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因为年轻啊

出版日期:2016-5-1
ISBN:9787122264955
作者:张晓风
页数:265页

内容概要

张晓风
台湾作家,祖籍江苏,曾任教于东吴大学、阳明大学等。有人热爱她的戏剧,也有人热爱她的小说或杂文;但更多地人疯狂地热爱着她的散文。其散文获奖无数,堪称当代中文经典,多入选大陆、港台及新加坡等地的华语教材。
余光中盛赞张晓风:“这一支笔能写景也能叙事,能咏物也能传人,扬之有豪气,抑之有秀气。”我们从她的笔下读到清风杨柳,也读到烈日寒冰;读到女子柔情,也读到家国情怀;读到国学掌故,也能读到普世仁爱。最重要的是,年轻的你,一定会读到一个想要变成的更好的自己。

书籍目录

第一章  春之怀古
P2 春之怀古
P4 浪掷
P8 六桥
P11 东邻的竹和西邻的壁
P14 山水的巨帙
P17 在
P20 一山昙花
P23 秋天·秋天
P28 春日二则
第二章 母亲的羽衣
P33 小鸟报恩记
P35 大师·树林·鸟蛋
P38 自作主张的水仙花
P41 一只玉羊
P43 一碟辣酱
P45 口香糖、梨、便当
P48 买橘子的两种方法
P50 一双小鞋
P52 陈年老茶
P55 这些石头,不要钱
P57 我有一根祈雨棍
P59 母亲的羽衣
P64 戈壁酸梅汤和低调幸福
P67 垃圾桶里的凤梨酥盒子
P69 前面的水果
第三章 巷子里的老妈妈
P73 你真好,你就像我少年伊辰
P76 常玉,和他的小土钵
P78 小小的烛光
P85 丽人行
P90 他只会一句中文
P93 属于山城台北的林语堂
P96 巷子里的老妈妈
P99 梅妃
第四章 山的春、秋
P104 去南洋拍一张照片
P107 香港第二美景
P110 闽人的不安
P112 细细的潮音
P118 山的春、秋
P127 前身——题梁正居的摄影
P131 回首风烟
P135 摇动过,但依然是我的土地
P138 也是水湄
P141 晴日手记
P144 初绽的诗篇
第五章 老师,这样可以吗?
P165 给我一个解释
P172 仗美执言
P176 低眉处
P179 河飞记
P182 老师,这样可以吗?
P185 一则关于朝颜的传说
P188 “你的侧影好美!”
P190 偶成
P195 没有人叫我阿山
P199 我交给你们一个孩子
P204 “你好吗?”
P207 其实你跟我都是借道前行的过路人
第六章 岁月·飞鸟·钱夹
P210 岁月·飞鸟·钱夹
P213 “浮生若梦啊!”他说
P216 炎凉
P218 项链
P221 我在
P224 “已经清晨两点了,为什么我还在……”
P227 除了卡雷拉斯,你也得听听喷嚏
P229 那人在看画
P231 游园惊梦
P234 枯茎的秘密
P237 触目
P241 承受第一缕晨曦的
P255 幸亏
P260 想要道谢的时刻
P262 书·坠楼人
P264 没有痕迹的痕迹

作者简介

散文名家张晓风献给中学生的散文美绘本
余光中盛赞张晓风:“这一支笔能写景也能叙事,能咏物也能传人,扬之有豪气,抑之有秀气。”我们从她笔下,读到清风杨柳,也读到烈日寒冰;读到女子柔情,也读到家国情怀;读到国学掌故,也能读到普世仁爱。最重要的是,年轻的你,一定会读到一个想要变成的更好的自己。
本书是张晓风所出版的众多散文集中的精华集结而成,部分文章经过作者修正,比以往的版本更加精准。作品不仅涵盖了入选两岸三地中小学华语教材及大学课本的文章,还包括张晓风教授获奖的经典篇目,同时入选大陆高考语文试卷的文章也一并收入其中。
作为张晓风的散文精选美绘本,全书文字优美动人,彩色印刷,配以精美插图,具有极高的阅读性,是适合青少年阅读的珍品。


 只因为年轻啊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5条)

  •     很喜欢张晓风的这篇《只因为年轻》,恨也是一种情感的寄托,放得下,才会不觉爱恨。漠然不是伪装,是对过往的遗失和对现今的安然。如果你还能记起谁或谁还能记起你,那是值得欣然,这一段记忆必然有她不可言说的妙嫚。跟一个人关系无论是好是坏,都可能需要感激,最怕四目相对无言的结局,有交集才有交流,交集越深,交流越激烈,这样才有可能被记忆吧。
  •     据说有一种气质叫做“南生北长”,就是南方出生,北方长大。南方的温雅和北方的豪爽互相中和,会让一个人呈现特别舒服的气质。如果此人还受过良好教育,那么他(她)的文风多半兼具清雅和大气的品格。张晓风就是这样一位作家,余光中曾盛赞她的作品:“扬之有豪气,抑之有秀气”,这可能是她的作品受很多人喜欢的秘密。她写母爱。与冰心一样,她笔下的母爱无私;与冰心一样,她通过母爱表达对整个世界的善意。但不只如此,她还透过母爱,关注到自己的成长:“你来的时候,我开始成为一个爱思想的人,我从来没有这样深思过生命的意义,这样敬重过生命的价值,我第一次被生命的神圣和庄严感动了。”(《只因为年轻啊·初绽的诗篇》)现在网上常有人讨论母爱的伟大,也常常有人讨论要不要做母亲,我常想这二者之间是否有因果关系?当我们过于强调母爱的伟大,这伟大可能就会成为某种桎梏,让年轻女生望而却步。张晓风没有回避做母亲的艰难,但她细致的描写出成为母亲后自己看待世界眼光的变化。她写自然。写自然与艺术,自然与人生,自然与文化——都是大题目,但张晓风能举重若轻,让人不觉沉重,原因之一是她善用比喻。她把山坳里的春天风景比成画展:“其实更应该一提的也许是这画廊,百仞青山,千里涧水,勤读的清风翻阅每一页翠绿,照明设备则只架两盏大灯,白天的那盏叫太阳,晚上那盏叫月亮,终年展出,日夜不休。”(《只因为年轻啊·山的春、秋》)她写月光充盈,说自己是站在“月光超载的危桥上”(同上)。她写自己面对山水美景痴痴感动时:“对于山水,我这半生来做过的事也无非只是发愣发痴而已——也许还加一点反刍……把一路行来的记忆一茎一茎再嚼一遍,像一只馋嘴的羊。”(同上)比喻准确自然,让文章优美又不过分。初学写作者,例如中学生,常常会为了把文章写得更美而绞尽脑汁用比喻,结果用力过度,读来往往有画蛇添足之感。而张晓风的比喻如清澈小溪汩汩而出,清新自然。她写故人。中学老师常常嘱咐学生写人要写出人物特点,要写出自己对笔下人物的情感,张晓风回忆文章就写得细腻又动人。除此以外,我觉得张晓风写人散文最打动我的她与笔下人物之间恰到好处的距离感。我们写一个人,常常会因为倾注了太多感情而导致笔下的形象失真,让人疑惑文章中的形象有多大程度是作者个人的偏见。我们能看出张晓风对笔下人物有真情实感,同时也因为作者用笔节制,留下了更多空间给读者细细品味。在语言上,与她的写景散文正相反,甚少用比喻等修辞手法,取而代之的是平实细致又流畅的叙事,描写时,多用白描,用速写勾画出人物剪影,同时特色毕现,这是真功夫,值得学习。例如她笔下的文学院长:“他总是妙语如珠。他瘦小清啜,表情不多,讲起笑话来,冷冷一张脸,却引得全车笑翻……”《只因为年轻啊·“浮生若梦啊!”他说》她写小情小绪。这是最难的,但也是散文很难回避的题材。写不好,容易被指责为矫情、小清新、小粉红,女作家尤其难以避免此类指责。而张晓风写此类题材,却能不落俗套,最能体现出余光中对她的评价:“扬之有豪气,抑之有秀气”。我猜这是因为她从不写超出自己经历和学识背景的话。例如,她的《垃圾桶里的凤梨酥盒子》,写自己在加拿大旅游,偶然看到街边垃圾桶里有一个凤梨酥的空盒子,猜是台湾游客扔的,由此心里觉得暖暖的——他国遇同乡,不必相识亦有故人之感。作者进而想到,无论我们多么自诩为具备国际视野的人,猛然看到一个明显是乡人扔掉的纸盒,也会悟出自己对族人的依恋是多么深!文中的空盒子是垃圾,这题材小到不能再小了,而依恋之情也是不能更常见的题材了,然而张晓风写来,却能给读者一些新的看法,同时不觉突兀。这里多说一句,刨除表达不提,散文最考验作家的阅读视野和文学野心!某些“大散文”之所以经不起时间的考验,原因多半在此,视野不够而野心太大,难免因底气不足而文气不够充盈!散文一旦声嘶力竭则美感全消,让人不想再读第二遍。从这个角度说,张晓风非常聪明,她在自己经验的范围内,对文章进行“深加工”,用贴切的表达、真诚的感悟、谦卑的态度,一点一点把自己的文章“送”到读者的眼里、心里。《只因为年轻啊》这本集子,摘选了张晓风特别受人喜爱的散文篇章,虽然有几十篇之多,但也许你读后会意犹未尽!没关系,可以继续找她其它作品来读,她的作品是能打“开卷无悔”包票的那一类。
  •     成为更好的自己,是一句对于这个时代盼望成功的年轻人来说非常诱人的一碗鸡汤,作为张晓风散文精选的美绘本《只因为年轻啊》,本书也在封面上印上了“更好的阅读,更好的自己”。读完这本书,我要说,是,也不是。佛家有人生三重境界之说,即:一重境界为看山是山,看水是水;二重境界为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三重境界为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阅读张晓风的《只因为年轻啊》,中学生能从其笔下读到“我”眼中的清风杨柳与列日寒冷,成年人能从中读到“他人的”国学掌故和人生哲理,而还有部分人,大概能从其中读到生命和生存本体论的诗性阐述,读到绰绰人影以及千千万万个“我”。本书的编排极具特色,像极了一个温柔女子的一生。春▪第一章《春之怀古》少女总是怀春的,《春之怀古》描述的是豆蔻年华不谙世事的少女,正如成名作《地毯的那一端》中的张晓风,怀着对世界的美好期盼与懵懂无知,如同鸟儿用那双翼丈量天的高度和深度,算了又算,核了又核,终于还是不敢宣布统计数字。春总是桃风柳绿的,花香蚀骨,阳光耀眼,生命的豪奢绝艳令不禁让少女张皇无措,真是不做什么既要懊悔,做了什么也要懊悔!在《一山昙花》中,少女错过了一山昙华,还未见面,就已决别。若是稚嫩的少女,定要恼得捶胸跺脚,但在这里,少女却发问了,“这世界,究竟什么才叫拥有呢?”人本来就不是有权利看到每一道彩虹的。对于多少姑娘,是这个关于错过与拥有问题,才叫我们一夜长大。等看过春花秋月过,听过雷电后的暴雨,尝过深夜里飒飒的秋风,也许少女才会真心的发愿“愿我的生命也是这样,没有太多炫丽的春花,没有太多飘浮的夏云,没有喧哗,没有旋转着的五彩,只有一片安静纯朴的白色”。这白色,是挽着心爱之人走过红毯时穿着的纯洁婚纱,这白色,也是生命第一声啼哭时包裹的毛巾,这白色,也是少女成为人母时涌现的白色乳汁,自此,少女已经人生的春天步入灿烂光华的夏季。夏▪第二章《母亲的羽衣》第三章《巷子里的老妈妈》在这夏季,少女已不是“我”,这女人的生命中,多了“我的你”,为了这属于又不属于自己的“你”,这女人脱下了仙女的“羽衣”,“藏好了那件衣服,最后用最黯淡的一 件粗布把自己掩藏了”,却恨不能给“你”最好的世界,最健康的食物,最舒适的衣服,最美好的童话。而更是这从“我”而来的“你”,让这女人体会到了生命的油盐酱醋、人生百态,理解到了每个人都是一个她的“你”,而能够更好的地体贴每个人。也更是这样柔软而敏感的母亲之心,才能从一个鸟蛋、一株水仙、一只玉羊、一碟辣酱、一种买橘子的方法、一双小鞋中,用眼体察到事情的本源,用心触碰到事件背后的本心。这种蓬勃旺盛的情感,这种坚强的意志与丰富的想象力,正是生命之夏的青春清泉。而只有这样的你,才会某一天“从山径的童话中走过,从烟岚的奇遇中走过,好到让一个老妇想起她的少年,好到让人想到汗水,想起困厄,想起歌,想起收获,想起喧闹而安静的一生”。秋▪第四章《山的春、秋》第五章《老师,这样可以吗?》人至中年,当午夜的潮音来拍打岸石的时候,总会有许许多多的小事来叩打心灵的木屋,这细细的潮音让女人想到遥远的故乡,让女人世故久暗的心重新激起风声水响。那平日里忽视的山,在安静中突然又显出了独特的角度,是它又不是原来的它;那平日里听不见的水,在平淡中忽而能听到细微的差异,仿佛在说着什么以前从未听到的语言。就这么静静地“发愣发痴,也许还加一点反刍”,“把一路行琰的记忆一茎一茎再嚼一遍,像一只馋嘴的羊”,耳边听到阳光翕然有声,竟差点在一片红叶的飘落中迷失了自己的心性。冬▪ 第六章《岁月•飞鸟•钱夹》“我在”,则是女人在那一片红叶中重新拾回的自己,是回答宇宙乾坤,告诉天地历史,说,有一个女子“在”这里,对这女子而言,这就是一种饱满的幸福。因为她能在山水中找回迷失的年轻少女,从莽莽黄沙中胭脂红的落日中找到少女娇羞的腮红,因为她能在书中找到逝去的澎湃激情,从虚构神话或美好形象中读到世间苍生的悲悲喜喜,读到千年不移的真挚真情。“树在,山在,大地在,岁月在。我在,你还要怎样更好的世界?”在这一刻,我是我,我也是山间的清泉石上流,我是我,我也是书中的绰绰人影动。我便是我,是好的我,不比成功的人好,也是坏的我,不比失败的人坏。我有我的年少时光、叛逆无知,我也有我的世道圆滑、钩心斗角,我也我的午夜梦回、思乡不得。在年轻的路上,你与我都是借道前行的过路人,在年轻的路上,我曾是我,我又不是我,最终我也还是我。至此,我的青春无关好坏,我的生命无关成败,我在。年轻总是经行处,青春,我在!书中还曾有一个意象,说的是作者学校里一位外貌怪异的系主任(美国人),孤零零地、颤巍巍地绕过半个地球,住在另一个民族里,听另外一种语言,吃另一种食物,没有享受,只有操劳付出,笔耕不辍。张晓风说,“他就像《马太福音》书里所说的那种烛光,点着了,放在高处,但却照亮了一家人,找着了许多失落的东西。“愿张晓风此书中这位走过春夏秋冬的女子,也能像一支小小的烛光,照亮这个因追求成败而略显浮躁的现实,照亮我们在年轻的路上的迷失之处,找到那失落的、本就青春和美丽着的你,你一直在。

精彩短评 (总计2条)

  •     超喜欢张晓风的散文
  •     年轻很美好,散文很棒!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