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往生

出版社:三采文化出版事業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13-6-28
ISBN:9789862299098
作者:中村仁一
页数:256页

内容概要

中村仁一
一九四○年生,長野縣人。社會福祉法人老人安養中心「同和園」附屬診所所長、醫師,京都大學醫學系畢業。曾任職於財團法人高雄醫院院長、理事長等職,並於二○○○年二月轉任現職,同時設立「同治醫學研究所」,以收費方式提供「活法諮詢」、「健康諮詢」等。
自一九八五年十月起,在京都佛教青年會(現為薄伽梵KYOTO)的協助下,每月舉辦「醫院弘法」,成為聯結醫療與佛教的先鋒。一九六九年四月時,發起市民團體的「思考自己之死的集會」,二○一一年九月時,正式邁入第十六年。著有《不逃避老與死的活法》、《幸福的臨終—不經過「醫師」之手而死的死法》(皆為講談社)。

书籍目录

推薦序 1
絕對不能當惡魔妨礙自然死
國立陽明大學附設醫院內科加護病房主任 陳秀丹
推薦序 2
「什麼也不要做」,也是一種體貼
臺大醫學院內科教授、
臺大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兼內科部加護病房主任 黃瑞仁
推薦序 3
「善終」才是真正的孝順與愛
國立成功大學醫學院教授、台灣安寧療護推手 趙可式
前言
「死法」就是「活法」的表現
第一章 醫療行為妨礙「安詳死亡」
對醫療行為的主觀認定
會斷言「你一定會變成這樣」的醫師都是在虛張聲勢
自己的自癒力都治不好、醫師更治不好
施打流感疫苗還是會得流感
如果使用退燒藥退燒反而更慢好
想要用藥物抑制鼻水和咳嗽是錯誤的
能「自然死」的老年人只有一部分
沒被居家照護「刑求」過、就沒辦法死
第二章 「竭盡所能治療」就是「盡可能讓你痛苦」
「你這種人一定拖很久也死不了」
在極限狀態不會有疼痛感
「自然死」的過程
別因家人方便而讓父母歹活
長期的強制人工營養注射讓老人家更形悲慘
插鼻胃管的異物感很可怕
「衰老而死」的過程大約為七~十天
美國二案例:植物人狀態下,停止補充水分及營養
不是因為不吃而死、是因為「死時到了」才不吃
在分娩台上生產其實不自然
如何察知「死時到了」?
承認「年紀大了」才能活得輕鬆
「讓家人守候你走」是老人家最後應盡的任務
為死時做訓練
第三章 癌症不去管它並不會痛
要死就死於癌症
癌症能預防到哪個程度?
有必要做「癌症篩檢」嗎?
癌症是那個世界派來「迎接的使者」
「及早發現的不幸」抑或「為時已晚的幸福」
不是死於「癌症」、根本就是死於「癌症的治療」
超高齡者的癌症是長壽必然的結果嗎?
餘命二、三個月變成一年的自然死案例
為時已晚的癌症也能死得不痛苦
沒有就醫而死會被視為「死因可疑」
安寧療護機構是「擦屁股的機構」?
臨終前還想求助醫師是很值得商榷的
罹癌還是可以「老死」
「心靈療傷」一詞會不會太廉價了?
第四章 認真思考自己之死、就能改變活法
「思考自己之死的集會」已邁入第十六年
你也躺進棺材、好好修正自己的人生軌道吧!
親眼目睹拒搭救護車
父親的死,深深影響了我的「生死觀」
「死前葬」是人生重要分水嶺的「重活」儀式
對延命的看法人人不同
思考「死亡」就是在確認活法
為「思考自己之死」所應採取的具體行動
為無法表達意思時所準備的「生前意願書」絕對重要
第五章 別被「健康」耍得團團轉、別胡亂抵抗「死亡」,醫療只能限定使用 167
自然界生物只要結束生殖任務就會死
老人家是醫師重要的「生計來源」
為了健康連命都可以不要
生活習慣病不可能會好
老人家身體會不舒服是很正常的
檢查數值會因微妙理由變化
標準值可靠嗎?
有時即使知道病名也無能為力
老人家不該「過度靜養」
人怎麼活就怎麼死
終章 我的生前葬
結識了摩登嬤
父親的死
迷上猜謎
與佛教結緣
整理「自己的歷史」
我的「生前意願書」其一
「二十四小時規則」的誤解
我的「生前意願書」其二
我的「贈言」
後記 思考自己之死

作者简介

打破傳統醫學思想,顛覆你對生死的刻板印象。
這是一本最有勇氣也最禁忌的書!
現役醫師一席挑戰禁忌的發言,2012在日本醫界投下一顆震撼彈!
日本最前線醫療現場實錄,
中村仁一現役醫師倡言醫療行為會妨礙「安詳死亡」,
這是一本教你如何看待生老病死,最撼動人心的面對死亡指導書,
如何迎接生命終點,由你自己決定!

幸福好命的終老
與疾病和死亡有關的新事實
□使用退燒藥退燒,反而更慢好。
□就算施打流感疫苗,還是會得到流感。
□即使是癌末,也可以沒有任何痛苦而死亡。
□大多數人不是死於「癌症」,而是死於「接受癌症的治療」!
□不是因為不吃而死、而是因為「死時到了」才不吃。
□很多人認為罹癌是很苦的事,其實治療癌症才是違反自然、痛苦的事。
□不要把老當成病,「本來隨著年齡老化,身體哪裡會變差就是正常的」原因就是老化,所以不需要過度依賴醫生和藥這些東西。


 大往生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条)

  •     太喜欢《大往生》这本书了!!!这本书重点不是在讨论要不要治疗癌症,而是让所有人思考,如何面对死亡。这让我想到我的家里人,深有感触,很有共鸣。读者群的定位也不会拘泥,真正老少皆宜。而且现在一些发达城市,比如上海,已经步入老龄化,在所难免要面对“死亡”这门课题。所以说,这本书值得每个人看,每个人反思。即使书中有许多颠覆传统的观念,例如劝告人们不用去做健康检查,或“要死就要死于癌症”的耸动言论,但读完全书,才能体会作者苦心,他想要表达的是现代过度医疗所造成的悲惨歹终,如何地不符合人性。读这本书时也让我想到一件事,我的一位朋友是护士,她说医院里经常会出现医患矛盾,病人家属总以为医生是万能的,只要付钱,家里人就能活下来,所以“逼”着医生拼尽全力,插管子、手术、点滴,等等。固然,医生救死扶伤天经地义,但对于某些病患,比如老者,或一些无法决定自己想法的患者,家属的心态也是对患者的一种治疗。作者提倡“自然死”这种概念,也是我老爸对我说过的话。他经历过照顾奶奶、照顾外公的“上有老下有小”时代,在重症监护病房陪夜、在手术室外焦急等候,见过他们身上插满管子,所以有天他对我说,希望他老了,不得不需要插管子维持生命时,不要治疗他,让他自然离开。其实那时候听了,我心里真的很不好受。谁会眼睁睁见着自己爱的人在面前死去呢?可是看了这本书,我似乎能理解父亲的心思。与其没有尊严地躺在病床上痛苦度过余生,不如在自己还有意识时坦然地与亲人道别。我想。人要活得坦然,认老、认份,这样才能活得自在、欢喜。
  •     剛來台灣不久,就和舍友一起去逛了台北的書店街,本來是想買一本龍應台的 《1949大江大海》,因為在內地無法買到。偶然的看到了這本日本醫生中村仁一的《大往生》,被上面那句“最先進的醫療技術無法帶給你最幸福的生命終點”所吸引,順便把這本也買了回來。也成了這兩個多月來我讀完的唯一一本書。從07年出門上大學到現在7年了,有兩位我的親人離開了我們,因為離家很遠,還有其他的一些原因我都沒能回家,這也成為了我的遺憾。沒能有機會和他們告別。也沒有過在病床前或殯儀館送別的經歷。去年看了龍應台的那本《目送龍應台》,裡面的一句話印象很深,“所謂親人一場,就是不斷的目送她的背影越走越遠。”我想著就是我會買這本書的原因。中村仁一在日本大概也算不得多麼有名的醫師,不過也正因為此,也沒有偶像包袱,可以有什麼說什麼。他早年畢業于醫學院,一直做醫師到院長的位置,60歲辭職去了老人安養中心擔任一名按照他本人的說法,在日本地位低下的老人安養醫師,在目睹了上百例的老人去世過程后才有感而發,寫下了這本書。而這本書完成之時作者也已經是七十多歲的老人。這本書核心講的就是要順其自然,不要對抗自然的規律。其實人在已經有了後代,並且把後代撫養成人之後,上天賦予生命的使命已經完成,接下來都要去等待死亡的到來。這個觀點我是很認同的,最早上初中的時候讀到了一本叫做《我們為什麼生病》的關於進化論的書就有類似的觀點。自然界許多的生命一旦完成了繁殖的任務就會馬上死去,像是有一種不記的名字的魚在每年的一定時候,就會成群結隊的從海里沿著河岸逆流而上,經過千辛萬苦,躲避天地的圍捕和無數的危險。最后到達一個安全的地方交配產卵,然後死去。還有一種很美麗的蝴蝶每年的夏天都會聚在一起在天空中飛行,像火紅的雲彩一樣美麗。然後在同一天交配、產卵、死去。自然界這樣的例子數不勝數,如果從進化論的觀點來看,生命僅僅是基因複製自身的工具,一旦完成了這個使命,也失去了最初的意義。我感覺書裡面寫到的其實是個選擇的問題,當一個人已經到了70、80歲的年紀。如果身體出現了問題有兩個選項,一個是盡量不去管它,聽從自然的規律,如果到了離別的時候就盡量去坦然的接受離別,打個比方可能是75歲去世了,一個是努力的用現代的醫療結束去對抗疾病去延續生命。做手術切除掉癌變的部位,當沒辦法自己進食的時候,用插胃管或者輸入營養液的方式維持生命,可能會在床上癱瘓,忍受不自由和病痛的折磨后在5年後的80歲去世,現代人該如何選擇?中村仁一在老人安養院親眼目睹了幾百例老人的死亡過程,看了太多的自然死亡的老人和被現代醫療技術折磨的精疲力竭痛苦不堪最後死亡的老人。他有了自己的答案。 他認為醫療有兩個目的1是讓患者康復,恢復到之前的健康狀態。2是盡量提高患者生存的質量。但是對於老年人來說第一項已經是不可能了,而對於第二項來說延續生命的種種技術往往不是提高而是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質量。如果盡量不選擇對抗和醫治的話,大部分的老人甚至很多身患癌症的老人都不會感受太多的痛苦,慢慢失去進食的能力,陷入一種半昏迷沒有恐懼的和平狀態,平靜的離開。在中村仁一看來,在家人的陪伴下完成這個過程,才是人最好的歸宿。這個時候靜靜的什麼也不做的呆在老人身邊才是最好的陪伴。很多老人的家屬希望醫院能全力的搶救老人,而不顧現代醫療對老人的傷害,是十分的殘忍的,(比如心臟復甦術有可能會讓老人的肋骨折斷、通過胃管為補充老人營養的可怕異物感經常會讓醫生不得不把老人的手腳捆住,這樣才能阻止老人把管子拔掉,還有老人癱瘓在床因為無力坐起沒有辦法利用重力,每一次的排便都是一次痛苦而煎熬的過程。)親人往往因為內疚往日對老人不夠盡孝和關心讓醫師全力去搶救已經快要離世的老人,而給老人帶來了更大的痛苦。作者看來這樣的家屬是非常自私的。更好地方法是在老人健康的時候,用每一天都有可能失去老人的心態去關心和對待,這樣老人在要走的時候也不會那麼的驚慌失措。中村仁一還在日本舉辦了很多思考自己之死的活動,東亞的文化一直很忌諱死這個字,這些活動為許多需要去面對死亡,又沒機會找到伙伴好好討論一番的人提供了難得的機會。很多人參加完之後都寫了生前意願書,比如自己一旦陷入昏迷或其他狀態,希望醫師能尊重本人的意願。僅僅做最基本的處理而不需要其他的積極救治。書的最後中村仁一作為一個70多歲的老者給了他自己的5條贈言。1.起身只需半貼大,即使得到全天下,謹吃二合半。2 聽天命,盡人事。 3.重視緣分4澀柿的澀味,隨著時間的經過會轉為甜味。5要明白人生也是一種苦,無法如人所願。中村先生特意提到了第二點 聽天命,盡人事。“一般人會將這句話說成 盡人事聽天命,但我不喜歡這種話,因為聽起來仿佛在告訴人們,只要努力的盡人事,就有可能改變天命。這樣未免太自以為是。所以我喜歡反過來說,才能表現出盡自己的全力去努力,不必在意結果會如何的意境。我深以為是,人生在世,當聽天命、盡人事。

精彩短评 (总计2条)

  •     非常值得每一個人看一看
  •     裡面有附註些圖片,有些過程寫的十分現場感....個人覺得是本值得反思的好書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