的。”
  •     有机会读到这本书,缘于上级看到李宗陶为这本书写的序,然后公司的编辑都收到了一本。果然,我看完序就被这本书吸引了,因为她写的东西里有对人的关怀。17个人的访谈,17个完全不同的但非常鲜明的人物形象浮现在了眼前,正如陈丹青所说,“手眼所及,之细腻,之会心”。而且,每一个人在李宗陶笔下有善有伪,有自省有狂妄,她将人的复杂展示了出来。但除了访谈的人,我同样被李宗陶本身所吸引,因为她的文字是带着温度和情感以及思考判断的。文字之后是她对人的尊重与兴趣,既是对职业的责任感,更是对于强烈书写欲望的表达。但愿我也能如她一般对待自己的文字,对待自己的人生。
  •     我觉得作者是想用尽量客观冷静的笔调来还原一个真实的被采访者,于是被误认为“不知道要表达什么”,其实仔细看那些细节是能感受到作者的态度的,以及她对每一个受访者充满人文主义的关怀。
  •     有敏感度,有同情心,有体察力。
  •     这是本好书,好在作者的文笔功底上。人物访谈和传记的分寸感不易拿捏,作者的敬业表现在了她的功课做的很足。都是芸芸众生,“不要造神”。
  •     龙应台一篇不错,不喜欢干露露那篇。
  •     这里面有名人、影星、学者、作家、画家……通常透过媒体,我们看到的是光鲜亮丽的头衔和他们呈现出来的“作品”层面,但其独特的生活背景和性格经历又是怎样的呢?这是一本很好的人物特写和访谈书,作者深入的人物了解、扎实的文字功底、不带情绪引导和评判的叙述,让你看到一个个鲜活的性情….
  •     细腻,成熟,平和,背后有缜密扎实的准备
  •     第一篇看的是写张汝伦的,写的准确。
  •     半年来看过的最好看的书,鞭心
  •     认识的人少 跳着读的 惊叹作者的洞察力和资料收集能力
  •     共17个人物。龙应台2012年文化部部长,在野破当权立,理念不变方法变,民主是持续演变的过程,在于实践,实践在于细节;林青霞的美丽和正气和修心;形不准但线条笔墨极佳的朱新建的快意生活;西方小说读得最多的生病的作家马原;聪明的通人王蒙;中气十足的哲学人张汝伦孤往;硬骨头诗人牛汉谈复杂的大人物;出身镇海望族钟爱托尔斯泰的草婴的知识分子五样东西:良心、头脑、眼光、脊梁和胆识;冯骥才的四驾马车:文学、绘画、民间文化保护和教育;贾平凹的带灯原型记录当下农村;孝顺敏感有脾气的王志文;彭柏山女儿彭小莲的电影和快语;作家编剧刘恒谈文学和影视;范跑跑是北大毕业生是地震病;董事长赵本山的谦虚和傲慢;台前台后周立波;干露露拼命也要红。2008-2014间,2012五篇、2009四篇、2013三篇、2010两篇。
  •     李宗陶文笔的好 是多年前拿起《都市快报》 读几行字 就知道是她写的 像是盖了印戳 在茫茫一片所谓的新闻腔里面 你就是能一下子找到她的文字 然后看看名字说 “哦 果然是”。《那些说不出的慌张》书名就极好,内容更是,就是看一个聪明人下了死工夫,精准、深入又好看。
  •     有几篇不错,有几篇谄媚,有几篇进退失据。
  •     好文字是洞察人心
  •     江南燠热,梅雨季像艘慢船,拖着人昏昏驶向盛夏。天空总是灰黄色的。
  •     避重就轻没有诚意。
  •     有人说她的人物访谈里总是带出她本人,我倒是没太读出来。至于文字风格,自然是要有的,怎么说,就是很“三联”的那种人物访谈---引经据典太多,有时候会堵住看不下去。才疏学浅,怪我。
  •     只是窥视了知识分子精神世界的一角,就觉得那么妙不可言、美轮美奂,是庞大而深邃的,吸引着,吸引着我。
  •     很典型的中国老派杂志人的写作风格,很容易读进去,也看得到作者做了许多的采访工作。但套路也很明显,随身跟采、周边采,但内容呈现零散,层次结构和悬念铺排没太多讲究,正经有余,趣味不足。如果不是写的明星名人,估计这样的文章不会很吸引人。
  •     每一篇都带来各种意义上的 说不出的慌张
  •     不要造神。抛开年代的注脚和名声的镶缀,都是人。推荐龙应台朱新建干露露篇。
  •     从专业角度来看,有几点值得学习:1.开篇的描述都很精彩,语言功底深厚;2.准备功课做得很细致;3.刻画人物内心形象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