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用学研究

出版日期:2014-5
ISBN:9787561475608
作者:[法] 丹尼斯•韦尔南
页数:163页

内容概要

丹尼斯·韦尔南(Denis Vernant),出生于1948年,1988年获得法国国家博士学位,法国格勒诺布尔第二大学(又名法国皮埃尔一门德斯大学)教授。其研究领域涵盖了符用学和对话体理论、逻辑学、语言哲学、行为哲学和人类行为学。他在符用学和对话体理论方面,主张话语使用的双重维度研究:一个是言语的互动,另一个是主体间、主体和客观世界间的交流。其代表作有《逻辑哲学导论》(1986)、《罗素的数学哲学》(1993)、《标准哲学导论》(2001)、《罗素》(2003)、《现代语言哲学导论》(2011)等。

书籍目录

第一章 从话语到行为
一、将再现性话语看作是对言语活动的忽略
二、开始将言语活动作为知的工具和客体
三、将话语实践看作是独特的活动
第二章 断定概念的形成
一、弗雷格所说的断定力
二、罗素所说的断定/推理
三、莱希涅夫斯基对于断定的分析
四、断定行为和言外逻辑
五、暂时的结论
第三章 话语行为的分类和言语互动
一、塞尔所建分类学的主要缺陷
二、研究话语行为的语用学方法
三、对于话语行为的重新分类
四、分类的探索价值和局限性
第四章 对断定的重新语用评估
一、真实性、真实和客观现实的像
二、相信、诚实和行为
三、谎言
四、断定和谎言的互动功能
五、结论
第五章 辩证法、对话形式和对话体进程
一、逻各斯和辩证法
二、对话形式和独白性
三、对话体探索
四、对话的交流和互动范畴
五、结论
第六章 信息性对话的投射模式
一、信息性对话中的交流约束
二、信息性对话的投射模式化
三、模式的局限性
第七章 机器智能和其对话体能力
一、针对机器的智能测试
二、我们能够在哪层涵义上谈论“人机对话”?
三、机器和机器人的意向性
四、结论
第八章 从行为到沟通
一、行为
二、作为共同施动者的人
三、交流的形式
四、言语互动
结语
参考文献
术语译名表

作者简介

丹尼斯·韦尔南编著的《符用学研究》所提出的八个语用学研究内容依据三种方法串联了起来:研究一针对的是言语活动在现代知识型中的地位,以及话语行为研究方法在知识型中的地位。研究二回顾了逻辑学上形成断定这个关键概念的每个步骤。研究三对塞尔所做的话语行为分类进行了批判,并提出了一个新的分类法。从研究四开始,重新对断定进行语用学定义,原有理论的目标和新的问题架构进一步表现了出来,同时也兼顾了对它们的历史根源的分析。本书理论的起始点是对话语行为分类的研究(研究三)和对断定定义的研究(研究四),接下来的扩展是将对话体(dialogique)定义为对话双方共建客观现实的开放过程和共同组成对话双方的开放过程(研究五),最后描述了联合活动性对话的行为特点,联合活动是具有社会合作性的(研究八)。


 符用学研究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开创现代符号学的两位先驱索绪尔、皮尔斯代表了符号学发展的两种路数,索绪尔从语言学入手为符号学提供了范式,皮尔斯从逻辑实证主义入手为符号学提供了逻辑分析思维。但是,从一开始这两种路数就表现出了各自的弊端。索绪尔开创的语言符号学将语言(langue)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双向排出:(1)排出言语(parole),将言语看作是零散的、个人的、附属的、偶然的、外显的、非本质的;(2)排出了符号的指称意义,只考虑符号在系统中的位置与价值。可以看出索绪尔的思想是一种古希腊本质主义、还原主义的现代变型。皮尔斯的符号学思想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尤其是在英美学界。但是其实用主义的思想根源也大受诟病。现代逻辑学与现代语言学的深度融合带来了20世纪思想界的语言转向,在哲学界表现为“语言哲学”或“分析哲学”,在符号学领域表现为语用学或符用学。细数这些大师们,包括弗雷格、罗素、维特根斯坦、J·奥斯汀、塞尔、卡茨等人。丹尼斯·韦尔南这本《符用学研究》就是一部很有创见的符用学研究著作。这本书原书名叫《从话语到行动》,虽然不够简练,倒概括了这本书的主要内容。作者在“结语”中说,“从历史来看,人们从语言推进到话语,从话语推进到行为”,从该书的思想脉络来看,我们倒不如说,起码这本著作经历了从语言到言语、从言语到对话、从对话到行为。该书分八章,依据三种方法串联起来:1,从历史到当代;2,从简单到复杂;3,从人类到机器。在第一章《从话语到行为》,作者认为20世纪的分析哲学和言语行为理论突破了从柏拉图到笛卡尔的古典知识型,这种古典知识型有以下几个预设:思想优先、认识的主体基础的预设、理念的再现功能预设、言语活动是理念再现的预设。符用学将话语实践看作是独特的活动,具有自身的“行为力”,完成了与过去的决裂。这一章是全书的总纲,如果将古典知识型看做是一种语言,那么这一部分完成了从语言到言语的转变。第二、三、四章可以看作是对话语行为本身的分析。作者追溯了分析哲学家对“断定”概念的界定,同时提出了不同于J·奥斯汀和塞尔的话语行为分类。J·奥斯汀提出了“言就是行”的著名观点,将话语行为分为以言言事、以言行事、以言成事,这三种分类是一种递进关系,其分类标准是说话者意图是否得到实现,可见J·奥斯汀对受话者、话语本身、语境等并没有多加亲睐,总体来说还是一种独白式的分析。塞尔将话语行为分为断言类、指令类、承诺类、宣告类、表达类五种,其分类依据是构成性规则,但何为构成性规则塞尔也言语不详。本书作者认为话语行为包括双重范畴:互动性与交流性,并根据从话语到客观现实、从客观现实到话语、无适从方向、从客观现实到话语和从话语到客观现实的双重适从方向等几种可能的方向将话语行为分为元话语类、断言类、担保类、宣告类四种。不卷入“人”的从客观现实到客观现实和无适从方向两类在话语行为中并不存在。作者的这种分类也是根据“行为力”的大小做的排序,分类比较精密。罗素曾写过,一个关于真实性的好理论应该解释一下错误,艾柯也说“符号可以用来撒谎”,并坚持他对符号学的“撒谎学”定义,赵毅衡先生也认为符号可以撒谎,符号不能撒谎就不能表达真实,最终什么也不能表达,本书作者对真实与谎言也有一个系统的分类。根据真实与诚实与否以及二者是否合一,作者将谎言分为四类:准确(真实与诚实合一)、错误(诚实而不真实)、撒谎(不诚实也不真实)、谎言失败(真实却不诚实)。很明显,作者完全没有考虑符号接收者,所谓诚实与真实只是符号发送者与符号文本的品质,所以作者的谎言理论本质上还是独白性的。赵毅衡先生根据格雷马斯的述真理论,认为发送者与接收者的互动是交流的关键,并根据接受原则将表意述真分为七类:诚意正解型:诚信意图——可信文本——愿意接受欺骗成功型:不诚信意图——可信文本——愿意接受反讽理解型:诚信意图——不可信文本——愿意接受表演幻觉型:作伪意图——不可信文本——愿意接受不得理解型:诚信意图——可信文本——不愿接受表意受阻型:诚信意图——不可信文本——不愿接受假戏假看型:作伪意图——不可信文本——不愿接受(镶嵌诚意正解型)这种分类较丹尼斯·韦尔南更加精细详备,也更符合言语行为的交流互动。然而本人认为符号表意不能忽略语境这一要素,语境包括对话语境与文化语境。“语境”边界模糊,与发送者、文本、接受者多有重合,如发送者意图、心境、精神状态,文本类型体裁,接受者的意愿,但语境作为符号表意的第四个要素,最好排出与上述三者重合的部分,仅包括场合、氛围、文化传统等成分。为分析表意是否成功,我们可以将语境分为顺向语境与逆向语境,这种分类是相对于“符号发送者——符号文本——符号接收者”而言的。该书第五、六、七章可以看作从言语到对话。作者区分了对话与独白,独白体可能是一种对话,而看似对话却可能是一种独白。从交流的角度来看,对话构成了合作的言语活动策略,它保证了对话者之间的相互承认,对话者既是人类,同时又是作为共同行为、联合行为的施动者,交流有双重范畴:主体间的和客观现实内的。电脑的运用完全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自麦卡锡发明“人工智能”一词以来,“人机对话”的讨论一直络绎不绝。丹尼斯·韦尔南以对话体的语用定义得出的结论来阐释机器智能和人机对话,认为需要在机器与机器人之间做一个区别,但是人的身体性、性别性、意向性又提醒我们不能把“人机对话”看得过高。人通过身体与他人、世界展开对话,机器人缺少性别区分,其意向性也是“借入的意向性”,是人给机器赋予的意向,所以“人机对话”只能是在有限的范围内。该书最后作者从对话过渡到行为,人类的言语互动首先一定是行为。人是有行为能力的动物,作为共同施动者的人具有反身性、理性、合作性以及行为的最终目的。人类的行为包括个体行为和集体行为,言语行为构成了特征性的行为,行为的最终目的在于沟通,行为彻底落脚于对符号的任意编码的语义约定,总之一切正如歌德的格言:“一切由行为开始”!首发于符号学论坛:http://www.semiotics.net.cn/index.php/zine_view/index/6

精彩短评 (总计6条)

  •     这本著作经历了从语言到言语、从言语到对话、从对话到行为。该书分八章,依据三种方法串联起来:1,从历史到当代;2,从简单到复杂;3,从人类到机器。
  •     符号学三分为符形学、符义学和符用学。此书提出了八个语用学研究内容。
  •     丹尼斯·韦尔南以对话体的语用定义得出的结论来阐释机器智能和人机对话,认为需要在机器与机器人之间做一个区别,但是人的身体性、性别性、意向性又提醒我们不能把“人机对话”看得过高。人通过身体与他人、世界展开对话,机器人缺少性别区分,其意向性也是“借入的意向性”,是人给机器赋予的意向,所以“人机对话”只能是在有限的范围内。
  •     本书理论的起始点是对话语行为分类的研究(研究三)和对断定定义的研究(研究四),接下来的扩展是将对话体(dialogique)定义为对话双方共建客观现实的开放过程和共同组成对话双方的开放过程(研究五),最后描述了联合活动性对话的行为特点,联合活动是具有社会合作性的(研究八)。该书很值得一读。
  •     思辨性非常强,哲学的意味很浓。符用学应该非常宽泛,但是这部书写得深入浅出,清晰明了。
  •     《符号学译丛:符用学研究》所提出的八个语用学研究内容依据三种方法串联了起来:研究一针对的是言语活动在现代知识型中的地位,以及话语行为研究方法在知识型中的地位。研究二回顾了逻辑学上形成断定这个关键概念的每个步骤。研究三对塞尔所做的话语行为分类进行了批判,并提出了一个新的分类法。从研究四开始,重新对断定进行语用学定义,原有理论的目标和新的问题架构进一步表现了出来,同时也兼顾了对它们的历史根源的分析。《符号学译丛:符用学研究》理论的起始点是对话语行为分类的研究(研究三)和对断定定义的研究(研究四),接下来的扩展是将对话体(dialogique)定义为对话双方共建客观现实的开放过程和共同组成对话双方的开放过程(研究五),最后描述了联合活动性对话的行为特点,联合活动是具有社会合作性的(研究八)。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