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力

出版日期:2016-6-1
ISBN:9787301271034
作者:兰德尔·柯林斯 (Randall Collins)
页数:587页

内容概要

1.作者介绍
兰德尔·柯林斯(Randall Collins,1941— ),美国当代著名社会学家,冲突论的代表人物,宾夕法尼亚大学Dorothy Swaine Thomas社会学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理论社会学、关于政治与经济变迁的宏观社会学、社会冲突等。
2.代表作品
《互动仪式链》(2004),被列入商务世界学术名著译丛。

书籍目录

目录
中文版序
第一章 暴力冲突的微观社会学
[第一部分暴力的肮脏秘密]
第二章 冲突性紧张和无能的暴力
第三章 恐慌进攻
第四章 攻击弱者(一):家庭暴力
第五章 攻击弱者(二):霸凌、拦路抢劫、持械抢劫
[第二部分净化后的舞台暴力]
第六章 公平搏斗表演
第七章 作为娱乐的暴力
第八章 运动暴力
[第三部分暴力情境的动力与结构]
第九章 打斗能否开始及如何开始
第十章 少数暴力人士
第十一章 情绪注意力空间中的暴力主导
第十二章 尾声:实用的结论
注释
参考文献
译后记

作者简介

在受动作片电影和畅销惊悚小说影响而产生的流行误解中,在社会科学家的常规解释中,暴力往往与贫困、种族或意识形态仇恨、家族疾病等特定情况联系在一起。本书从微观社会学角度出发,借助视频录像、民族志调查,近距离研究暴力真正发生时的情况,引导读者进入真实而令人不安的人类冲突世界:从军队暴力、警察暴力、家庭暴力、校园欺凌、抢劫、运动暴力到武装冲突,进而揭示了暴力动力学,解释了为什么暴力通常会是对弱者的暴行、为何通常会在众人面前进行仪式性展览,或进行秘密恐怖袭击和谋杀;以及为什么少数人能够操控暴力;最后则提供了应对乃至消除暴力的方法。


 暴力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5条)

  •     看清暴力的真面目——读《暴力》彭忠富一些男人醉酒后往往兽性大发,以殴打妻子为乐事,而酒醒后则会在良心的谴责下道歉。这种家暴往往是一个长期行为,严重影响了女性的身心健康,也给孩子的成长带来了阴影。暴力泛指侵害他人人身、财产的强暴行为,除了家庭暴力,还包括军队暴力、警察暴力、校园欺凌、抢劫、运动暴力、武装冲突等。美国当代著名社会学家兰德尔·柯林斯认为,彻底根除暴力是不现实的。对于暴力这一痼疾,我们并没有什么灵丹妙药,但不同的暴力机制则需要不同的应对方式。柯林斯在最近出版的《暴力》一书中,从微观社会学角度出发,借助视频录像、民族志调查,近距离研究暴力真正发生时的情况,引导读者进入真实而令人不安的人类冲突世界。作者揭示了暴力动力学,解释了为什么暴力通常会是对弱者的暴行、为何通常会在众人面前进行仪式性展览,或进行秘密恐怖袭击和谋杀;以及为什么少数人能够操控暴力;最后则提供了应对乃至消除暴力的方法。本书包括暴力的肮脏秘密、净化后的舞台暴力和暴力情境的动力与结构三部分,作为一部社会学理论著作,本书可谓浅显易懂。既没有佶屈聱牙的学术词汇,也没有高深莫测的公式与模型,所有论点都由明白晓畅乃至略显活泼的文字表述出来,辅以对日常事件的观察记录及令人过目难忘的珍贵历史图像。与其说暴力是身体上的冲突,不如说是情绪上的冲突;只要能够获得情绪上的支配权,就能获得身体上的支配权。这也就是为什么大部分现实中的打斗看上去都十分肮脏,例如其中一方在对方毫无还手之力时仍然对其大打出手。每当谈及暴力,我们最关心的往往是施暴者与受害者究竟是什么人,而常常忽略了暴力发生的具体过程。对于围绕在暴力周围的诸多谜题,柯林斯在本书中给出了明确的答案:我们应当将分析重点从个体背景转移到暴力的微观情境之上——“没有暴力的个体,只有暴力的情境”。因此,暴力情境能够适用于不同个体,“暴力个体”却并不适用于不同情境。这一结论可能有些出人意料。最重要的是,它直接挑战了人们对于暴力的一种迷思:暴力是人类的野蛮本性,很容易发生,所以人类文明建立了一系列社会制度来阻止那些暴力的个体。柯林斯建构了一个完全相反的模型:人类的本性并不是触发暴力,而是在互动中逃避和弱化真正的暴力;因此,与其说社会制度的主要功能在于阻止暴力,倒不如说其中相当一部分是为了鼓励暴力乃至将其制度化。本书重点关注的是微观层面的互动,是我们每天都会经历的日常生活。书中的洞见理论应对人们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相应的事情时有所帮助。为了避免暴力的发生,作者提出了一些并不循规蹈矩的建议,譬如作者针对普通人说:学会如何处理虚张声势,也包括自己的虚张声势。注意如何让敌对双方的虚张声势成为一种势均力敌的仪式,而不是不断升级、试图压倒对方。当虚张声势反复进行下去就会变得无聊,潜在的冲突也会随之解决,这就是你应当努力的方向。《暴力》;(美)兰德尔·柯林斯/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年6月;定价:88元
  •     书很好,翻译也还不错,稍作记录。p6,ethnomethodology一般翻译为常人方法学或俗民方法论,民族志方法学这个翻译似乎容易跟民族志方法(ethnography)混淆。p10,“所有类型的暴力都符合寥寥几种模式,那就是当人们面对敌对暴力时,如何控制紧张和恐惧的边界。”这句话不好理解,看英文比较明白。在其他地方翻译的比较符合这里的意思。指的是,所有类型的暴力都可归结为,将对抗性紧张和恐惧构成的障碍予以避开的少数模式。Generalizing the point, we can say that all types of violence fit a small number of patterns for circumventing the barrier of tension and fear that rises up whenever people come into antagonistic confrontation.几乎将很多的confrontation都翻译为冲突,略感觉不妥。p19.小标题“暴力情境由紧张和恐惧的情感塑造而成”,原文是VIOLENT SITUATIONS ARE SHAPED BY AN EMOTIONAL FIELD OF TENSION AND FEAR,应该是,暴力情境受到充满紧张和恐惧的情感场域的形塑,而不是被这些情感本身所形塑而成。情境性的场域似乎比这些情感本身更重要。p46.小标题“紧张恐惧与军事战斗中的非表演性”,非表演性很不解,这里的NON-PERFORMANCE应该指的是战争中的大部分士兵们都没有开过枪,而非没有表演性。
  •     《巴黎圣母院》中,爱斯美腊达何曾想到,出手相救的会是奇丑无比的愚人王卡西莫多!看到浑似“打碎后又胡乱焊接起来”的卡西莫多,她震惊得说不出话来。倘若我们在险境中碰到如此角色,大概会比爱斯美腊达更加失态。不消说,先入为主以貌取人未免偏颇。但退一万步说,对方若真的“表里如一”,是个居心叵测的好事之徒,花容失色更会令自己陷入险境。美国著名社会学家兰德尔·柯林斯告诫我们:“没有暴力的个体,只有暴力的情境。”翩翩君子有“狗急跳墙”的时候,恶贯满盈之徒亦会手下留情,一切取决于情境中的细节和微妙的情绪变化。如何远离暴力全身而退,抑或将伤害降到最小;如何在不得不战的时候占据上风,绝对是门技术活,而不仅仅关乎体能。柯林斯在《暴力:一种微观社会学理论》中分析了暴力情境下的心理。他认为,人性倾向于注意彼此和相互交流,而“暴力违背了人类的心理设定”,会令人紧张和恐惧。实施暴力必须与本能的紧张和恐惧作斗争,这正是遏止暴力的突破口。施暴者特别喜欢全副武装或者背后袭击,除了技术上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为了避免心理冲击。柯林斯提到,“直视受害者的眼睛会阻碍攻击的发生”。我们大可反其道而行,与之正面相对,表现得毫无畏惧。“当阳桥头一声吼,喝断桥梁水倒流”,对方的措手不及正是我方的机会。如果无利可图,谁会违背本能选择暴力一途?柯林斯总结:“暴力是一种互动共生关系;暴力的专业实施者发现了一个有利可图的生态位,让他们能够榨取互动中产生的软弱。”抢劫者挑选看上去软弱的受害者,家庭暴力始于一方的忍气吞声,校园欺凌的对象总是胆怯懦弱……不想成为暴力的受害者,柯林斯强调“情绪能量”的支配权,表现出不妥协的气势,让施暴者无利可图,或许就能将暴力行为止于虚张声势的试探阶段。譬如书中有个案例:青年被一混混讥讽不是对手,强硬反击“知道会输,但什么都不会给你”,混混倒敬他“你还不错”。与其他暴力的社会学研究相比,柯林斯有两大独到之处。一是他并未将个体作为研究对象,像我们的主观印象那般盖棺定论,分析哪类人群容易发生暴力。他站在更客观的立场上探讨情境的作用,表情、语言、行为、环境的反馈都是决定事态发展的关键,亦等同于承认个体具有向善的可能。二是他对暴力的定义囊括了多种情境,表现出的不单是恶。暴力的动机不同,结果也会有两面性,甚至是可以引导转化的。不同情境的暴力有其背景和规则,理解、认同或适应其“街头语言”,有时是兵不血刃化解暴力的最佳方法。这令人想起《世说新语》中耳熟能详的“周处除三害”。暴虐成型的周处曾让乡人谈之色变,一朝浪子回头,将孔武用于除害,反倒是印证了暴力的积极作用。其实,广义的暴力无处不在,可是人类本性总会自动将之消弭于初期的言语冲突甚至情绪波动,暴力反衬出这个世界的善意和爱。而辨别暴力的情境、找准自己的态度,是面对真正作恶的暴力时的自救之道。谁知来者是卡西莫多还是外强中干的黔之驴?微观视角下慢镜头重播,切莫先自乱了阵脚!——丙申年读兰德尔·柯林斯《暴力:一种微观社会学理论》

精彩短评 (总计27条)

  •     现在这个社会到处都充满了暴力
  •     不是很接受这种微观暴力理论,不过有几页分析校园欺凌,这几天看到也算十分应景。。。全书可以压缩三分之一,定价降一半,就能比现在畅销5倍。。。
  •     副标题说很明白了,一种微观社会学理论。因为好些例子真的毫无代入感(尤其体育那部分,不过也因为最近奥运的原因感觉微妙),读了很久,虽然其实很容易读,最后一章感觉就差临门一脚了。p.s.译本很流畅,有个小bug在南京大屠杀那块,不是“张纯和”是“张纯如”哒。
  •     书写的很有趣,violence in reality vs. violence as representation 的讨论很有启发。但感觉自己还是不太买微观互动论的帐
  •     副标题可以叫做:为什么中学时那些群架都不曾打起来过?书不错,可惜中文版书中插图没有获得授权,纯文字的趣味性就大大下降了。
  •     暴力并不是简单的野蛮行径,其背后有深层次的社会学根源,而其本质是暴力参与方共同消除冲突性紧张并让暴力最终成为事实的互动过程。本书的史料和数据非常翔实,十分严谨的对暴力的社会学角度论述;翻译比较通顺,整体阅读体验优异
  •     看看
  •     作者急切的建构一种微观的(心理学基础的、人际关系微观细节分析的)暴力理论。只不过,在最后的时候,对暴力专家为什么可以维系自我的暴力沉浸的分析不够(总有种强拉的感觉——不管他们旁边是否有他者,他们都在假想着他者)。庞大的例子可以作为素材。开头陈述士兵低开枪率(对孤独的、社会化了的个体而言,暴力并不容易)着实有趣。同时意识到,美国社会理论美国范儿十足(美国大概有自己独立的理论传统?)。
  •     情境下的暴力
  •     看了三分之一看不下去了,没有对暴力这个大概念下的整体结构分析,每一部分都是具体涉及暴力场景下的例子+没有推导的结论,粗糙而零碎。抬头一看这么高的评分,怀疑自己是不是看错书了。
  •     研究暴力,就必须研究日常生活之中的暴力表现。在这一点上,柯林斯的贡献是不可忽视的。
  •     社会学著作,只看了前言和第一章,不评分了。书挺有意思,结合最近朋友在微博上的经历也可以概括为:为什么东北人嘴炮这么响亮,约架的时候却总是怂。
  •     微观带入
  •     我慢慢习惯甚至认同甚至想要学习这种美式社会学,非常喜欢
  •     我个人觉得暴力在另一方面体现了社会发展吧,值得研究
  •     从微观视角和互动理论来观察暴力,对我来说是个很新颖的角度;对很多人来说可能都是,所以作者用了这么厚一本书,从三十余个不同类型的暴力场合苦心阐述,一点一点的说明他所想表达的想法:暴力更多程度上是关于微观情景中的情绪能量与互动方式。根据这个理论,作者在现实情境中给出了一些有趣儿的建议,不过我还是希望我没有机会去尝试它们。
  •     面对暴力,很多人恐惧的不是自己会受伤,而是暴力的行为。心跳每秒频次>200,失去反省能力;频次>150,意识出现模糊;保持低于140时,暴力对抗获胜率极高。
  •     居然对我人际交往有所思考
  •     2016.01.25- 有点意思
  •     就是外国同志写作的特点,左一句右一句的。胜在系统全面。
  •     这本书告诉我们:当你打人的时候,你很可能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打
  •     看不下去…
  •     很震撼,给了我不少启发
  •     略繁
  •     基于心理学、人际互动关系和发生情境角度,分析暴力产生机制的微观社会学论著,隶属于作者柯林斯互动仪式链的庞大理论体系。分析详实透彻,素材广泛丰富,在民族志素材的分析运用和文本分析方法的实践方面,都堪称是社会科学研究的典范。遗憾在于几乎完全忽视了宏观层面的暴力分析,如果能跟齐泽克、蒂利等学者关于暴力的宏观研究论述相结合,则理论架构会更加完整。
  •     微观路径的暴力研究看行为过程和心理状态,蒂利又只关注集体暴力背后的结构性条件,为啥不能结合一下呢?
  •     在暴雨的夜晚把自己扔进一本书也许能暂时从焦虑的自我怀疑中抽离。社会学的视角真是太神奇的,永远能用你想不到的语言让你感觉到『空气』一般的『社会』的存在,用最不可思议的讲法讲最理所当然的日常。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