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主席与战友

出版日期:2016-1-1
ISBN:9787010152454
作者:吴冷西
页数:297页

内容概要

吴冷西(1919—2002),广东新会人。1937年进入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及马列学院学习并任教,1941年进入中共中央机关报《解放日报》任编辑和国际部主任。全国解放后,长期从事党的新闻工作,1951年起任新华社社长,1957年至1966年兼任人民日报总编辑,1964年同时兼任中共央宣传部副部长,直至“文革”开始。1982年任广播电视部部长。从1960年起至2002年,连续当选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席团主席和第二、三、四届理事会主席,第五届名誉主席,并任中国广播电视学会会长。
1959年起参加党中央、国务院重要会议文稿的起草工作。1975年任国务院政治研究室和《毛泽东选集》材料组领导成员;1977年任中共中央毛泽东著作编辑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参加《毛泽东选集》第五卷的编辑工作;1978年任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副主任;1980年任广东省委书记。
曾任中共第十一、十二届中央候补委员,第三、四、五届全国人大常委,第七、八届全国政协常委。

书籍目录

前言
一、延安十年
(一)从陌生开始
(二)在《解放日报》的感受
(三)传世杰作
(四)夜以继日的关注
(五)整风、改版和思想改造
(六)从日本投降到延安撤退
二、忆毛主席
(一)从评价斯大林说起
(二)新闻的阶级性
(三)政治家办报
(四)批评“反冒进”
(五)鼓足干劲与压缩空气
(六)武仗与文仗
(七)冷静的促进派
(八)实事求是
(九)又斗争又团结
(十)报刊宣传要转变
(十一)从学术讨论到“文化大革命”
(十二)附:《五不怕及其他》
三、七千人大会中的少奇同志
(一)一次极其重要的会议
(二)两个“三七开”
(三)批评分散主义
(四)自我批评与出气会
四、调整时期的少奇同志
(一)进入调整时期
(二)七千人大会
(三)社会主义也会发生经济危机
(四)工作问题不要联系阶级斗争
五、我对周总理印象最深的几件事
(一)第一次谈话
(二)“助理总编辑”
(三)入城以后的新课题
(四)每日必看《参考资料》
(五)台湾海峡的两次风浪
(六)一次严厉的批评
(七)李宗仁的记者招待会
(八)第一次核试验
六、周总理在1961年至1964年
(一)八字方针的提出
(二)大兴调查研究之风
(三)七千人大会上的自我批评
(四)经济困难比估计的要严重得多
(五)采取非常措施
(六)抓阶级斗争不能影响调整工作
(七)国民经济全面好转
七、记廖承志领导新华社工作
(一)受命于全面内战开始之际
(二)撤离延安
(三)太行临时总社接替工作
(四)远离中央的太行时期
(五)在西柏坡与中央汇合
八、忆乔木同志
(一)从社论中认识乔木同志
(二)在乔木领导下接受集训
(三)优秀政论家的风范
(四)从庐山会议到“文化大革命”
(五)重新工作
九、怀念启蒙老师艾思奇
(一)《大众哲学》对我的启蒙
(二)“老艾”印象记
(三)与艾思奇同志一起工作
十、同家英共事的日子
(一)杨家岭相识
(二)静谷求援
(三)初度合作
(四)豫北调查
(五)庐山风云
(六)再上庐山
(七)七千人大会
(八)挫折北戴河
(九)从《十条》到《二十三条》
(十)暴风雨前夕
(十一)东湖永诀
十一、怀念姚溱同志
(一)毛泽东思想宣传家
(二)投身中苏论战
(三)参加“五人小组”的工作
(四)最后诀别
(五)悲烈辞世

作者简介

本书依据吴冷西同志手稿校订整理。
吴冷西(1919—2002)是中国新闻界著名领导人,自1952年起任新华社社长,1957年至1966年又先后兼任《人民日报》总编辑、中宣部副部长,1982年任广播电视部部长。长期伴随在毛主席身边,见证了许多决定中国命运的重大决策过程。
他是中共党内重要的笔杆子,从1959年起参加党中央、国务院重要会议文稿的起草工作。1975年任国务院政治研究室和《毛泽东选集》材料组领导成员,并负责1981年《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写作的常务工作。
吴冷西奉调主持《人民日报》工作时,毛主席提醒他,要对困难有充分的估计,要准备碰到最坏的情况,要有“五不怕”的精神准备,也就是“一不怕撤职,二不怕开除党籍,三不怕老婆离婚,四不怕坐牢,五不怕杀头”。
毛主席还对他说:“如果在《人民日报》呆不下去,就回到我这里当秘书。”


 回忆主席与战友下载



发布书评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