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为社会学带来什么

出版日期:2016-5-1
ISBN:9787567541629
作者:[法] 纳塔莉·海因里希(Nathalie Heinich)
页数:111页

内容概要

娜塔莉·海因里希(Nathalie Heinich),法国社会学家,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博士毕业于法国高等社会科学院,导师为知名社会学家皮埃尔·布尔迪厄。其研究领域涵盖艺术家的职业化、文化实践的社会学特征、身份认同等。三十多年来,她始终关注当代艺术在西方社会引起的争议和讨论,对文化实践中的矛盾特征进行社会学观察,并出版了三十余本探讨艺术家的社会地位、作者的概念、当代艺术体系、身份认同、价值关系及社会学史方面的著作。她的研究成果已被译成多国文字。
译者 何蒨,北京大学法语系本科、硕士,法国巴黎政治学院比较政治学博士,曾赴加拿大深造当代西方艺术研究方法论,并在法国完成关于中国当代艺术三十年体制变迁的博士研究。曾任出版社编辑、自由撰稿人,现从事比较政治角度的艺术与社会关系研究。在国内外期刊发表学术论文若干,主要译作有《我们什么也没看见》《夜蛾:“出现”随笔II》(及《创造性工作:不确定性中的自我实现》等。

书籍目录

译序 /1
中文版序言 /1
1反还原主义立场 /1
2非批评立场 /15
3描述立场 /25
4多元主义立场 /37
5相对主义立场 /55
6介入式中立 /75
7中肯性的考验 /91
娜塔莉•海因里希著作目录 /99
参考文献 /103

作者简介

艺术是社会学的难题:因为艺术领域所推崇的价值观——独特性与普世性,正是传统社会学要探讨的问题。与其他领域不同的是,通过研究艺术,社会学者可以把握立场的转移,这对艺术社会学乃至社会学的整体实践都有着重要影响。在《艺术为社会学带来什么》中,我们关注的不再是社会学对艺术的贡献,而是艺术为社会学带来什么,也即观察行为者接受艺术的多种方式,以及其中潜伏的价值关系。因此,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视已有的理论与方法,反思传统社会学的某些顽固的思维习惯。有时,这些习惯已转变为一种僵化的社会认知模式,甚至沦落为一种社会学意识形态。


 艺术为社会学带来什么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发布书评

 
 


精彩短评 (总计28条)

  •     虽然是本小册子,内容却是干货。和娜塔莉跟跳出导师布尔迪厄影响圈的第一步,旗帜性作品。
  •     射向布迪厄
  •     简明但醍醐灌顶的一本书,有点理清了社会学(如何研究社会建制)、法律政治学(社会建制是什么)和艺术史(艺术界作为一个特殊个案)的关系,并以艺术社会学为例提出了社会学的“去批评化”,以“批评”作为研究对象而不是目标。比如社会学研究指出梵高的天才是社会建构的,那么要以这个建构为对象,研究为什么人们会乐于接受梵高是悲情天才这样的神话。
  •     问题提得好,解答太肤浅,大而化之。
  •     读的有点吃力,很多概念看不懂,但是介绍了很多不同的立场,也算是有收获。
  •     反思力度很高,勾画出更贴近研究对象的而非过分倚重批评的社会学研究方式,怎么在独特与普遍之间,多元和独断之间取平衡实在是长久需要讨论的话题。(从英文文献里逃到汉语中透透气实在幸福QAQ )
  •     有趣。从艺术的独特性和普世性这对总是无法调和的概念入手。
  •     读得挺累的。从香港回来的飞机上开始读,有些章节反反复复地读也依然似懂非懂,有些地方则相当有共鸣读完还回味无穷。总之是很好的艺术社会学读物,而且我就是从这本书开始喜欢上了精装本(也可能是因为年纪大了)。
  •     没什么太深度的观点。语言多为抽象的概念化东西,读起来有点乏味。
  •     挑出艺术社会学中普遍性与特殊性、个体与集体、内在与外在等对立,强调在两种对立之间的对话沟通。社会学不能一味的将独特性还原为普遍性,以“社会性”为一切解释的基础,这不是研究者的态度,而是不折不扣的裁判者。反思“价值中立”,学会如何“介入中立”。
  •     海因里希希望通过采取一种以中立为目标的价值观来反对将艺术纳入社会学的框架之中(布尔迪厄,霍华德·贝克等人的立场),【但作者自己其实也隐隐暗示,说是反对,也是以中立为目标的话语生产和接受时的无奈的变形而已,中立也是通过对批判式的背离来确立的,论事实上的中立之不可能】
  •     对艺术社会学方法论的反思。
  •     短小精悍,开阔视野
  •     喜欢这七篇小文章的论述角度,主张抛弃立场解构既有立场,带着社会学中立派的质感解读艺术真是酷啊
  •     醍醐灌顶,真正在思考人文学科的科学精神,很难得也很好看
  •     看到有豆瓣关注的人的短评“以“批评”作为研究对象而不是目标。”“…有必要在意识形态文化批判之外建立一种相对主义的客观描述法,二是社会学真的没法深度介入艺术问题。”“…作者强调韦伯的“价值中立”,强调从“批判/揭发”走向“相互理解”,区别“研究”与“批评”,但“非还原主义的、非批评的、描述性的、多元的、相对主义的、以中立性为目标的”态度,恐怕很多人文学者并不能完全认同。”
  •     如何向导师开炮。另外,这套书叫“轻与重”真是非常形象的自嘲啊。
  •     明明大部分是看不懂的,却逼着自己读下去,我还真是有病啊!!!还是过两年,有点基础理论了再回来读吧。
  •     令人惊讶的是对此文本的理解几乎是一气呵成的。对文本写作极有益处:非还原主义、非批评、描述性、多元、相对主义、以中立性为目标。值得思考的是,批评首先是非批评。
  •     是一本不错的人文研究认识论指南,不过我对书中的观点并不稀奇,科学与艺术、结构与个体、普遍与特殊,如何融合并超越诸如此类的二元领域,与人类学自八十年代兴起的论辩与反思一脉相承。赞同作者最后一句话,谈论创造,并不等于创造。认识论的革新不过是某一起点,"立场创造"的冒险才是人文学者真正要投身的远程。
  •     singular 唯一的奇怪的
  •     布尔迪厄学生纳塔莉海因里希之作,一篇长论文而已,但提出的艺术、美学与社会学之间的冲突显然是一个有待深入思考的问题,她更像是勾勒出了一个问题,但没有给出有力结论或谱系考古,文风清晰不晦涩。
  •     简洁明晰,富于启发,毫不留情地向其导师布尔迪厄开炮!作者强调韦伯的“价值中立”,强调从“批判/揭发”走向“相互理解”,区别“研究”与“批评”,但“非还原主义的、非批评的、描述性的、多元的、相对主义的、以中立性为目标的”态度,恐怕很多人文学者并不能完全认同。
  •     借着艺术之名,实际在谈当代社会学作为独立学科的规范性要求。小册子揭示了两件事,一是有必要在意识形态文化批判之外建立一种相对主义的客观描述法,二是社会学真的没法深度介入艺术问题。
  •     《艺术为社会学带来了反还原主义立场、非批评立场、描述立场、多元主义立场、相对主义立场、介入式中立以及中肯性考验》
  •     泛读,美看懂
  •     纳塔莉在书中反思社会学与艺术的关系,冲破传统社会学对于“普遍性”这一认知模式执着且单一的诉求(作者认为,这种价值观本身也是一种意识形态),也强调研究行为者接纳艺术的真是状态,即:辩证地看“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而非把“特殊性”仅仅固有地看成“普遍性”的产物。
  •     简短但很有力的一本小册子,强调不同话语之间的对话与交流,而非独白。以往的艺术社会学,更多呈现了社会学对于艺术研究的意义;作者在这里的思考,主要呈现了艺术对于社会学研究的意义:社会学应该超越以往的僵化思维,在不同的立场中穿行,做一个倾听者和理解者,而不是立场的强加者。对此而言,艺术是绝好的对象。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