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不带这么侃的

出版社:中国和平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5
ISBN:9787513705295
页数:183页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大禹时期有蜡烛吗 电视剧《牛郎织女》中,经常会出现红蜡烛的镜头,可是电视明明说的是大禹时期,那时哪里有红蜡烛呢?看来牛郎织女这段浪漫的爱情,还是要靠火把来照亮了。 在远古,多神话,名蜡烛,实火把。 到汉代,有雏形,要照明,用蜜烛。 说到蜡烛,大家对它并不陌生,在中国古代,蜡烛是一种重要的照明工具。唐代诗人贾岛就有“佩玉春风里,题章蜡烛前”的诗句。宋代词人晏殊也有“蜡烛到明垂泪,熏炉尽日生烟”,从中也可看出蜡烛的照明作用。蜡烛看起来很普遍,以至在现代所拍的古装剧中,凡是照明工具,基本都用蜡烛,这就有问题了。 古代有所谓的“烛”,它也是一种照明工具,但却不是蜡烛的样式,而类似于火把。古人讲究礼仪,在别人家里做客,到晚上时,主人会点起火把,如果火把烧到木把处时,客人就应该告辞,不能再逗留了,这叫做“烛不见(xian)跋”,“烛”指的是火把,“跋”就是火把的木把。春秋时,有个叫颜叔子的人,在自己家房内。偏偏有一天晚上下大雨,隔壁住着一个寡妇,她的屋子给雨水冲塌了,于是就到颜叔子家避雨。颜叔子觉得男女共处一室,有伤风化,又不好拒绝,于是就让她拿根“烛”(火把),照亮整个屋内。当时“烛”根据形状有不同的称呼,比如没有点燃的火把,称作“燋”;能拿在手中的火把,称作“烛”;插在地面上的大火把,称作“燎”。 到了战国,中国出现了灯。灯的繁体写法是“烃”,“登”在古代是一种陶制的叫做“豆”的容器,一般用来盛放肉酱。秦汉时期,“登”的形态发生变化,盘中出现了一根长钉,用于固定可燃物,手柄下端也有了底座,便于摆放于平面。因为“登”基本上是青铜制作,于是就写成了“镫”。至于“烃”字,直到魏晋南北朝时期才出现。点灯时,人们会将麻绳、苇草、松木条、树皮等捆起来,固定在灯的长钉上,当做捻子,盘中装满动物油脂,当点燃捻子时,就可以当照明工具使用了。有的灯也装有植物油脂,不过那是在隋唐以后了。 至于我们现在所说的蜡烛,至早在汉代时才有,根据《西京杂记》记载,西汉初年,南越王向汉高祖刘邦进献了石蜜5斛、蜜烛200枚等,汉高祖大喜。其中的蜜烛就是现在蜡烛的雏形,当时还是进贡的物品。唐代诗人韩愈在《寒食》中写道“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人五侯家”,寒食节那天,汉朝的皇帝要赏赐大臣们蜡烛,可见蜡烛还是十分稀罕的东西。直到明清时期,蜡烛才真正普及到普通百姓家中,成为一种日常的照明工具。

前言

求真匡误,爱心至上    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伟大民族,中华子民一代又一代坚忍不拔,构建了中华民族文化的摩天大厦;中华子民有独特的知识享用权,以至于每天都有千姿百态、争奇斗艳的历史文化产品破土而出,铺天盖地。历史题材的影视剧是怒放其中的奇葩,无论在创作或者产出方面,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这是好事,懂得充分发掘祖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传统文化资源,弘扬民族文化,鼓舞民族精神,让中国更加豪迈地走向世界,让世界加速认识中国。    文化产品,涉及学术。任何学术,都须要直面两个问题:“求真”和“致用”,二者辩证统一。求真而不能够经世致用,枉费学术;唯求致用,而不顾客观事实,甚至践踏史实,就会造成失误。在历史题材的影视剧中,其历史知识的错误、缺失、偏差随处可见。毋庸讳言,这些都是前进中的偏颇,不值得大惊小怪。但是不能够听之任之,更不能让错误问题泛滥,需要加以纠正。如何纠正?现代社会,讲究投入成本。谁来为纠正这些错误问题所花费的劳动买单?这需要有责任心和奉献精神的人挺身而出。    作者则是这样一名积极热情的青年学人。他有自己的专业,本着强烈的责任心,放下手头研究课题,花费大量时间审视影视剧,纠正其错误问题。有些知识性错误,从专业视角看,一眼就能够发现。但是,如同疗疾,开处方的时候,需要谨慎。历史学重视依据,落笔的时候,需要核实资料,不得不披阅浩瀚的文献,有些问题还需要加以考证。不能够以错易错。一两个问题,尚可以“激情”参与一次;连篇累牍,则考验耐力了。流行的影视剧中,有些历史知识和常识性的瑕疵不可谓不多,积累起来编纂成册,这个劳动量不小,这本小册子负载了作者的劳动汗水,为社会提供了一份价值不菲的贡献。    这本小册子,其体例比较活泼,结构明快,可以划分四大块。其一,每篇提炼一个命题,直揭错误问题。其二,每篇开头有一段小序,用黑体字编排,言简意赅点明错误问题、性质、来源,勾勒一篇的主要内容,有利于读者在很短的时间明白错误的真相。其三,用民众喜欢的“三字经”形式,提炼八句话,对错误问题提出批评。文字轻松活泼,略带调侃和打油,加强了感染力,给人以深刻的印象。这正是善意批评的目的之所在。其四,撰写正文,梳理历史线索,正面阐述正确的历史知识,还历史问题的原貌。所有篇幅,配有插图,强化了主题。    不敢说这本小册子能够在文化产品的市场发挥多大作用,至少在错误和漏洞较多的影视剧面前,具有传播正确历史知识、常识和校正视听的积极意义。而对于今后历史剧的诞生,可以引以为戒,减少或者避免重复错误。从这个层面看,十分期待这个小册子,能够延续编纂,不断出版,为历史剧的创作和产出提供一道绿色的防护墙。也呼唤更多的人参与这个劳动,为净化文化产品市场奉献一份光和热。    周怀宇于合肥    2012年12月23日

后记

作为一名编辑,我觉得对于现在的学生来说,学习历史真是一件既好玩又辛苦的事。    说好玩,是因为现在有着充足而富裕的历史资源信息公布于网络、纸媒、电视、电影等大众传媒中,犹如饕餮大餐,可以饱食无忧。并且,还有历史中的轶闻趣事做开胃小菜,各种文化知识做美味甜汤,真可谓好吃好玩至极。说辛苦,是因为学生不得不背负升学的压力,要反复地背诵课本知识,以及那些千篇一律的教辅答案,去应付各场考试。    于是,身边的学生朋友们,都在抱怨这样的一件事:“我是真喜欢历史,却不知道如何学历史,靠背诵来学习历史,可真让人受不了。”他们更乐于去网络、影视、纸媒那里去寻找他们喜欢的信息。但那里的资源又不尽是那些配料安全、食材放心、烹饪合理的美味佳肴,有时候总会碰到一些粗制滥造和食材不佳的,也会让人倒尽胃口。其实,除了冒着“食物中毒”的危险或死记硬背的痛苦之外,我们的学生朋友们完全有更好的方式来熟悉历史、关心历史并钟爱历史。    许多历史学家都注重各种历史资源的吸收与采纳。章学诚先生主张“六经皆史”,除《四书》《五经》外,别集小说都是历史。陈寅恪先生极其看重史料,他利用新方法、新材料,以诗证史,写成《柳如是别传》;另外,陈先生在注重真史料的同时,也看重伪史料,他认为伪材料亦有时与真材料同样可贵。因为根据考据出来的时代及作者,则能说明当时依托的情形与实据,则又是一条极好的真材料。伪史料尚有可取之处,当今影视资源中的一些错漏之处,抑或可以有借鉴和甄别的利处,这也许是我们学生朋友学习历史的一条新途径。    学生朋友们对影视资源往往都有着极大兴趣,并乐于“探讨”其中的各色问题,这是一个好现象,说明他们对历史知识都有很强的好奇心。但是,对于影视资源中出现的错误情节,则需要学生擦亮眼睛,用己长驳彼误,才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比如,在看《康熙王朝》的时候,结合课本介绍,学生会更好地知道康熙作为一代帝王的千秋功业。但是,电视剧中肯定有许多剧情,和书本中介绍的知识不尽相同。康熙究竟怎么擒拿了鳌拜,究竟什么时候平定了三藩,又是何时收复了台湾,等等。这些时间是否和史实对应?影视剧中拍对了几分,又拍错了几分?错误又在何处?如果带着这些疑问去看电视,那么我们的收获一定是硕果累累。    从另一方面来说,如果能保持“多闻阙疑”的精神,那么影视剧就是我们的一份考卷,考得好不好,就在于平日学得好不好。如果想考好的话,首先,可以多看一些关于日常生活的百科知识图书,多增添对历史知识的学习和认识,这也是本书增加推荐书目之目的。其次,学生朋友们可以多去博物馆开阔眼界。博物馆是为公众提供知识、教育和欣赏的机构,其中汇集、保藏了许多具有科学性、历史性或者艺术价值的物品。参观展览时,看那些实物冲破千年历史的滚滚狼烟和厚厚尘土,以清丽脱俗的姿态,呈现在你的面前,你就可以看到真实的历史,而不是传说。相信,这时候的你对历史的感受力会远远超越影视剧所带来的一时的兴奋。最后,“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带着一颗怀想历史的心态,走遍祖国的大好河山,看看当时人的居住条件和地理环境,看看古代先人留下的文化遗迹,这些都会将历史的感觉印入你的心扉,你会更好地感受历史无穷的魅力。    当然,通过找影视剧的错来学习历史,这还只是一个开始。说了这么多,其实不仅是针对学生朋友,包括那些爱读历史、想读历史的青年朋友们都是一样的道理。条条大路通历史——这是一位编辑工作者的心声。

内容概要

倪梁鸣,安徽合肥人,历史文献学博士,生性沉稳,存默好静,勤于文献,潜于历史。闲看电视,偶有所得,倾心尽力,所思求实。不揣浅陋,以献读者。 郝梅梅,安徽寿县人,中国古代史博士。热爱历史,一直从事历史研究与教学工作,指导学生历史类课题多次获得省级奖项,并发表学术论文若干篇。

书籍目录

扁鹊和华佗 上古时代的“豆腐” 大禹时期有蜡烛吗 远古时代有黄瓜吗 商朝人能吃到茄子吗 商代的西瓜 “公山狃”与公山不狃(niu) 春秋时代有板凳吗 “百变金刚”的面条 玉漱公主的水墨画 带着酒坛一起穿越 谁动了秦代的“五刑” 葡萄和汗血宝马 吕雉为什么嫁给刘邦 刘邦能吃到菠菜吗 一片红红的辣椒 姓“胡”的胡萝卜 不可小看的胡椒 林昭仪还是林夫人 三省六部中的户部 踏破铁鞋无觅处 汉武帝知道陶渊明吗 汉代宫殿知多少 视察细柳营究竟是谁 封早了的魏其侯 茫茫武威何处寻 赵飞燕去买烤白薯 孙权“先知”西汉 董卓和十八路诸侯 “汉贼不两立”出自谁口 从南美洲赶来的土豆 梁山伯和祝英台 《长干行》,很流行 陈叔宝是怎么死的 李世民什么时候出生 从“飞钱”到“交子” 唐朝的“九门提督” 郎世宁的《罂粟图》 姓氏排名和《百家姓》 穿越唐代的玻璃镜 看古人如何作揖 武媚娘能和亲匈奴吗 没有逻辑的逻辑 三脚猫的起源 500万两饷银 爆竹声中一岁除 李隆基的祖父是谁 黄龙府和龙王庙 宋真宗与苏东坡 嘉靖四十五年的严嵩 孝庄寝宫里的《雨霖铃》 郑板桥的“难得糊涂” 康熙和《随园食单》 “二十四史”名称的由来 主顾指的是什么 《卜算子·咏梅》也被穿越了 顶着几个脑袋走御道 甄嬛其名如何读 甄嬛弹奏的古琴 徐氏《四书》 编辑手记

编辑推荐

《历史不带这么侃的:影视剧中的那些错(中国•古代篇)》由中国和平出版社出版。

作者简介

《历史不带这么侃的:影视剧中的那些错(中国•古代篇)》介绍了影视剧中的那些错:被穿越的建章宫、昭仪、户部、《随园食单》;被早产的面条、胡椒、辣椒、土豆;被摆错的玻璃镜、《罂粟图》、《雨霖铃》、古琴;被篡改的五刑、细柳营、十八路诸侯、李世民;被误解的吕后结婚、逻辑、甄嬛、《四书》;被创造的公山不狃、500万两饷银、蜡烛、板凳;被张冠李戴的华佗、汉贼不两立、李显、黄龙府……


 历史不带这么侃的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发布书评

 
 


精彩短评 (总计4条)

  •     和历史布袋这么玩的一样,都是写影视剧中的错的,内容很出色,语言很幽默,还有手绘的画很精致。
  •     虽然很多历史剧其实是不错的,但细节上总有疏漏、失误之处,作者这样既指出不足、又没有攻击剧本本身的善意“啄木鸟”是最需要的
  •     发现一处问题,也是一种创新; 纠正一条谬误,也是一个进步; 澄清一段史实,也是一份收获。 每个读者都是考量影视剧的大专家。
  •     古代影视剧中的bug。。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