顽疾

出版日期:2015-12-1
ISBN:9787010153388
作者:张宏杰
页数:308页

内容概要

张宏杰:蒙古族,1972年生于辽宁。东北财经大学经济学学士,复旦大学历史学博士,清华大学博士后。曾先后就职于某金融机构及某大学。著有《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中国国民性演变历程》《大明王朝的七张面孔》《饥饿的盛世》《坐天下很累》等。《百家讲坛》主讲人,大型纪录片《楚国八百年》总撰稿。

书籍目录

自序:千年顽疾为何无良方  / 001
第一部分 最坏的结局,最好的样本:
清王朝的腐败与反腐败
第一章 大清王朝唯一不贪腐的衙门 // 003
第二章 “陋规”是一种制度性腐败 // 039
第三章 康熙应该对清代的制度性腐败负最大责任 // 057
第四章 雍正皇帝的“高薪养廉”改革 // 085
第五章 养廉银改革为什么失败了 // 101
第六章 由“中兴名臣”主导的最后一次裁撤陋规 // 117

第二部分 高薪未必养廉,但低薪一定腐败:
中国俸禄史的启示
第 七 章 汉代:为什么西汉清廉而东汉腐败 // 139
第 八 章 不给官员工资是贪小便宜吃大亏 // 155
第 九 章 高度人性化的唐代俸禄制度 // 163
第 十 章 宋代“高薪养廉”到底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 ? // 169
第十一章 元朝俸禄制度的缺陷 // 187
第十二章 “官俸最薄”与“腐败最烈”的明代 // 191
第十三章 清代俸禄制度 // 205
第三部分 高贵的穷人:
荒诞制度下的官员真实生存状态
第十四章 窘迫的曾国藩:清代京官的生活水平 // 219
第十五章 曾国藩的小金库:清代地方官员的真实收入 // 241
第十六章 刘光第和那桐:晚清京官一穷一富的两个极端代表 // 251
尾声:反腐败是一连串的事情 //271

作者简介

本书是著名历史学者张宏杰的新著。公开出版之前,由罗辑思维发行3个月,销售达数万册。张宏杰以非常确切的历史史实和真实数据,对中国汉宋元明清等时期官员的工作生活状况、收入支出情况,以及国家制度设计等有关从政的方方面面作了全面的介绍,深刻剖析了中国官员的真实生存状态和生存之道,是了解中国社会和官场生态的不可多得的好书。
历史是连续的,今天的中国社会,在物质层面上已经与传统社会面目全非,但是权力结构的基盘,仍然保持着强大的惯性。腐败,仅仅是投射这个权力结构的一个入口。逻辑思维罗振宇先生推介本书时说:《顽疾》这本书,点出了每个人一生中都会遇到的三个问题:一是如何分析自己身处的格局之网?二是如何自己建构一个良性之网?三是如何破出一个恶性网络?既享有其资源,又不同流合污。


 顽疾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8条)

  •     从历史中寻找 可以解决当代腐败问题的方案,每个朝代的历史背景,统治阶层的个性,以及社会的发展水平都描述得非常详细,当然也很生动。小说的笔法,而且说的都是人话,所以看起来不累,也能引发人深思。全书可以看到,作者有一种克制的态度。特别是读完全书后,突然发现作者隐藏起来的那些心思,会心一笑。我们的腐败可以算是一种传统,所有我们现在讨论的反腐的手段,历史都试过。所有的统治者都希望能更好地管理国家,也是更好地管理自己的手下,那么合适的办法呢?抓住他们的小辫子,腐败就是他们的小辫子之一。所以:听话 OR 腐败,你只能选一个,看看历史的抉择~
  •     传统社会的皇帝经常有很多反腐败的点子。北魏太武帝就建立过一个举报制度,号召天下百姓跑到皇帝面前直接举报官长。结果跑来的都是地方流氓和豪强。朱元璋对官员有一种农民思维式的痛恨,反腐最为激烈,地方官贪污60两,在土地庙前剥皮示众,其反腐时期杀了十几万名官员。但是这都没有用,没触及根本。有几个原因,一是权力决定一切资源的分配,皇权本身经常是最大的腐败,是一个超经济强制的社会,所有人给皇帝打工。历代统治者的原则都是利出一孔,天下所有利益要用皇权,自上而下地赐予。人只有攀附权力,才能安全。二是权力不受约束,古代社会历来讲人治,御史台、都察院几乎形同虚设,许多王朝的中后期往往皇帝带头腐败,那监督系统就完全失效。它没有外部的监督力量。三是低薪制度导致的腐败恶化,中国历史上,除了唐代,几乎都是薄薪制,薄到无法养活子女,因而官员不得不在公务之外另谋生路。其实管子、汉宣帝、唐玄宗、宋太祖等许多皇帝都认识到,低薪必然滋生腐败的道理,但是因为皇权的任意性,加上每个王朝都有不断扩大官员编制的倾向,良好的薪俸制度经常短命,结果就导致官场和社会周期性败坏。君主专制引起了两个问题,中央集权的完善,以及官员权力的分散制衡,这两点都会促使官僚体系无限扩张,以至于到社会无法承受的地步。皇权是自私和短视的,由于战乱,皇帝经常克扣官员工资充实中央财政,但和平之后又不想收手,引起了周期性的低薪制度。有的皇帝迷信一些理念,比如乾隆就不顾通货膨胀,强行固定官员的养廉银名义数额,结果导致王朝慢性腐化。清朝的海关是精细化管理的部门,征税规则明确详细,实行商人亲自记账的方法,实行多重监管核算制度(户部和广东巡抚),并有严格的惩戒制度。但这并没有卵用,因为执行起来太困难,也没人愿意监督,皇帝派来的都是亲信,互相交好。而且海关也是皇帝的小金库,不容外人插手,只是为了多收钱。外国人来做生意,只能跟“十三行”来做——中国政府指定的十三家商人——吃哑巴亏。英国人对海关的种种腐败极不适应,虽然腐败的钱算上去关税也不高,但是海关官员们贪得无厌的嘴脸,不透明的肮脏的交易过程,都让人深感屈辱,外商知道他们的钱大多没有上交帝国财政。1792年,马格尔尼带了一堆礼物访华,想解决这个问题,要求税收透明,开辟新的贸易口岸,但被乾隆一一驳回。因为思维方式不同,英国人以为海关是公家部门,皇帝则把法官当成自己的私人金库,只会交给收钱更多的亲信看管,亲信为了报效皇帝,又要拼命腐败。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英国人赫德接手了中国海关总税务司的职责,在所有重要岗位全部换上外国人,使用英国的会计制度,防止造假;设立了独立的审计机构——稽查账目税务司,巡视各个海关,抽查账簿;把海关公务员的薪水提高几十倍,以至上千两。多管齐下,大幅提高了海关效率,让海关税收从大清财政的5%上升到26%。皇帝对此极为欣慰,赫德死后被皇帝追封为太子太保。清朝雍正时期,一两银子约合人民币600元。但清朝巡抚一年俸禄只有155两,所有的官员都在通过陋规来搞灰色收入。官员的穿衣、养家、社交、供养工作人员、全部要自掏腰包,国家是不管的,因为皇帝想省钱,而且还有康熙的祖训“永不加赋”。甚至连阅兵,通信,清政府都不会出一毛钱。这就让陋规变成了不得已的灰色收入:包括节礼、漕规(地方向中央运粮部门中产生的费用)、关规、盐规(盐商进贡)、钱粮平头银,等等。官员之间的礼金,还分为见面礼、节礼、贺礼、谢礼和离任礼等等。大官吃小官的进贡,小官吃吏员,吏吃老百姓。地方官可以随意操纵法律,随意征税,吏则跟豪强勾结,明目张胆地抢钱。其中最著名的多收钱的名头就是“火耗”,本来是熔炼时的金属消耗,结果成了敛财的万能名头,比例高达20%——200%,最终导致老百姓负担过重,官吏则集体腐败。陋规体系在康熙时代确定,在雍正被养廉银改革掉了,在乾隆又死灰复燃了。康熙性格温良,跟李世民有点像,处处为他人着想,极为体恤官员。但是他8岁登基,久居深宫,不了解官民关系和民间疾苦,因此在处理腐败上手段过于软弱,除了年轻时几次整风反腐,树立于成龙为道德模范,康熙王朝都在慢性腐败之中。康熙时期,中央财政的比例为87%,地方只有13%,无法糊口,成为腐败的永动机,这又跟康熙沽名钓誉的永不加赋很有关系。康熙的思维也有一定逻辑,他读历史,觉得腐败是不可治愈的,只能缓解,官员肯定会揩油的,只不过他只能让他们少揩一点,用提倡理学,树立典型来治理。这是不行的。雍正则手段狠得多,养廉银改革(火耗归功,弥补亏空)后对依然贪污的官员纷纷抄家,严惩不贷,导致了难得的十几年治世。战国以前我国主要国家都是领主世袭制,但这样的制度让国家变成了一些小贵族领地的结合,不利于打仗动员。在战国时期,世袭制就消失了,变成了中央集权制。汉代初期的俸禄制度是高薪养廉的,但是它只涉及小部分高级官员,而普通和基层官员收入十分微薄,收入差距很大。这样的体制是不能避免腐败的。基层官吏,尤其是吏员,往往和地方豪强勾结,利益盘根错节,新官上任如果不能跟他们搞好关系,就会寸步难行。汉宣帝认识到这个问题,提高了基层官吏的收入,加上汉朝的吏是有上升为官的通道的,因而此时成为汉朝吏治最好的时期。后来科举制,封死了吏的晋身渠道,就让吏治更加败坏。东汉中期,汉安帝时羌族叛乱,国库空虚,就开了克扣百官工资的先例,结果就是官风大坏,官民关系恶化,民不聊生,当然,这也有东汉党政,宦官外戚专权的原因。低薪制下官员发生了很多悲惨故事,比如南朝陈时清官褚玠就遇到过,去山阴当县令,到任后打击豪强,成效显著,但离任的时候竟然没有路费。多亏皇太子资助,才能离任返回首都。最恶劣的制度是无俸制,官员完全没俸禄。用这种制度的都是北魏、元朝这些少数民族政权,他们习惯了靠掠夺来获取收入——分配没有规律,严重不均。这种制度,除非皇帝及时采用汉制,否则都会迅速败坏。北魏虽然经过多次改革,但后期也因为战乱,削减百官俸禄到日常的四分之一,结果政府再度陷入腐败,很快灭亡。唐玄宗的思路就是高薪养廉,所以唐代官员待遇很好,每人都会有职田、俸钱、食料和杂用四种收入。官员还配有公车,各个事务几乎都有拨款,退休工资是工资的一半,俸禄还随着物价水平提高,官员就活得很好。明朝低薪制度的特点是,官员俸禄极低,因为绝大多数钱都分给了皇室家族,也就是朱元璋的后代了。一边官员吃不饱,一边拼命抓贪腐,这就是朱元璋农民思维导致的悲剧。清朝一开始继承明制,结果就很不好,直到雍正下大力气改革。曾国藩的外圆内方:外表看是个世俗官员,接受潜规则,接受一部分礼节。但是实际上他不收陋规,拒绝腐化,收礼从不超过20两银(相当于现在4000元),即使为了人情世故而从盐运和海关中收取的小金库,也是为了维持公务和正常交际,去职后他将剩下的一万多两银子全部匿名捐出。自己一生俭朴。那些要名誉的清官,似乎就很不如他了,这种清官把其他所有人都置于难堪的境地,因而就没人会亲近,做不成事情。学习新加坡的经验,总理年薪170万美元。工资越高,服务水平越高,这才是常态。反腐败,一要有合理的比一般私企较高的收入;二要收入和公务透明化,接受监督;三要有独立的强大的反腐败机构。其余,公民的反腐热情,司法一定的独立,对政府权力的制衡,合理的公务员规模,也非常重要。
  •     中央集权的大一统国家必然要设置大量官员,控制社会的一切,这样才能保证皇权贯彻下去,而且为防止地方做大,中央财政必须打压地方,而官多了财政支出必大,王朝初期官少还好,后期官僚集团自我膨胀,为了节约开支必然低薪,然后默许官员自己捞偏门,这就是腐败的原因,但文中也说了高薪不一定养廉,还要制度配合,但我觉得其实还有一个作者没提,我们的文化,不一定官员才会贪污才要反腐,现在学个车学费之外花销也不少,看个病也要红包,孩子上学也要,人情关系遍布我们社会,紧缺的资源权利都会拿来变卖,举香港和新加坡的例子,其实我觉得不合适,人家在华人社会这么廉洁在于他的小,没有中央和地方这么纠结的关系,不用设立这么庞大的官僚系统,如果我们是邦联制度,地方各自结算,那起码东南沿海的税收自己都富裕何必卖地搞地产经济,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太枯燥了,读不下去,看来自身有待提高
  •     有理有据 历史就是这样 赤裸裸的展现在你眼前 是想是做还是无动于衷 全凭看客如何
  •     不知道为啥看的时候,总觉得像在看PPT……
  •     数字堆砌了很多,但写的没有什么章法,观点还是总结的不错。
  •     现今的中国的政治环境与以往没有很大的差别,对行政权力的监管主要依赖于内部。只要内部没有意向去打击预防,那么多数情况下官员是无所畏惧的。毕竟官员和官员才是一个群体,在维护集体共同的利益这点的看法是一致的。
  •     高薪未必养廉,底薪一定腐败。
  •     这本书非常的好,系统的总结了很多的东西。我的观点:物质的极大丰富,是反腐的根本所在,伴随着物质的极大丰富,相应的人就不想贪了,而且物质会提高人的素质。这符合马克思的唯物史观。曾国藩那部分讲的真好啊!大人物什么样子???看了后,真是学习到了很多。
  •     1. 钱给够. 2. 透明监督. 3. 严惩贪腐. 缺一个不可
  •     对于爱好历史官场的,可以看看。罗胖卖书的噱头,找到你人生的顽疾,并予以根除。仅仅只是噱头,不建议购买。
  •     挺好。终于知道很多朝代是怎么灭亡的了,其实根本原因不是农民起义,而是皇帝太小气,不会管也不会理。读起来不枯燥,这是难得。很有恍然大悟的感觉。 本人是做HR的,想着等过几个月读书分享会,拿来说说古代官员的薪酬制度,可以让大家增广见闻,也可以小小卖弄一下谈资。读书,要用的。
  •     对于写这本书的出发点我们不得而知,有可能借古喻今;刚看了一半,总体觉得,观点十分明显,但是在叙述上有点啰嗦。其实,我也是看到罗胖推荐才来看的~
  •     高薪未必清廉,低薪必然导致腐败
  •     专业,有空再想想写书评
  •     这还是我在寒假的时候看完的书,今年我居然就看完了一本新书。到现在我印象还很深刻的是,皇权社会当权者的权力很大,而且没有节制。这或许是我国历来腐败的原因吧!但现在有了群众的监督之后,应该会好很多。
  •     高薪未必养廉,但低薪一定腐败。
  •     目前看没啥新意,就是篇答辩论文……
  •     敢写 但终究不敢全写。。。 最后一层窗户纸似乎是留给了我们自己去捅破~
  •     以史为鉴,虽然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但螺旋上升中有总有不同。没有看过的康雍乾,以及曾国藩。
  •     本书观点––贪腐因为工资低
  •     总有根源可以追溯
  •     从清朝作为出发点,分析典型的清末海关的不贪污,延伸到中国古代各朝各代的腐败现象总结:高薪是养廉的必要条件!
  •     反思中国历史,如果想要有效治理腐败,要从三个方面入手:一、简政放权,把权力还给社会。二、强化对权力的约束,建立有效的权力制衡与约束机制。三、建立合理的薪酬水平。
  •     对历史每个阶段的解读还是很详细到位的,虽然读到后面发现道理都是差不多的。
  •     值得一读的一本借古喻今的书,作者深入分析了中国古代反腐制度的得与失,对今天中国反腐倡廉有一定意义。
  •     可以说是中国腐败及反腐败简史。第一部分主要写清朝的腐败问题以及晚清海关的外国人改革所带来的一时清廉。第二部分则从汉朝开始讲述各主要朝代的俸禄制度,以及腐败反腐情况。第三部分则从晚清3个人物的不同代表来表现当时的不合理制度带来的腐败问题。简而言之,中国历史的腐败主要是由于财政问题导致官员的俸禄低下,以及官吏两个阶级的俸禄差距巨大,而基层吏员权利巨大以导致盘剥百姓,而且每逢国家遭遇危机,财政崩溃后恶性循环,可以说以古时的财政以及金融条件,此问题完全无解。作者给出的解决方法也是老生常谈,无多少新意。
  •     最近这些年反腐也是热点,偶然发现的,读了就停不下来,里面前言总结的很关键,后面也很好,中间就是各个朝代腐败反腐败的一些实情,不过引用的文言文不少,很多没有翻译,我就大概略过了,里面介绍了很多古代官吏的生活状态和薪酬制度。后半部分也有近现代世界上的反腐败的论述
  •     张宏杰的书我非常爱看,这本的命题也很吸引人,可惜纸质书里只是老生常谈的历史腐败故事和蜻蜓点水的当代反腐建言。然而读古可以通今,我们身处这个世界,环境如此,能够选择的就是自己的活法,正心诚意则万物皆备于我。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     真相在历史中一次次重复。高薪未必廉洁,但低薪肯定腐败,因为活不下去。再一个机构必须强有力的反腐,制度能透明规范才能真正反腐。没有新观点但以史写反腐,这个角度很新颖
  •     内容详实,但观点并不过人之处
  •     真的好书
  •     从罗辑思维买的这本书,如果没记错的话,高晓松也在节目里引用过这本书的观点,感觉这本书最重要的启示就是学好经济学,并且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     …干货多,水泥货少。
  •     抓住了腐败的三个核心问题,权利,人性,制度
  •     以一个小的切入点,来分析中国历史上的贪腐。读史可以鉴今,也许这可以从一个方面提出当前社会反腐的一个解决思路。
  •     明明是通过管理能处理的问题 一旦和意识形态面子搅合在一块 那就非得以翻天覆地的变化才能纠正咯
  •     还是不错,是本会让人深度思考的书。
  •     张老师说得一手好段子,好读。
  •     反腐的前提在于承认人性恶的一面,不幻想用道德自律来解决问题。高薪维护生计、制度约束权力、惩戒威慑罪行,只有三项并举,才有遏制贪腐的可能。热播的《人民的名义》中以来自反贪部门的惩戒入手,渲染了革命传统的沿袭,刻画了立志肃清贪腐的沙瑞金与绝不与贪官同流合污的侯亮平,体现了民间的道德期许,但“一把手如何被监督”的讨论没有给出有效的药方,可以看出创作者的思考与忧虑。
  •     第一部分赫德海关和康熙以来的陋规发生发展比较值得一看,后面的有凑足一本书的嫌疑。
  •     腐败首先是制度问题,其次才是道德问题,伪道德祸害了中国几千年。
  •     【顽疾】这本书是从一个好问题开始的——千年顽疾为何无良方?从大清王朝唯一不贪腐的衙门(英国人执掌的海关)讲起,从官僚制度的角度探究腐败的根源。自序、第一部分及尾声写的不错。 读罢,提笔略作小结: 1、不给官员体面的收入是贪小便宜吃大亏,是所谓渴马守水,饿犬护肉; 2、高薪养廉的前提简政,毕竟政府是分配财富,而不是创造财富; 3、“精兵”的前提是“简政”,不减“事”,只减“人”,人会越减越多; 4、”简政“就是要聚焦要事,就是要“放权”与“授权”,还权与民,如此而已。 5、人都是制度的奴隶,少做道德上的说教,多做制度上的反思。160427
  •     赫德的目的是激活中英贸易,国人谁会有这样的想法,从这个角度说,贪腐在中国就是治不好的病。 中国为什么有这么多贪污腐败,因为没有施行高薪养廉,因为我们是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我们并不想高薪,也并不想养廉。
  •     贪腐历来是王朝或者是政府的黑暗一面,去贪腐则聚民心、兴国家。高薪未必清廉,底薪必然贪腐。在权力的中心伴随的必然是各种人性的选择,或高风亮节清贫一生,或追名逐利腐败一世,在这个庞大的网里,能玩转各种潜规则的,可能只有曾国藩了。官场是一个也许是另一个潜在的世界,适者生存一直适用。
  •     从文化里讲述反腐败的故事,分析的相当透彻
  •     宏杰这几年出书重复太多,而且大都泛泛而谈,浮于表面,望能爱惜羽毛,做更深入的研究。
  •     书名起的很好,人永远是制度最大的漏洞
  •     主要还是讲腐败,反腐败的内容很少
  •     从中国历史看腐败和反腐问题,总结就是高薪养廉+权力限制。各朝历史都差不多,内容感觉有些重复。
  •     啰嗦,我觉得没有张宏杰之前的书好看。最多给两星半。
  •     腐败真是顽疾,因为中国侧重人治,可是人性有太多幽暗之处,根本不可靠,可是儒家崇尚“人是可以达到完美的”,为人治提供了理论支撑,一代又一代的错误下去。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