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差距》章节试读

出版日期:2012-3-1
ISBN:9787535594112
页数:302页

《超越差距》的笔记-第53页 - 中美高等教育课程比较

教育首先是培养人,而不是着眼于实用性,不是首先去传授操作性技术,而是要去唤醒学生的力量,培养他们自我学习的主动性、归纳力、理解力,以便他们在无法预料的未来局势中做出有意义的自我选择。高等教育必须培养学生对真理与知识永无止境的探求、创造性与不断反思的精神。

《超越差距》的笔记-第52页 - 中美高等教育课程目标比较

我国自1952年按苏联模式进行“院系调整”以来,基本上是分科式的专门教育,培养的理想范式是专业技术人才。即使是全国综合性大学,其课程目标设置也严重分割,缺乏科际之间的互动与整合。现在我国综合性大学本科生的课程目标设置已有了不少改进,例如增设了跨学科的公共选修课,让各院系学生交叉互选,每一名学生至少要有若干学分的公共选修课程。此外,不少院系把“大学语文”列为必修的公共基础课程。但总的来说,本科教育基本上仍按公共基础课(必修)、专业基础课(分必修与选修)、专业课(分必修与选修)三大块设置,这任然是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而不是通才的培养模式。仍然存在一些脱离人类文明的精神资源与现代社会人生实际的理论课目,没有达到培育学生健全的人格、志向、情操、公民意识、处事能力的目的;而狭隘的、太强调实用性的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使学生在知识面、智力与方法论上,均难以面对现代多元文化和学科的综合发展。

《超越差距》的笔记-第32页 - 中美高等教育课程目标比较

美国1607-1753
强调教学而忽略研究、强调学生而忽略学者、强调秩序而忽略学问。

《超越差距》的笔记-第43页 - 中美高等教育课程目标比较

美国课程目标的特征有:研究性、国际化、信息化、全面性、实践性、均衡化、全人教育七个。
其中研究性特点的形成,除了社会发展的需要这个根本因素以外,还主要基于以下方面的原因:
其一是适应 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发现和解决问题能力的 需要。其研究性课程目标就是鼓励学生主动地发现问题,在发现问题的过程中学生自然会带着某种价值观去分析问题,通过自身思考研究并最终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真正掌握科研的方法和独立展开研究的能力。
其二是适应培养学生责任感的需要。学生主动学习课程,选题都是学生结合自身的特点选定的,所以一旦确定某个选题,就基本能够保障学生对这个选题感兴趣,并且在完成选题过程中有责任感。保证了学生完成选题过程中的主动性,则使学生能够以主人的身份投入到社会环境中,关心周围社会与环境的问题,积极主动的参与解决环境问题。同时,学生的课程选题一般都是实用性非常强的时代性选题,所以研究中肯定存在教师都不能解决的问题,这就需要去咨询某方面的专家,从而为学生建立起研究事物的心理环境和社会环境。研究性课程的研究内容也不仅仅局限于静态的研究,一旦学生从事某个选题的研究,他们就会适时地跟踪相关方面的变化,这样在增强学生专业知识的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学生会用自己的头脑和心灵去分析、去鉴别不同的社会现象,形成其稳定的价值观和生活信念。

《超越差距》的笔记-第14页 - 美国高等教育课程发展的历史演变与启示

1869年,年仅35岁的艾略特出任哈佛的校长。他上台以后一改学校过去对课程设置严格限制的做法,逐步将本科生所有的课程全部改为选修制。1872年,所有对四年级学生的课程要求全部被取消;1879年,三年级以上的学生的课程全部改为选修;1884年,二年级学生也加入了“自由选修”的行列;到1895年,一年级的必修课已减少到两门英语和一门现代外国语。艾略特对哈佛的课程体系作出如此重大的改革基于他对教育的看法。他认为美国高等教育迄今为止对学生个人智力和兴趣方面的差别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大学应该给学生更多的自由,让他们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科目。他相信大学本科生已经是成熟有自律能力的成年人,可以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任。学校提供自由选择的机会可以进一步培养和训练他们的自我责任感,他们步入社会以后,会将这种责任感发展成对社会的责任感,这才是高等教育的根本目的所在。

《超越差距》的笔记-第236页 - 中美高校课外活动之比较——以学生社团活动为例

高校学生社团的作用:1、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完善学生知识结构,促进学生多种技能的发展;完善学生自我概念,促进身心的健康发展。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2、繁荣校园文化,3、沟通校方和学生的桥梁,4、服务社会
美国卡内基教育促进基金会1984年对美国大学生的调查结果表明:“大学教育的效果与学生在校园里度过的时间及学生参加各项活动的质量联系在一起”


 超越差距下载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