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补燕京乡土记--上下

出版社:中华书局
出版日期:1998
ISBN:9787101015409
作者:邓云乡
页数:813页

书籍目录

上 册
自序
巴黎・北京・乡土记――邓云乡著《增补燕京乡土记》序 柳存仁
岁时风物略(上)
万象又更新
除夕(2) 吉语(4) 初五开市(6)
燕九春风驴背多
白云观(9)
厂甸欢情
厂甸(13) 画棚(15) 大风车(17) 火神庙(19)
春风吹大地
大风(22)
元宵月照华灯
元宵(25) 灯市(27) 制灯(29)
梅花三月
春梅(31)
端午小景
端午(34) 节赏・耍青(36)
入夏数伏
夏日(39) 伏天(41)
夏雨雨人
六月连阴(44) 苦雨(46)
夏虫京华梦
知了(48)
乞巧月令篇
入秋(51) 秋晒(53)
都城锦绣秋
秋色(55) 小院(57) 街头(58)
重阳话到小阳春
九花(61) 红叶(63) 小阳春(65
数九坚冰至
冬至(67) 数九(69)
冰嬉今昔谈
溜冰(71) 宫中冰熔(73)
黄羊祭灶年关到
祭灶(75)
岁时风物略(下)
花胜遗风
新正簪花(80) 卖绒花(82)
春风忆童心
空竹(85) 风筝(87) 小金鱼(89)
春讯报劳情
花朝(91) 高梁桥(93)
燕山花信谱
山桃花(96) 藤花(98) 海棠故事(100) 落花诗(101) 马缨花(103) 槐花(105)
琼华岛夏梦
荫澜堂茶香(108) 揽翠轩( l10)
鸽铃人晴空
放鸽子( l13)
女孩儿节令
五月节( l16)
夏之儿歌
儿歌( l19)
老树茶烟
稷园瀹若(122) 老树(124)
街头夏景
卖樱桃(126) 唱西瓜(128)
小院乘凉时
芭蕉扇(131) 花草夜话(133) 竹帘・冷布(135) 天棚遮阴(137)
河沿野趣多
荷花市场(140) 茶棚(142) 听歌(145)
七月清韵
荷花灯(148) 蝈蝈(150)
长安一片月
中秋(153) 供月(155)
斗蛐蛐之趣
蟋蟀(158)
三冬乐事
围炉(161) 消寒图(163)
岁时风物补
腊鼓声声
忙年(168) 俗曲(170) 书春(172) 门联(174)
干干净净过个年
剃头(177) 洗澡(179)
糖瓜到谆谆
糖瓜(184) 杂拌儿(186) 煮谆谆(187)
行礼如仪
拜影(190) 拜年(192)
福禄寿喜
喜神(195) 福禄寿(197) 升官图(200)
闹元宵
舞龙・耍狮(203) 高烧(206) 灯谜(208) 茅姑人(212)
龙抬头
引龙回(215)
再逛厂甸
游人(218) 海王村(220) 气氛(222) 画棚(223) 物价(225)
春明花事
花信风(228) 花事序幕(229) 程园花讯(231) 玉兰(233) 丁香(235)
夏之梦
初夏(237) 夏景(239) 夏虫(241) 初伏(242)
秋之恩
秋早(246) 秋云(248) 秋月(250) 节账(253)
岁又阑
雪景(256) 九九歌(258)
胜迹风景谭
五风搂春色
宫阂春早(266)
太液好风光
北海划船(269) 莲叶(271) 莲蓬(273) 放河灯(275)
稷园花事
中山公园(278) 芍药(280)
瓮山西湖风景画
颐和园(283) 十七孔桥(285) 知春亭(287)
花照小山村
樱桃沟(289)
山中夏景幽
香山(292) 玉泉山(294)
银杏奇观
潭相寺(297)
坛宇柏森森
析年殿(300) 古树之灾(302)
贡院小史
贡院(304)
卢沟千古月
卢沟桥(307)
城南胜迹多
陶然亭(310) 龙泉寺(312) 醉郭墓(315)
白塔怀古
白塔(318)
古寺诗情
法源寺(321) 诗人(323)
名塑偶忆
刘蓝塑(326)
禁城记趣
破皇城(328) 太庙鹤(330) 角楼蛙声(333) 景山(335)
藏台故事
山石(338) 涵元殿(340)
打鬼传奇
雍和宫(343)
西郊路上
海甸(347) 贝子园(349)
胜迹风景补
城网怀古
城 门(354) 中华门(358) 国子监(360)
街巷琐记
阴沟(363) 胡同(365) 庙会(368) 八景之一(370)
圆明园
遗迹怀古(373) 福海(376)
瓮山思绪
谐趣园(380) 风景线(382) 故事(385) 水路(388)
坛苑拾零
天坛树(391) 钓鱼台(393) 纪子园(396)
宣南古寺
长椿寺(399) 崇效寺(401) 圣安寺(402) 石灯魔(404) 天宁寺(407)
昔贤胜迹
袁督伺(410) 顾亭林祠(413) 阅微草堂(416) 顾大使公馆(419)
稷园旧梦
建园(423) 茶烟文化(425) 来今雨轩(427)
下 册
市廛风俗志
鞭影小骡车
骡车(432) 跑飞车(434)
朝山走会
妙峰山(436) 香客(438) 走会(441)
家家井水清
井水(444) 买甜水(446)
技艺杂谈
羽扇(449) 铜墨盒(451)
冬煤与骆驼
冬煤(454) 热炕(456) 驮煤(458) 拉骆驼(460)
庙市商情
庙会(462) 隆福寺(464) 冬天逛庙(466) 果子市(467)
年货年景
关东货(470) 年货(472)
牌楼街市变迁多
牌楼(475) 金鳌玉蛛(477) 西单(479) 西四(481) 东单(483) 东交民巷(486) 江米巷(488) 大栅栏(490)
交通杂述
铁路(494) 车站(496) 洋车(498) 样子(500) 冰床(502)
食肆鳞爪
二荤铺(505) 八大春(607) 小酒家(509) 咖啡座(511)
茶话
茶馆(514) 大碗茶(517)
闲话玉壶冰
冰窖(519) 卖冰(521) 冰盏儿(523)
街头巷尾拾零
胡同名(526) 打小鼓(528) 收旧货(530) 那家花园(532) 书摊(533) 老式公寓(536) 京话官话(538)
市廛风俗补
孔方兄
制钱(542)
礼尚往来
干、水礼(546) “礼”学(548) 官礼(551)
行路难
道路(554) 自行车(556) 大马车(559) “样子”朋友(562) 小毛驴(564)
旧时衣冠
袍子(569) 旗袍(572) 冬衣(575) 估衣(578) 毛窝(581) 帽子(584)
冰炭故事
冰桶(588) 冬煤(591) 油灯(592)
筷子与挑子
筷子(595) 挑子(597)
买卖琐话
老买卖(599) 商场(603)
旧都绝技
搭棚(606)
山村
山村屋檐下(609)
京话官腔
京话(612) 乡音(614)
饮食风尚录
早春嘉蔬
黄瓜(618) 韭黄・菠菜(620) ・莽菜(622)
春盘故事
咬春(625)
甜品集锦
爱窝窝(627) 元宵(629) 萨其马(630) 藤萝饼(632) 豌豆黄(634) 月饼(635)
江南春色
新茶(638)
鸡黍供嘉宾
小油鸡(641) 鸡肉名菜(643)
吃食摊之相届
棍钝担(645) 烫面饺(647) 豆汁(648) 烧饼麻花(650) 烤白薯(652)
河鲜庆有鱼
黄花鱼(654) 瓦块鱼(656) 榜蟹(657)
燕山面赋
炸酱面(660) 麻酱面(662) 打卤面(663) 莽面(665) 扒糕(666)
消暑清供
西瓜(669) 奶酪(671) 梅汤(672) 冰碗(674) 冰激淋(676)
尝鲜夏秋冬
虎拉摈・桃(678) 菱角(680) 花红枣(682) 秋果(684) ・炒栗(685) 冻柿子(687)
山药(688)
黄粱玉米话家常
小米(690) 丝糕(691) 鲜玉米(693)
窝窝头(694)
京师大吉羊
贴秋膘(696) 鲜羊肉(697) 羊头肉(699) 爆测(700) 烤肉(703)
秋风菜根香
秋茄(705) 白菜佳看(706) 脆菜(708) 萝卜(710)
风雪暖意
火锅(712) 大酒缸(714)
饽饽之歌
悼悼(717) 硬面悼悼(719)
冬日街头
糖葫芦(721) 茶汤(723)
食史谈趣
自肉(725) 馏黄菜(727)
饮食风尚补
“三小”琐记
小馆(730) 门钉包子(734)
菜根香
秋菘(736)
“一清二白”
豆腐(739)
吃食挑子
甑儿糕(743) 面茶(745)
京华有鱼
“燕鱼”(748)
饮撰名家
会贤堂(752) 仿膳(755) 同和居(757) 谭家菜(759) “名”菜(761)
不知果昧
葡萄(764)
艺苑风烟补
戏台琐记
新戏台(768) 会馆戏台(771) 前台(773)
门外戏谭
京与昆(776) 评戏(780) 配角(781) 苏丑(783) 水磨腔(785) 勾脸(786)
什样杂耍
大鼓(790) 鼓王(793) 单弦(796)
三弦(797) 相声(799) 桃李园(804)
丝竹之余
抖空竹(808) 踢毽子(811) 拉洋片(812)

作者简介

本书作者以自己的亲身经历结合丰富的历史资料,从岁时风物、胜迹风景、市廛风俗、饮食风俗和艺苑风烟等方面,生动地勾勒出一辐古都北京旧时的乡土民俗画卷。


 增补燕京乡土记--上下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条)

  •       “物不平则鸣”对这本书的评论和介绍很全面。有了这篇评介,什么都不用说了——至少在关于本书的内容方面。       想说说我自己的感受。        实在是太喜欢了。邓先生对北京的爱真是深挚,他家本不是世代居于北京的,显见是这座城市的魅力让他此生怀恋和着迷。        邓先生北京大学中文系毕业,学识渊博,古文造诣亦精深。《增补燕京乡土记》的文笔异常平实,风趣,引征的文献掌故也都并不艰深。不管是写风景还是写民俗或是人情都满含着兴味。        这是一本让我随时随地可以津津有味地读进去的书而且常常看着看着不由自主地笑起来。        我是在北京长大的,可是我仍然需要通过这本书去了解北京。书中固然描述了许多早已湮灭的自然、人文风景,同时也涉及了很多我本人见过的、了解的,但与书中记载的已发生了改变的风物。我也通过这本书回顾着我自己经历的这个城市的变迁。        对一个城市的缅怀可以是这样的深沉而愉快。而这样一本书在对北京的“宣传”(姑且用这个词)的作用和意义上更要大过“指南”“介绍”“奥运XX分钟短片”。        我真是向往邓先生笔下的北京。         唯一的遗憾是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和装桢实在是平庸甚至算差的。好在对于我这种看书名和目录及内容买书的人没有什么影响。
  •     增补燕京乡土记记述京华风土的著作多如牛毛,体裁各异,内容也各有侧重。不管它们如何千变万化,只有一点万变不离其宗,那就是这些著作都是由作者们饱蘸着感情写就的。对于先贤的著作,我绝不敢说评价、评论,只能说简单的介绍一些我自己读过的书籍和我十分推崇的文章。而所谓读过,确是实话,囫囵吞枣、不求甚解谓之过。所以下面的介绍只要能引起对所介绍的书籍和著作的一点点兴趣就算达到目的了。现在把《增补燕京乡土记》(以下简称《增补》)放在第一的位置来介绍,主要出于两个原因。这本书是一本很好的入门书籍,综述了北京风土的各个方面;而且它内容通俗易懂,不会让刚刚涉猎这一领域的读者望而却步。我现在手中的这部《增补》是上下两册,中华书局1998年版的。书的装祯很有意思,封面上是“弘佑天民”牌坊的老照片,如果把上下两册书拼在一起可以看到一个近乎完整的牌坊。所谓增补,就说明以前有一个原版,那就是《燕京乡土记》,现在的增补是升级版。不过作者自序写得明白:“此书与原书源出一脉,实系两书,可并行而不悖也。”这一点从《赠不》的目录中就可以看出来,如:前有胜迹风景谭,后有胜迹风景补;前有市廛风俗志,后有市廛风俗补……如此前后呼应,作者是颇有苦心的,不过我大致也看过《燕京乡土记》,相比起来还是《增补》比较全面,手头也就只有这两册《增补》了。邓云乡先生早年负笈北平,后来又到上海工作,但是他这一生始终对北京念念不忘,于是也就有了以《增补》为代表的一系列介绍和怀念北京的书籍。虽然邓先生对北京念念不忘,甚至有点耿耿于怀,却绝不是抱残守缺之士,丝毫没有遗老遗少的酸腐志气,恰恰相反,他在对待历史的问题上有着过人的豁达和开明,从这种品性中,我们可以感受到的是一种久违的气度。而这种气度产生的根基,则是邓先生的博学多闻。他在《城阙怀古》中写道:“北京拆城墙时,不少人有意见,据闻梁思成先生还为此坠泪,其实拆了也就拆了,你坠泪又有何用……况且陵谷变迁,本是历史之常,阿房未央,今又何在呢?即以北京说,辽、金析津旧城,元代大都现在又剩下多少呢?所以城也好,阙也好,是不会永远存在的……清故宫当年也有人要拆,后来没有拆,未来呢?谁又能保险?因为感到为拆北京城而掉泪,是大可不必的。”《城记》这本书我相信很多关注北京城市建设的人都看过,文字老练,感情深沉,我也被其中梁先生的所作所为感染,所以当看到邓先生上面的文字时颇有些不以为然。不过时至今日,却有了些许共鸣。远至秦汉,近至唐宋,城郭宫阙暂且不论,就算是最为坚固的万里长城,又有多少流传至今呢?至于北京,梁先生作为当事人,作为当时的建筑家,为其掉泪乃情之所至。但是就历史来看,沧海桑田才是亘古不变的道理,人生在世不过百年,相对于世界宇宙,人的世界不过是一撮尘埃,又能算得了什么呢?可是有一点也要注意,所谓的历史都是人的历史,需要人的记述,而在这一点上,邓先生所作出的贡献的的确确是前无古人,恐怕更是后无来者。关于北京风土的著述明代以前的多不可考,明代之中数量也不多,直到清代才有了很大的增加,但是清末到解放这一段的记载应该说以邓先生的著作为最。如果说现在可以把介绍北京风土的著作分类的话,那么这部《增补》无疑应该列入“综述”,因为它几乎把北京风土的内容涵盖了,虽然可能在篇幅和深度上似有欠缺,但是对于一本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学术著作来说,已经算是达到极致了,基本可以用来当作其他学术研究的原始资料,其意义不容小觑。其一,内容全面全书的按照目录分为:“岁时风物略、胜迹风景谭、胜迹风景补、市廛风俗志、市廛风俗补、饮食风尚录、饮食风尚补、艺苑风烟补”。北京的衣食住行,春夏秋冬,城郭山川介绍的一应俱全。虽然只是根据作者多年发表的短文收集而成,但是各篇之间相互呼应印证,读起来却有一番情趣。两本书上下册,几百篇文章,又是用极通俗的语言写成,作者之心可见一斑。在开篇的岁时风物略中,作者按照《帝京岁时纪盛》、《燕京岁时记》的成法,把北京的风俗习惯按照时间的顺序加以排列叙述,这样的方法在《帝京岁时纪盛》、《燕京岁时记》中运用的已经很娴熟了,但是这两部作品叙述得过于简单。而《增补》则可以说继承并发展了这样的写法,不仅使内容更加丰富,而且可以说在明清两代的基础上完整的接续了之后的资料,保持了连贯性,这对于了解北京相关的历史,意义是非常巨大的。其二、引证丰富之所以我说它是一本好的入门书,首先是通俗易懂,再者就是它为初次涉猎本领域的人提供了一幅全景式的“地图”,对此感兴趣的人可以凭借这本书,按图索骥获得到更丰富的知识——当然这也是所有的好书都应该具有的品格。《增补》这部书,引证最多的就是《帝京景物略》、《帝京岁时纪盛》、《燕京岁时记》、《水曹清暇录》、《天咫偶闻》、《一岁货声》。一个初学者如果一上来就去阅读这些书籍可能根本就读不懂,或者说没有老师的介绍根本就不知道这些书籍的存在。而正是有了《增补》这样的书存在,才有可能让初学者读到通俗的文字,而其中有志于此者还会继续进行深入的阅读和探求——这也是好书的另一种魅力。邓先生的文章写得如此好,也是由于这些文章很多出于知人论世之故。他在这部书中经常提到谢国桢、俞平伯、夏仁虎等老先生,对于这些人他不仅是认识,且有的还是他的老师、朋友,君子相交数十年,怎么会对他们和他们的著作不熟悉呢。除了知名的著作之外,作者还经常引用各种俗曲,这在文人之中是十分难得的。民俗这些事情,本来就是来自于民间,不可能局限于书斋之中。历代的笔记虽然丰富,但是却不可能完全替代民间的话语。阳春白雪固然高洁,但是下里巴人才是最近真实的。《增补》经常引用的俗曲百本张就是这样的情形,作者毫不吝惜自己对这些俗曲的喜爱,经常称其为“天籁体的好文章”,远远高于“高级作家”的文字。其三、情感真挚如书前言所说,《增补》的文章多是“专栏外稿”,虽然“几年之中写了上千篇”,但是“充分抒发了对京华的眷恋之情,满足了在胸中埋藏已久的创作欲。”这样的编辑方法虽然没有使这部书结构松散,但是在读的时候我们却可以发现一个规律,那就是在很多文章的结尾处,作者都要感叹一下,不是抒发怀念之情,就是太息旧京不再,有的时候甚至赋诗一首以遣情怀,如其在《围炉》一篇中最后写了一阕《忆江南》:京华忆,最忆是围炉,老屋风寒浑似梦,纸窗暖意记如酥,天外念吾庐。我们在阅读的时候可能会纳闷只能会厌倦为什么作者几乎在每一篇文章结束时都要感叹,那么我想能够好好感受上面一首词中的意味,我们就能理解作者了。当然了,这也并不是说这本书就没有瑕疵,有的时候作者也会犯一些小错误,或者说这根本不是错误,因为就北京风土来说有的地方并没有确定的根据,更多的时候也就是一种通说。作者在《胡同》一篇中谈到大小沙果胡同的名字时说:西单原有“大沙果”、“小沙果”胡同,在旧刑部街附近,这是谐的“打、杀、剐”等字的音,当年在刑部大狱打官司的人,都是九死一生。这些胡同,都是当年犯人必经之路,又是有历史血痕的了。其实这大小沙果胡同在名称的演变上并没有“打、杀、剐”的意思,他们在明朝叫做大小沙锅琉璃胡同,到了清朝才成了“沙果”,琉璃两个字不知道哪里去了。具体可以参看一下专门介绍胡同名字的书籍。这个小错误对于这本书来说根本就是瑕不掩瑜,或者根本说不上是瑕,因为北京历史之丰富就是由于这些不同的传说存在而深厚的。整体来说,《增补燕京乡土记》这部书,其地位不亚于孟元老之于《东京梦华录》。更为重要的是,在邓云乡先生之后,在解放之后乃至改革开放之后,北京这个古城作为一个历史概念完完全全的成为了历史,是不可能被复原的了,而见证这些历史的老人随着时间的流逝也只会越来越少。而这部书可以说担当起了留存这些不可复制和重演的历史的重任。历史远去不可留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这些历史中蕴含的北京风骨、北京性格,乃至京韵京味都有可能随之消失,而这部《增补燕京乡土记》则就是那种让我们记住历史,而不至于在西化和现代化的大潮中魂飞魄散的好书之一。

精彩短评 (总计12条)

  •     是了解老北京的重要作品,那回忆中的人们一点甜蜜。每篇都非常好,就是后补的两则有点仓促感外,都找不到错误的地方。京都旧事,在此一叙。
  •     邓先生的文字,好看
  •     看过《燕京乡土记》
  •     好先生写的老北京
  •         “物不平则鸣”对这本书的评论和介绍很全面。有了这篇评介,什么都不用说了——至少在关于本书的内容方面。
         
        想说说我自己的感受。
          
        实在是太喜欢了。邓先生对北京的爱真是深挚,他家本不是世代居于北京的,显见是这座城市的魅力让他此生怀恋和着迷。
          
        邓先生北京大学中文系毕业,学识渊博,古文造诣亦精深。《增补燕京乡土记》的文笔异常平实,风趣,引征的文献掌故也都并不艰深。不管是写风景还是写民俗或是人情都满含着兴味。
          
        这是一本让我随时随地可以津津有味地读进去的书而且常常看着看着不由自主地笑起来。
          
        我是在北京长大的,可是我仍然需要通过这本书去了解北京。书中固然描述了许多早已湮灭的自然、人文风景,同时也涉及了很多我本人见过的、了解的,但与书中记载的已发生了改变的风物。我也通过这本书回顾着我自己经历的这个城市的变迁。
          
        对一个城市的缅怀可以是这样的深沉而愉快。而这样一本书在对北京的“宣传”(姑且用这个词)的作用和意义上更要大过“指南”“介绍”“奥运XX分钟短片”。
          
        我真是向往邓先生笔下的北京。
        
        
        唯一的遗憾是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和装桢实在是平庸甚至算差的。好在对于我这种看书名和目录及内容买书的人没有什么影响。
  •     东京梦华录
  •     邓老有时候的冷幽默真哏啊~
  •       增补燕京乡土记
      
      记述京华风土的著作多如牛毛,体裁各异,内容也各有侧重。不管它们如何千变万化,只有一点万变不离其宗,那就是这些著作都是由作者们饱蘸着感情写就的。
      
      对于先贤的著作,我绝不敢说评价、评论,只能说简单的介绍一些我自己读过的书籍和我十分推崇的文章。而所谓读过,确是实话,囫囵吞枣、不求甚解谓之过。所以下面的介绍只要能引起对所介绍的书籍和著作的一点点兴趣就算达到目的了。
      
      现在把《增补燕京乡土记》(以下简称《增补》)放在第一的位置来介绍,主要出于两个原因。这本书是一本很好的入门书籍,综述了北京风土的各个方面;而且它内容通俗易懂,不会让刚刚涉猎这一领域的读者望而却步。
      
      我现在手中的这部《增补》是上下两册,中华书局1998年版的。书的装祯很有意思,封面上是“弘佑天民”牌坊的老照片,如果把上下两册书拼在一起可以看到一个近乎完整的牌坊。所谓增补,就说明以前有一个原版,那就是《燕京乡土记》,现在的增补是升级版。不过作者自序写得明白:“此书与原书源出一脉,实系两书,可并行而不悖也。”这一点从《赠不》的目录中就可以看出来,如:
      
      前有胜迹风景谭,后有胜迹风景补;前有市廛风俗志,后有市廛风俗补……
      
      如此前后呼应,作者是颇有苦心的,不过我大致也看过《燕京乡土记》,相比起来还是《增补》比较全面,手头也就只有这两册《增补》了。
      
      邓云乡先生早年负笈北平,后来又到上海工作,但是他这一生始终对北京念念不忘,于是也就有了以《增补》为代表的一系列介绍和怀念北京的书籍。虽然邓先生对北京念念不忘,甚至有点耿耿于怀,却绝不是抱残守缺之士,丝毫没有遗老遗少的酸腐志气,恰恰相反,他在对待历史的问题上有着过人的豁达和开明,从这种品性中,我们可以感受到的是一种久违的气度。而这种气度产生的根基,则是邓先生的博学多闻。
      
      他在《城阙怀古》中写道:“北京拆城墙时,不少人有意见,据闻梁思成先生还为此坠泪,其实拆了也就拆了,你坠泪又有何用……况且陵谷变迁,本是历史之常,阿房未央,今又何在呢?即以北京说,辽、金析津旧城,元代大都现在又剩下多少呢?所以城也好,阙也好,是不会永远存在的……清故宫当年也有人要拆,后来没有拆,未来呢?谁又能保险?因为感到为拆北京城而掉泪,是大可不必的。”
      
      《城记》这本书我相信很多关注北京城市建设的人都看过,文字老练,感情深沉,我也被其中梁先生的所作所为感染,所以当看到邓先生上面的文字时颇有些不以为然。不过时至今日,却有了些许共鸣。远至秦汉,近至唐宋,城郭宫阙暂且不论,就算是最为坚固的万里长城,又有多少流传至今呢?至于北京,梁先生作为当事人,作为当时的建筑家,为其掉泪乃情之所至。但是就历史来看,沧海桑田才是亘古不变的道理,人生在世不过百年,相对于世界宇宙,人的世界不过是一撮尘埃,又能算得了什么呢?
      
      可是有一点也要注意,所谓的历史都是人的历史,需要人的记述,而在这一点上,邓先生所作出的贡献的的确确是前无古人,恐怕更是后无来者。
      
      关于北京风土的著述明代以前的多不可考,明代之中数量也不多,直到清代才有了很大的增加,但是清末到解放这一段的记载应该说以邓先生的著作为最。如果说现在可以把介绍北京风土的著作分类的话,那么这部《增补》无疑应该列入“综述”,因为它几乎把北京风土的内容涵盖了,虽然可能在篇幅和深度上似有欠缺,但是对于一本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学术著作来说,已经算是达到极致了,基本可以用来当作其他学术研究的原始资料,其意义不容小觑。
      
      其一,内容全面
      
      全书的按照目录分为:
      
      “岁时风物略、胜迹风景谭、胜迹风景补、市廛风俗志、市廛风俗补、饮食风尚录、饮食风尚补、艺苑风烟补”。
      
      北京的衣食住行,春夏秋冬,城郭山川介绍的一应俱全。虽然只是根据作者多年发表的短文收集而成,但是各篇之间相互呼应印证,读起来却有一番情趣。两本书上下册,几百篇文章,又是用极通俗的语言写成,作者之心可见一斑。
      在开篇的岁时风物略中,作者按照《帝京岁时纪盛》、《燕京岁时记》的成法,把北京的风俗习惯按照时间的顺序加以排列叙述,这样的方法在《帝京岁时纪盛》、《燕京岁时记》中运用的已经很娴熟了,但是这两部作品叙述得过于简单。而《增补》则可以说继承并发展了这样的写法,不仅使内容更加丰富,而且可以说在明清两代的基础上完整的接续了之后的资料,保持了连贯性,这对于了解北京相关的历史,意义是非常巨大的。
      
      其二、引证丰富
      
      之所以我说它是一本好的入门书,首先是通俗易懂,再者就是它为初次涉猎本领域的人提供了一幅全景式的“地图”,对此感兴趣的人可以凭借这本书,按图索骥获得到更丰富的知识——当然这也是所有的好书都应该具有的品格。《增补》这部书,引证最多的就是《帝京景物略》、《帝京岁时纪盛》、《燕京岁时记》、《水曹清暇录》、《天咫偶闻》、《一岁货声》。一个初学者如果一上来就去阅读这些书籍可能根本就读不懂,或者说没有老师的介绍根本就不知道这些书籍的存在。而正是有了《增补》这样的书存在,才有可能让初学者读到通俗的文字,而其中有志于此者还会继续进行深入的阅读和探求——这也是好书的另一种魅力。
      
      邓先生的文章写得如此好,也是由于这些文章很多出于知人论世之故。他在这部书中经常提到谢国桢、俞平伯、夏仁虎等老先生,对于这些人他不仅是认识,且有的还是他的老师、朋友,君子相交数十年,怎么会对他们和他们的著作不熟悉呢。
      
      除了知名的著作之外,作者还经常引用各种俗曲,这在文人之中是十分难得的。民俗这些事情,本来就是来自于民间,不可能局限于书斋之中。历代的笔记虽然丰富,但是却不可能完全替代民间的话语。阳春白雪固然高洁,但是下里巴人才是最近真实的。《增补》经常引用的俗曲百本张就是这样的情形,作者毫不吝惜自己对这些俗曲的喜爱,经常称其为“天籁体的好文章”,远远高于“高级作家”的文字。
      
      其三、情感真挚
      
      如书前言所说,《增补》的文章多是“专栏外稿”,虽然“几年之中写了上千篇”,但是“充分抒发了对京华的眷恋之情,满足了在胸中埋藏已久的创作欲。”这样的编辑方法虽然没有使这部书结构松散,但是在读的时候我们却可以发现一个规律,那就是在很多文章的结尾处,作者都要感叹一下,不是抒发怀念之情,就是太息旧京不再,有的时候甚至赋诗一首以遣情怀,如其在《围炉》一篇中最后写了一阕《忆江南》:
      
      京华忆,最忆是围炉,老屋风寒浑似梦,纸窗暖意记如酥,天外念吾庐。
      
      我们在阅读的时候可能会纳闷只能会厌倦为什么作者几乎在每一篇文章结束时都要感叹,那么我想能够好好感受上面一首词中的意味,我们就能理解作者了。
      
      当然了,这也并不是说这本书就没有瑕疵,有的时候作者也会犯一些小错误,或者说这根本不是错误,因为就北京风土来说有的地方并没有确定的根据,更多的时候也就是一种通说。作者在《胡同》一篇中谈到大小沙果胡同的名字时说:
      
      西单原有“大沙果”、“小沙果”胡同,在旧刑部街附近,这是谐的“打、杀、剐”等字的音,当年在刑部大狱打官司的人,都是九死一生。这些胡同,都是当年犯人必经之路,又是有历史血痕的了。
      
      其实这大小沙果胡同在名称的演变上并没有“打、杀、剐”的意思,他们在明朝叫做大小沙锅琉璃胡同,到了清朝才成了“沙果”,琉璃两个字不知道哪里去了。具体可以参看一下专门介绍胡同名字的书籍。
      
      这个小错误对于这本书来说根本就是瑕不掩瑜,或者根本说不上是瑕,因为北京历史之丰富就是由于这些不同的传说存在而深厚的。
      
      整体来说,《增补燕京乡土记》这部书,其地位不亚于孟元老之于《东京梦华录》。更为重要的是,在邓云乡先生之后,在解放之后乃至改革开放之后,北京这个古城作为一个历史概念完完全全的成为了历史,是不可能被复原的了,而见证这些历史的老人随着时间的流逝也只会越来越少。而这部书可以说担当起了留存这些不可复制和重演的历史的重任。
      
      历史远去不可留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这些历史中蕴含的北京风骨、北京性格,乃至京韵京味都有可能随之消失,而这部《增补燕京乡土记》则就是那种让我们记住历史,而不至于在西化和现代化的大潮中魂飞魄散的好书之一。
      
  •     真是好看!
  •     感谢你啊有澡堂子的资料==
  •     绝对杰作
  •     邓老的最佳作品了,真实而纯粹的老北京风情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