憩园

出版社:浙江文艺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3-10
ISBN:9787533917814
作者:巴金
页数:236页

章节摘录

  他没有表情地点一下头。  过了一会儿,我又说一句:  “罐子里的东西煮开了。”我指着灶上的瓦罐。  他又点一下头。  “这儿就只有你一个人?”过了几分钟,我又问一句。  他又点一下头。  怎么,他是一个哑巴?我又站了一会儿,同他对望了三四分钟。我忽然想起:他的鼻子和他的嘴跟杨家小孩的完全一样。两个人的眼睛也差不多。  这是一个意外的发见。难道他就是杨家三老爷?难道他就是杨家小孩的父亲?  我应该向他问话,要他把他的身世告诉我。没有用。他不讲话,却只是点着头,我怎么能够明白他的意思?即使他不是哑巴,即使他真是那个小孩的父亲,他也不会对我这个陌生人泄露他的秘密。那么我老是痴呆地站在这里有什么用呢?  我失望地走出了小门。他也跟着我出来。我走到供桌前看见瓶里那枝茶花,我忍不住又问一句:  “这枝花是你的?”  他又点一下头。这一次我看见他嘴角挂了一丝笑意。  “这是我前天亲手在姚公馆折下来的,”我指着茶花说。  他似信非信地看了我一眼,微微一笑(我觉得他是在笑,或许不是笑也说不定),过后又点一下头。  “是杨家小少爷给你的吗?”我没有办法,勉强再问一句。  他再点一下头,索性撇开我,走下铺石板的院子,站到大门口去了。我没有看清楚他脸上的表情。这时庙里光线相当暗,夜已经逼近了。  我扫兴地走出庙门。在我后面响起了关门的声音。我回过头看。两扇失了光彩的黑漆大门把那个只会点头的哑巴关在庙里了。  我站在庙门前,掏出表来看,才六点十分,我马上唤住一部经过的街车,要那个年轻车夫把我拉到蓉光大戏院去。  我心里装了许多人的秘密。我现在需要休息,需要忘记。  我回到姚家,还不到九点半钟。小虎正站在大厅上骂赵青云。他骂的全是粗话。赵青云坐在门房的门槛上,穿着短衫,袖子差不多挽到肩头,露出两只结实的膀子,冷一句热一句地回骂着。老文坐在二门内右面黑漆长凳上抽叶子烟。  “黎先生,回来啦,”老文站起来招呼我。  “他有什么事?"我指着小虎问道。  “他输了钱回来发脾气,怪赵青云接他早了。是太太打发赵青云去接他的。太太说他晚上还要温习功课,早晨七点钟上课,六点钟就该起来。其实他哪儿是读书,不过混混寿缘罢了,”老文摇头叹息道,“一个月里头总有十天请假,半个月迟到 的。上了七年学认字不过一箩筐。这真是造孽!”  “老爷没有回来吗?”我问道。  “还早嘞。今天老爷、太太陪外老太太看戏,要到十二点才回来。老爷不在家,他发脾气,也没有人理他。赵青云又是个硬性子,不会让他,是他自讨没趣。"  小虎在大厅上跳来跳去,口里×妈×娘地乱骂,话越来越难听。有一次他跳下天井,说是要打赵青云。赵青云也站起来,把膀子晃了两晃,一面回骂道:“×妈,你敢动一下,老子不把你打成肉酱不姓赵!”  小虎胆怯地退了一步。这时二门外响起包车的铃声和车夫的吆喝声。小虎连忙向前走了两步,把两手插在西装袋里,得意地笑道:“好,你打吧。老爷回来了。看你敢不敢打!"  一部包车同两部街车在二门M停住了。车上走下一个素服的中年太太、一个穿花旗袍梳两条小辫子的小姐和一个穿青色学生服的十七八岁的青年。他们先后跨进门槛。老文垂下双手招呼了他们。他们对他点了点头。  小虎看见回来的不是他的父亲,回头便跑,跑上大厅的阶沿,又站住大声骂起来。那位太太和小姐走过他的身边,他并不理睬他们。她们也不看他。只有那个青年站住带笑问他一句:“虎表弟,你在跟哪个吵嘴?”  “你不要管!”小虎生气地把身子一扭,答了一句。  青年若无其事地笑了笑,就从侧门往内院去了。  “这是小虎的表哥吗?"我问老文遭。  “是。这是居孀的姑太太,还有大小姐跟二少爷。他们都晓得我们虎少爷的脾气,能避开就避开。老爷不在面前,虎少爷从不把他们放在眼里。姑太太是长辈,你看他连招呼也不招呼。姑太太是我们老爷的亲姐姐,比老爷大不到两岁。姑老爷死得早,也留得有田地,姑太太一家人也能过活。老爷好意接姑太太来住,恐怕也因为公馆里头房子多,自己一家大小三个住不完。老爷、太太待姑太太都很好,就是虎少爷看不起人家。他常常讲姑太太家里没有什么钱,他们姚家有千多亩田。田多还不是祖先传下来的!人家小姐、少爷都在上大学读书,从来不乱花钱,好多人夸奖,那才是自己的本事。’’老文提起小虎,气就上来了。他一开口便发了这一大堆牢骚。我了解他的心理,我知道他的愤怒是从什么地方来的。  “我哪天一定要好好地劝劝你们老爷,再这样下去,不但害了小虎一辈子,并且会苦坏你们的太太,"我说。  “不中用,黎先生,不中用。我们老爷就是在这件事上头看不明白。况且还有赵家一家人教唆。坏就坏在赵家比我们老爷更有钱,虎少爷就相信钱。偏偏太太娘家又没有多少钱,家境比我们姑太太还差,虎少爷当然看不上眼。就是太太过门那年,他到万家去过两回,以后死也不肯再去。”  “你们太太娘家还有些什么人?”  ……

媒体关注与评论

  序  巴金先生在我的记忆中,首先是一长串的书名。我二十岁时,有个女孩是巴金的崇拜者,喜欢没完没了谈论他。巴金小说并不以故事取胜,为了讨好爱好文学的美丽女孩,我牢牢地记住一些篇目。记得有一阵自己真被搞糊涂了,譬如有两篇小说的名字差不多,一篇《秋天里的春天》,是译作,另一篇《春天里的秋天》,是创作。那个女孩常用巴金小说来为难人,动不动玩点智力测验的小游戏,我不想让她太得意,又不愿意她太失望,在回答问题时故意犯些小错误。  因为有了电影《家》,有那么一批优秀的好演员捧场,上岁数的人提起巴金如数家珍。我的父亲一生以读书多自豪。他总结巴金小说,得出的结论是:能知道几个三部曲就行了,譬如“激流三部曲”(《家》《春》《秋》),譬如“爱情三部曲”(《雾》《雨》《电》),譬如“抗战三部曲”(即《火》三部曲)。与前面那个坚决不肯放过巴金的女孩不一样,父亲的兴趣是外国小说,他的结论属于删繁就简,该偷懒就偷懒。父亲认为,巴金作品看过一本《家》就足够。这样的观点我后来也经常遇到,听上去十分内行,课堂上老师这么说,论文中这么写,大致意思都是,巴金的代表作是《家》,放大一点再加上《春》《秋》,其他便不重要了,起码不那么著名。曾经听到一位研究专家言之凿凿,说巴金写完《家》以后,再也没有什么重要作品。这位专家的观点是“激流三部曲”一本不如一本,巴金不过是个走下坡路的作家,《家》让他达到了荣誉顶峰,然后一蹶不振,靠吃老本过日子。很长一段时间,我也相信这样的观点,熟悉的巴金只是一些书名和一本《家》。  老实说,我不是特别欣赏《家》,或许名气太大的缘故,或许故事简单而且概念化,说出来颇有些煞风景,我只是为写研究生论文才系统地阅读巴金。要研究这一段文学史,这样的重要作家自然绕不过去。我曾经有过一段认真阅读中国现代文学作品的经历,那是一种地道的板凳功夫,狼吞虎咽了一大堆作品。有个朋友不理解为什么要这样花功夫阅读,他拿起一本早已发黄的书籍,轻轻拍了一下说,你像一个书虫似的,在这堆旧书上爬来爬去有什么乐趣。真说不清楚乐趣在哪里,如今回想起来,只能说自己不后悔这段经历。我一向读书很杂,有机会集中读些作品也是人生的一种造化,事实上,只有经过认真阅读,通过比较鉴别,才可能纠正以往约定俗成的一些错误观点。在我的阅读印象中,整体的现代文学似乎并不怎么样。这个历史时期的文学特色不在于成熟,而在于它的不断成长。前辈业绩并不像我们设想的那么高,一个朋友曾经有过两个尖刻的谬论,他觉得现代文学所以被拔高,一是那些写小说的人,本来不怎么样,一九四九年以后普遍做了文化官僚,掌握了话语权,因此难免自吹自擂和别人抬轿的嫌疑。二是在“文化大革命”中,现代文学成了反动作品,于是物极必反,毒草成了香花,受虐待转为资本,很一般的东西都跟着浑水摸鱼。  把中国现代文学说得如何成熟显然不恰当,更不恰当的是忽视了它的不断成长。研究一个作家,研究一个文学时代,忽视这种进步是不对的,也不公平。评价过高或者忽视进步,都是不可取的态度。某些流行观点根本经受不起检验,譬如武断地认定巴金在《家》之后便没有成功的作品。平心而论,仅仅是“激流三部曲”的后两部《春》《秋》,无论思想还是艺术,都明显要比《家》进了一步。为此,我曾和父亲展开讨论,也和读过巴金小说的朋友进行对话,结果发现包括父亲在内的不少人,对《家》之后的很多小说其实都没有认真拜读。大家的结论不谋而合,竟然都相信作者不可能再写出比《家》更出色的作品。这是非常有趣的现象,一个作家早期作品的成功,掩盖或损害了其他作品的光辉,因为一些想当然的简单否定而不幸中断阅读。我们自以为是下了结论,轻易相信了这个结论,大家议论某些作品的时候,并不意味着一定真正熟悉它。  ……

内容概要

  巴金,(1904年11月25日-2005年10月17日),,原名李尧棠,字芾甘,四川成都人,祖籍浙江嘉兴,汉族。代表作有《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爱情三部曲》:《雾》《雨》《电》。散文集《随想录》。现代文学家,翻译家,出版家,“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最有影响的作家之一,中国现代文坛的巨匠。  1927年完成第一部中篇小说《灭亡》,1929年在《小说月报》发表后引起强烈反响。主要作品有《死去的太阳》《新生》《砂丁》《萌芽》和著名的《激流三部曲》1931年在《时报》上连载著名的长篇小说《爱情三部曲》。其中《家》是作者的代表作,也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最卓越的作品之一。  1938年和1940年分别出版了长篇小说《春》和《秋》,完成了《激流三部曲》。1940年至1945年写作了“抗战三部曲”《火》(共三部,第二部又名《冯文淑》,第三部又名《田惠世》),抗战后期创作了中篇小说《憩园》和《第四病室》。1946年完成长篇小说《寒夜》。短篇小说以《神》《鬼》《人》为著名。  出于对客死他乡的巴恩波同学的纪念,写了一个“巴”字,作为笔名的第一个字。1958年3月,巴金在《谈〈灭亡〉》一文中说:我的笔名中的“巴”字,就是因他而联想起来的,从他那里,我才知道百家姓中有个“巴”字。 笔名应有两个字组成,得再加一个字,用什么字好呢?正颇费踌躇时,詹剑峰走了进来,见李尧棠似在思考什么,便询问原因。李尧棠如实相告,并说要找个容易记住的字。詹剑峰是个热心人,见桌子上摊着李尧棠正在翻译的克鲁泡特金的《伦理学》一书,半真半假地指指说:“就用克鲁泡特金的‘金’吧。”巴金爽快一点头:“好,就叫‘巴金’,读起来顺口又好记。”随之在‘巴’字后边写了个‘金’字。  [编辑本段]巴金年表  一九二七年(民国十六年)二十三岁  他动身法国,先到马赛,后往巴黎,并开始着手创作第一部中篇小说《灭亡》,并以惊人的速度于同年完成。  一九四四年(民国三十三年) 四十岁  〔桂林——贵阳——重庆〕  《春》 在桂林遇美国归来的林语堂。靳以由福建回重庆途经桂林时在巴金处住数天。  四月 《火》第三部第三章以《田惠世》为题发表。  五月 月初,与萧珊从桂林出发至贵阳。8日在贵阳郊外的“花溪小憩”结婚。  中旬,送萧珊到四川旅行。开始创作中篇小说《憩园》。  下旬,住进贵阳中央医院三等病室,作矫正鼻中隔等手术,共住院十几天。据这段时间对医院生活的观察和感受,后来创作了中篇小说《第四病室》。  六月 上旬出院。住中国旅行社招待所,十多天后住郊外花溪对外营业招待所。  离开贵阳到达重庆,住民国路文化生活出版社编辑部,与冯雪峰邻近,经常来往。  本月 译作《处女地》(屠格涅夫著)出版。  七月 《憩园》结稿。  八月 获知王鲁彦去世,作《写给彦兄》。  夏 何其芳自延安来渝,偕巴金至曾家岩“周公馆”拜访周恩来同志。  十月 《憩园》由重庆文化生活出版社出版。  初冬 开始创作《寒夜》,不久辍止。  十二月 月底,出席重庆文艺界座谈会,周恩来参加后,用强烈的话语表达了对巴金的赞叹。  一九四五年(民国三十四年) 四十一岁  〔重庆——上海——重庆〕  一月 18日获知友人缪崇群于14日去世,急至北培墓前吊唁,4月作《纪念一个善良的友人》。  二月 和老舍、茅盾等三百人在重庆《新华日报》联名发表《文化界时局进言》。  五月 4日,出席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在曹家巷文化会堂举行的抗协成立七周年暨第一届文艺节纪念会,郭沫若、胡风、老舍、邵力子、王平陵等百余人到会。  本月 开始创作《第四病室》。译作《散文诗》(屠格涅夫著)出版。  六月 24日,巴金、郭沫若、老舍、叶圣陶、洪深、陈白尘等二十四人发起的沈雁冰五十寿辰庆祝会在重庆西南实业大厦举行。  29日,柳州克复。  七月 27日,桂林克复。  七月 《火》第三部出版。  八月 15日,日本宣布投降。  打电报到上海与三哥尧林联系。  28日,毛泽东到重庆,初次见到毛泽东。  抗战胜利初期,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组织“附逆文化人调查委员会”,委员会由老舍、夏衍、巴金等18人组成,任务是负责调查背叛祖国,投靠日本的汉奸“文人”的罪行。  十月 10日,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改名为中华全国文艺界协会(简称“文协”)。  21日,文协在重庆张家花园会所举行会员联欢晚会,和郭沫若、胡风、叶圣陶、冯雪峰等人出席。周恩来应邀参加,宣讲毛泽东关于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方针,介绍延安的文艺活动情况。  初冬 重新开始创作《寒夜》,写一部分。  十一月 1日,由重庆到上海,开始筹备恢复文化生活出版社。萧珊因怀孕留在重庆。  在上海和生病的三哥尧林与索非同住霞飞路霞飞坊五十九号三楼。  十二月 8日,和郭沫若、茅盾等十八人联名致电昆明各校师生,悼念因国民党特务和军队袭击捣毁学校而遇害的师生。  三哥尧林病故,亲自安排入殓、安葬。三天后回重庆。  16日,长女李小林(小名国烦)生于重庆。  17日,上海文艺界聚会,成立文协上海分会,巴金虽未出席,仍被选为分会理事。  本月 建国前的最后一个短篇小说集《小人小事》由文化生活出版社出版。  一九四六年(民国三十五年) 四十二岁  〔重庆——上海〕  一月 20日,和茅盾等21人联名发表“陪都文艺界致政治协商会议各委员书”,信中呼吁废止文化政策,确立民主的文化建设政策。  本月 中篇小说《第四病室》由良友复兴图书公司出版。  四月 10日,散文集《旅途杂记》出版。  月底,萧珊和女儿返上海。  本月 和张澜、沈钧儒、郭沫若等联名发表《致美国国会争取和平委员会书》。  五月 5日,出席全国文协在张家花园召开的庆祝文艺节大会。11日,出席文联社发起的文艺座谈会。21日,离开重庆到上海。  六月 和马叙伦等上海各界人士上书蒋介石、马歇尔及各党派,呼吁永久和平。  这期间负责文化生活出版社全部社务,并开始编辑《文学丛刊》第八、九、十集。  七月 16日,与茅盾、叶圣陶等二百六十人联名发表《中国文化界反内战、争自由宣言》。  八月 《寒夜》开始在“文协”上海分会的刊物《文艺复兴》上连载,在这之前曾在《环球 》画报上刊载一些章节。  十二月 31日,长篇小说《寒夜》结稿。这是建国前创作的最后一部小说。  一九四七年(民国三十六年) 四十三岁  〔上海——台湾——上海〕  三月 《寒夜》由上海晨光出版公司出版。  六月 为亡友鲁彦编辑《鲁彦短篇小说集》,并作《后记》。  七月 19日,和郭沫若、茅盾、叶圣陶、胡风等十三人致电联合国人权委员会,控诉国民党特务暗杀李公朴、闻一多的罪行。  下旬,到台湾旅行,住台北黎烈文家。  八月 从台北到基隆,乘船回上海。  本月 散文集《怀念》出版。  九月 编辑自选集《巴金文集》,次年由春风书店出版。  十一月 参加编辑“文协”主办的《中国作家》杂志。  一九四八年(民国三十七年) 四十四岁  〔上海〕  三月 译作《快乐王子集》(英国王尔德著)出版。  四月 开始翻译妃格念尔的回忆录。  五月 31日写信给法国学者明兴礼,谈及自己所接受的西欧政治思想和文学的影响。  六月 译作《笑》(奈米洛夫等著)出版。  七月 为亡友缪崇群编辑出版散文集《碑下随笔》,并作《后记》。  八月 改订1938年出版的《西班牙的黎明》,易名为《西班牙的曙光》,于次年1月出版。  九月 译完妃格念尔的回忆录中的第二卷《狱中二十年》,次年2月出版。继续翻译第一卷,但未能出版。  本月 散文集《静夜的悲剧》出版。  一九四九年(民国三十八年) 四十五岁  〔上海——北京——上海——北京——上海〕  三月 开始译鲁多夫·洛克尔的《六人》,10月出版。  四月 上旬参加马宗融公葬仪式。  五月 25日,上海解放。下午与黄裳到文化生活出版社察看,然后走到南京路上看解放军入城。  夏 文化生活出版社协商增加董监事人数,提名巴金、朱洗、吴朗西、毕修勺、章靳以为常务董事,朱洗为董事长,康嗣群为总经理,巴金为总编辑。  六月 从上海到北平。  七月 2日,参加在北平举行的第一次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写《我是来学习的》。19日大会闭幕,当选为中华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全国委员会委员。  23日中华全国文学工作者协会成立,当选为该会全国委员会委员。  八月 月初回上海。  九月 1日起将文化生活出版社社务交康嗣群。  本月 当选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表,中旬前往北京参加第一届全体会议。  十月 1日在天安门参加开国大典。  十一月 译完屠格涅夫的中篇小说《蒲宁与巴布林》,12月出版。  十二月 译完高尔基的《回忆契诃夫》,次年1月出版。  一九五零年 四十六岁  〔上海——北京——苏联、波兰——北京——上海〕  一月 4日,出席在上海锦江饭店召开的讨论柳青《种谷记》的座谈会。  二月 译完高尔基的《回忆托尔斯泰》,4月出版。  三月 辞去文化生活出版社常务董事职。  四月 24日,辞去文化生活出版社董事职。  五月 译完高尔基的《回忆布罗克》,7月出版。  七月 24日,在上海解放剧场参加上海首届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大会历时六天,29日闭幕,当选为上海文联副主席。  28日,儿子小棠生。  八月 25日辞去文化生活出版社总编辑职务。  本月 译完巴甫罗夫斯基的《回忆屠格涅夫》,同月出版。  九月 译高尔基短篇小说四篇,连同旧译稿一篇,新编为《草原集》,11月出版。  十月 30日参加以郭沫若为团长的第二届保卫世界和平大会代表团,前往波兰、苏联访问。临行前,代表团受到周恩来总理接见。  本月 译完迦尔洵的短篇小说集《红花》。11月出版。  十一月 9日到达莫斯科,13日到达华沙,16日第二届保卫世界和平大会开幕,22日闭幕。这斯间访问了奥斯威辛和克拉科城。29日参加中国劳动人民代表团,从华沙到莫斯科,先后访问了莫斯科、列宁格勒和西伯利亚等地。  十二月 18日离开苏联的奥特波尔回国,21日返抵北京。  24日出席北京各界庆祝中朝人民抗美援朝胜利,欢迎和大代表团返国大会,朱德、宋庆龄、李济琛、沈钧儒等出席。  本月,返回上海.  一九五一年 四十七岁  〔上海——山东、江苏——上海〕  二月 编选散文集《华沙城的节日枣波兰杂记》,3月出版。  编译《纳粹杀人工厂枣奥斯威辛》。将1938年出版的《西班牙的血》和《西班牙的苦难》二书合编改名为《西班牙的血》。均于3月出版。  三月 中华全国世界语协会成立,当选为理事。  本月 译完迦尔洵的《一件意外的事》,6月出版。  六月 散文集《慰问信及其他》结集,7月出版。  七月 《巴金选集》由开明书店出版。  25日参加北方老根据地访问团华东分团,任副团长。同行的还有靳以、方令孺等。在一个多月里,访问了济南、沂南、镇江、扬州、盐城、兴化等城镇,八月底结束。  十一月 译完迦尔洵的《癞虾蟆和玫瑰花》,次年1月出版。  一九五二年 四十八岁  〔上海——北京——朝鲜——北京——上海〕  一月 译完屠格涅夫的《木木》,5月出版。  二月 在北京筹备全国文联组织的“朝鲜战地访问团”,任团长。该团有文学、艺术工作者十八人。自10日起开始进行入朝前学习。  三月 7日启程离京,15日到达安东,16日过鸭绿江,20日到达朝鲜前线,22日会见彭德怀司令员。25日写完《我们会见了彭德怀司令员》。28日彭德怀看过文章后复信巴金,提出修改意见。31日到达平壤。  四月 1日和其他二十位作家联名发表控诉书,向全世界人民揭露美帝使用细菌武器的罪行。4日受到金日成接见,并参加朝鲜文学艺术总同盟举行的座谈会,然后去开城前线。  十月 1日在开城附近和志愿军一同过国庆节。  本月 从朝鲜回国。  一九五三年 四十九岁  〔上海——北京——朝鲜——北京——上海〕  一月 1日参加华东话剧工作者新年联欢。  二月 关于朝鲜的第一本散文集《生活在英雄们中间》出版。  三月 24日,中华全国文学工作者协会常务委员会在北京召开第六次扩大会议,通过茅盾、周扬、柯仲平、老舍、巴金等二十一人为全国文协代表大会筹备委员会委员。  三月——七月 《新生》《海的梦》《雾·雨·电》(三部曲合一版)《家》《憩园》《旅途随笔》《还魂草》以及《父与子》(新译本)陆续重新修订出版。  上半年 在上海写《英雄的故事》集中的短篇小说,9月出版。  八月 再度入朝访问。  15日,在沙里院市参加黄海道五万四千人的群众大会,纪念朝鲜解放八周年。  九月 2日,在开城。  23日到10月6日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二次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因在朝鲜未能出席,写了《衷心的祝贺》一文。  十月 1日,在开城前线前沿阵地和志愿军一起庆祝国庆。  9日,中华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二届全国委员会召开第一次会议,被选为全国文联委员。同月,中华全国文学工作者协会改组为中国作家协会,被选为中国作家协会第二届理事会理事、副主席。  这期间,在朝鲜写成《保卫和平的人们》集中的散文、特写。  十一月 6日?日,华东作家协会在上海成立,巴金未能出席大会,当选为理事。  十二月 离开朝鲜回国。26日,由巴金等十五人组成华东作协创作委员会,组织委员学习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总任务等。  一九五四年 五十岁  〔上海——北京——莫斯科——北京——华沙——北京——上海〕  一月 14日在北京参加中国文联第二届全国委员会主席团第二次扩大会议,讨论1954年工作计划。  六月 译著《家庭的戏剧》(赫尔岑著)修改本出版。  七月 13日到达莫斯科,应邀参加契诃夫逝世五十周年纪念活动。14日参加契诃夫纪念馆的开幕典礼,法国小说家勃赖德尔、罗马尼亚诗人别纽克同车前去。与苏联作家费定第一次见面。15日上午到“新圣母修道院”公墓为契诃夫扫墓;晚,在工会大厦出席“契诃夫逝世五十周年纪念大会”,作《向安东·契诃夫学习》的发言。16日晚在莫斯科文化艺术剧院看《万尼亚舅舅》。17日下午,在高尔基公园露天剧院参加“纪念契诃夫逝世五十周年”晚会。18日在瓦赫坦坷夫剧院看《海鸥》。21日起前往雅尔塔、罗士托夫城、大冈罗格、斯大林格勒等地访问参观。  八月 4日,离开莫斯科回国。  九月 4日,当选为第一届人大代表(四川代表)。15日至29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参加大会。  本月 编选《巴金短篇小说选集》并写《自序》,次年3月出版。  编选《巴金散文选》并写《前记》,次年5月出版。散文集《保卫和平的人们》出版。  一九五五年 五十一岁  〔上海—北京—新德里—北京—上海—南京—上海〕  二月 《春》、《秋》由人民文学出版社重版。  三月 11日,在全国各人民团体负责人的联席会议上被推选为出席亚洲作家会议的中国代表团副团长,郭沫若任团长。  四月 前往印度新德里参加亚洲作家会议。5日,出席印度文化界举行的欢迎会,在会上致词。6日大会开幕,10日闭幕。  本月 经昆明回国。  五月 随笔集《谈契诃夫》出版。  25日,在北京参加中国文联主席团、作协主席团召开的联席扩大会议,讨论反胡风问题。同月写书评《谈别有用心的〈洼地上的战役〉》。  六——七月 在北京参加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会议期间和李 人交谈创作问题多次。  八月 1日,参加全国文联、作协主席团举行的联席会议,在会上介绍上海文艺界反胡风的情况。  十月 9日,与孔罗荪、唐?等欢迎法国作家萨特和德·波伏瓦来上海访问,并在寓所接待。  十一月 6日,参加上海市庆祝苏联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三十八周年大会,为主席团成员。  参加在南京举行的授军衔、授勋章的典礼。  十二月 2日出席上海纪念《草叶集》出版一百周年和《堂·吉诃德》出版三百五十周年座谈会,并在会上作了《永远属于人民的两部巨著》的报告。  18日?4日,出席上海市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  一九五六年 五十二岁  〔上海-北京-柏林-上海-成都-上海-新德里-北京〕  一月 5日,偕周立波从北京启程前往柏林参加第四届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作家大会。9日抵达柏林,10日——14日开会,16日闭幕,当晚参加文化部部长贝歇尔举行的宴会。本月回国。  二月 本月7日至3月6日,在北京参加中国作协二次理事会(扩大)会议。会议期间与茅盾、老舍、 曹禺受毛泽东主席接见。周扬在会议报告中指出:“作家茅盾、老舍、巴金、曹禺、赵树理都是当代语言艺术的大师”。  五月 1日,参加上海市人民庆祝“五一”。 国际劳动节大会,为大会主席团成员。16日至20日参加作协上海分会二次会员大会,在会上作《在建设社会主义的旗帜下胜利前进》的报告。  本月,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身份在上海市视察工作。  六月 15日——30日,在北京参加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为大会主席团成员。  七月 写《“鸣”起来吧》《“独立思考”》等杂文,均署名余一。  八月 编成散文集《大欢乐的日子》,次年3月出版。  十月 14日,参加鲁迅新墓迁葬仪式,和金仲华一起把复制的“民族魂”旗帜献盖在灵柩上。  十一月 与文化界人士一道在龙华机场迎接中日友协理事长内山完造。  十二月 作为全国人大代表到成都视察。这是解放后第一次回故乡。10日,出席四川省文学创作会议并作有关创作的报告。在成都,见到青年时的朋友吴先忧,并到正通顺街的老家观看。下旬,去印度新德里参加亚洲作家会议。23日开幕,28日闭幕。  一九五七年 五十三岁  〔上海——北京——上海——北京——莫斯科、列宁格勒、基辅——上海〕  三月 在北京参加作协创作规划会议。与赵丹、方纪等受毛泽东主席的接见。毛泽东主席说,知识分子的大多数是爱国的,是愿意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又说,马克思、恩格斯当时写文章都是以理服人,现在有些人写文章不是以理服人,而是以势压人。这些话给他留下深刻印象。  四月 27日,会见《文汇报》记者,批评上海有关部门不重视话剧。  五月 16日,参加上海市委召开的第二次作家座谈会,在会上发言,对文艺界出版工作提出意见。  本月 开始编《巴金文集》。  六月26日——七月26日 在北京参加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返沪前一天与冯雪峰长谈一次。  七月 1日,大型刊物《收获》创刊,巴金、靳以任主编。  八月16日——九月3日,参加上海市二届人大二次会议。大会以反右为中心。会上与周而复、柯灵、靳以、郭绍虞等人作联合发言,批判孙大雨等。  九月16日——17日,在北京参加作协党组扩大会议最后一次会议,会上与靳以联合发言,批判冯雪峰、丁玲、艾青。  十一月 3日,参加去苏联庆祝十月革命四十周年活动的中国劳动人民代表团,受周总理接见。4日启程赴莫斯科,7日参加庆祝观礼。12日到列宁格勒访问。15日返莫斯科。20日到基辅。28日回国。  十二月 7日,在上海作协举行的全体会员大会上,传达周恩来总理对下乡、下厂的作家所作的报告。29日下午,在上海作协举行的大会上,代表主席团宣布第一批深入生活的作家名字,并致贺词。  一九五八年 五十四岁  〔上海——北京——苏联——上海——成都——上海〕  一月 主持作协上海分会举行的会议并作报告,介绍1957年上海分会创作概况。  二月 1日出席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为主席团成员。  26日下午,主持上海作协召开的创作座谈会。  这期间还同三十多位作家一道访问上海机床厂。  三月 《巴金文集》第一卷、第二卷出版。  13日,写《法斯特的悲剧》,发表于《文艺报》第11期,引起指责和批评。5月19日给《文艺报》编辑部写们,表示接受批评。  20日,参加上海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社会主义自我改造促进大会,为主席团成员。  四月 《巴金文集》第三卷出版。  五月 《巴金文集》第四卷出版。  八月 5日去医院看望因公烧伤的邱财康同志,8日修改完成报告文学《一场挽救生命的战斗》。  本月 《巴金文集》第五卷出版。  十月 4日到苏联塔什干参加亚非作家会议。会议7日在纳沃伊剧场开幕,12日闭幕。住郊外杜尔明别墅。14日搬进城里住塔什干旅馆。15日乘飞机去撒马尔汗访问,并参加乌兹别克作家代表大会。16日到费尔刚纳,安集匹等地访问。18日回塔什干。19日乘飞机到莫斯科,下旬回国。  17日,友人郑振铎因飞机失事遇难。返上海后撰文悼念。  本月开始,《中国青年》、《文学知识》、《读书》等杂志开展对巴金建国前作品的批判和讨论。  本月 《巴金文集》第六卷出版。  十一月 在成都观看四川省革命残废军人教养院课余演出队的演出。  十二月 月底返回上海。  一九五九年 五十五岁  〔上海——新安江——北京——上海〕  三月 月底,到上海郊区公社参观。  四月 编完散文集《新声集》,9月出版。  五月 编完散文集《友谊集》,9月出版。  六月 去浙江新安江水库工地访问四天,萧珊同行。《巴金文集》第七卷、第八卷出版。  25日,在北京与周扬等参加首都诗人座谈会。  八月 在上海。去郊区公社参观。  九月 与萧珊合译的《屠格涅夫中短篇小说集》出版。  十月 《巴金文集》第十卷出版。  十一月 7日靳以逝世,巴金为治丧委员会成员。同日参加上海各界人民庆祝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四十二周年大会。  10日,参加公祭靳以大会,致悼词。  一九六零年 五十六岁  〔上海-昆明-个旧-上海-杭州-上海-北京-北戴河-上海-成都〕  二月 13日,出席上海市庆祝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十周年酒会。  14日晚出席苏联驻上海领事馆举行的庆祝会。  17日担任上海市纪念“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五十周年筹备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是日,到机场迎接苏中友好协会代表团,当晚参加会见代表团的活动。  25日,参加作协上海分会会员大会,致开幕词。  三月 中旬,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身份到昆明及锡城个旧视察访问。  四月 散文集《赞歌集》出版。  五——六月 去杭州,住金湖宾馆。此行主要准备在第三次文代会上的发言稿。  七月 下旬赴北京,参加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三次代表大会,在会上作题为《文学要路在时代的前头》的发言。当选为全国文联副主席。  八月 13日,第三次文代会闭幕。  同期参加全国作协第三次理事会(扩大)会议,继续当选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会后曾游北戴河。  本月 返回上海。  十月 从上海到成都,由成都市市长李宗林安排在学道街省委招待所住了四个月。这期间修改《寒夜》等小说。  在成都见到少年时期教自己学英语的香表哥(濮季云),不久濮因患肺结核病逝。  一九六一年 五十七岁  〔成都-上海-东京-杭州-黄山-上海-广州、海南岛-上海〕  二月 从成都回上海。  三月 任参加在东京召开的亚非作家会议常设委员会紧急会议的中国作家代表团团长。18日启程,24日到达东京。27日大会开幕,30日闭幕。  在日本约一个月时间,访问了东京、京都、镰仓、箱根等地。结识了中岛健藏、青野吉季、木下顺二等作家。回国前一天,在告别酒会上见到《骷髅的跳舞》的作者秋田雨雀。  四月 中旬回国。  六月 到杭州,住花港招待所,写访日的散文。  七月 20日创作短篇小说《团圆》。这篇小说1963年由毛峰、武兆堤改编为电影《英雄儿女》。  八月,到黄山。在这里编成短篇小说集《李大海》,12月出版。  九月 返回上海。25日参加上海各界纪念鲁迅诞生八十周年大会,作《鲁迅仍然和我们在一起》的讲话。  十月 《巴金文集》第十、十一卷出版。  十一月 《巴金文集》第十二卷出版。  十二月 《巴金文集》第十三卷出版。  年底 去广州和海南岛海口市,游海瑞墓。  一九六二年 五十八岁  〔上海——东京——上海〕  年初 香港一出版社拟出《巴金选集》,复信表示同意,同时表示不要版税或稿费。  偕萧珊及孩子到广州过春节。  五月 8日,上海第二次文代会召开,致开幕词《更高地举起毛泽东文艺思想的红旗》。几天后,在会上作《作家的勇气和责任心》的讲话。  七月 月底,率领中国代表团赴东京出席第八届禁止氢弹、原子弹世界大会,会期为两个星期。  八月 11日,参加在东京举行的告别会,15日回到北京。  本月 《巴金文集》第十四卷出版。至此,汇集建国前文学创作的十四卷文集出齐。  十二月 24日,李 人逝世。25日致唁电,26日列名于治丧委员会。  一九六三年 五十九岁  〔上海——北京——越南——上海——东京——上海〕  四月 去北京参加全国文联第三次扩大会议。  六月 10日,和李束为到越南访问,为期五个星期。  本月 访日散文集《倾吐不尽的感情》出版。  七月 月初,从海防到达下龙湾,住五天,返回河内,又访问义安市、贤良江等地,在紧靠十七度线的永灵住了三天。15日左右回国。  十二月 5日,率领中国作家代表团到达东京访问,日本共产党中央政治局委员藏原惟人曾接见。本月回国。  一九六四年 六十岁  〔上海——大寨——上海——北京〕  六月 编选访越散文集《贤良桥畔》,9月出版。  八月 去大寨参观访问,回上海后写报告文学《大寨行》。  十二月 21日,在北京参加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  一九六五年 六十一岁  〔北京——上海——越南——上海〕  一月 继续在北京参加三届人大第一次会议。4日闭幕。  六月 8日,以上海文闻主席身份观看日本话剧团在上海举行的告别演出,并会见话剧团成员。10日到车站欢送日本话剧团。  七月 15日,被迫发表批判电影《不夜城》的文章。访越前与萧珊一起去看望该电影的编剧柯灵。  本月 第二次访越。访问了奠边府、海防市等地,20日受胡志明主席接见。  十二月 在上海参加周恩来总理为斯特朗八十岁生日举行的宴会。  一九六六年 六十二岁  〔上海——北京——上海〕  六月 在北京参加亚非作家紧急会议。任中国作家代表团副团长。  七月 10日,出席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北京市人民支援越南人民抗美救国斗争大会,为主席团成员,在会上见到老舍,这是两人的最后一次见面。同月在武汉、杭州,继续参加亚非作家会议,月底去杭州参加亚非作家“湖上大联欢”。  八月 1日,亚非作家紧急会议在上海举行最后一次会议,晚上出席盛大欢送会。2日下午,出席亚非作家常设局秘书长希普里耶·森纳亚克和夫人举行的招待会;晚,到机场欢送部分外宾。  本月 受到上海市文联“造反派”批判,开始了靠边、检查、被批斗和强迫劳动的生活。被关在上海文联资料室的“牛棚”里。  下旬 感到大祸临头,将保存了四十几年的大哥尧枚的信件全部烧掉,共一百多封。包括1923——1931年之间的来信及大哥自杀前写的绝命书的抄本等。  九月 10日,上海作协“造反派”抄家。  这期间,萧珊也频遭批斗。  一九六七年 六十三岁  〔上海〕  一月 上海“一月革命”后,外地来沪的造反派增多,挨斗更频。与魏金枝、王西彦等六人被迁出资料室,关到楼下一处不满五平方米的煤气灶间,称为“小牛棚”。  五月 10日,《人民日报》发表署名文章,点名批判巴金。  九月 18日,被“红卫兵”带到复旦大学,关在学生宿舍六号楼近一个月。26日开批判会。  十月 “造反派”在上海作协旧址批斗前上海市委宣传部部长石西民,被拉去陪斗。  本年,上海市红代(筹)批判文艺黑线联络站、上海市文艺界批判文艺黑线联络站等,先后编印多种巴金批判专辑。  一九六八年 六十四岁  〔上海〕  一月 下旬,批斗陈丕显、石西民时被带去陪斗。  二月 26日,《文汇报》发表长篇文章《彻底揭露巴金的反革命真面目》。  六月 18日——21日,上海《文汇报》、《解放日报》分别以《斗倒批臭文艺界反动“权威”巴金》和《彻底斗倒批臭无产阶级专政的死敌 枣巴金》为通栏标题发表多篇批判文章。  20日,被押至人民杂技场参加上海文化系统召开的“斗争巴金电视大会”。  九月 随作协迁移到石门路一座大楼,受监督略为放松。不久工宣队、军宣队进驻作协。  本月 到松江县辰山公社参加“三秋”劳动,挨过几次“田头批判”。  十月 回到石门路“大牛棚”。  一九六九年 六十五岁  〔上海——松江〕  二月 随作协迁回钜鹿路旧址。  不久被允许参加“革命群众”的“学习会”。  五月 又去松江辰山公社参加“三夏”劳动,一直延续到次年春节。这期间常受批判。  八月 《文汇报》发表《批臭巴金,批臭无政府主义》、《彻底批判大毒草〈家〉〈春〉〈秋〉》等文章。  本年,开始抄录、背诵但丁《神曲·地狱篇》,至1972年7月抄到第九曲。  一九七零年 六十六岁  一.二月 继续留在辰山劳动。  二月 春节后被编入上海文化系统某团第四连,到奉贤县“五七”干校从事搬运稻草、抬粪水、种菜、喂猪、搓绳等劳动。其间经常被押回上海,到工厂、学校游斗。  一九七二年 六十八岁  〔奉贤——上海〕  六月 月初,从干校回家度假。萧珊病重,请假回家看护不批准,只得重返干校。  本月 参加市、区召开的“宽严大会”。  七月 中旬允许留在家中,萧珊已住进中山医院,将近二十天里,每天在医院陪着萧珊。  八月 13日,萧珊病故。此后留在上海作协。  一九七三年 六十九岁  〔上海〕  本年 在钜鹿路作协上班,读书学习,写笔记。  七月 当时的上海市委“书记”王洪文、马天水、徐景贤、王秀珍和“常委”冯国柱、金祖敏六人作出决定,对巴金的问题处理是:“人民内部矛盾处理,不戴反革命帽子,发给生活费,可以搞点翻译。”  这期间埋头重译屠格涅夫的《处女地》。  一九七四年 七十岁  〔上海〕  九月 抄完《处女地》重译稿。  开始译赫尔岑的多卷本回忆录《往事与随想》。  一九八二年 七十八岁  获得意大利但丁学会颁给的国际荣誉奖。  一九八三年 七十九岁  获得法国荣誉军团奖章。  一九八五年 八十一岁  出版《随想录》  二零零三年 九十九岁  获选《感动中国》人物。  (感动中国2003颁奖词为 “穿越一个世纪,见证沧桑百年,刻画历史巨变,一个生命竟如此厚重。他在字里行间燃烧的激情,点亮多少人灵魂的灯塔;他在人生中真诚地行走,叩响多少人心灵的大门。他贯穿于文字和生命中的热情、忧患、良知,将在文学史册中永远闪耀着璀璨的光辉。”)  二零零五年 一百零一岁  中国一代文学巨匠巴金10月17日19时零6分在上海逝世,享年101岁。

书籍目录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
附录:谈《憩园》

编辑推荐

  这三部小说,被后人称为“人间三部曲”,是中国现代文学泰斗巴金后期小说的扛鼎之作,长篇绝唱。本套书可以说是巴金创作艺术的高峰,整体创作风格陡然一变,由早期的热情奔放的抒情咏叹,转向冷静深刻的人生世相的揭示,其艺术水准远在成名作《家》之上。    巴金可以说是三部曲的专家,他写过“爱情三部曲、《激流三部曲》、《革命三部曲》;而那部巨作《火》,因书分三册,又被称为《抗战三部曲》。现在他的《憩园》、《第四病室》、《寒夜》合称为《人间三部曲》。

作者简介

《憩园》写战时回到故乡棗成都一作家,寓居友人的新置馆邸棗《憩园》写作。在那里他发现《憩园》主人夫妇有内忧,新婚的女主人,受前妻留下独生子小虎的困扰,前妻娘家是巨富,他们有意无意利用小虎折磨续弦的后母。随后他又发现憩园旧主人的悲剧,他因一桩婚外爱情,被长子和爱妻逐离家庭流落破庙中,可是爱他的小儿子则与他保持神秘的往来,并且常到憩园折花安慰他父亲。 作家所写小说的情节(盲琴师与卖唱女子之恋),憩园主人的内忧,旧主人的悲剧,以及作家对女主人的关怀,这四条趣味线,交织进展,而各得到动人的归结。全书仅十二万字,竟处理得停停当当,天衣无缝。 文学批评家李广田读了《憩园》之后说:“巴金的《憩园》是一本好书,在我所读过的巴金作品中,我以为这是最好的一本。”其实,不但是巴金作品中最好的一部,而且是中国现代小说的典范之作。论谨严可与鲁迅争衡,论优美则可与沈从文竞耀,论生动不让老舍,论缱绻不下郁达夫,但是论艺术的节制和纯粹,情节与角色,趣旨和技巧的均衡和谐,以及整个作品的晶莹浑园,从各个角度看者恰到好处,则远超过诸人,可以说,卓然独立,出类拔萃。

图书封面


 憩园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发布书评

 
 


精彩短评 (总计49条)

  •     人似乎都是矛盾的。当我们看到穷凶极恶的坏人最后得到应有的惩罚时,又会心生一丝怜悯。杨梦痴,以他儿子和妻子的角度而言,确实是罪不可赦的。可当我们站在杨小孩的角度来看,却为大少爷和杨太太的冷漠感到诧异。当然,杨小孩这样死心眼的孩子,大抵是找不到了吧。
  •     读过巴金先生的《春》,说“读过”也惭愧,只随意翻了几页,感受了一下表面文字便罢了。但《憩园》不同,有平易的生活气息。写的人物(杨家老三)矛盾在我看来变成了缺陷。
  •     大爱的典范,关注人间。
  •     长宜子孙
  •     叶兆言说得好
  •     留下您对这本书的简短评论吧
  •     太喜欢,文字好温情,我甚至一直都觉得杨老三有小三是为了帮助那女人的纯洁友谊……但是好像不是,这让我想起 活着 的福贵了。读到杨老三死的时候顿时湿润了,还有最后小虎竟然被冲走也是小心痛。前面真的好悬疑,然后小少爷和盘托出真是爽快。黎先生一直没有把所见公开,给了小少爷一个希望,也给了姚先生一个希望。昭华真是好天真浪漫的女子!还以为要发生什么了呢……
  •     人生中的过路人成了生命中的一道风景。
  •     作家对女主人的关怀,是我一直纳闷的问题!
  •     有人说《憩园》在艺术表现上要高于《家》,我觉得不假。整体感觉还是不错的。杨梦痴的原型是巴金的五叔,但是作者有意的将杨写的更有“人性”一些。最后小虎的死让人在心里微微地想拍手称快。自私且残忍地说,谁知道他长大之后,会不会变成“姚梦痴”呢?ps:至少我觉得,“黎先生”对于“万昭华”隐隐的的有点性幻想。
  •     巴金的小说风格在1940年代中期有了明显改变,主基调由先前的高亢激越转为沉郁悲。文句和构思仍然比较简单,个人觉得巴老在小说创作功力方面的肤浅与他的个性有关,但若将他置于特定的时代背景下,这种青春期的"幼稚"表征却非常可贵。巴老晚年能写出随想录,真诚忏悔文革(实际上他远不是最该忏悔的人,却替荒唐时代里的大多数塞责敷衍的"聪明人"担当起了历史的拷问),并非偶然。对憩园里所写的人物,他的感情爱憎减少,更能客观理性地处理人物的命运、情节的发展等,而且也比"家春秋"时期更注重对于苦难中的小人物心灵世界复杂构成的深入刻画。
  •     写的有些拖沓,高潮的部分只有一小部分。看的时候对巴金的态度感到奇怪:为什么那样一个败家的人会得到线索人物的原谅,看完巴金自己写的后记才知道他的态度不是原谅而是觉得那个人经历了足够多的痛苦所以不需要再斥责。这倒确实是值得学习的一个态度。这本书的排版让人觉得不太舒服——明明是中篇,非要拉到长篇的长度。
  •     为杨家小孩和姚太太感动;作者把小虎写死了,估计是自己的理想话吧。为老姚带去的教训,也让姚太太的生活更好过些。
  •     有时候,走错一步,就会毁了一辈子。
  •     第一部看完的,完整文学作品,从16岁少年角度理解,主题含蓄 人物悲惨 朦胧之感十足
  •     无畏彷徨度日的人生,活着总是好的;何故人情世故,尔虞我诈的交际怎会停歇。憩园就是人生一隅,看见的,看不见的,都在那里,盛开的茶花也好,破败的茶花也好,它经历的总是无法抹去,任风起,任花谢,浮世微人,一样的精彩。
  •     人间三部曲,《憩园》,《第四病室》,《寒夜》,都是大时代里的小人物,人间的悲欢,映现民族的苦难。我没有那么深刻的思想,只是用来消遣,捎带着学习一点做人的道理,捎带着增添一点对人生的感悟,仅此而已。。。不过胜利只是一件事,我们不能把什么都推给它。。。
  •     初中
  •     静寂无书可读时候,读过四次。
  •     忧郁的旅人
  •     巴金的书,很有距离感。
  •     “他白白吃了几十年的大米,再没有比这个更大的浪费了”
  •     巴金在他一贯的批判题材下,写出了一部温暖的作品,人性的光映照着每一个人物,即使是作者要着力批判的对象,也并没有将其概念化,而是用饱含同情的温润笔调写出了人物内心的苦痛和挣扎。
  •     大家写的东西,中规中距就不错
  •     简单的故事讲述浅显的道理。
  •     书里有巴金与以往不同的味道了,语言更平和从容。巴金是“爱的教育”的坚守者,书里面他借昭华表达了这一点:人怎么不能有一颗温和、慈悲的心呢?这么就不可以善意多一点呢?
  •     憩园不憩。
  •     我们的开始。我永远怀念|||20121208,不看这还真想不起来了。汗~这人啊
  •     对现代名著的感觉挺复杂的……不是很有兴趣。
  •     姚国栋、姚太太、杨梦痴三个人物写得最好。
  •     我总是单纯地认为小说就应该是故事性很强的文学形式。但是那些获得大奖的小说,我看了完全云里雾里。表现深刻的思想道理和情感固然是重要的,但为什么不能再叙事精湛的基础上增加文学性和情感性以及审美性呢?难道连看懂都困难,我们能感受到其中的深刻内涵吗? 很喜欢看巴金的书,或许思想上还是有局限性的,但是终究是给我们讲了一个吸引人的故事。看着看着眼里会一片朦胧,心里会泛起一阵阵涟漪,对那个时代的人也有很深的印象。虽不及《家》《春》《秋》叙事那么宏大,但不失为用心的中篇。
  •     一个小孩子的片面之词,虽然作者强调说他自己背了好多遍,但还是觉得太做作。看完还是觉得不如《寒夜》,这个观点同几年前没变。主角跟姚太太也太纯洁,我真不该以现在肮脏的眼光去看待他俩惺惺相惜的感情。整本书我看下来,最感动的莫过于老姚对待朋友的那种无微不至的关照,他可真是个好人,但也有许多无能为力的事。要说印象最深,肯定就是主角为了写小说,快四十岁了还没结婚……那我呢?我为了什么?
  •     人的心是塑形的,一旦伤过就再也打不回原形了,即使以后风吹日晒结了痂,也会有印记,只有善良有着悲悯之心的人才会为这些疤痕之痛而痛,不仅是自己的还有别人的,因为这样的人容得下别人的感情。也许伤痕不是每个人喜欢的礼物,没它,生活就太轻,但是伤痕多了,就会麻木,慢慢的扭曲了心理,成为一个病人,要么无视痛苦,在臆想的天堂里继续沉沦,要么享受痛苦,并欢喜的看着别人痛苦。
  •     人间三部曲中的一部,重点是写杨老三的好吃懒做,死要面子,抱着封建的思想而不肯真正的去用双手挣钱,主线很明确。还有一方面是老友儿子被溺爱,但是钱不是万能的,最终他儿子死亡。
  •     这本书意味着巴金小说的另一个开始……值得一读
  •     饱含情感,给人关怀和同情的同时有对旧社会不劳而获的批判。
  •     “给人间一点温暖,揩干每只流泪的眼睛,让每一个人微笑。”
  •     这个系列真的不错,时代感超强又有浓郁的巴金味,很喜欢
  •     为了写一篇中国近代文学作品鉴赏的论文,看了这本书。杨梦痴的遭遇让我又气又恨又伤心
  •     巴金人生三部曲少为人知的一部。十八岁的时候别了梦园,再读此文多少有点自己的影子。“我没有一个叫杨梦痴的父亲,但我有份采朵白茶花的心情……”物是人非,闪念犹存,纵使前尘不济。
  •     “我曾经有过一段认真阅读中国现代文学作品的经历,那是一种地道的板凳功夫”尼玛叶老您这说的是我吧是我吧是我吧...“在我的阅读印象中,整体的现代文学似乎并不怎么样。这个历史时期的文学特色不在于成熟,而在于它的不断成长”整个现代文学,就是像是一次重新开始的实验,在这个实验里,我们失去了多少,又能得到多少,打碎了一些什么,又学回来了一些什么。
  •     大学时候在图书馆借了这本书,那时候看了一篇耽美小说,也是从旁观者角度写的,现在连名字也想不起来了,但是这个一直记着。
  •     第一本 最好的一本 我爱巴金
  •     一直战斗着的人,总有一天会温情稳重,追怀旧梦
  •     巴金四十中后期的小说,与《家》相比,热烈奔放不足,沉静含蓄有余
  •     夢癡夢癡 靜靜地讀著,細細在腦海中想著這个真誠的老人,感同身受,潸然淚下。他是一個君子,落落大方。喜歡巴金的文風,彌久真誠。
  •     人总是到了一无所有时才知道悔过,而曾经的亲人早已不相信他了。
  •     人物名字:黎先生,姚国栋,万昭华,小虎,杨三爷,杨家小孩,老文······ 整个憩园读来,没有什么特别大的感觉,本来以为会很有意思,读完,发现也就这样而已,而且自己觉得巴金的那种讲大道理的气息还是满浓的,像什么扫清封建残余之类的。
  •     大学时从图书馆借的,印象最深的就是通篇的黎先生黎先生,出自一位小康人家贤良淑德的年轻太太口中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