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一生

出版日期:2016-4
ISBN:9787020107826
作者:[美] 乔伊斯•梅纳德
页数:292页

内容概要

乔伊斯•梅纳德,美国知名女作家,十八岁时与五十三岁的塞林格相爱。曾为《纽约时报》的记者和专栏作家。出版过八部小说和四部非虚构作品。育有五个孩子,现居美国加州。

作者简介

故事发生在1987年的美国。劳动节长假前夕,十三岁的亨利与母亲阿黛尔到商场为亨利的新学期添购新衣。阿黛尔是位孤独的单身母亲,鲜少踏出家门。亨利在商场偶然遇到一名受伤的男子弗兰克,他向亨利与阿黛尔求助……于是在这有如命运注定的假期,引发了一连串事件。竟然,最相信的,是陌生人;最爱的,是“杀人犯”;最想在一起的,不能如愿。警笛响起的一刹那,一切梦想都被打碎,让人黯然神伤。
本书被改编成电影,奥斯卡金像奖影后凯特•温丝莱特、金像奖提名演员乔许•布洛林与提名导演杰森•瑞特曼携手合作了这部扣人心弦的剧情片,影片于2014年上映。


 一日一生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3条)

  •     很久没读过爱情小说,其实也无特别原因,大概是小说里爱的越荡气回肠,真实世界便越是乏善可陈。虚幻世界或者真实人生,每个人都好像沉闷浸泡在日复一日的生活中,就如同《土拨鼠之日》里被困在同一天无法逃脱的男主角,所不同的是男主角被自我唤醒,而这些小说惯用的桥段都是被爱情扯离了平庸的轨迹,生命才开始有了生机。有时被感动的一发不可收拾,有时候也会无奈自问哪有那么多的一眼万年,索性不再让这些浪漫至死的故事“荼毒”残存的理智。《一日一生》是个很纯粹的爱情故事,读时我脑里反反复复浮现出几部经典爱情的片段,这些画面和字句情节的交叠再一次冲击我强行保有的对圆满爱情的不信任。这是一个十三岁小男孩眼里的爱情故事,揪扯着母亲、杀人犯、父亲、继母、仓鼠与青春期。作者曾说,她对小孩如何看待大人的世界是充满兴趣甚至是着迷的,而她也的确以一个小男孩的视角来讲述了一个令人回味的故事。十三岁的亨利与离婚独居不热衷社交的母亲阿黛尔生活在一起,日子沉寂又孤独。劳动节前夕,他们在商场遇到了越狱出逃的杀人犯弗兰克并帮助他藏匿,亨利和阿黛尔的生活就此改变。弗兰克的到来让这个原本两个人的居所有了家的感觉,母亲重燃了年轻跳舞时的激情,亨利也在他的耐心帮助下学会了一个小男孩该有的本领。母亲和弗兰克奇迹般的相爱了,但亨利害怕被抛弃的恐慌导致了背叛,最后警察的到来终止了这场爱情的出逃,所幸多年后,作者还是给了这个戛然而止的故事一个很好的结局。对于宿命般的爱情我一直是抱有怀疑的,大多被人们口口相传的爱情故事都是来源于虚构和想象,但这种极度美好的故事一旦发生,就由不得你思虑真实与否,男女主人公相视一笑,深情拥吻的瞬间,也好像被某种信念笼罩,再多的不屑一顾都变成了真爱至上。譬如《魂断蓝桥》里滑铁卢大桥的一见钟情,《西雅图未眠夜》在帝国大厦兜兜转转命中注定的相遇,还有《廊桥遗梦》中同样在短短几日发生的刻骨铭心,追念一生的爱情。阿黛尔和弗朗西卡斯都过着单调沉寂的生活,只不过带领她们脱离平静泥沼的一个是劳动节假期遇见的通缉犯,另一个则是浪迹到乡村的摄影家,短暂相处的爱意渐浓不如说是命中注定的一见钟情,这种突如其来的爱情是燃烧浑浑噩噩日子最好的火把,阿黛尔好像重拾了年轻纵情起舞的岁月,弗朗西斯卡也在无尽烦闷的婚姻生活里找到了新的出口。一个在法律的禁令下创造了自己的世界,在与外隔绝的世界里相拥取暖,一个是两颗心在伦理和道德的审视下情不自禁的相互依靠。《廊桥遗梦》的结局是弗朗斯西卡为了责任放弃了爱情,电影里的很多片段我都无法想起,迄今印象最深刻的,还是下雨天梅丽尔·斯特里普坐在车里看着摄影师渐行渐远的止不住哭泣的镜头,故事也没有后续,这短暂的注视也就是此生诀别。或许不圆满的收场更让人唏嘘挂心,在我看来,他们的爱情就属于此时此刻的类型,多么希望时间永远定格在那爱意翻腾的几日不再向前流淌。《一日一生》也是如此,在那个神奇命运眷顾的小屋里发生着不可思议的爱情,他们不属于那个被通缉令搅弄的人心惶惶的世界,他们建造起了自己的堡垒,在堡垒里共叙旧日时光,相拥入眠,向往新生活。与其说是阿黛尔拯救了出逃的弗兰克,不如说是弗兰克也同样慰藉了久处干涸的阿黛尔的心的互相拯救。这种惨淡情境下溢出的生机,这种爱情发生的不可思议,让人难以质疑,唯有相信和祝福。倘若时间同样定格在厨房温馨烘焙的时刻,定格在柔情痴缠的时刻,定格在弗兰克轻声呼喊“阿黛尔”的时刻,而不再继续行进,那他们将永远固守住那些浓情的夜晚,在堡垒里彼此呵护,这是也只属于此时此刻的爱情。在脱离了大荧幕和铅字构建的幻境之后,我们经常对庸常的生活报以无奈。但也不能拒绝相信也许某天会有突如其来的玫瑰花与桃子馅饼。值得一提的是,这本书的译者身上发生的故事,也是一日一生完美的诠释。在尼泊尔的一家纹身店,她与一位叫塔帕的纹身师从素不相识到互许终生,命运的安排说来也就是如此奇妙。即便流落日复一日的疲乏与麻木,即便对未来混混沌沌不抱希望,也要留一点相信给这些美好的故事,因为这些故事,的的确确在发生着。
  •     看到这本新书的宣传,我一直觉得书名定的非常有趣。一日一生。原名是Labor Day, 劳动节,讲劳动节假日的一场偶遇改变了一个家庭的命运——嗯,如果一个单身母亲和她的儿子也算一个“家庭”。女主人公,单身母亲阿黛尔,是一个为爱而生的女人。她喜爱舞蹈,因此嫁了一个擅长舞蹈的男人。关于未来,他们有过美好的憧憬——跳着舞环游世界。然而爱情的乌托邦总是在现实生活中不堪一击。阿黛尔想要很多孩子,不幸在打掉意外怀孕的第二个孩子以后,再也没能如愿。接二连三的夭折和死胎让她再也无法正视任何一个婴儿,哪怕是听到婴儿的动静。阿黛尔得了自闭症,丈夫有了外遇,和她离婚,爱情的幻灭仿佛就是希望的终结,她和刚刚进入青春期的儿子靠速冻食品度日,很少和别人交流,在镇上成了不受欢迎的一家人。直到一个劳动节,难得出门采购的她和儿子去超市买东西,遇到了一个越狱的囚犯。她”窝藏”了这个囚犯,而后者竟改变了她和儿子的一生。越狱的弗兰克真是个完美的男人,除了他倒霉的命运。只有弗兰克这样真正的男子汉,才能满足一个为爱而生的女人。他身材高大健美,当过兵,什么都会:修理家电、教孩子打棒球、做世界上最好吃的桃子馅饼。或许只有农场里长大的男人才会这样完美。我不由想起了布拉德·皮特主演的电影《燃情岁月》。看了那部片,你会不由觉得只有在大自然里长大,并且经历过枪林弹雨的男人才是真男人。弗兰克就是二者兼备。对待女人和孩子,他有情人的浪漫、丈夫的体贴,还有父亲的可靠与沉稳,与阿黛尔那个最终沦为凡夫俗子的前夫不同,弗兰克有一种“自然之子”的雄性魅力。这么完美的男人,大概只会存在于小说里。然而本书译者的故事告诉我们,传奇般的爱情也在现实中存在!据说,译者辞职去环游世界,在旅途中遇到一位浪漫的异国男子,就和他结婚生子,在陌生的国度生活下来。这让我更加唏嘘了。其实,这本书写得最真实的不是两人之间童话一样的爱情,而是生活中那种“停滞的状态”。离婚后的好长一段时间,阿黛尔和她儿子一起被生活困住了,他们简直是画地为牢,孤立了自己,慢慢也被周围的人疏远,像是再也走不出来。弗兰克的出现是意料之外,然而却是上天对母子二人纯真之心最大的回馈。他们不能在现实生活中大展拳脚,却没有失去对陌生人的信任与善意。当然,这或许是因为他们格外寂寞的内心太需要一个共鸣,哪怕是一个“危险分子”的共鸣。结局没有像计划的那么完美,弗兰克最终为自己冲动的越狱付出了惨重的代价。阿黛尔走出了抑郁,不是因为和爱人逃到天涯海角,而是她重新回归社会,找回了自己对舞蹈的热情。受益最大的还是她的儿子亨利。一个能为男孩竖立起榜样的父亲形象是多么重要啊,哪怕他只在你身边住了六天。阿黛尔半辈子的等待,终于等到了一个真正的男人。亨利经历了小半个青春期的孤独,面对了自己最不愿面对的处境——和继母一家一起生活,最后也终于找到了自己的道路,拥有了自己的事业和爱情。没错,他们终于走出了自己的牢笼,没有因为"爱"而一劳永逸,也没有因为“逃”而一走了之。生活的困境只有在生活中才能理清,与社会的疏离也只有通过回归人群才能缓解。他们迈过去了人生中好像永远也迈不过去的那道坎儿。这就是最感动我的一点。人生的困境和低谷就像一张大网,密得让人无法喘息,仿佛生活一停就是好多年。还好他们都熬过去了,守得云开终见月。
  •     《一日一生》交翻译稿后我睡了两个小时(我习惯在凌晨交稿),起床后塔帕问我中午想吃什么,我说去帕斯帕提纳坐坐吧。那时候他已经离开了尼泊尔最好的纹身店,再也不用每天早出晚归地骑着摩托车在帕坦和加德满都的泰米尔之间往返,我也不用每天望眼欲穿地等着他回来。我们过起了形影不离的日子。清晨四点周围的院子里开始有人诵经,我起床看会儿书,五点有人摇着铃铛开始给家里的神龛点红撒花,六点各家响起了刷刷的扫地声,七点他起床买早点,八点我们出门散步,九点回家,我在楼下工作,他在露台房里给顾客纹身,十二点买菜做饭,一点继续工作一会儿,下午五点买菜做饭,六点出去散步,八点后街巷里就听不到人声了,我们也回了家,插上一米长的木门栓(白天家里永远不关门)。尼泊尔常年停电,每天十二个小时分两个时段停电。晚上大部分时间的我们靠一个二手蓄电池供电,蓄电池破得只够点亮楼上楼下的两三个房间的灯,一连上笔记本灯就全黑了。有一次附近的电塔倒了,一连几天我们只能点着蜡烛过夜,那几天半夜醒来我见到了这辈子见过的最密不透风的黑夜,似乎月亮和星星都随着电塔一起坠落了。每天晚上来电之前我们俩就坐在昏暗的灯光中聊天,来电之后继续聊天。我们不看电视,不打游戏,就那样说着话,好像永远都说不完,直到现在还是没有说完,虽然回想起来我们几乎每天说的都是同样的话。这是我在尼泊尔结婚后的某一天,也是我在那里生活的每一天。如果不工作,我们俩就去远远近近的神庙。翻译完《一日一生》的那一天我们去了远一点的帕斯帕提纳。帕斯帕提纳是巴德岗之外我最喜欢的地方,中国游客很少有人愿意费力记住它的名字,他们管它叫“烧尸庙”。沿着帕格玛提河有一溜圆形石台,火化台,正上方就是喜瓦的主庙,据说喜瓦的天灵盖就在这里。我喜欢叫他喜瓦,而不是湿婆,湿婆这个名字听上去阴森森的,像一个善妒的老妇人。喜瓦是一个开心的神,穷得丁当响,整日吸着大麻跟自己的灵魂沟通。尼泊尔人都说苦行僧是喜瓦的孩子。(不是那些在景区里每天画好妆,等着游客交钱拿着大炮筒给他们拍照的人。真正的苦行僧都在游客见不到的地方,即便到了各地苦行僧都要来朝圣的喜瓦诞辰这一天,帕斯帕提纳里的苦行僧还是真假参半。)高墙墙头上的喜瓦庙里人们载歌载舞,高墙下的河边几家人在尸体和鲜花烧起的浓烟和坐在对岸的游客们的目光中送别自己的亲人。所有的尸体都蒙着布,亲人的手伸进布里脱去尸体上的衣服,用帕格玛提河的水给尸体做这一世的最后一次清洗,自始至终尸体都被蒙在布里。每次去都看都是如此,每一个死去的人都是如此。以前我看到过焚化的头颅从木架子上掉落的情景,大部分时候能看到的也就只有青烟。可是那一天,或许是亲人对这个过程太生疏,一具尸体露出了脸,只露一刹那,我看到了。就像多年前第一次去尼泊尔,大清早我就去了库玛丽女神居住的小院子。游客都知道女神下午四点多才会露面。清晨的那个院子里没有游客,只有两、三个当地人散座在角落里看着报。看我坐了好久,其中一个人说下午再来吧,早上女神不亮相。我说我就想在没人的地方坐坐。突然,对面楼上的窗口露出一身红色纱丽,包裹在纱丽里的女孩冲我露出了笑容,紧接着她就像最后一抹夕阳在你还没有意识到的时候她就消失了,但是在你的眼睛里留下了炫目的红光,或者无边的漆黑,刹那间你根本看不到其他的一切了。看到河边那张僵硬的脸的时候我也有了这种感觉,刹那间周围的一切都消失了。我的视力不好,可是相隔那么远,我却清清楚楚地看到了那张脸的神情。我告诉塔帕,那里躺的是一个痛苦而死的母亲。下午我们回了家,怎么都打不开门,钥匙插在锁眼里动不了。房东不在家,锁匠铺子没开门。在门口坐了一会儿之后还是不甘心,我趴在锁眼上看了看(尼泊尔的大部分私宅都是老锁,锁眼很大),一个白色的影子在房间里飘了过去。再把钥匙插进去,门就开了。这天晚上我突然打起了寒颤,上牙嗑着下牙。第二天早上醒来,一切正常,到了晚上又开始打寒颤。第三天早上醒来,一切又正常了,晚上又打起了寒颤。第四天早上仍旧一切正常,塔帕有事出门,下午回家看到我已经昏迷了。我被拖到了医院,后来塔帕说一路上我说着胡话,有时候中文,有时候英文,中文他听不懂,英文说的是“我不想死”。我在医院掉了三天瓶子,做了各种检查,怎么都找不到原因,高烧四十二度不退。高烧到了第三天,塔帕说去找降灵人看看吧。我们在降灵人的家里坐在地上排对,快要栽倒在地上的时候终于轮到了我。降灵人念叨了几句,不像电视里看到的萨满那样浑身乱颤,尼泊尔的降灵人只是一副日常邻居的模样。念叨完她喝了一口清水,猛地喷了我一头,然后给我戴上了一个小小的银筒。这天晚上我就退烧了,也没有再打摆子了。一觉过后,完全看不出之前发生过什么。一个月后我查出已经怀孕一个多月了。七个多月后小塔帕来到了这个世界。……其实我的日常生活就只有清晨四点听到诵经声起床到晚上八点插好门闩,河边烧尸台上的那张脸、锁眼里的白影、巫医或许都是我在记忆中消除平淡的小把戏。现在我们从两口人变成了三口,家从帕坦搬到了大理,屋外没有了神庙,有了农田,我们几乎不再出门了,三个人比两个人的时候守得更紧了。我们的生活只剩下买菜做饭,给小塔帕换尿布,陪她喊叫、走路,哄她睡觉,陪着她长大。《美国恐怖故事》第三季中选拔到最后女巫们接受了噩梦测试,进入自己最可怕的噩梦,挣脱出来就证明具有继续参加竞争的一项核心竞争力,挣脱不了就被永远困在噩梦中。胖女巫梦到了自己还是一个没有显露法力的普普通通的胖女孩时在快餐店闻着热油味听着客人点餐,老女巫梦到自己和一个平庸的男人过的平庸的一天。噩梦之所以是噩梦,并不在于这一天有多么可怕,而是这一天循环往复,没有明天,没有出口,最重要的是它是最令你不甘心的一天。《一日一生》讲了一个简单的故事,简单得如同我们平淡如水的生活。对很多人来说,女主人公的生活就是一场噩梦,窒息、凝滞,没有生的希望,也没有活的价值。也许作者也是这样以为,不然她为何要在最后给了这个女人和这个男人一个明天?编辑问我喜欢这本书么,毕竟凯特•温斯莱特那样地道的文艺女子都没能在市场和口碑上拯救根据这本书改编的电影。我告诉编辑对于喜欢绚烂的写作技巧,喜欢烧脑的故事情节,喜欢深刻的真知灼见……看重任何一个小说要素的人来说,这个故事的确单薄。可是我喜欢,我喜欢作者不厌其烦描绘出的那种凝滞和封闭。我知道那种与世隔绝的日子不无聊,我知道生命中闯入了那样一个出于某种原因愿意和你一起与世隔绝的人有多么幸福。可是,我不太喜欢安慰奖式的结尾,对我这样的人来说那不是出口,而是外界用大众定义的幸福观对那个女人和那个男人的武断干涉。我更愿意时间静止在那一天,故事就在那一天的黄昏凝固——不是结束,他们和外面永远被一道门分隔在两个世界中。塔帕和我说走就走,我们不是去浪迹天涯,不是去看外面的世界,我们躲进了自己的世界。你总是想要出走,总是想要生活在别处,总是想着改变生活方式,无非是你还没有碰到令你欣欣然久居其中的此处和现在。有一种幸福就是封闭。

精彩短评 (总计4条)

  •     一本让你重新相信爱情的书
  •     一个男子汉的出现,改变的不只是一个女人,还有她儿子的一辈子。
  •     读过的唯一一本当代言情小说……吧
  •     读过的第一本认为原著不如电影的书。这么简单一件事儿唠叨了这么久,女人就是啰嗦。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