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明起源的比较研究

出版社:陕西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1994
ISBN:9787224032031
作者:王震中
页数:456页

内容概要

作者简介
王震中,陕西人,生于1957年.1977年考入西北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1981年底大学毕业,同时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随尹达、张政�、杨向奎三位先生攻读硕士学位,1985年获历史学硕士学位.此后在中国社科院历史研究所工作二年,1987年再度考入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随田昌五先生攻读博士学位,期间,1989年至1990年东渡日本,在伊藤道治先生的指导下,留学一年.1992年获历史学博士学位.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副研究员.曾撰有《东夷的史前史及其灿烂文化》、《东山嘴原始祭坛与中国古代的社崇拜》、《应该怎样研究上古的神话与历史――评(诸神的起源》》、《文明与国家》、《西周城邑国家文明的起源》等论文近30篇、译著一部.

书籍目录

目录
序 一部文明起源的真实画卷
绪 论:理论与方法
第一章 农耕的起源与社会组织的变化
一、农耕起源中的共同性与多样性
二、中国的农业起源与农耕聚落的出现
第二章 农耕聚落的扩大
第三章 聚落的平等与内聚
一、聚落的分布、选址与规划
二、房屋的组合及其社会结构
三、聚落的内聚与向心布局
四、聚落的生产、分配、消费和对外交往
五、社会性质与权力结构
第四章 中心聚落(宗邑)与神庙文化
一、由平等聚落向宗邑的过渡
二、宗邑与村邑形态的出现
三、神庙与宗教中心
四、关于酋邦的问题
第五章 龙山时代的聚落与生产
一、龙山时代的聚落形态
二、龙山时代的农牧业生产
三、龙山时代的手工业
第六章 早期铜器的冶炼
一、仰韶时期属于铜石并用时代
二、龙山时期属于早期铜器时代
第七章 阶级的产生与财富的积累
一父权大家族与阶级分化
二、财富积累与集中的程序
第八章 都邑文明的形成
一、都邑的分散与文明的多中心
二、龙山期城邑的建制与职能
三、虞夏商周四代的政教合一
四、西亚、中美洲的都邑与神权政治中心
五、环境・资源与对外贸易
六、决定都邑规模的诸因素
七、都邑的形成机制
第九章 祭祀・战争与国家
一、国家产生的几种可能途径
二、祭祀与管理和统治
三、战争在国家形成中的作用
四、王权的三个来源与组成
五、余论
第十章 文明的道路与区域特征
一、美索不达米亚的城市文明
二、埃及的早期诺姆文明
三、中美洲文明的道路与特点
四、中国文明形成过程中的几个特点
附录 参考文献与征引书目

后记


 中国文明起源的比较研究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条)

  •     2013-12-26-历史-《中国文明及其历史分期》一、 文明的定义英国人类学家泰《原始文化》给“文化”和“文明”下了一个非常经典的定义。“文化或文明,就起广泛的民族学意义来说,乃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任何人作为一名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杂整体。” 《中国古代文明起源》(李学勤主编)第一册P002古代汉语中,最早出现“文明”的文献是《周易》 :“见龙在田,天下文明”。孔颖达疏:天下文明者,阳气在田,始生万物,故天下有文章而光明也。现代汉语中的“文明”用来翻译英文中的civilization一词,通常是指人类社会的进步状态,与所谓的“野蛮”相对而言。P001我们所探讨的文明,是指与史前相区别的古代文明社会,离不开两个主要素:人,以及人所创造的。二、 中国文明的社会发展阶段王震中先生的《中国文明起源的比较研究》一书,将原生态的文明起源划分为三大阶段:第一阶段是农耕聚落期;第二阶段是中心(宗邑)聚落期;第三阶段是都邑国家形态。 P008三、 第一阶段-农耕聚落期AD7100年-AD5000年,这期间主要包括了:彭头山、磁山、裴李岗、老官台、河姆渡文化等农村聚落遗址。AD5000年-AD4000年,这期间主要包括了半坡、姜寨等聚落遗址。在考古学上,这时候处于新石器文化的早期范畴。农耕的起源本质上是人们为了解决或加强食物供应而对当地自然环境的一种适应。P028在秦安大地湾遗址的一座窑穴中发现有黍的遗存。它处在大地湾遗址的第一期,距今七八千年。 P32在磁山•裴李岗文化遗址中出土粟。磁山遗址中储藏粟的窑穴达88个之多,其总储量两期越有10万余斤。P0311988年,湖南考古工作者在长江中下游的澧县彭头山距今9000-8000年的遗址中,发现了水稻遗存。P038这时期存在三类聚落遗址:一是洞穴遗址,比如广西柳州白莲洞、桂林甑皮岩。经济来源,狩猎、捕鱼、采集。二是贝丘遗址,广布于广东、广西、江西等地的沿海和河流转弯或大河与小河的交汇处。经济来源,主要采集贝类,兼有狩猎、捕鱼。三是露天的农耕聚落遗址,比如彭头山、李家岗等。经济来源,农耕、狩猎、捕鱼高度采集一体。聚落建筑,北方以兴隆洼为典型代表,若干个家庭组成一个家族(一排房屋),再由若干家族(若干排房屋)组成一个氏族,最后有一个个氏族构成聚落共同体。南方的可以分为两种,一种直接建在地面上的木骨泥墙建筑,以彭头山遗址为代表;一种是干栏式建筑,以河姆渡遗址为代表。P69这时期的社会处于母系氏族社会。比如仰韶文化半坡类型,农耕初期,妇女负责主要的农业劳作,墓葬中子女随母亲合葬、幼女厚葬。这一时期已出现部落首领的宗教巫术权力和军事权力的集中化。河南临汝阎存出土的仰韶文化陶器中,有一件彩陶缸特别引人注目,缸上画着一只白鹳衔着一条鱼,旁边竖立一把斧子。此画被命名为《鹳鱼石斧图》,“伊川缸”,上彩,被认为是当时三个部落的联盟酋长的陪葬品。P118四、 第二阶段-宗邑聚落期AD3500年-AD3000年,这阶段主要包括了:仰韶后期、马家窑文化、红山文化后期、大汶口后期、屈家岭文化、崧泽文化和良渚早期。考古学上处于铜石并用时期。聚落的形态的演变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各地明显地出现了中心性的聚落和神庙文化的特色。P141这一时期,较为著名的大型聚落有秦安大地湾乙址、河南郑州大河村、山东秦安大汶口、湖北京山屈家岭等处。大河村占地面积近30万平方米、大地湾约36万平方米、大汶口80多万平方米,屈家岭可能更大。这时期的聚落建筑可以大地湾乙址作为典型分析。大地湾乙址坐落在半山腰上,随地形变化而分为若干小区。每一小区中都有面积颇大、建筑技术甚高的大型房屋,从而构成一区即为一单位的格局,而位于中心区的901号特大房子,从其所处的位置以及其建筑规模以及附属的建筑和广场,都说明它具有特殊而重要的地位和功用。它一方面直接指示出大地湾乙址内部中心区的主从关系,另一方面也是大地湾乙址作为这一区域中心聚落的重要标志物。P142这时候的经济的特征在于生产的地方性的分化,以及由此而来的将产品与劳役在整个社会中分配的需要。各种职业性的手工匠、专司礼仪的神庙人员、巫师祭司阶层也即应运而生。P153酋邦制社会较平等的部落社会的本质特征是有着明显的社会分层的存在。在这阶段,社会地位大部分依据其出身而定。和最高酋长关系最近者,亦在直系世系上和酋长最近,可特殊地获得较高的地位。P168当时的贵族与平民在财富上和社会地位上有着明显的差别,存在着社会分层。这种分层是一种以父权家族-宗族为基础的分层。这可以从大汶口文化晚期的墓葬和红山文化后期的积石冢等墓葬材料得到证明。P170五、 第三阶段-都邑国家形态AD3000年-AD2000年,这一阶段包括夏王朝之前的前王朝时期,相当于龙山时代以及,古史传说中的尧舜禹时代。龙山时代聚落形态较前的最大变化就是城邑的出现,以城邑为都邑,再结合周围的村落社群而形成都邑国家,这就是龙山时代的聚落形态的特色。P178这时期的聚落建筑, 主要特征是排房的出现,若干小型住宅排列成行,门向基本一致。这是一种新的聚落(家族)而居的形式。在冀南豫北地区,发现有由若干单室圆形小住宅排列成行,规律有序。并且在居住区内相当密集地存在着,一个聚落的居住区往往有若干排这样的住宅。而在陕西关中和豫西、豫西南地区,发现许多成排成行的方形住宅,而一个聚落的居住区也每每是由若干组这样的小型排房组成。例如,陕西临潼康家聚落,面积约19万平方米左右,房屋分布很有规律,基本上呈现东北-西南向排列。是同意规划、建造的。P182在江南苏州吴江县梅堰良渚文化的聚落遗址中,发现一些房子由护墙(院墙)相围,房子旁边有水井,和现在的农村相同。遗址中出土的有梗稻、酸枣、橄榄、话梅、芝麻、葫芦籽,以及大量的鱼骨。各房屋群的公用道路一直通向附近古河道的“小桥头”,小桥头的样子和功用与现在当地农村淘米、洗衣的小桥头完全相同。结合房屋内外出土的文物,可以想象那时一派江南鱼米之乡的风貌。P185龙山时代是中国聚落形态史上重大的转折时代,在聚落与聚落之间,出现了城与乡的对立与依存的关系;在聚落内部,父权家族与宗族结构取代了氏族之间的结构,个体家庭被包涵在父权家族之中而日益活跃,私有和阶级分化通过墓葬而得到清晰的反映。龙山时代,聚落内和聚落外,其不平的是显而易见的。与这种不平等相对应,龙山时代的城邑即都邑形态是宗邑形态的发展,是国家组织结构的物化形式之一。同时,龙山时代也是铜器与中国的原文字时代,是已进入城邑国家式的初期文明社会。P187龙山时代的农耕技术获得长足的发展。所使用的石器农具类型齐全,而且造工精细。许多石器耒耜头部已经有打孔。相对应的家畜饲养发达。此时期,中国传统中所谓六畜——马、牛、羊、鸡、犬、猪在各地的家畜饲养中都已俱全。P197制陶手工业,快轮制陶技术获得普及,陶窑有了改进,陶色以灰、黑陶为主,造型多样适用,其中的亮光黑陶、尤其是“蛋壳陶”,制作得十分精美。P201龙山时代属于早期铜器时代,与仰韶时代相比较,有两个明显的发展,一是铜器出土的分布有显著的扩展,二是铜器的冶铸技术有了明显的进步。P217龙山时期,一个城邑就相当于一个聚落国家,以平粮台城邑作分析。平粮台城址,正方形,长宽均为185米,城内面积约34200平方米。在城内发现排水管道,从城内引向城外。城内有平底建起的房屋,亦有高台建筑。城内还发现铜渣和陶窑。P261结合别的考古材料可以得出:一、平粮台城内的居民存在阶级阶层的差别。二、城内进行着重要的手工业生产。三、城内有严谨的功能区划分。四、此时期陈内已经有专门守城的士兵。城垣的御低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六、 补充在龙山时期,我们称之为文明的现象在黄河和长江的下游与中游地区都已出现。这些文明现象中,阶级、城邑、冶金、原始文字、通过礼器反映的礼制和身份,都与二里头和商周时期的文明一脉相承,只是后者比前者在发展程度上更加发达、趋于完善而已。所以龙山时期可以视为中国古代文明的草创期。P439(课外阅读要求书目的读书笔记总结。)
  •     80年代以来,对中国文明起源的研究再次成为考古学界、历史学界的热点,讨论的问题也比过去深入得多。长期争鸣之后,学界对文明的研究,已从简单因素的罗列进展到复合条件的讨论、从表面现象的分析进展到内部规律的探索、从静止扩展到动态、从对人类社会自身的了解深入到追溯生态环境与人类社会的相互作用。在这些研究的成果中,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王震中先生在博士论文基础上修改完成的《中国文明起源的比较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1994年11月版)是一本具有开创性意义和科学价值的著作。展读这部散发着油墨清香的学术专著,我有一种不忍释卷的感觉。的确,这是一本令人耳目一新的中国文明起源研究方面的力作。就整体而言,《中国文明起源的比较研究》具有以下几大显著的特点和贡献:首先,在文明形成的标志这个学界争论非常激烈的问题上,作者指出目前国内外较为流行的把铜器、文字、城市等作为文明的标志或要素的做法存在很大的缺陷。因为各个古代文明所处的生态环境、地理环境和社会环境不同,“若从区域文明这一角度来考虑,就不得不承认古代不同类型的文明在其演进过程中所呈现的物化形式是有差别的,我们可以分别总结出各地各民族各自的一系列物化的标志物,但很难将它作为统一性的共同标志来放之四海而皆准。”并举了玛雅文明(没有铜器)、印加文明(没有文字)的例子佐证作者的观点。作者并没有仅仅满足于指出流行做法的不足,继而提出在铜器、文字、城市等具体文化形式之外的抽象层次上可以确立一个既能反映文明社会结构特征的,又能适应不同的生态、社会环境的共同标志。这个共同标志就是“国家”。对于国家形成的标志,作者又指出了恩格斯“按地区来划分它的国民”这一条标志对于古希腊罗马来说也许是适用的,但对像中国这样宗法制社会则有很大局限性。其次,在以国家作为文明标志的基础上,作者在理论上独辟蹊径,从中国古代社会结构和社会制度的演进方面探讨中国文明起源,并以大量的考古发现为依据,达到逻辑与历史的统一。作者认为农业在中国文明起源中处于基础地位,因此以农业的起源、发展和农耕聚落形态的演进为基本线索,去探求社会结构的变化。第三,在社会组织结构演变阶段上,作者对传统的“部落联盟”或“军事民主制”提出了质疑,而将塞维斯(Elman R.Service)等人类学家提出的“酋邦”(chiefdom)概念引入,并指出,虽然酋邦制或类似的政治体制在古代诸文明地区由史前走向文明的过程中不具有普遍性,但启示我们“由部落到国家还应有一个相对独立的发展阶段,有相应的社会结构和体制特征,这一发展阶段是文明和国家起源研究中关键点之一。”作者把社会组织结构演变过程分作三个阶段:即从平等、内聚式聚落形态,发展为初步分层与分化了的原始宗邑与村邑相结合的中心聚落,再转变为都邑聚落,最后达到都邑国家文明的出现。特别是宗邑聚落形态的形成和发展,是形成以后中国历史特点(家族社会)的关键。作者揭开了这一内在规律,是一大功绩,既论证了中国文明发展过程中不同于其他文明的特点,也说明了中国文明数千年来连绵不绝发展下来的历史根源。第四,作者对中国文明形成的特点和性质,做了独具慧眼的阐述。他认为中国文明的形成和发展,是属于早期文明社会中维新式发展的国家形态,是生产技术、社会组织结构和观念形态三位一体连续会组织结构发展下来的,其家族—宗族组织与政治权力同层同构、王权与神权相互关联而共同演进。这与张光直先生的中国文明是连续性文明的理论暗合,同时又强调了生产技术的作用。最后,作者在研究中国文明起源的同时,也对世界其他地区文明做了横向联系和对比,确立了中国文明在世界文明中的地位。他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把世界各大区域文明的起源做了三个阶段的划分,使得比较研究对象的可比性显得更加突出,从中既可以看出各文明的在起源过程中共有的规律性,也可以对各文明的区域性和个性给予适当的关注。这种对文明起源过程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的分析是本书的一大特点。

精彩短评 (总计2条)

  •     高中时代读的,看这个封面就特别怀念起自己的少年时代。王震中的比较研究,有一个理论预设,就是新进化论的酋邦理论不具有普适性,不能用来解释中国早期国家的起源。中国文明的发生,有自身的规律。应该说,这是王震中先生的一家之言。
  •     将中国的文明起源同世界其他原生态文明横向比较研究,视角比较开阔。此外,以农耕聚落-宗邑聚落-都邑聚落形态的三大阶段来分析中国文明起源,也比较条理清晰,适合初学者阅读。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