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科学导论

出版社: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1999
ISBN:9787312009396
作者:P. 萨伽德
页数:206页

章节摘录

插图:不知你是否曾经对于你的心智是如何工作的感到过惊奇?人们每天都要完成各式各样的心理任务:在工作和学习中解决问题,对个人生活作出决定,对所知道的人的行为给予解释,以及获取各种新的概念。认知科学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去解释人们是怎样完成这各种各样的思维活动的。我们不仅要对各种问题求解和学习的过程进行描述,还要对心智是怎样去执行这些操作的给出说明。理解心智如何工作对于许多实践活动来说都至关重要。教育工作者需要了解学生思维活动的本质,以便寻求更好的方法来进行教学。工程师和其他设计人员则需要知道他们的用户在有效或无效地使用他们设计的产品时是怎么想的。通过反思是什么使人变得聪明,我们可以使得计算机变得更具智能。而政治家和决策者们如果能理解与他们打交道的人们的心理过程,他们将会取得更大的成功。然而对心智的探索实非易事,因为我们不可能剥开一颗心智来看一看它究竟是如何工作的。千百年来,哲学家和心理学家将心智作了各式各样的比喻,例如将它比作一张白纸,在上面做各种印记;或是一种液压装置,由各种力来操作它;甚至将它比作电话开关板。近半个世纪来,更新的、富于启发性的比喻来自于各种新型计算机的发展。许多(但不是全部)认知科学家都将思维视作一种计算,并采用计算隐喻来描述和解释人们是怎样学习和求解问题的。

前言

认知科学是对心智(mind)和智能(intelligence)的跨学科的研究,包括哲学、心理学、人工智能、神经科学、语言学和人类学。它的学术起源在50年代中期,不同领域的研究者开始借助复杂的表征(representation)和计算程序来发展关于心智的理论。到70年代中期,其学术组织开始形成,成立了“认知科学学会"并开始出版《认知科学》杂志。至今,在北美和欧洲,已有60多所大学设立了认知科学专业,更多的学校则开设了认知科学的课程。讲授认知科学这门跨学科课程有相当的难度,因为学生来自各种不同的背景。从1993年起,我在滑铁卢大学开设了名为“认知科学导论”的课程。一方面,这门课吸引了来自计算机科学和工程等学科的学生,他们具有较好的计算方面的背景却对心理学和哲学所知甚少;另一方面,在心理学和哲学上有良好背景的学生却对计算不甚了解。这本教材便是为建设一门毋须任何认知科学的专业准备的课程所作尝试的一个部分,其目的是使对心智和智能感兴趣的同学能够认识到在对心智的研究中有许多互补的途径。

媒体关注与评论

认知科学之所以成为一门成熟的基础科学,是因为它已形成了其特有的科学的基本概念和方法论。因此像学习任何一门成熟的基础科学一样,要了解认知科学,就必须系统地学习它的基本概念和方法论,及其理论和假设。在这样的意义上,萨伽德所著《认知科学导论》一书中译本的出版为想真正学习和了解认知科学的读者提供了一本难得的中文入门教材。  ——陈霖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北京认知科学开放研究实验室主任,中国科学院北京医院脑认知成像中心主任。

内容概要

作者保罗·萨伽德是加拿大滑铁卢大学哲学系教授,心理学系和计算机科学系的兼职教授。

书籍目录

前言第一章 表征与计算第二章 逻辑第三章 规则第四章 概念第五章 类比第六章 表象第七章 联接第八章 回顾与评价第九章 情绪与意识第十章 物质环境与社会环境第十一章 动力学系统与数学知识第十二章 认知科学的未来附录:认知科学的资源参考文献

编辑推荐

《认知科学导论》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出版的。

作者简介

认知科学是对心智与智能的跨学科的研究,包括心理学、人工智能、神经科学、语言学、人类学和哲学。本书以表征一计算这一看待心智的核心观念为线索,系统地介绍和评价了当代认知科学中的不同研究路线所取得的成就,包括基于逻辑、规则、概念、类比、表象和联接(神经网络)所发展的各种认知科学理论。同时也讨论了从情绪、意识、物质环境与社会环境、动力学系统和数学知识等方面对以表征-计算观为代表的正统认知科学的挑战。本书是为各种不同学科的大学生和低年级研究生撰写的教材,内容精练,深入浅出,力求把握当前认知科学发展的最新动向。对有关领域的教师与研究人员亦很有参考价值。


 认知科学导论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因为我是外行,看了介绍的三种教法或者是学法:知识领域、心智功能,心理表征,有一种找不到北的感觉,跟自己的以前的读书经验无法对接。然而,开卷后才知道,这种认知科学原来也还是可以和现有的知识接轨的,例如,在经验与唯理之间的哲学,也契合了从行为主义到心理表征的变化。其实作者一个比喻开头一下子使人把虚无缥缈或者远在天边的学科知识拉到一个近在眼前的位置。因此,从下面的目录来看,本书很显然是使用了一个与时俱进的比喻。认知科学的中心假说:CRUM-Computational-Representational Understanding of Mind)。将心智比作计算机也恰恰是一种类比的心理表征的有效运用方式。在这两维的基础又加入了大脑的这一维度的类比。具体的目录前言·(丁)第一章表证与计算··”··~~·~··~~·~··一一···~·~一(1)第二章逻辑·~~·一··~·~·~~·~····~~·一·~·~·一(19)第三章规则·~~··”··~~·~··~~·一··一一···~~·~一(40)第四章概念‘~~·~·“··~~·一·~·~····‘·~~·一·~··~一( 56)第五章类比~····~·一~一··‘................................. (74)第六章表象·”一·~··~~·一·~·······‘·~·~一·~··~一〔91)第七章联接~~一·~··~~·~··~~·一····~·~··~·~·~一(105)第八章回顾与评价一一··~~·~·~·~·一··~···一~·~~·~二(126)第九章情绪与意识·~”·~·~·~·一·一·一··~~·~‘~·~~·~一(135)第J章物质环境与社会环境~·~·一·~··~一·一·~~·一··~~·(l50)第十章动力学系统与数学知识一·····~~·~··~~····~一(164)第十二章认知科学的未来一··~~··一~”·~·一·~·~·一··~一(178)附录:认知科学的资源”一···~~·~·~··~·~.............. (183)参考文献~~‘~~·一·~··~一一·~~·~··~·~一···~~··~一(186)摘录:千百年来,哲学家和心理学家将心智作了各式各样的比喻,例如将它比作一张白纸,在上面做各种印记;或是一种液压装置,由各种力来操作它;甚至将它比作电话开关板。近半个世纪来,更新的、富于启发性的比喻来自于各种新型计算机的发展。许多(但不是全部)认知科学家都将思维视作一种计算,并采用计算隐喻来描述和解释人们是怎样学习和求解问题的。模板(stereotype)认知科学提出人们是通过在心理表征之上运行心理程序(mental procedure)而产生出思维和行动,而规则和概念这些不同类型的心理表征则支持不同类型的心理程序。从刺激-反映的行为关系模式到编码-解码心理语法规则的过程。

精彩短评 (总计11条)

  •     杂得一逼,得对六种学科都有了解才能看。。。不懂反正。
  •     99年的书 竟然还有卖的 不错
  •     这本书篇幅不大,多次再版,是北美地区认知科学入门的流行教材,对于人工智能、计算机、心理学、哲学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而言,在看史忠值、唐季威等国内学者的著作之前,先了解其发源地的正统知识体系,颇有裨益。
  •     该书出版有段时间了,但没想到在卓越网上买到了。很高兴!
  •     阴差阳错的不知道为什么会下载了这本书的pdf,于是就耐着性子给看完了,1999年的书,过去了13年在认知科学领域必然有很多重大的知识更新。这本书条理很清晰,语言对我来说太晦涩,但非常严谨。是一本概括性介绍该学科主要理论的导论书,但绝对不是一本合适的科普书,虽然作者觉得这是给入门者的,但是身为多学科的交叉科学,想读懂这本书还是需要很多相关学科的背景知识的。读这本书时搞不懂的算法都被我略读跳过了……
  •     当时是当科普书看的
  •     书籍主要分为两个部分,前半部分介绍认知主义和联结主义,认知主义基本的立场观点和研究方法在各个章节中都作个很详细的解释,是一本了解认知科学很好的导论性书。在第二部分当中,只是宏观性地就认知科学的方法论研究的缺陷与不足进行了批判,但没有具体的展开,其实对于导论性的书籍来讲,做到这点已经足够了,虽然英文的第二版已经出版了,但与这版相比也没有增加多少内容。总得来说,还是一本很不错的书。
  •     收回体系不够严谨的话,是我之前没理解好,看英文版理解起来方便多了。。。另外翻译是什么鬼,文傻是什么鬼。。。
  •     导论书以后是必备
  •     还算可以吧,然而看不懂啊
  •     书有些旧了,观点也落后了点。每章节后的推荐读物不错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