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思想与宗教的奔流:宋朝

出版日期:2014-2
ISBN:9787549511497
作者:【日】小岛 毅
页数:400页

内容概要

【作者简介】小岛毅,1962年生。东京大学文学部毕业。东京大学大学院人文科学研究科硕士课程毕业。现为东京大学大学院人文社会系研究科教授。专攻儒教史、东亚王权理论。以宋代为主要研究对象,分析研究儒教思想的政治、社会作用及其在世界史上的意义,并试图用今日之视点解明日本儒教正负两面的遗产。
【译者介绍】何晓毅,1961年生,1987年赴日留学。现任日本国立山口大学教授。国内出版译著有《文学部唯野教授》(人民文学出版社)、《先秦社会与思想》(上海古籍出版社)、《丰臣秀吉》(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等。

书籍目录

导言
第一章
宋朝的诞生
从安禄山到黄巢
朱全忠抬头
华北王权的兴亡
革命的逻辑
最后的禅让
第二章
宫廷的运营
走向统一的趋势
确立各种制度
澶渊之盟与封禅
宰相群像
弊端百出与濮议
第三章
动乱的世纪
王安石上台
新发种种
党争
靖康之变
抗敌英雄岳飞
第四章
江南的安定
宋金合议与秦桧独裁
对决海陵王
繁华的临安
从孝宗到宁宗
史弥远时代与朱子学兴隆
第五章
宗教的本土化
“哲学”与“宗教”
宋朝以前的三教交涉
重兴儒教
发现淫祠邪教
教义心性化与葬送仪礼的规范化
第六章
士大夫的精神
先忧后乐
发现天理
宗族形成运动
科举的作用
名公与豪强
第七章
技术的革新
印刷出版
医、药、食
农耕法与交通
天文地理
军事与建筑
第八章
文化的新潮流
吃茶与陶瓷
金石与名物
书画
文学
文化娱乐
第九章
平民的生活
税制与阶层分化
农民抒怀
货币经济
市镇的勃兴
大贸易港——广州、泉州、明州
第十章
中华的骄傲
与“外国”的交流
与日本的关系
与蒙古的冲突
襄阳攻防与临安开城
宋代的印象

作者简介

本书为讲谈社《中国的历史》中的“宋朝”一卷。
《中国的历史》为日本讲谈社百周年献礼之作,是日本历史学家写给大众的中国通史读本。丛书自上古到近代,内容含概量大,撰述者均为日本该领域的代表性学者,作品大多构思巧妙,写法轻松,观点新颖,富于洞见,但同时又吸取了近些年来的诸多学术成果,利用了最新出土的史料,是一套可读性与严肃性兼备的重磅历史佳作。
全书渐次展开的十章,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板块:开端的四章,依照历史的时序,概述了公元9世纪末到13世纪政治史的基本历程。继而进入本书最为核心的内容,以三章的篇幅,讨论这一时段中“思想与宗教的奔流”:作者分别从思想和宗教的变迁、士大夫群体和社会精神、科学和技术革新等角度阐释了“奔流”的意涵。接下来的两章,介绍两宋的文化潮流、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通过延伸性的观察,让人们体味到“思想与宗教”养育蕴蓄的氛围环境与承载体。第十章则是宋代历史的结束,也是全书概观式的收束。
本书内容涉及到政治史、经济史、社会史、学术史、艺术史等纷纭丰富的议题,体现着日本学界具有代表性的中坚力量对于宋代历史的“再认识”。


 中国思想与宗教的奔流:宋朝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8条)

  •     书还没看完。头半部的错误先不说了。从第五章开始讲的东西,不知道是我不懂还是怎么,就是我不懂,这讲得也得能让我懂了才对嘛。结果感觉没体系,没思路,不知道要讲什么。而且翻译也特别扭。典型的每个字都认识,然后不知道说啥呢。要不要弃了啊。。。。
  •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這套《講談社•中國的歷史》尚未面世,便早已引起了廣泛的注意。由於各卷都有國內相關領域的重要學者作序推薦,且率先在網上流傳,其中的溢美之詞更使得網上頗有“如癲如狂”的態勢。出於自己的背景和愛好,首先買了宋朝這本一睹爲快。鄧小南先生在序中指出,此書的一條線索即“唐宋變革論”。我以爲特別值得注意的是,作者意圖將此“假說”重新拉回內藤湖南提出時的文明史、精神史方面的轉向。一般多以爲宮崎市定《東洋的近世》進一步豐富、完善了內藤氏《概括的唐宋時代觀》的觀點,我當年讀宮崎之文時,最大的觸動即在於其經濟史的視角。或許,二者同爲“唐宋變革論“,但內核是不同的,本質上或爲兩種不同的假說。本書之作者,則繼承了內藤一脈,特別強調整個唐宋間思想、文明的變化,五六七八各章都屬於此一範疇,甚至在其他各章中也都滲透著“文明”的變遷。當然,作者所敘主要在現象,乃至作者專長的思想史、宗教史方面,也多屬外在的概觀,連理學的核心思想都沒有好好闡述,就更談不到探究唐宋變革的內在動力了。而且,在一至四章以政治史爲主線的敘述中,作者自安史之亂述起,則無意間仍將“唐宋變革”納入了政治史變遷的框架之中。如果以整體性的“精神”轉向爲唐宋變革主要標誌的話,則至少還要提前半個世紀以上,即武則天時代。另外要提及的是,作者以王安石上臺至南宋之初合爲“動亂的世紀”,而以宋金議和屬於下一章,在我看來有針對劉子健“兩宋之際變革說”的意味。對於受“傳統”斷代史以政治史爲主或類似於專題式的“紀事本末體”深刻“塑造”的讀者來說,此書的章節安排似乎有些凌亂,但作者的分章其實頗具匠心。在“唐宋變革論”的整體框架下,作者所擇取的是最能體現時代的主題,而在一個主題之下,可以容納不同方面的內容,或者說這種變化在許多方面都有所反映。一般讀者如果細心體味,詳細會對宋代有一番新的認識。此書的優點,鄧小南序中以及網上一些文章已有涉及,這裡不再多談,就提出一些自以爲有特色、且值得學界重視的內容。有一些領域,是國內學界研究較少,而爲作者所特意關照到的。比如濮議的禮制意義,如神宗元豐時期的禮制改革,如主張蔡京、徽宗有其個人的國家觀念與體制設計,如北方出現的醫學“金元四大家”,如《易》學與天文曆法數學等的關係等等。作者雖然未必都做出合理的解釋,但至少提出了問題,引發人的思考。還有一些地方,比如對於“三教”之“教”的解釋,注意《名公書判清明集》執筆目的和編輯方針對於內容的影響,提出唐代儒學衰落的觀點受到宋人塑造等觀點,也都頗值得注意。此書中也有不少史實的錯誤,網上已有人指出,這裡再列些自己認爲不妥的:第17、18頁,“天寶十四年”和“至德二年”,“年”均當作“載”。玄宗天寶三載改年爲載,至至德三載改爲乾元元年,其間皆稱“載”。第44頁,高平之戰後,宋太祖實被提升爲殿前都虞候,而非都點檢。且次頁明言征南唐後爲都點檢。且征南唐後太祖爲點前都指揮使,至世宗北伐契丹南歸方爲都點檢。第54頁,所謂“宰相需用讀書人”一事,知道“乾德”年號曾爲前蜀的,有范質、竇儀等不同說法,但不論是誰,當時都不是宰相,此處記述有誤。第61頁,“安撫司(負責監察)”,各路安撫使掌一路兵民之政,負責監察的則爲提刑按察使。同頁提到太宗時編纂書籍主要成果是《冊府元龜》,這實際上是真宗時編的。第80頁,說議和後樞密使主要職責轉移到財務上,而由樞密使升宰相爲財務官僚的晉升之路,實未知所據。第92頁提及王安石爲排除異己設立宮觀官,實際上此前已有。同頁敘述熙寧六年乾旱及彈劾王安石事,熙寧六年確實發生大旱,但引起嚴重政治危機則在熙寧七年。這次乾旱從熙寧六年持續到七年,於是引起朝野的不穩,乃有七年三月二十六日鄭俠上《流民圖》。四月初一神宗下詔罪己,四日晚天乃降大雨,至十九日王安石罷相。提出罷免王安石十天內不下雨就處罰自己的,據記載是鄭俠(對此,個人持懷疑態度,拙博士論文中專門討論及此)。這一系列事情事件,此段敘述時間已錯亂,與實情不符。第100頁,應是《周禮》中的泉府,而非《禮記》。第123頁,所謂十二道金牌撤回岳飛,此事早經史學界證明其事之無,乃竟採此說,殊爲不妥。第132頁,虞允文乃是文官,不是“將軍”。第279頁,說石介一改歐陽修的文風,實際上則應是相反,歐陽修反對晦澀的以石介爲代表的“太學體”。以上這些,不過是翻閱過程中隨手發現的一些“硬傷”。除了少數應爲譯者或編輯失誤外,多數的責任應歸結到作者。一方面,普及讀物應力求準確。有些有爭論的地方盡可發表自己的見解,此書中有些地方我也不讚同,但這些都是可以討論的。而歷史事件本身的時間、人物、過程,作爲一種已然發生的存在,是不應該有錯誤的。這樣擁有廣泛影響的讀物,出現錯誤就會誤導讀者。鄧小南先生在序中明言“有個別史事尚須校核”,是鄧先生已經發現這些錯誤。如果負責任的話,是應該對這些錯誤進行改正或者加註說明的。另一方面,作者乃是宋代思想史方面的專家,對於史事方面的失誤,讓我又想到所謂“宋史學界”和“思想史學界”各自爲圈的現狀。這是尤可駭怪的。2014年3月10日
  •     王绍贝 媒体人,深圳今日国人对宋代历史存在诸多误解,一方面是教条化的历史教科书造成,另一方面也是缺乏宋史的通识类入门读物造成的。大陆出版的宋史入门读物,以虞云国先生的《细说宋朝》为佳,读过此书可以澄清大众对宋史的诸多误解,获得一个宋史的初步印象。此次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将日本讲谈社的《中国的历史》丛书介绍到中国来,我读了其中《中国思想与宗教的奔流:宋朝》一卷,发现也是不可多得的优秀通识类宋史读物,虽是通识读物,但又不局限于历史知识,其对宋代历史的深刻洞见和卓越史识,非目前大陆一般同类图书可匹敌。由日本东京大学小岛毅教授撰写的宋朝卷,不仅具有引人入胜的可读性,也兼具历史研究的严肃性。《细说宋朝》一书是按照黎东方细说中国史系列图书的体例来写的,因而侧重政治史具体事件的叙述,而小岛毅此书则具有高屋建瓴的历史视野,作者指陈宋代历史的发展脉络,非平铺直叙,而是选取历史事件和人物中影响深远之处细致论述,常常能抓住读者对历史的兴趣点,娓娓道来,读之不倦。为了讲述宋代开国,特意追溯到唐代安史之乱和五代十国。在关键的问题上,从不吝惜笔墨。讲述历史,却饱含对现实的关怀,譬如“澶渊之盟”,他说“宋朝每年向契丹赠送银二十万两,绢十万匹,这其实可以看作是一种无偿经济援助。用这么一点财物换来和平,其实是一笔很划算的生意。”读到这里我不禁联想到改革开放以来,日本政府给予中国政府的低息贷款,实际上正是一种经济援助。如果说《细说宋朝》一书比较侧重政治史的叙述,那么《中国思想与宗教的奔流》一书则侧重对宋代文明和文化的阐述,小岛毅此书虽然也有政治史脉络的清理叙述,但与那些面面俱到的宋史读物不同的是,本书精彩之处在于占全书近一半篇幅的宋代思想和文化史。小岛毅教授的专业方向是儒教史,专攻朱子学,在此书中,他认为朱子学的诞生和朱子学说的体制化,不但改变了中国,而且改变了包括朝鲜、越南、日本在内的东亚全域的文明史上的重大事件。“要理解朱子学的特征,就必须广泛关注北宋时代的各种潮流。我们一定得把朱子学看作宋代思想文化史的最终到达点。”他认为必须“认识到宋代的文化远远超出其统治区域,给后世留下了广泛深入的影响,才是我们今日研究宋代史的现实意义之所在。”他常常点出宋代文化或历史事件与日本历史文化相关的地方,从而指出日本人通常认为的所谓“日本的传统”和文化,其实是植根于宋代文化。而“从另一个意义上说,现在的日本可以说是宋代历史文化的继承者,换言之,现在的中国并非中国古典文化的唯一正统和独占的继承者。”这句话读来令我们汗颜,勤奋的日本学者是我们值得学习的畏友。我国出版的许多断代史读物中思想史、文化史、科技史部分,读来总是让我感到枯燥乏味、昏昏欲睡,小岛毅在此书中却能抓住读者感兴趣的点,并从宋代文化对今天的影响入手,调动我们的阅读欲望,时不时还会插入点幽默的点评。在谈到宋代司法判决范文集《名公书判清明集》时,作者感慨于当时人们理想是追求没有诉讼的社会,“如果按照这个标准来看现在称霸世界的某个大国,实在是令人感慨万端。”“某个大国”无疑就是指那个唐德刚说的“讼棍如毛”的美国了。在讲到宋代科技文化之发达时,他认为“一国的国力,并不是由军队强弱来决定的。宋朝作为文化国家,得到周边国家的尊重。”对于宋代军事科技和军队是历代王朝最弱这个问题上,他认为,真正的胜利者并不一定是军事强大的一方,书中不止一处提到,文明的高度不能用军事力量来衡量,“在保有强大军队的国家生活的普通百姓,并不一定就能幸福。”这也许是作者对日本二战时期军国主义历史的反省吧?下面我吹毛求疵地指出一些小错误。“(靖康元年)七月,蔡京、童贯等被流放。流放途中,被公开处刑。”(P115)依据史书,靖康元年七月被下令处死的是童贯,蔡京于同一年在流放岭南的中途,死于潭州,《挥麈后录》记载他是饿死的,总之不是“被公开处刑”。童贯因为是宦官,而且在宋金关系恶化这件事情上负有重大责任被处死,但蔡京属于文官,按照宋朝祖训———“不杀士大夫及言事官”,文官即使犯了重大错误也很少被公开处刑。在编译校对方面也存在一些瑕疵,譬如第83页“好铁不作钉,好人不当兵”似乎应该翻译为“好男不当兵”,“好人不当兵”存在歧义。第178页“终于成功地使朱熹孔庙在从祀”,应该是“终于成功使朱熹在孔庙从祀”。书中涉及注释的序号也有不少标识错误,此类校对失误不暇一一指出,还需出版社再版时更细心编校。见报链接http://epaper.oeeee.com/C/html/2014-03/09/content_2032455.htm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写的一般吧。。。好多感概啊。。。
  •     趣味与学力兼善
  •     三星半
  •     基本史实错的太多,翻译问题也不少。白瞎了好题。
  •     明明很期待这本。作者和译者感觉都不错,最后呈现的却不让人满意
  •     这两个月就看了这一本书,我真是懒到家了。(此系列还剩三本没看)
  •     看日本人写中国历史,确实有收获。
  •     从这本书开始,老公便和我一起拜读了,害得我看完书后都忘了写笔记了。 宋朝分为北宋和南宋,由赵匡胤建立起中央集权的文官制度,实行两税法,全国各地设立藩镇,完善和扩充了科举制度;王安石实行了保甲法、均输法、青苗法、市易法、募役法和保马法; 书中还详细介绍了中书门下省、御史台、枢密院和三司的职能,科举制度的内容,宋代儒学的代表人物,简明中国思想文化史(神话传说-诸子百家-三教并立-朱子学-西洋思想)......
  •     此消彼长
  •     文笔风趣有料,全篇吐槽不断,只是错误也不少。
  •     作为一名历史研究者,本书作者真是肤浅得可以。体例杂乱,毫无章法,错误百出,不时猜测。更可笑的,居然“架空历史”,说朱重八是朱元璋高祖,又说朱全忠的父亲教“四书五经”(那时候还没有“四书”这一说好吗?)。令人不解的,还有赵匡胤升了两次官,还是殿前督检点……一两个观点还不错。
  •     娓娓道来,引人入胜。
  •     存在一些史实的错误,更适合有一些历史知识的初学者读
  •     王安石到朱熹,官僚制国家体制、及乡村宗法制度的形成
  •     宋朝前后脉络理得清晰。看作者一面写宋一面拿日本历史人物作对照很有意思。据作者说为了出中文版重新做了番修订,把好多中国读者不熟悉的日本历史内容都删掉了。作者自承写作本书的最大目的是为了纠正日本读者一直以来唐心传承的认识,明确指出宋朝的诸多审美意识才是影响日本人精神的来源。
  •     通俗读物写到如此,也算是极致了吧
  •     王安石变法和新党一线还是让人唏嘘不已
  •     读了目录,到底是日本人写的,有点重点不对。不是很适合拿来了解宋史。封面倒是很好看,适合一套收藏装逼,特别如果你是日本人的话【笑哭
  •     历史与其说是科学 不如说是文学——小岛毅
  •     我本来想看看日本学者的角度会不会特别一点,但是好像没有期待的这么惊艳,中庸之极。
  •     在地铁上看完,书是借的,没能做笔记,一些表述和译法当时觉得不妥,也没有及时记录。作为面向有兴趣但无基础的读者的普及书,略轻松的笔调还是有吸引力的。但一定要有所甄别判断,不可尽信。读时最感膈应的是作者臆想过多又言之凿凿,个别观点缺乏实证。可取的其思想史研究方法,多从文化、艺术、经济、社会生活等多方面寻找突破口,能有意外收获。
  •     1/24--2/1 四星半
  •     没有什么章法,作为入门书这么东拉西扯的真的好么?有时候作者都意识到自己走远了还要在行文中标注出来,真的哭笑不得了。读剑桥隋唐史也有类似的感觉,可能是以外国人视角读中国史有一种想要尽量还原的意图。可取处主要在一些图表上,以及书后日本宋代研究著作的附录。
  •     还是不太明白为什么具有士大夫精神的朱子学人这么反对王安石新法,特别是募役法就是为了克服税赋不公。感觉中间三章用来解释思想与宗教的奔流非常不够,特别是朱熹的思想的原创性和哲学性到底在哪?
  •     前面流水账 后面有些散 但普及读物而言还算可以
  •     写这书的日本人有点扯了,不过也算是连贯历史的读物。另外崖山之后无华夏谁说的,大汉沙文立场太重了吧,本就是多民族的融合
  •     有些失望
  •     本書作者為日本著名的思想史家,因此本書側重於思想史。對政治史的解釋很多也是從思想史上論述,如對宋代檀淵之盟的解釋。
  •     这个系列读的第一本书,通俗易懂,不太深奥,旅途中读完。
  •     写的很有趣啊~虽然仍有很多疑问,但作为真正的第一本历史书,起码入门的有兴趣~
  •      2017-6 15年读过这本???
  •     宋代文化太高了,把三百年的发展浓缩在一本书中体现,太难了。。。
  •     除了五六七章尚可一读,其他章节实在不敢恭维,初学者读此书,危害极大。
  •     宋朝那灿烂的文化,为之倾倒
  •     正是因为肤浅所以也是随便看的,看完也没记住啥,还行吧
  •     讲谈社
  •     还可以,挺流畅 评论那么多不满,这套书就是普及用的
  •     错误颇多,结构较乱。
  •     小岛毅的文风好接地气。
  •     这本书太有中华民族之类思想,这简直不可容忍,对朱子学的认同还不至于到这样吧。
  •     看目录正是我想看的书,贯穿历史、政治变革、哲学宗教、文化艺术、平民生活,相对通俗简要的介绍了历史事件,比如王安石新法内容,我在维基也看过多是引用,梁启超的王安石传毕竟还是文言文。议论也恰到好处,因为可供理解事件本身提供便捷,比如“濮议”。前半部分更好看。
  •     小南老师的序不错。
  •     还算不错,对于两宋的思想文化介绍得比较多,能够粗略了解宋代的文化魅力对于东亚的影响
  •     系列里最有趣的作者
  •     关于朱子学的诞生背景,以及对历史的影响写的特别详细。对于科学文学艺术的描述显得比较粗糙
  •     从日本人的角度来讲解宋史。但是不知道是本身比较散乱还是我是当作睡前读物看的,老觉得和看散文的感觉差不多。。
  •     很一般,偶尔有些有趣的地方
  •     这部书除去宋代正常的王朝兴衰进程以外,基本上是以宋朝时代的思想与宗教为主线的,这也正好印证了这本书的副标题。这部书对于我的历史学基础来说可以说是一本十分得当的满分宋史入门书,尤其是并没有过多的去描述花里胡哨的风物志,而是抓住了这一时代的核心:思想与宗教的变化。在这部书中,作者对于理学的产生和流变给予了较多的笔墨,并且认为日本基本上是继承了这种思想,同时也从中日交流的多种素材中证明了这一观点;其次,这部书对于宋朝的外交(指直接接壤的国家)事业则描述较少,基本上都是伴随着主要的事件一笔带过,是一个遗憾;最后,作者字里行间对于宋朝采取的变革进行了不吝地赞美,无论是时政上的王安石还是思想上的朱熹,并且不认为后世的一些对立观点,而认为宋代党争中双方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一卷,虽然有些吃力但很喜欢。
  •     只能算扫盲读物。翻译有些马虎,还有几处明显的主观臆断和史实错漏。从安史之乱开始说起宋朝的诞生,这点很利于阐述唐宋变革。核心观点“中国思想与宗教的奔流”其实只有四五两章,写得也不够深入。
  •     太过重于思想史了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