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外交翻译生涯

出版社:中国青年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4
ISBN:9787515314617
作者:施燕华
页数:282页

章节摘录

版权页:   历史上,濒临东海的宁波是我国重要的商埠,对外贸易发达。我的祖籍地镇海是一个天然良港,航运业发达,商品交易活跃。宁波人,特别是宁波的镇海人,从开放中开阔了视野,学会了经商。他们中间许多人成为企业家。 鸦片战争后,清政府被迫签订《南京条约》,向英国等西方列强开放五个口岸,其中包括宁波和上海。上海地处长江口,连接长江三角洲各地,船运可深入中国腹地,颇受西方资本家的青睐。到20世纪初,上海已发展成商贾麇集、物流通畅、位居世界第五的大都市。宁波的一批企业家看到上海的发展前景,纷纷坐船北上来“淘金”。他们在上海成功的故事激励了他们的同乡,一大批贫穷的宁波人,抱着改变命运的企盼,也漂洋过海前往上海。于是出现了宁波人去上海的移民潮。 在这个移民潮中有我的父亲,他属于寻求谋生途径,改变贫困面貌的那群人。 我父亲是家中最小的,他大哥比他大17岁,带着他二哥在上海打工。我爸不到两岁爷爷就去世了,我奶奶、爸爸和我的姑姑,一家三口人的生活依靠我两个伯伯在上海打工赚来的微薄工资,和奶奶弹棉花、纺纱、织布赚的一点钱维持着,经常有了上顿没下顿。有时家里米不够,就把浆纱剩下的米渣当饭吃。 幼年时代的父亲得了痢疾,由于卫生条件差,营养不良,长期不愈,弄得人面黄肌瘦。他姑妈说这孩子没用了,去上海,在船上把他扔海里算了。奶奶怎么忍心把亲骨肉扔到海里!她在镇海苦守,在地里摘些草药治我父亲的痢疾,算我父亲命大,过了一段时间痢疾好了。 1908年,我爸爸6岁时,奶奶决定举家到上海闯一闯,同行的有我的大伯母和10岁的姑姑。当时有四艘船来往于宁波和上海之间,其中英国人的轮船“北京”号最便宜,一张船票才2角钱。英国人看不起中国人,把中国人比作猪,卖票时说:2角钱一只。这件事在父亲幼小的心灵中刻下了一条深深的伤痕,他经常跟我们说起:“那时候外国人不把中国人当人啊!” 到上海后,爸爸跟着我奶奶去工厂。奶奶做临时工,拉丝头,剥茧子,他在旁边看。有时工厂不允许小孩入内,他只好一个人在大门外等,往往要等到天黑了,又困又饿时,才看到奶奶迈着疲惫的脚步走出来。 爸爸只上了一年不到的私塾,学《大学》《中庸》《诗经》等,他记忆力极强,全能倒背如流,但不解其意。12岁时在一所工厂开的学堂里学了几个月,按他的年纪应是四年级,因他没上过学,只能上二年级。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爸爸才十几岁就去当了学徒,跟师傅学补麻袋。当时,粮食等散装货物全是用麻袋装,使用过的旧麻袋由经营废品的小贩收去,洗补完毕再卖出去。我爸爸学的就是这“手艺”,其实没有什么技术可学,用的是力气。听他说,学徒头三年给师傅烧洗脚水,干杂活。“出师”后,学做饭(怪不得爸爸能烧一手好菜!)。当他十六七岁能干力气活了,就要做清洗、缝补旧麻袋的活儿了。 麻袋店里成天尘土飞扬。麻袋很重,清洗、修补、摆放整齐,都是重体力劳动。我爸还没成年就开始干这样的活。难怪我看到他腿上青筋勃起,弯弯曲曲,医学上叫做静脉曲张,是重体力劳动的结果。 替人打了几年工之后,爸爸也想自己开麻袋店。他把省吃俭用省下的钱,加上向朋友借的高利贷,租了两间房,前面一间做店面,后间是卧室,收一两个徒弟,妈妈做饭,徒弟帮父亲干活。搬运旧麻袋时,尘土飞扬,前后房间都是尘土味,一家人生活在呛人的灰尘中。 那是抗日战争前,时局稳定,父亲的小生意稳步发展。1936年,他租了南市一座新建的二上二下石库门房子。窗、门、地板全是红色油漆,我大姐说,有点像((红楼梦》里的怡红院。其实与怡红院相比差远了,只不过同以前的条件相比,有天壤之别,她感觉住得“阔气”多了。一楼厅堂是麻袋作坊,有两个工人在那儿缝补、整理。厢房做饭厅。二楼两间卧室。搬进去后,我大姐、大哥他们高兴得楼上楼下疯跑。那时物价较为稳定,一元钱可买三天的菜,供九人食用。每顿四个菜,类似小康人家。那是我家鼎盛的时期。 1937年8月13日,发生了“八一三事变”,日军侵入上海,国军奋起抵抗,爆发了历时3个月悲壮惨烈的松沪战役。有一天,突然来了一辆卡车,把店里的麻袋全征用去做沙袋,开了一张收据,说抗战胜利后归还。姐姐看到爸爸拿收据的时候手在发抖。

前言

施燕华同志撰写的《我的外交翻译生涯》一书付梓了,可喜可贺。翻译工作是外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届中央领导都十分重视翻译工作。周恩来总理曾就如何培养外交翻译和做好翻译工作作过一系列指示。他强调,外交翻译不仅要外文好,而且要掌握政策、熟悉外交业务。周总理还亲自回答翻译人员在翻译我国的一些重要文件过程中的问题。江泽民主席也很重视翻译,经常与翻译讨论我们的一些重要提法如何译成外文,外国人才能明白。中央领导如此重视翻译,是很有道理的,因为我们的政策方针只有准确地译成外文,外部世界才能理解。今夭,在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如此之密切,相互依存度如此之深的情况下,外交翻译就显得更加重要了。《我的外交翻译生涯》记述了施燕华同志在1965年至1985年的20年间从事翻译工作的经历,有不少鲜为人知的故事。1965年到1985年,是中国外交大调整、大变化的时期。特别是1975年到1985年,施燕华同志曾经多次为小平同志担任英文翻译。“四人帮”在中国横行的时候,曾对中国外交造成过巨大冲击。小平同志在外交上进行了拨乱反正,并在发展中美关系、稳定周边方面采取了一系列重大的外交活动。施燕华同志参与了这些重大外事活动中的翻译工作,见证了中国外交的大变化。现在关于翻译的书出了不少,但《我的外交翻译生涯》一书独具特色,这与施燕华同志丰富的外交经历是分不开的。她是公认的外交翻译中的佼佼者。她长期担任中国领导人的口译,有大量的一线翻译实践经验。1991年至1994年,她担任外交部翻译室主任,领导过外交部的翻译班子,在翻译理论上也颇有造诣。此后,她出任过中国驻卢森堡大使和中国常驻日内瓦代表团、驻法国使馆的高级外交官,多有建树,具有丰富全面的双多边外交经验。这些经历使她对外交翻译有着与众不同的感悟和诠释。领导人的翻译,是一个十分引人瞩目的角色,许多青年人都向往这项工作。但是,要做好这项工作是不容易的,有一个长期锻炼和积累的过程,需要付出辛勤的努力。施燕华同志谈了她自己的体会,强调首先要有一颗拳拳报国之心,要有过硬的政治素质和很高的政策水平,同时要刻苦、勤奋、细致、认真。这是她在长期工作中悟出的真谛。我和施燕华同志认识已经三十多年了。1975年初,施燕华同志从纽约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回到外交部翻译室工作。此时,她已经是拥有十年工作经验的老同志了,而我当时刚进外交部,也在翻译室工作。我和施燕华同志在一个大办公室里共事了七、八年,还经常一起出差,彼此合作得很好,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她高度的政治敏感性、严谨的作风和熟练的业务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我得益甚多。《我的外交翻译生涯》是一本好书,值得广大外语、外事工作者,特别是有志于外交翻译的青年人仔细品读。我相信,这本书将有助于大家更加全面地了解外交翻译工作,进而更加全面地了解中国外交,并从中获得许多有益的经验和启示。

名人推荐

《我的外交翻译生涯》是一本好书,值得广大外语、外事工作者,特别是有志于外交翻译的青年人仔细品读。——国务委员、外交部前部长 杨洁篪

内容概要

施燕华,1965年从北京外国语学院英语系研究生班毕业,到外交部翻译室工作。1971~1975年,在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担任翻译。1975~1985年,担任邓小平、胡耀邦、李先念等中央领导的翻译,接待了尼克松、基辛格等多位美国领导人。参加了中美建交谈判、中美关于美国售台武器问题联合公报的谈判以及其他国家与我国的建交谈判。1985~1991年,历任常驻联合国代表团参赞、驻欧共体使团及驻比利时使馆政治参赞等职。1991~1994年,任外交部翻译室主任,担任笔译定稿。1994~1998年,任驻卢森堡大使。1998~2003年,任驻法国使馆公使衔参赞。2003~2011年任外交部外语专家。现任中国翻译协会常务副主席、中国翻译协会外事翻译委员会主任。主要译作有:合译并审校《命运攸关的决定》《英迪拉•甘地和她的权术》《豪门秘史》《大座钟的秘密》《企业家—世界名牌创始人小传》《第四帝国的崛起》《领导者》。著有《在法国的外交生涯》《我与世博有缘》《文化盛宴—法国》等书。

书籍目录

序杨洁篪 自序 第一章小户人家的女儿 一、爸爸差点被扔入大海 二、妈妈的口头禅 三、勿忘“国耻” 四、凭本事吃饭 第二章走进共和国“第一部” 一、阴差阳错学了外语 二、从头学起 三、受伤的鸭子 四、翻译不是“传声的机器” 五、我的人生低谷 六、第一次给周总理做翻译 七、磨炼 第三章急行军,目标联合国 一、欣闻喜鹊叫 二、“英法联军”准备出发 三、周总理的嘱咐 四、“外星人”空降纽约 五、入乡随俗 六、跨越意识形态的鸿沟 七、穿皮鞋的“赤脚医生” 八、没有欢笑的春节 第四章“花果山”外的世界 一、联合国里的新手 二、破格的欢迎 三、亮相 四、咬文嚼字 五、蜗牛蒙冤 六、邓小平在纽约 七、把“长城”搬进联合国 八、联合国里的“孙悟空” 第五章外交大舞台 一、在纽约做“地下工作” 二、西部白宫 三、下台后的尼克松 四、邓小平一锤定音 五、“美国欠中国的债” 六、访美花絮 七、里根访华故事多 八、邓小平交锋法拉奇 九、邓小平的人格魅力 十、万隆会议30周年

编辑推荐

《我的外交翻译生涯》记录了原外交部翻译室主任、多次为中央领导人担任翻译的施燕华在1965年至1985年间从事翻译工作的经历,披露鲜为人知的历史细节,揭开外交翻译的神秘面纱。《我的外交翻译生涯》无意对涉及的外交事件进行分析,也不是讨论翻译技巧的专著,只是希望通过一个个作者经历的小故事,帮助青年读者了解外交和外交翻译。

作者简介

《我的外交翻译生涯》作者施燕华,曾经多次为邓小平担任英文翻译,后担任外交部翻译室主任和中国驻卢森堡大使。《我的外交翻译生涯》是施燕华的自述,把作者的成长过程、外交翻译经历与有志于外交事业、外交翻译的青年们分享,通过一些小故事、作者的体会,从一个侧面帮助青年读者了解外交和外交翻译。书中记述了她在1965年至1985年的20年间从事翻译工作的经历,这个时期是中国外交大调整、大变化的时期。特别是1975年到1985年十年间,“四人帮”在中国横行的时候,曾对中国外交造成过巨大冲击。邓小平在外交上进行了拨乱反正,并在发展中美关系、稳定周边方面采取了一系列重大的外交活动。施燕华参与了这些重大外事活动中的翻译工作,如中国重返联合国、中美建交、邓小平接受意大利记者法拉奇的采访、里根访华等,见证了中国外交的大变化。书中记录了不少鲜为人知的故事。


 我的外交翻译生涯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我的外交翻译生涯。 写得着实生动形象, 作者回忆着写出当年那些秘密事件。 看来觉得有趣, 也为她的辛勤积累的专业态度所感动。 从本书中, 多少了解了些与我很有年代距离的周总理和邓小平, 他们的工作作风和人格魅力。 我记忆最深的是两位领导人的都是非常细心之人。

精彩短评 (总计17条)

  •     我们专业的必读书。了解我国外交政治翻译的要求和历史什么的,蛮有趣。
  •     文笔平实,事例有趣!
  •     @秦璐璐少吃点 推荐你看这本书呀,适合高大上的你拥有哟!>3<~~此书讲述了很多翻译人员需要注意的翻译细节,穿插作者的成长工作历程以及她所经历的年代事件和陪同各种国家领导的事情,写书风格很像我大学时和我关系最好的张老师的风格,朴实无华平易近人。最欣赏这样的人:经历多见识多却还永葆一颗欣赏尊敬他人的心。
  •     还行
  •     清晰的思路,简练的文笔。
  •     非常好看 向往外交翻译 不过付出的辛苦也是常人无法想象的 深入浅出地讲述历史故事 非常赞!
  •     【在 @雨枫书馆 翻书317】作者施燕华曾经多次为邓小平担任英文翻译,后担任外交部翻译室主任和中国驻卢森堡大使。书中记述了她在1965年至1985年的20年间从事翻译工作的经历,这个时期是中国外交大调整、大变化的时期。如中国重返联合国、中美建交、邓小平接受意大利记者法拉奇的采访、里根访华等,见证了中国外交的大变化。书中记录了不少鲜为人知的故事。只是错字较多。书看完很久了,已经封箱,懒得翻出来记录在这里了。
  •     还是不错,关于翻译的作用和心得都很真实。有趣的一个细节,赵紫阳访美那章,始终没提赵的名字,只说是总理,难道忌讳吗?不解。
  •     “花生的香味飘进鼻孔,我不禁伸出手去……不行!我给自己规定,只有解出一道题,才能吃一颗花生。”吃货真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     to be an interpreter used to be my dream
  •     写得很真诚平实,普通人参与了大事件,大概也就不普通了吧。
  •     施燕华作为新中国的著名高级翻译,她的这本自传非常朴实,把她的经历娓娓道来,很多轶事让人感触颇深。作为女性,自传风格与钱其琛外长的有很大不同,虽然不算气贯长虹,但是以女性视角的细腻给与读者观察和了解外交和翻译的途径。本书尤其适合外语专业同学一读。
  •     外交学院毕业的必须要读一下吧。想想现在的中美关系,之前的奠基人们真的很不容易。
  •     《我的外交翻译生涯》记录了原外交部翻译室主任、多次为中央领导人担任翻译的施燕华在1965年至1985年间从事翻译工作的经历,披露鲜为人知的历史细节,揭开外交翻译的神秘面纱。《我的外交翻译生涯》无意对涉及的外交事件进行分析,也不是讨论翻译技巧的专著,只是希望通过一个个作者经历的小故事,帮助青年读者了解外交和外交翻译。
  •     就像人物传记。可以满足偷窥他人人生的愿望。对于翻译本身可能没什么用。
  •     那个年代真的很单纯,那个年代也真的很邪恶,致敬周总理,致敬新中国外交的先驱;但整体叙述过于朴实,可以作为新中国外交进程的辅助读物。
  •     拧干看还可以,很多生动的细节,聊作谈资吧。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