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史

出版社:中国青年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3-12
ISBN:9787500624080
作者:顾诚
页数:1142页

书籍目录

目录
第一章 明朝覆亡后的全国形势
第一节 明帝国的分崩离析
第二节 大顺政权在政治上和军事上的失误
第三节 吴三桂叛变与山海关之战
第四节 清军占领北京和大顺军西撤
第五节 畿南、山东、晋北地方官绅反对大顺政权的叛乱
第二章 弘光朝廷的建立
第一节 继统问题上的纷争和史可法的严重失策
第二节 朱由崧的监国和称帝
第三节 四镇的形成和跋扈自雄
第四节 弘光朝廷内部党争的激化
第五节 清廷接管畿南、山东等地和山东百姓的抗清斗争
第六节 1644―1645年河南的形势
第三章 弘光朝廷的偏安江淮
第一节 基本国策――“借虏平寇’
第二节 清廷对南明弘光政权态度的变化
第三节 左懋第为首的北使团
第四节 弘光朝廷的军政和财政
第五节 弘光朝廷的腐败
第六节 清廷对大顺和南明用兵策略的变化
第四章 大顺政权的覆亡
第一节 潼关战役和多铎部清军占领西安
第二节 陕北战役和大顺军放弃西北
第三节 李自成的牺牲和大顺政权的失败
第五章 弘光政权的瓦解
第一节 南渡三案――大悲、伪太子、“童妃”
第二节 睢州之变和史可法南窜
第三节 左良玉率兵东下
第四节 扬州失守
第五节 弘光帝出逃和清军占领南京
第六节 弘光帝被俘
第七节 潞王朱常�监国和降清
第六章 清廷统治者推行的民族征服和民族压迫政策
第一节 多尔衮的失算
第二节 清兵的滥杀无辜百姓
第三节 强迫汉民剃头改用满族衣制
第四节 圈地和“投充”
第五节 严酷的缉捕逃人法
第七章 各地抗清运动的兴起
第一节 江南绅衿的动向
第二节 江阴等地百姓的自发抗清
第三节 英霍山区的抗清斗争
第四节 皖南各地的抗清斗争
第五节 陕西各地的抗清运动
第八章 隆武政权同鲁监国的争立
第一节 隆武政权的建立
第二节 鲁王朱以海监国浙东
第三节 唐、鲁政权的对立与纷争
第四节 鲁监国政权的抗清活动
第五节 靖江王朱亨嘉之变
第九章 隆武政权的作为和覆败
第一节 1645年秋到1646年夏的形势
第二节 隆武帝的政策和举措
第三节 郑芝龙兄弟的跋扈
第四节 黄道周的出征和被俘杀
第五节 清兵占领浙东与鲁监国航海
第六节 清军占领赣南
第七节 隆武帝汀州遇难
第十章 大顺军联明抗清
第一节 东路大顺军同何腾蛟的联合与受排挤
第二节 李过、高一功等部改编“忠贞营”
第三节 忠贞营围攻荆州之役
第四节 何腾蚊经营湖南的举措失当
第五节 清孔有德等三王兵入湖南
第十一章 大西军的经营云南
第一节 云南沙定洲之乱
第二节 大西军由贵州进入云南
第三节 孙可望等的经营云南
第十二章 郑成功起兵与鲁监国在浙闽抗清
第一节 郑芝龙降清
第二节 郑成功的早年生活和起兵抗清
第三节 鲁监国在浙闽的抗清活动
第十三章 永历朝廷的建立
第一节 朱由榔在肇庆监国和绍武争立
第二节 绍武政权的覆亡
第三节 陈邦彦、张家玉、陈子壮在广东的抗清活动
第四节 永历朝廷在武冈
第五节 郝永忠部由湘入桂
第六节 永历帝的逃离桂林
第十四章 郑成功在闽粤沿海地区的军事活动
第一节 郑军同安之役
第二节 郑军潮州之役
第三节 1651年清军袭占厦门
第四节 郑、施交恶和施琅降清
第十五章 吴胜兆、王光泰等的反清
第一节 吴胜兆反清和陈子龙等人的遇难
第二节 宁波华夏等人的密谋反清
第三节 王光泰兄弟在襄阳、郧阳反清
第十六章 金声桓、李成栋的反清归明
第一节 金声桓、王得仁领导的江西反正
第二节 李成栋以广东全省反正
第三节 李成栋的进攻赣州和败亡
第十七章 北方各省的反清运动
第一节 山东等地的反清斗争
第二节 姜�等人领导的山西反清运动
第三节 王永强等在陕北起兵反清
第四节 甘肃回民米喇印、丁国栋为首的抗清运动
第十八章 1648―1649年湖南战局
第一节 明军收复常德、宝庆与何腾蛟挑起内衅
第二节 忠贞营等部湖南之役
第三节 济尔哈朗进军湖南与何腾蛟被俘杀
第四节 忠贞营的撤入广西和堵胤锡病死
第十九章 永历朝廷内部的党争
第一节 楚党和吴党
第二节 所谓“五虎”
第三节 永历朝廷的“打虎”
第二十章 清军攻占桂林、广州
第一节 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统兵南下
第二节 孔有德占领桂林与瞿式耜死难
第三节 尚可喜、耿继茂攻占广州
第四节 永历朝廷的播迁
第二十一章 大西军的联明抗清
第一节 孙可望请封秦王之纠葛
第二节 军阀纷争中的川黔
第三节 大西军出滇抗清
第四节 忠贞营的北上夔东和所谓“白毛毡贼”
第五节 永历帝的进入安龙
第二十二章 1651―1653年浙闽赣抗清势力的消长
第一节 舟山之役和鲁监国退位
第二节 1652年郑成功围攻漳州之役
第三节 海澄战役
第四节 江西义师的抗清活动
第二十三章 孙可望部署的湘、桂、川全面反攻
第一节 孙、可望、李定国收复湖南战役
第二节 李定国桂林大捷
第三节 李定国衡阳大捷
第四节 刘文秀进攻保宁之战
第五节 孙可望逼走李定国和宝庆之败
第二十四章 清廷加强推行以汉制汉政策
第一节 满洲八旗兵实力下降
第二节 清廷命洪承畴出任五省经略
第三节 清廷对郑成功的招抚活动
第四节1655一1656年郑成功的活动
第二十五章 李定国的两次进军广东
第一节1653年李定国广东肇庆之役
第二节 1654年李定国广东新会之战
第三节 郑成功与李定国关系之分析
第二十六章 1654年会师长江的战略设想
第一节 张名振、张煌言三入长江之役
第二节 钱谦益、姚志卓等人密谋策划会师长江
第三节 孙、可望决策会师长江和计划被搁置的原因
第四节 郑成功与“三入长江”之役的关系
第五节 刘文秀进攻常德失利
第二十七章 李定国迎永历帝入云南和孙可望的降清
第一节 孙可望的跋扈 自雄和阴谋篡位
第二节 密诏李定国救驾和“十八先生案”
第三节 李定国奉迎永历帝入昆明
第四节 刘文秀领兵入川
第五节 孙、可望内犯和兵败降清
第六节 孙可望叛降后的永历政局
第二十八章 清军大举进攻西南及永历朝廷的播迁
第一节 清军三路进攻贵州、云南
第二节 夔东十三家进攻重庆之役
第三节 磨盘山战役
第二十九章 郑成功、张煌言长江之役
第一节 长江之役的战略部署
第二节 郑军进抵南京城下后的双方动向
第三节 南京战役失败和郑成功退出长江
第四节 张煌言的招抚南京上游州县
第三十章 永历朝廷的覆亡
第一节 永历帝流亡缅甸
第二节 清方对西南明军的剿抚政策
第三节 清军入滇后荼毒百姓和元江府那嵩等人的抗清
第四节 两广抗清义师的被摧毁
第五节 李定国、白文选的竭蹶救亡
第六节 清廷向缅甸施加压力和“咒水之难’
第七节 永历帝被俘杀
第八节 李定国之死
第三十一章 郑成功收复台湾
第一节 郑成功决策复台
第二节 驱逐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
第三节 郑成功的开始经营台湾和病卒
第四节 清廷的沿海迁界
第五节 鲁监国病死与张煌言就义
第三十二章 夔东抗清基地的覆灭
第一节 清廷组织三省会剿
第二节 关于“韩主定武”政权的考辨
第三节 茅麓山战役
引用书目
后记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本书特点是基本上以大顺军、大西军余部及郑成功等民众抗清斗争为主线;贯串全书的脉络是强调历
时二十年的抗 清斗争失败的主要原因是抗清势力内部矛盾重重,严重分散,抵销了抗清力量。
南明的历史,包括了大顺军攻克北京及消军入关问鼎中原以来,直到康熙一年夔东抗 清基地覆灭的各地
地反清运动的历史。它是群雄争霸又是明朝的延续,也是清初历史的 一个主要组成部分 称之为南明
是因为以北京为都城的明朝业已覆亡这段时期的战斗主要在南方展开,又是在复兴明朝的旗帜下进行,而
弘光、隆武、鲁监国 、永历朝廷都是在南方建立的。但是,抗击清朝的暴虐统治,并不仅限于南方,陕、甘
晋、冀、鲁、豫等地的抗清运动连绵不断

图书封面


 南明史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4条)

  •     最早知道“李定国”这个历史人物,是在念小学时。当时我眼红同学中有读《上下五千年》的,因此也装出一副爱读书的样子,缠着父母给我买了一套《上下五千年》。这书早就不知踪迹何在,但是我很清楚地记得,里面有专门的一个小节,谈到了南明时的抗清将领——李定国。书上那一幅小插画我也印象深刻,四位戎装的军人围在一个小石桌旁,一人站立,头戴垂着红缨的毡笠,双手抱拳,腰挎宝剑……这个站立的人,不用说,就是李定国了。《上下五千年》是适合童蒙未开的小朋友阅读的历史书,其上的文字极为浅近,要想给人留下难以磨灭的记忆,恐怕会很难!不知道为何,我会记得李定国这个人物,许是我特别喜欢那顶垂着红缨的毡笠的缘故。又是南明,我总是会想到南明,真是一种莫名的缘分。或许就是为了那份可歌可泣,为了那份乱世情怀……李定国本来是张献忠的四位义子之一,排行第二。张献忠在西充遭敌军射杀后,他帐下的四将军——孙可望,李定国,刘文秀,艾能奇继续扛起大西军的旗帜,在残明,大顺军余部,与满清势力的空隙中悄悄存在。他们很明智地避入了云南,并在那片美丽的土地上,不断积蓄迫近的战争所要求的军事实力,也和明王朝的云南王公沐英的后代沐天波保持了相当友善的关系。但是这个看起来比较民主的小政权,大西军的四将军政权,其主导者还是孙可望。因为孙可望本身也是张献忠四位义子中的老大;长兄若父,他自然会有很多额外的想法。在他的那个时代,泰西的英国还在资产阶级革命中拉拉扯扯,克伦威尔也登上了护国公的宝座;在那里都没有半点民主的气氛,我们怎么好要求古老中国的孙可望也扮演一个民主派的角色呢?所以,直到孙可望最终降清,李定国都是很本分地操持着小兄弟的事务,所谓的四将军议政并没有得到很好地施行,这一定程度上也深深地压抑了李定国。不过,在孙可望变节以前,李定国可以全心投入军事指挥,却是毫无疑问。因为政治事务上,有他的大哥一手操办,所以南明军队(大西军已改编为明军)出滇抗清后,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胜利。当时的湖南战场,广西战场,再也看不到鞑虏横行肆虐的迹象。尽管这些胜利都局促在西南中南一隅,或许不会对于整个大的战争形势带来多大的改变,但这至少是一种为了恢复的努力吧?当时已经接近南明抗清斗争的尾声,南明势力大部分集中在川南,贵州,湘西,桂西,云南,是相当蛮荒贫瘠的地域,无论人力物力财力都是捉襟见肘,可是李定国指挥下的军队,却可以痛击那南下的蛮夷,实在振奋人心。假如不是因为孙可望急急忙忙想夺取永历小皇帝的帝位,还真说不准,天下会不会真地便是满清的。李定国有两点很值得人们追慕。他实际上是一个农民起义军的将领,按理说,在孙可望想要取代永历皇帝,而自代之这件事情上,他完全可以站在自己的义兄那一边;毕竟,南明小朝廷从来没有给过李定国任何有实际意义的酬报,甚至,反而对起义军将领都是不很信任。然而,他却始终站在永历帝一边,一直扛着南明的旗帜。梁启超先生说二十四史就是那二十四姓的家族史,但在李定国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他对于历史的意识是超越了一家一姓的,他所热爱的,乃是那一个民族,不是为了明国,也不是为了大西军。他的坚持,他的信念,也叫人由衷钦佩。在孙可望降清并帮助清军三路进攻云南之后,在云南大部失守之后,在磨盘山战役几告失败之后,在永历小朝廷流亡缅甸之后,甚至在永历帝被吴三桂杀掉之后,李定国都从来没有放弃他的抵抗。他的遗言是要儿子与故将继续抵抗:“宁死荒徼,无降也!”,惜之,他的后代李嗣兴不再有他那样的坚定,他的故将靳统武很快也亡故了。李定国死后不久,郑成功也在台湾病逝;他也许是死于那份懊悔,懊悔为什么几次三番都没有践行与李定国的约定,一起会师广东,光复神州。郑成功总是很精明,然而有时候,我们需要一点点宽宏与大气。历史上比李定国有名望、有才华、有运气的人实在太多,但是能如他一样那么坚持的人,却很少,反正我孤陋寡闻中,知道的很少。我在读《南明史》最末尾时,感到彼时的天都是灰暗的,一切都没有希望了,但是书中的人们,例如李定国,却还在奋力拼搏与挣扎。李定国身上,有一种很咬牙的精气神,会让我一辈子都佩服。其实,论军事素养,他和早早叛降满清的洪承畴、吴三桂应该不相上下,但是论及个人品质与心怀胸襟,他又实在高出那二人太多了。假使正儿八经的明朝将领,都能如同这位起义军将领一样有着崇高的品性,有着不懈的坚持,哪里会使神州陆沉,使天下事不可为!那个时候,洪承畴、吴三桂定然会说,明亡清兴乃是天数,天数岂可违?我只想说,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你们这帮明国的臣子,谋都不谋一下,就索性丢开手,那老天爷自然乐得顺水推舟了……真叫人顿足长叹呀……
  •     首先作者是"顾诚",而非"顾城"。这是我近年读过的最好的中国历史类书。可读性强,言之有据,发人深省。考据功夫令人十分佩服。见识的通达, 不塞不隘, 也为文革后史家少见。对历史人物的评价, 如黄宗羲刘宗周孙可望,,与前人大有不同,却不令人觉得标新立异, 学养与平准心态之惠也。很多关于内讧排挤短视庸碌, 乃至缺乏全局观念,视内部异己恶于敌寇,令我联想到本人在业界所经历的风风雨雨,不得不承认周作人常讲的,“阳光之下原无新事”。原来觉得难以置信或“情何以堪”的事,不觉之间就看得淡一点了。
  •     终于看完顾诚先生的《南明史》了,看的好累,这本书真的不错。这段历史真的让人嘘唏不已,南明这群迂腐、内讧的人,真是痛惜,他们不作为导致中国再次亡国。南明因为时间短,我在历史中根本没注意,对隆武帝、永历帝、郑成功、李定国、孙可望等这些人物基本还停留在教科书或影视剧阶段。这本书彻底颠覆了我对历史的看法,历史真的是一位小姑娘,任人打扮!历史的真真假假,我已经分不清了。到底谁说得是真的和客观一点的呢?彻底改变了我对“民族英雄”郑成功“的看法,彻底改变了对东林党的看法,彻底的改变我对 黄宗羲、刘宗周、史可法的看法。总而言之,这本书写的很好看,对南明历史感兴趣,值得反复阅读。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皇帝一个,众臣百态,就是过一个瘾
  •     內容豐富,講述有條理。很好的幫助了解了這段歷史,可讀性很強。但是主觀性也很強,受意識形態影響嚴重,喜歡下論斷。另主要講述的是軍事方面,于經濟政治制度方面是欠缺的。不過,還是嚴重同意老先生公正的民族精神!
  •     说好是真好,南明前前后后,因因果果梳理的非常清楚,从弘光到隆武到永历,从史可法到李定国到郑成功,脉络清晰,观点凿凿,替很多人翻了身,把很多人抖了个干净,终于清楚却又详细地理清了这段混乱纷杂的经过,为正视历史打开了窗。但是,整本书无不充斥个鲜明的个人感情和倾向,太多违反史学原则的预设解读,太多跳脱历史环境的解读,以及极强的个人喜好倾向,全然没有对历史以及历史人物的尊重与理解,对比李洁非在《野哭》里的哀而不怒的克制,顾城则充满了居高临下的渲泄与咒骂。而这些观点的渲泄也没有足够强悍的理由支撑,最后沦为王侯将相的注脚,直到最后也没有给出一个明亡清兴的合理解释,只能全部怪到史可法,朱由榔,郑成功头上,十成力气最后却打在棉花上,徒留下对“本可以”的空悲叹
  •     切忌鼠目寸光
  •     相当传统的写法,已经不习惯了。但在里面数次读到家乡。关注“东南沿海问题”与东南沿海信仰。
  •     逻辑清晰,论点详实,角度独特,大众可读的学术大部头史书。九百多页但拿起来就放不下的感觉!
  •     竟无语凌噎
  •     满清仅以数万兵力入主中原,弘光百万兵力望风瓦解,真的如捡拾江山一般,满人碰上了一个汉人权贵豪强集团腐朽无耻透顶的好时代。
  •     1 怎么觉得满清入主中原跟如今☭有点像呢。 2 在中国推广什么民族意识恐怕就好像小石子扔到大水池里了。一石激起千层浪。
  •     瞥眼神州何处在 半枕黄粱
  •     大英雄饮恨山河,顾先生挥洒胸憶
  •     语言简洁明了,南明史入门非常好的一本普及书本,大学时候读过,工作后又买了一本偶尔查阅。
  •     多作贼之心,少王天下之意,南明悲歌自此始。
  •     神作!!!!
  •     可叹!可惜!可恨!
  •     好为古人谋
  •     因为陈腐,因为种种原因,明朝的确该被摧毁,只是接替者不应该为满清。命运的造化太感慨了!
  •     在这里面,忠臣不是不战而降就是一死报君王,曾经的西贼和闯寇大多数反而负隅顽抗忠心向明。
  •     无学究治书的艰深。更无“故事书”的单薄。行文流畅,发人深省。
  •     内讧作大死
  •     大约着,你说你明白了某个道理,其实,你只是自认为地明白了。心生清风方始开,不可强求不可强求。
  •     非常经典,明晰,细致,南明这段历史读来实在是痛心,窝里斗白白葬送了大好的形势,真可惜没有一个有能力联合各方抗清力量的皇室藩王。推翻了不少人物的固有印象,史可法,郑成功,黄宗羲等等…
  •     很不错
  •     看了白门柳来补一下南明史。从这本南明史上说,白门柳的确写的一般,很多都是照搬史料,而且对于冒襄这个人的处理不好,个人觉得。回来说这本南明史,应该是我读过的专著里写的比较透彻的一本。下一本看黄宗羲传。
  •     顾诚先生的半身赞誉都来自此书吧,的确是字字斟酌句句考究,不过在未对该段历史有一个大致中正温和的观感之前不推荐阅读。
  •     近年来最好的历史读本
  •     南明可鉴历史不多,收藏了
  •     南明一书,读罢悲夫!
  •     作死也罷!
  •     一部痛史。 南明亡于自身作死,大好河山全盘葬送,清朝则像中彩一般连连告捷,莫非真有天命所归?
  •     稍琐碎了一些
  •     实至名归的好书。
  •     以前自己也总是很疑惑,为什么土小地狭的清能够如秋风扫落叶般的迅速把南明扫荡,看了这本书之后,知道当时的明朝已经是千疮百孔,是一个僵死的百足之虫。而清朝,是一把锐利的刀锋,轻易的就可以切碎这只虫。历史中,每个人物都有不得已,史可法不得已,福王不得已,李自成也有不得已,马世英,阮大铖也有不得已,任何一个历史的覆亡,拉出来几个背锅的总是容易的,然而,身处历史的湍流之中,谁又能把握住自己小船的航向呢?
  •     有引有征,有驳有证,有理有据,有评有述。
  •     每翻一页,就比前一页更加悲伤,即使山河飘摇,还是不忘权术算计。可悲可叹
  •     我的一个朋友向我推荐说很有趣 果不其然呢 看完啦 可是 却记不住内容
  •     不错
  •     组织大于数量,利益大于虚名,管理大于扯淡
  •     一部非常相识学院派的南明史著作。准确的说是一部工具书或者历史专题,但读起来越来越吃力。不是闲暇时消磨时光的读物。
  •     惜哉痛哉
  •     《南明史》当真是写得好的,脉络清晰,观点凿凿,替很多人翻了身,把很多人抖了个干净(我觉得高晓松南明系列的大部分观点也来自此书),然而它实在是厚,引用全无翻译,硬啃文言,对于我这种只想了解个粗枝大叶的人来说看个目录大概也够了,阅毕11章搁置于此,就让我宣布,从3月开始滚的明史系列,收官。
  •     大英雄饮马山河,顾先生挥洒豪情
  •     作者开篇就毫不讳言对满清、南明、李自成等的批判。可能年纪大了:-D,现在觉得很多事情都是有绝对标准的,虽然这个标准可能也是权衡多种利弊的结果,但中庸和稀泥是万万不行的。
  •     1.16-1.26,Kindle,前朝的繁华喧嚣、霸气雄壮,越发衬托出后世的凋败与式微。一曲南明悲歌。
  •     臧否太甚 臧否太甚 .. 顶多三星半
  •     非常好看,解除了我许多误会。抗清大本营,西南人民最令我佩服,如果郑成功不那么自私和西南夹攻清朝的话,胜负犹未可知啊!
  •     读书颇有点sample bias,所以很少会有给Samsung的。说回这本南明史,难得的毫不生涩,比大部分戏说畅销书都好看,和东晋门阀制度一样都是晓畅明白、考据扎实、趣味盎然的好书。学术上是对明季人物、事件评述的一锤定音,也是各类明季小说、电视剧电视节目的史学观点
  •     顾诚先生扛鼎之作
  •     一直在读着被知道的历史故事,这些故事里充满脸谱式的人物,善恶有些严格的界线,或者要么大善不然就是大恶。不能再无动于衷于这简单的二分法,本书作者就想为我们拨开历史的迷雾,了解一下南明动荡时代里的历史事件和人物臧否。总有一对对人物在特定的历史舞台上出现,让我们这些后代习惯性地二选一,都是这么明显,这么简单:黄帝和蚩尤,杨广与李世民,岳飞和秦桧,不过当代有两对特别特殊的,有点不知所措,汪和蔣与毛和蔣。我觉得,历史里也有复杂的人性,不能绝对二分。
  •     读《南明史》,字字见血,行行蘸泪。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