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惘然记》书评

出版社:花城出版社
出版日期:1997-03-01
ISBN:9787536023956
作者:张爱玲
页数:255页

不能避免的悲剧收场

张爱玲笔下的人物都生活在时代的夹缝中。四、五十年代的上海、香港,也在现代与传统中挣扎。小说中的小姐夫人们,住着别墅,打个电话就能相约看场电影,还有专车接送,时不时说两句英文,谈谈时事、养生,说说当年的留学时光或是儿女的留学生活,完全是一副现代人的模样,安插到任何一部现代剧中都不会有违和感。但是同时她们也不得不接受家庭安排的婚姻,容忍丈夫三妻四妾,不敢离婚,对流言蜚语无能为力,和任何一个传统的中国女人一样过着身不由己的生活。这个时代的青年人尤为矛盾,她们过着新式的生活,有着新派的思想,但是依旧无法逃脱传统的束缚,因为她们还有长辈,有整个冥顽不化的传统力量压在头顶。忽然想起巴金的《家》《春》《秋》中觉新的悲剧。觉慧可以走,觉民也可以走,但是觉新不可以,因为他承担着整个家族的压力。他是长房长孙,即使传统的重担压得喘不过气来,他也不能一走了之。但是最痛苦莫过于明知正在亲手毁灭自己还不得不继续下去。他不是懦弱,因为他面对的是他的家庭,是抚养他长大的人, 是他曾经尊重爱戴的人,而不是敌人,不是仅仅一个“封建传统势力”这样的词就可以概括了的力量。或者就像《红字》里面的牧师,他当然爱海斯特,也爱小女儿珠儿。他的确懦弱,不敢站出来承认通奸的事实,因为他是令人敬仰的牧师。但是当真相即将揭开,他也不能够一走了之,他只能死,因为否则他将自己反对自己,将自己前半生所信仰的一切都颠覆掉。张爱玲的主人公们都是成长于传统的泥土里受新思想灌溉的的扭曲的花。家茵与总豫真心相爱,那又怎样?家茵有一心想让她做姨太太的贪得无厌的老父,宗豫有女儿和从乡下来的发妻,他们各自承担着本不应有的压力。所以家茵只能走。有时候我想,如果家茵的父亲没有来找她呢?没有引发那一场场让她始料不及的闹剧呢?他们是不是就能在一起了?也许她还是要走。因为这是个时代造成的悲剧,哪一个人出不出现并不重要,一个障碍不在了,还会有另一个障碍出现,只因家茵宗豫两人自己心里都没有信心。以前上历史课老师问过一个问题,如果荆轲杀死了秦王,历史会否因此改变,秦国会否因此没能统一天下?答案是否定的,因为秦王死了,也会有他的儿子、孙子继承王位,一个时代的格局不会因为一个人的出席与否被改变。这两个故事没有必然的逻辑关系,我想表达的是,很多事情不是巧合,悲剧的种子一早已经种下。四、五十年代的青年人,现在已经是老人了。我们今天依旧不能完全避免他们的悲剧重复上演,但是时代终究在慢慢改变。看张爱玲的小说,这是我唯一感到欣慰的一点。

满纸的荒芜

这是一本好书,虽然不如其他本来的著名。喜欢里面的《多少恨》以及《殷宝滟送花楼会》,倒是赫赫有名的《色戒》甚不起眼。完全没有矫情,多的是经历过的沧桑往事。让我想起了简奥斯汀,可惜这样的对比还是完全无法让人满意。简奥斯汀因为没有沉重地痛过,所以总是happy ending,皆大欢喜,带着少女般的梦想和憧憬。张爱玲因为好好地经历过,看的太多了,因此满纸的荒芜,虽然笔触间希望温暖一些,但终究大背景是苍白和惨淡的。看她的书,如同秋夜,窗外沥沥细雨,满地落叶,人就着橘色的灯光,即使有着一壶暖茶,但终究抵不过时光的飞转,人生的错过与叹息,终究是冷冷清清,独自凄凉的。

荒凉的封面

朋友哥搬家,撂下一大堆书,丢在书架上,闲来无事总去翻翻,早就看见了《半生缘》,《惘然记》等好几本,浅红偏黄泛着白的封面让我打不起半点兴趣,只是后来无意中看到张爱玲几字时才大惊失色,如获至宝。封面,从上下浅红渐变到中间微白,身着酱色大衣的中年女人占据着封面的下半部,典型旧上海流行的大波浪发型,微低着头似乎在思考着什么,双手环抱,有些凄戚,灰色的中国式雕窗花纹包裹起赫然在目的标题、有些隐没的“张爱玲作品集”和这个安静的女人。说实话,并不喜欢这个封面。如果不是张爱玲几个字,相信我至今还不会去翻她,冷色调,透露出张爱玲式悲剧的灰色。而且看上去很陈旧,和现在各种网络文学刊物精致封面大相径庭,透露着一个上海熟女形影相吊的荒凉,一个畸形时代荒凉的爱恨情仇。正如费勇为此书做序的第一句“张爱玲小说的底色:荒凉”。

评张爱玲《惘然记》之多少恨

未见其书,先闻其名,“张爱玲” 早已贯耳如雷,其小说独有的“张爱玲式悲剧”也在脑中烙下印记。这标题“多少恨”毫不隐讳,草草三字,却倾诉着恰似江水流不尽的怨恨。故事和现代的青春偶像日韩剧的情节不谋而合,家茵的爱情是每个人都曾梦想的一见钟情。张姨绘制跌宕起伏的能力由此施展开来,如果第一次是意外,那第二次只能算是巧合?家茵渐渐隐去的好感在二次碰面中再次萌发,并开始在内心憧憬三次见面。如愿所至,却来得突然,他们进入的却是同一个大门,在谁也没有主动去接近对方的时候,机缘巧合相遇而相识。难道这就是佛祖所说的姻缘?这样显然不是张姨的作风。先要说到小蛮,小蛮是个至关重要的人物,也是这场悲剧的伏笔。跟着姚妈后面无人问津的小蛮是连接家茵和宗豫的纽带,是她让家茵爱情变得光明,同时不可忽略的,小蛮也是宗豫所肩负家庭的责任而无可斩断的的桎梏,更至关重要的是直接链接出横亘在家茵和宗豫间的大山---夏太太--宗豫原配发妻。作为新思潮吹动下的商人宗豫,旧式的婚姻并没有埋葬他的追求,他早已以分居进行顽抗。当遇到心仪的家茵后,离婚成了他唯一的自救,为了凸显他的决心他反复告诉家茵他的不幸,并宣誓早已为战斗做好了准备。新思潮下的她也没有放弃,从小蛮对她的欢喜开始,她一直在追求着,即使是闲言碎语的姚妈,苦苦哀求的夏太太,所有的外界阻碍都没有把她吓倒。她坚定着自己的爱情,找寻着自己的幸福,与旧事物坚强的斗争,可偏偏无法逾越的却是自己的父亲---虞老先生。虞老先生潇洒过,曾是“风度翩翩的浪子”,败完了祖辈的财产,也抛弃了家茵的母亲, “嫁”给了另个女人。来上海后依旧是老年版的纨绔子弟,依旧贪吃懒做、花钱如水。家茵一直心里怀恨着他伤害母亲的行径,实在“太恨他”。在家茵生活刚刚出现转机的时候他又恰时出现,从开始骗取家茵微薄的积蓄,到突然登门造访夏家继续压榨女儿,后甚至搭络上宗豫直言不讳谋差事,挪用公司善款,更可恨的是丢了差事后竟以女儿为交换问夏夫人骗取钱财。虞老先生见人拆招,逢人要钱可谓出神入化。家茵的爱情也随着虞老先生一次次的“借钱”在泥潭中越陷越深,“赶明儿叫娘也跟先生念书好不好”小蛮童真的哀求更让家茵恻隐,终于,将这份残存的爱深深埋葬。家茵对他的恨由此越积更深,正应了标题“多少恨”。恨远不止这些,其实这是三个女人“恨”的故事,玩着骨牌到天亮默默等待的母亲,害病独守乡下的夏太太,奔赴天涯不忍离去的家茵。三个女人在旧社会追寻着自己的爱情和自己的命运,但谁都没有幸免,无一都是同一下场,终究痛苦一生。虽然这是张姨故事的固有结局,但不免为这家茵辗转反侧的爱情,几个女人悲惨的下场仍要感叹番,就像那只破香水瓶里枯萎的花有些荒凉,又仿佛在天涯里叫着一两声的破船充满凄清。

通过文字感受

还没有看完,可还是想写一些话。认真看了序,突然间觉得更近些的触及了张爱玲的文字和情绪。值得一看。女人的敏感,因为与生俱来的细腻,却也带来了莫名的惆怅。看张爱玲的文字,开始自怜,又陷入自怜的享受中……


 惘然记下载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