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史哪得清如许

出版日期:2016-4
ISBN:978753999102X
作者:傅国涌
页数:270页

内容概要

傅国涌
生于浙江乐清,现居杭州。当代知名学者,独立撰稿人。主要关注中国近代史,特别是百年中国言论史、知识分子命运史、近代中国社会转型和近代企业传统,善于以客观全面的视角解读历史。
著有《金庸传》《叶公超传》《百年寻梦》《追寻失去的传统》《1949年:中国知识分子的私人记录》《主角与配角:近代中国大转型的台前幕后》《笔底波澜:百年中国言论史的一种读法》《文人的底气:百年中国言论史剪影》《民国年间那人这事》《大商人:影响中国的近代实业家们》《百年辛亥:亲历者的私人记录》《帝国尽头是民国》《从龚自珍到司徒雷登》《无语江山有人物》等。

书籍目录

【第一辑】
袁世凯之问:共和要几个世纪?
“新国民”:袁世凯称帝之时知识人的思索
纸上的县治理想
1934:《独立评论》的乡村纪事
胡适为何拒绝组党?
【第二辑】
时局 饭局 格局:史量才在“九一八”之后的公共生活
鲁迅为何不喜欢杭州?
鲁迅为何拒绝诺贝尔文学奖提名?
民国史上的建设力
“九〇后”一代知识分子的不同选择
王人驹:一个低调理想主义者
【第三辑】
到无锡寻访荣氏兄弟遗迹
到南通寻访张謇遗迹
重庆到宜昌:访卢作孚遗迹
海盗和核电:风云三门湾
到成都寻找历史
跋:问史哪得清如许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本书是著名历史学者傅国涌的以民国人物为主题的历史散文随笔集,书稿共分三部分,一是关于民国知识分子的轶事钩沉,如鲁迅为何不喜欢杭州,陈寅恪、胡适等人的留学生活等;二是关于民国时期的社会公共生活,比如民国饭局、上海滩的社交活动等;三是侧重于在游记中畅想历史,如在南通想张謇,在无锡想荣德生等。

【作品看点】
★活的历史和活的人物:傅国涌在写胡适时写到他的“活的文学”的观点,他的散文从某种程度上说,就是一种“活的历史”。他把大量的第一手资料——书信、日记、电文、回忆录、教科书——袒露在我们的面前,为我们揭开历史这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的神秘面纱的一角,然我们窥见细节的、鲜活的历史和民国人物。
★ 历史学者的智性散文:傅国涌的散文有着学者散文特有的智性之美。作为一个主要研究百年中国言论史、知识分子命运史的学者,他最关注的就是在中国近代社会转型过程中的政治文化名人的思想,“思想是最宝贵的,也是最容易被轻忽、被忘却的。思想不能当饭吃,却常常隐伏着一个民族的生命,连接着过去与将来”。他的文字有学者特有的严肃冷峻深刻,在对史料扎实考证的基础上,他的观点和发现往往发人深省;另一方面,他的字里行间又有一种对知识分子命运的深切同情,又有文学性的温度。
★对共和、民主、自由等大问题的思考:作者从民国历史的角度切入这些问题,正如作者所言,这些问题时隔一百年还能感受到它的分量。这些问题,既是袁世凯之问,也是民国时期几代知识分子思考的问题,是他们朴素地、低调地、持续地探索和实践过的问题。这些问题对于21世纪的中国同样重要,从历史的角度切入,有助于我们“找到更为真实可靠的文化命脉,找到通往现代社会的路径”。
【名家推荐】
★傅国涌的历史随笔,是严谨的工笔画,细节上见功夫,他为此付出的功夫,无人能及。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张鸣
★我生于1917年,傅国涌生于1967年,年龄正好相差半个世纪。社会上有“代沟”的说法,但读了他的著作,我感到心灵是相通的,对理想的追求并不因岁月而隔膜。他以充满激情的笔墨,讲述了许多对我来说并不陌生的人和事,让我蓦然回首,也禁不住生出许多感慨。
——《庐山会议实录》作者 李锐
★傅国涌的文章有内容、有观点,视野开阔、文字晓畅,有些地方用墨不多却意味深长。
——作家、学者 章诒和
★傅国涌在尘封的史料中勤奋爬梳,揭示了近代中国不少历史真相,以新的视角给读者新的启发,实现了学术性和思想性的统一。

——中山大学哲学系教授 袁伟时
★傅国涌的写作堪称独树一帜,他总将庞杂的史料钩沉与高度的现实关切水乳交融,平静的史家调子里,暗淌着壮怀激烈的焦灼与隐痛。
——评论家 李静


 问史哪得清如许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一段历史,如果被书写得过多,难免会口水与八卦齐飞,反而令大众惘惘不得解而心生厌倦。典型者,如民国史。早在几年前,傅国涌就对“民国热”这个词保持警惕。傅国涌说,“真正重要的是这个时代要给社会更多独立思考的可能,让我们活在真相之中,而不是传说之中”。傅国涌的近作《问史哪得清如许》,可以看做是对这句话的有力佐证。傅国涌主要关注中国近代史,特别是百年言论史和知识分子问题等。《问史》分作三辑,第一辑研究民国史的几个关键词,如“共和”、“新国民”、“县治理想”等;第二辑重新剖析史量才、鲁迅、王人驹等人,挖掘这一代知识分子的心路历程;第三辑寻访荣氏兄弟、张謇、卢作孚等故居遗迹,以文化游记的形式牵连起个人与时代相互交织的命运。三辑虽有侧重,思想一以贯之,始终保持一种清醒的历史书写意识。譬如,怎样看待袁世凯。他是一个腹黑的野心家,还是一个轻狂的跳梁小丑?或者两种印象兼而有之。傅国涌从袁世凯的疑惑开始讲述。“共和要几个世纪?”与顾维钧的一段对答,暴露了袁对共和的毫不了解,而这样一个人却行将成为共和制的大总统,合适吗?然而,又有谁比他更合适?孙中山那时没有袁的名望,袁的上台是历史的必然,他的下场也是历史的必然。关键就是“共和”,如傅国涌所说,“对于在皇权意识中浸渍了两千年之久的中国人,‘共和’完全是个陌生的概念”,照搬西方的政体显得如此格格不入,君主立宪制会不会更妥当呢?当时很多人都这么想过。或许袁真的相信帝制更好,有些人反对的也未必就是帝制,只是不想袁世凯当皇帝。这些假设从隐秘的内心延伸至故纸堆里的片言只语,历史总是被反复涂抹和删改,这其中有着太多的复杂和吊诡。这不是要给谁洗白,人的际遇有时真的很难说。汪精卫如果死在“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之时,后世只会流传他的美名。袁世凯的故事折射初生的共和的悲剧。中国的土壤里没有埋下共和的种子,忽然之间却要求长出一株蓬勃的大树,必然会被现实的狂风吹得东摇西晃。尼采所谓“重新评估一切价值”的时代,来不及准备,已经扑面到来。傅国涌笔下的“80后”如鲁迅、张君劢、梅贻琦,“90后”如胡适、陈寅恪、晏阳初等人,纷纷以实践履行自己的理念,呼唤“新国民”。这是一种自觉的传统,“吾曹不出苍生何如”,与国势危颓、救亡图存这一特殊背景有着紧密关联,同时这也构建了一个历史空间,让我们看到了知识分子的独立性和作用,他们执著地唤醒国民理性,建设中国长久缺席的公民生活。如果选取民国知识分子最有代表性的两张面孔,胡适和鲁迅的得票率肯定很高。本书有两篇文章,一篇名为《胡适为何拒绝组党?》,另一篇是《鲁迅为何拒绝诺贝尔奖提名?》。他们确乎是性格完全不同的两种人,一个刚烈、一个柔和,一个怒喝“绝不饶恕”,另一个诉说“容忍比自由更重要”,但这一次,这两人的两种拒绝却异乎寻常地表达了同一种心声,他们都对自我的定位、自身的价值有着深刻的省思,极力回避巨大的声名带来的对私人空间和生命价值的侵蚀,但他们更多的是“对自己深爱的民族弥漫的虚荣心、虚骄之气有着清醒、彻底的认识”,“内心多么渴望这个民族在精神上变得健全一些”。每个作者都有自己的“出入方式”,视角方法或有不同,语言风格或有差异,但凡是好的历史书写,都必须具备两个因素,即存信与立场。换句话说,对历史要有求真的态度,同时要尽量客观中立地进行评析。傅国涌的民国历史研究注重史实的淘洗,又不缺乏个人的独立见解,把所谓的“情怀和精神”放回到了民国时期的真实环境之中。民国氛围并不那么宽松自由,民国人的思想行为也并不总是理想主义,时代让他们拥有比较多的选择可能性,好的历史书写就是要让我们看到这些可能性,在历史的艰难走向中理解他们的行为。

精彩短评 (总计3条)

  •     民国有自由
  •     民国热为什么热?因为民国人有血气,活得认真。读傅先生这本书,读出了历史的一种沉吟,以及撰史人的道义。
  •     高调理想主义最后把一切都化为粉末,连同理想本身。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