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纪事

出版社:浙江摄影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1-06-01
ISBN:9787805368603
作者:中国日报摄影部
页数:256页

作者简介

为庆祝《中国日报》创刊20周年由该报摄影部所编辑出版的一本新闻摄影作品图文集。


 中国纪事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新闻照片的价值——关于新闻摄影图书《中国纪事》范达明中国日报摄影部编著的《中国纪事》一书(浙江摄影出版社2001年6月版,责任编辑:丁珊),从表面上看,不过是一本15位摄影记者个人作品的选编,似乎难逃作为一本摄影作品集的命运。事实上,此书本来就是在纪念CHINA DAILY——《中国日报》创刊20周年(1981—2001)的背景下,以展示该报20年来新闻摄影的成就作为编选初衷的,15位摄影记者都是该报的记者,这些摄影作品也大都在该报发表过;从其成书结构看,它是以每位摄影记者所拍一二个专题照片系列配以相关的“访谈录”文字材料构成的。就后一点说,虽然它不是以往摄影作品集的编辑惯例,却是目前介绍摄影家的最主要或最基本的方式,因此也说不上是什么新发明。但是,我在一见到此书后,仍然有一种很大程度上的新鲜感。见了该书的责任编辑丁珊,我就说,这是一本好书,是一本真正的摄影书。当下中国,纯粹专业的摄影出版社并不多,浙江摄影出版社作为其中最重要的少数几家单位之一,所出版的摄影著作与摄影画册,却不能说不多;那么,为什么要说《中国纪事》是一本好的、真正的摄影书呢?就我的理解,任何一门业务或学科的建设,其所需要的知识不外是两大类:第一类是作为对进入该门特殊业务或专业学科应当掌握的基本技术手段的演绎,其知识是属方法论的、工具性的;第二类是作为对积淀该门特殊业务或专业学科已经获取的价值目标成果的展示,其知识是目的论的、积累性的或文化性的。而摄影图书的出版,无疑正是直接实现摄影业务或学科建设的重要途径。浙江摄影出版社近年来所出版的摄影图书,在相关上述两大类知识方面可以说均有建树与体现:像引进美国的“柯达摄影书库”系列与“摄影发烧友译丛”,或组织国内作者著述的“摄影百科丛书”、“摄影现代艺术丛书”、“摄影问答丛书”、“摄影快易通丛书”,以及套书“摄影辅导教程”等,包括作为“国家‘九五’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的《摄影大辞典》这样的最狭隘意义上的工具书,就都属于代表摄影学科第一大类知识的图书;而代表摄影学科第二大类知识的图书,相对而言出版得要少一些,但也有一定数量,有的还相当有影响,如该社早些时候出版的“乡土中国”系列,“卫卫工作室”近期推出的《麦客》画册与列入“中国摄影文化系列画册”的《流坑》等。但是,在这第二大类中,用摄影的纪实手段反映“历史留痕”的图书明显占居优势,其中展现的图像,往往是新拍摄的历史留存的“旧貌”或“老景观”照片,这也许同一段时间里中国出版界与媒体大量折腾、复活与炒作“老照片”有关,虽说它们本身属于性质不同的两种照片,两者却遥相呼应,互为推波助澜,在图书出版业中形成了一股浓重的图像“怀旧热”。在如此的情况或大背景下,以纯粹是新闻记者所拍摄的、完全由新闻照片的汇辑来构成基本内容的《中国纪事》的出版,其意义就非同小可,何况入编书中的所有256幅新闻照片,均是作为国家对外传媒之第一报刊——英文版《中国日报》门下资深的摄影记者的作品,《中国纪事》一书之政治的与历史文化的分量由此可见一斑。此书事实上已成为浙江摄影出版社出版史上第一本纯粹作为积累“新闻摄影”成果的图书,而且也是从一个角度体现中国最新的重大的“新闻摄影”成果的图书。由于这类图书的面世在近期中国整个出版界中亦属凤毛麟角,无疑又大大增加了它的价值的可贵性,因此说它填补了摄影学科在上述第二大类知识方面图书出版之空白或不足,也并非夸大其辞;由于与推出“老照片”或“老景观”摄影之类的图书唱出了“对台戏”,《中国纪事》一书能给人以独树一帜的新鲜感也就毫不足怪了。也许是我的偏见,在我看来,新闻摄影(一定程度上包括在其外围的纪实摄影)正是所谓摄影的真正的本体。尽管在进入信息复制时代的21世纪,今天的摄影概念不再应该仅仅限于感光乳剂胶片的照相摄影,它的载体也不再应该限于扩印相纸——一切可以连续记录二维图像的电影摄影(终端载体为银幕)、电视摄影即录像(终端载体为屏幕),以及不连续记录二维图像的数码摄影(终端载体为屏幕或打印纸),或数码化连续摄影媒介等等,都应该是照相摄影的延伸,也都应该被视为广义的摄影;但是新闻摄影作为摄影的真正本体的这一属性,并不因这些高科技的信息化摄影媒介的出现而改变。众所周知,新闻摄影的拍摄因为其及时地——实际上必然也必须是即时地即第一时间地——直接面对重大或有意义的社会事实,它成为对我们人类自身所创造的历史活动的忠实的报道或者说是图像化的再现,它本身也就成为我们活生生的人类历史的见证。在此,我们不难发现新闻与历史在本质上的同一性,或者说,新闻的积累就是历史。单就这一点而言,新闻摄影就是其他方式的摄影所永远替代不了的。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认为新闻摄影才不能不成为摄影的真正的本体。因此,一本地道的新闻摄影的书,自然也就应当看作是一本真正的或第一意义上的摄影书。由于新闻摄影与其他新闻报道形式一样,必须表现出它对事实报道的及时性,它总是首先以报纸、时事类周刊杂志以及电视乃至网络等新闻媒体为载体,这是毋庸置疑的。但由此显然不应使出版周期相对滞后的图书媒介或载体,变成杜绝新闻摄影进入的禁区。恰恰相反,由于新闻媒体的“一次性传播”方式(包括报纸纸质的相对粗劣与不适宜保存)的特性,新闻照片最终通过高质量纸介质印刷媒介方式“转型”为画册图书,至今恐怕仍是它获得继续传播并积累与保存自己之不可或缺的最好方式;换言之,图书,仍然是使包括新闻照片在内的一切摄影作品传播于社会公众并积累、保存自己的最好载体之一。在此值得强调的是,如果认为新闻照片只有新闻价值,或者说它只有作为新闻才有价值,这显然是为所有新闻摄影记者都不会苟同的肤浅认识。作为瞬间造型与空间造型的新闻摄影,不能不具有与艺术摄影等其他摄影方式乃至一切二维图像(包括绘画)方式同样具有诸如取景、构图、光线、影调(或色彩)等等的审美形式元素,从而为水准高低不同的创作者能动把握这些形式元素带来了不同程度主观发挥的可能性。这正是新闻摄影同样包含艺术性的本质所在。在《中国纪事》书中,王文澜拍摄的“流动的长城:自行车王国”专题中的《北京-Beijing(1989)》、《上海-Shanghai(1991)》、《台湾-Taiwan(1996)》等作品,以面面观的方式充分表现出行驶在神州大地上诸多不同自行车及其车主的各具特色的情状或遭遇——不管这些作品是带有叙事性质的还是抒情性质的,却都有一种咏叹调的性质,是被诗化了的;武冶义的“香港回归纪实”专题中那幅1997年6月30日江泽民主席抵达香港在机场向欢迎的群众挥手致意的作品,表明了新闻摄影记者常常在“一筹莫展”中转而又面临“绝处逢生”,最终捕捉到可贵的历史瞬间的某种机遇,其拍摄过程中显然包含着某种戏剧化或艺术化的非必然的因素;而陆中秋拍摄的文化名人肖像系列,无论是其中的《王朝闻(北京•1992)》还是《韩素音(北京•1992)》或者《贾兰坡(北京•2000)》,都体现了摄影记者在“对准人生这个大舞台”时以“抓取瞬间,留住历史”的刻意追求所取得的成果,这显然是一种艺术化的“一以当十”的高浓缩率高涵盖率的表现性成果……可以说,这些摄影记者的图像报道,在构成一幅幅新闻摄影作品的同时,也都变成了一件件富有审美价值的艺术作品,他们的摄影成就丝毫也不亚于任何一个严格意义上的艺术家的成就——我想,这一点是只要读过《中国纪事》的人也一定都会有的体会与感受。我相信,《中国纪事》的面世,会成为出版业会同新闻摄影界共同编辑出版新闻摄影图书的一个良好开端。2001年6月30日写于杭州梅苑阁原载《人民摄影》2001年7月25日第2版

精彩短评 (总计1条)

  •       新闻照片的价值
      ——关于新闻摄影图书《中国纪事》
      
      范达明
      
      中国日报摄影部编著的《中国纪事》一书(浙江摄影出版社2001年6月版,责任编辑:丁珊),从表面上看,不过是一本15位摄影记者个人作品的选编,似乎难逃作为一本摄影作品集的命运。事实上,此书本来就是在纪念CHINA DAILY——《中国日报》创刊20周年(1981—2001)的背景下,以展示该报20年来新闻摄影的成就作为编选初衷的,15位摄影记者都是该报的记者,这些摄影作品也大都在该报发表过;从其成书结构看,它是以每位摄影记者所拍一二个专题照片系列配以相关的“访谈录”文字材料构成的。就后一点说,虽然它不是以往摄影作品集的编辑惯例,却是目前介绍摄影家的最主要或最基本的方式,因此也说不上是什么新发明。但是,我在一见到此书后,仍然有一种很大程度上的新鲜感。见了该书的责任编辑丁珊,我就说,这是一本好书,是一本真正的摄影书。
      当下中国,纯粹专业的摄影出版社并不多,浙江摄影出版社作为其中最重要的少数几家单位之一,所出版的摄影著作与摄影画册,却不能说不多;那么,为什么要说《中国纪事》是一本好的、真正的摄影书呢?
      就我的理解,任何一门业务或学科的建设,其所需要的知识不外是两大类:第一类是作为对进入该门特殊业务或专业学科应当掌握的基本技术手段的演绎,其知识是属方法论的、工具性的;第二类是作为对积淀该门特殊业务或专业学科已经获取的价值目标成果的展示,其知识是目的论的、积累性的或文化性的。而摄影图书的出版,无疑正是直接实现摄影业务或学科建设的重要途径。浙江摄影出版社近年来所出版的摄影图书,在相关上述两大类知识方面可以说均有建树与体现:像引进美国的“柯达摄影书库”系列与“摄影发烧友译丛”,或组织国内作者著述的“摄影百科丛书”、“摄影现代艺术丛书”、“摄影问答丛书”、“摄影快易通丛书”,以及套书“摄影辅导教程”等,包括作为“国家‘九五’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的《摄影大辞典》这样的最狭隘意义上的工具书,就都属于代表摄影学科第一大类知识的图书;而代表摄影学科第二大类知识的图书,相对而言出版得要少一些,但也有一定数量,有的还相当有影响,如该社早些时候出版的“乡土中国”系列,“卫卫工作室”近期推出的《麦客》画册与列入“中国摄影文化系列画册”的《流坑》等。但是,在这第二大类中,用摄影的纪实手段反映“历史留痕”的图书明显占居优势,其中展现的图像,往往是新拍摄的历史留存的“旧貌”或“老景观”照片,这也许同一段时间里中国出版界与媒体大量折腾、复活与炒作“老照片”有关,虽说它们本身属于性质不同的两种照片,两者却遥相呼应,互为推波助澜,在图书出版业中形成了一股浓重的图像“怀旧热”。
      在如此的情况或大背景下,以纯粹是新闻记者所拍摄的、完全由新闻照片的汇辑来构成基本内容的《中国纪事》的出版,其意义就非同小可,何况入编书中的所有256幅新闻照片,均是作为国家对外传媒之第一报刊——英文版《中国日报》门下资深的摄影记者的作品,《中国纪事》一书之政治的与历史文化的分量由此可见一斑。此书事实上已成为浙江摄影出版社出版史上第一本纯粹作为积累“新闻摄影”成果的图书,而且也是从一个角度体现中国最新的重大的“新闻摄影”成果的图书。由于这类图书的面世在近期中国整个出版界中亦属凤毛麟角,无疑又大大增加了它的价值的可贵性,因此说它填补了摄影学科在上述第二大类知识方面图书出版之空白或不足,也并非夸大其辞;由于与推出“老照片”或“老景观”摄影之类的图书唱出了“对台戏”,《中国纪事》一书能给人以独树一帜的新鲜感也就毫不足怪了。
      也许是我的偏见,在我看来,新闻摄影(一定程度上包括在其外围的纪实摄影)正是所谓摄影的真正的本体。尽管在进入信息复制时代的21世纪,今天的摄影概念不再应该仅仅限于感光乳剂胶片的照相摄影,它的载体也不再应该限于扩印相纸——一切可以连续记录二维图像的电影摄影(终端载体为银幕)、电视摄影即录像(终端载体为屏幕),以及不连续记录二维图像的数码摄影(终端载体为屏幕或打印纸),或数码化连续摄影媒介等等,都应该是照相摄影的延伸,也都应该被视为广义的摄影;但是新闻摄影作为摄影的真正本体的这一属性,并不因这些高科技的信息化摄影媒介的出现而改变。众所周知,新闻摄影的拍摄因为其及时地——实际上必然也必须是即时地即第一时间地——直接面对重大或有意义的社会事实,它成为对我们人类自身所创造的历史活动的忠实的报道或者说是图像化的再现,它本身也就成为我们活生生的人类历史的见证。在此,我们不难发现新闻与历史在本质上的同一性,或者说,新闻的积累就是历史。单就这一点而言,新闻摄影就是其他方式的摄影所永远替代不了的。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认为新闻摄影才不能不成为摄影的真正的本体。因此,一本地道的新闻摄影的书,自然也就应当看作是一本真正的或第一意义上的摄影书。
      由于新闻摄影与其他新闻报道形式一样,必须表现出它对事实报道的及时性,它总是首先以报纸、时事类周刊杂志以及电视乃至网络等新闻媒体为载体,这是毋庸置疑的。但由此显然不应使出版周期相对滞后的图书媒介或载体,变成杜绝新闻摄影进入的禁区。恰恰相反,由于新闻媒体的“一次性传播”方式(包括报纸纸质的相对粗劣与不适宜保存)的特性,新闻照片最终通过高质量纸介质印刷媒介方式“转型”为画册图书,至今恐怕仍是它获得继续传播并积累与保存自己之不可或缺的最好方式;换言之,图书,仍然是使包括新闻照片在内的一切摄影作品传播于社会公众并积累、保存自己的最好载体之一。
      在此值得强调的是,如果认为新闻照片只有新闻价值,或者说它只有作为新闻才有价值,这显然是为所有新闻摄影记者都不会苟同的肤浅认识。作为瞬间造型与空间造型的新闻摄影,不能不具有与艺术摄影等其他摄影方式乃至一切二维图像(包括绘画)方式同样具有诸如取景、构图、光线、影调(或色彩)等等的审美形式元素,从而为水准高低不同的创作者能动把握这些形式元素带来了不同程度主观发挥的可能性。这正是新闻摄影同样包含艺术性的本质所在。在《中国纪事》书中,王文澜拍摄的“流动的长城:自行车王国”专题中的《北京-Beijing(1989)》、《上海-Shanghai(1991)》、《台湾-Taiwan(1996)》等作品,以面面观的方式充分表现出行驶在神州大地上诸多不同自行车及其车主的各具特色的情状或遭遇——不管这些作品是带有叙事性质的还是抒情性质的,却都有一种咏叹调的性质,是被诗化了的;武冶义的“香港回归纪实”专题中那幅1997年6月30日江泽民主席抵达香港在机场向欢迎的群众挥手致意的作品,表明了新闻摄影记者常常在“一筹莫展”中转而又面临“绝处逢生”,最终捕捉到可贵的历史瞬间的某种机遇,其拍摄过程中显然包含着某种戏剧化或艺术化的非必然的因素;而陆中秋拍摄的文化名人肖像系列,无论是其中的《王朝闻(北京•1992)》还是《韩素音(北京•1992)》或者《贾兰坡(北京•2000)》,都体现了摄影记者在“对准人生这个大舞台”时以“抓取瞬间,留住历史”的刻意追求所取得的成果,这显然是一种艺术化的“一以当十”的高浓缩率高涵盖率的表现性成果……可以说,这些摄影记者的图像报道,在构成一幅幅新闻摄影作品的同时,也都变成了一件件富有审美价值的艺术作品,他们的摄影成就丝毫也不亚于任何一个严格意义上的艺术家的成就——我想,这一点是只要读过《中国纪事》的人也一定都会有的体会与感受。
      我相信,《中国纪事》的面世,会成为出版业会同新闻摄影界共同编辑出版新闻摄影图书的一个良好开端。
      
      2001年6月30日写于杭州梅苑阁
      原载《人民摄影》2001年7月25日第2版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