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与线

出版日期:2016-6
ISBN:9787544282430
作者:松本清张
页数:224页

内容概要

松本清张(1909-1992)
日本作家,曾获芥川奖、吉川英治奖、菊池宽奖、推理作家协会奖等。
作品《点与线》开创社会派推理小说先河,代表作还有《零的焦点》《砂器》等。

书籍目录

第一章 目击者
第二章 殉情自杀
第三章 香椎站和西铁香椎站
第四章 东京来的人
第五章 第一个疑问
第六章 四分钟的假设
第七章 偶然还是人为
第八章 北海道和九州
第九章 有数字的风景
第十章 北海道的目击者
第十一章 障碍难除
第十二章 鸟饲重太郎的来信
第十三章 三原纪一的报告

作者简介

社会派推理小说开山之作
《周刊文春》评选史上百佳推理小说第3名
----------------------------------------------------------------------------------
两个女招待到东京站为老主顾送行。三人在13号站台上看到,女招待阿时和一个男人在15号站台上车。
几天后,在九州海边发现他们的尸体。警方判定是殉情自杀。
但一个警察觉得很蹊跷:在繁忙的东京站,一天中只有4分钟能从13号站台看到15号。难道真的会那么巧?
----------------------------------------------------------------------------------
他不但是东方推理小说大家,他更是世界文坛的大家。——《纽约时报》
松本清张彻底改造了日本推理小说,确立了社会派在推理小说界数十年不摇的正统地位。——杨照(作家)


 点与线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1957【目击者】● 安田辰郎的安田商会经营机械工具,近几年发展不错,传言是因为官方的订单多。眼下,去年秋天爆出的X省贪污案尚未了结,调查仍局限在省内的小人物。● 安田约三十五岁,似乎对哪个女招待都没有动过邪念。阿时二十六岁,人长得漂亮,皮肤也白皙。● 1月14号下午3点,安田请富子和八重子到餐厅吃饭。后又去金鸡餐厅,期间不断看手表。● 安田:傍晚要坐电车去镰仓看老婆,你们送我到东京站吧。● 13号站台,横须贺线,到车站时尚未到6点。能望见15号线开往九州博多的列车,看到了阿时和一男子亲密说话走进列车内。● 富子和八重子都不了解阿时的私生活。● 老板娘:阿时请假说要回家五六天。【殉情自杀】● 博多站 - 香椎站。(福冈市博多区,南北向)● 1月21日早,一工人在海边发现两具尸体,衣服整齐,没有搏斗的痕迹,拥抱姿态。尸体旁有果汁瓶,鉴定为氰化钾自杀。男子口袋的名片写着佐山宪一,三十一岁,X省的课长助理。没有遗书,有张餐车收据,日期为1月14号,人数是一人。● 死亡时间推断为20号晚9点到11点间。● 在福冈市的丹波屋旅馆发现男子的旅行箱,据介绍是一个人从15号晚入住,直住到20号晚才结账离开,说旅行箱暂存,稍后来取。箱子里都是旅行用品。● 旅店老板:他一直在旅馆焦急的等女人的电话,20号终于有女子打电话来。【两个香椎站】● 佐山尸体的领取人是他兄长,阿时这边是她母亲和富子。● 兄长:他妻子三年前去世,似乎不想再婚,为女人的事吃了不少苦头。● 富子:大家都不知道佐山这个人,在车站看到的就是佐山。● 鸟饲重太郎:博多站 - 箱崎站 - 西铁香椎站。(在国铁香椎站西边,两线平行,南北向)● 从西铁香椎站下车,步行十分钟可到达案发现场。两个香椎站间隔约五百米。● 从博多的上行列车晚上9点25从国香站发车。【东京来人】● 国香站的水果店老板:9点24出站的人群,的确有一对穿西服男子和穿和服的女子,他们向着西香站走了。没看清长相。● 鸟饲:他们应该是9点10左右在博多上的车。● 路人:9点27从箱崎发的车,9点35分抵达西香站,车里没见到,下车后看到一对男女从后面赶上。男的穿大衣,女的穿和服披大衣,女的说了一句很荒凉的地方啊。● 鸟饲:两站步行只需要六到八分钟而已,是否为同一对男女?● 电报:佐山有时会到博多出差,阿时没去过博多。● 乘客甲:在车上见到两个穿大衣的女子,长相不是阿时,没见到穿大衣的男子。● 乘客乙:在后车厢,有个穿大衣的年轻女子,和身边的男子说话,男的大概四十多岁,女的长得和阿时不同。【第一个疑问】● 警视厅搜查二科,负责智能犯罪,三原纪一,负责X省的贪污调查。● 博多 - 大阪 - 名古屋 - 静冈 - 热海 - 东京。● 鸟饲:可能阿时在中途下了车,热海或者静冈,佐山并不清楚对方什么时候到博多。● 三原:佐山是重要的证人。查遍了东京,并没有发现佐山和阿时关系的线索。两人都有情人,但都不清楚是谁。● 三原:从13号站台看的到15号站台,不会被列车挡住?【四分钟的假设】● 东京站:当天的确有四分钟可以看到对面,13和14号站台分别有三趟列车进站。● 三原:安田不停的看手表是不是为了赶那四分钟?为了制造目击证人。● 安田:认识佐山,和X省有生意往来。没请过佐山去小雪料亭。每周去见一次老婆。● 三原:这四分钟有明显的人为痕。【北海道和九州】● 据调查,安田和X省石田芳男部长关系不浅,石田正被调查。● 对于出发去殉情的阿时和佐山,安田为何需要自己以外的目击证人。让别人觉得自然?● 从东京到博多,特快也要十七个小时。● 安田:20号下午一个人出差去北海道了,25号回到东京,双叶商会。● 三原:可能是安田预料到自己会被调查,才安排的目击证人。● 三原去到镰仓,当地的确有安田卧病在床的妻子。【有数字的风景】● 女佣:经常请长谷川医生看的病。● 医生:太太患的是肺结核,已经得了三年了。她对文学挺感兴趣的。● 太太写的短篇:有天丈夫回家,走时忘了拿列车时刻表。他出差繁忙所以经常买时刻表。● 札幌警局电报:证实双叶商会21号在车站接到了安田。【北海道的目击者】● 三原傍晚坐火车,经换乘,第二天晚上到达札幌。● 旅馆:安田21号晚上9点入住,22和23号。● 商会经理:火车晚上8点34到站,但安田却晚了十分钟才出来。发来的电报说有要紧事要谈,让经理来接他,但来了后却不是什么要紧的事。● 青森到函馆的客船乘客名单上有安田,同时也有石田部长。【障碍难除】● 石田部长的确去了北海道出差,在函馆到札幌的火车上还碰到了安田。● 笠井:据调查,常有一个自称青山的女子打电话找阿时,阿时一接电话就换成男的了。接到电话后阿时就会外出,但一次也没带男人来过。这样有半年了。● 笠井:已经有高层过问此事了。● 笠井:部长和安田坐的一辆火车去北海道,安田不时过来寒暄。而从函馆发车五小时过了小樽站后安田才来见部长,与部长同行的还有当地的官员稻村。部长和稻村是在函馆相遇的。● 查航空时刻表,福冈早上8点的航班,东京换乘,下午4点就能到札幌。安田可比部长早到达小樽站。● 笠井:船上的名单怎么办?字迹和旅馆的相同。● 东京飞福冈的航班,最晚下午3点,7点到福冈。● 安田为何不让经理到站台迎接他?● 三份乘客名单中,没有安田,也没有重复的名字。共计143个人。经调查,乘客都是真实存在的。【鸟饲来信】● 航班延误● 经理是21号11点收到电报的,电报传达时间要2小时。安田在那个时段不可能拍电报。● 经调查,东京和福冈内的电报局都没有发过类似的电报。● 经调查,21号8点50从青森发出的电报。● 据列车乘务员证实,拍电报的是石田部长。和部长同行的是佐佐木事物官,但船的乘客名单上却没有佐佐木的名字。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在现在这个实名制的社会 已经完成不了这种犯罪
  •     点和线之间是人性的扭曲和权钱的交易 作者的立意是吸引人的 只是整个推理过程显得敷衍 后面的结局也显得突兀 究竟是怎么得到的结果
  •     首次挑战松本清張 《点与线》开创了社会派推理小说的先河 的确让我想到了东野《时生》不得不说对后人影响极大/:strong
  •     名声之作,年代久远,现在看起来简单了。
  •     逻辑很强
  •     好吧,正经看推理的人都瞧不起东叔的作品。都说松本清张才是日系推理的扛把子。我没啥感觉。不过喜欢安田亮子写的有时刻风景的散文。
  •     据说这本推理小说是松本清张的代表作。很明晰的抽丝剥茧破案过程。博多香椎最基层的刑警鸟饲重太郎以及警视厅的三原纪一和上司笠井警部都令人敬佩。一点点不合情理的小事情都不放过,一个人就餐的票据,刻意安排的目击证人最后都成为破案的关键线索。
  •     各种套路 看了10页猜到凶手 看到一半猜到动机 看了三分之二猜到犯案过程 幸亏篇幅短 不推荐了……
  •     不怎么习惯社会派
  •     简直精彩,文笔真好,文字逻辑理顺的非常清楚,这对推理小说来说是个非常基本的要求,但其实很多小说家都没有做到,后半段的推理更是让人不敢大口喘气,结尾的自杀和部长的高迁真的让人倍感无奈,但也倒是种结局。侦查员发现了真相,杀死了苍蝇,本该感到满足,对社会发几句牢骚,直指粪坑,也不为过。
  •     地点和时间有点繁多和烧脑,就是为了打破不在场证明。现在这个科技时代只需看看监控摄像头就可以破案了。
  •     再一次打开日本推理小说的大门。
  •     规整,认真。社会派,其实有一定的格局背景,阶层关系,还有人和人之间关系的组合与利用。五十年代的日本,社会形态,还有人的状态,都是这个案件的成因。现在读来,一开始就猜到了大概。真正的凶手就是最孱弱的妻子。
  •     四分钟的目击证人,路线错乱的日程
  •     昨天下午在图书馆偶然翻到,一口气读完。我觉得读侦探小说最有意思的地方,不在于知道凶手是谁,而在于和侦探一起,抽丝剥茧的过程。
  •     不愧是松本清张
  •     四点钟醒过来一时睡不着,就从行李里翻出了这本书。啊,如果故事地点在中国,说不定能先一步发现凶手的障眼法~嘿,心满意足继续睡
  •     即使无法再上演的情形也让人有一丝震撼,推理的过程相当精彩,最后的结尾有点出乎意料,出发点并没有太令人信服。
  •     送的小手账本好喜欢
  •     据说是经典作品,可看多了早期东野圭吾,似乎有点简单?
  •     又是一个恶女系列,而且直到后半部分才开始出现凶手的名字。虽然整本书对凶手的描写不多,但已经让人感觉到这个女人的可怕。
  •     厉害的,执着的推理。
  •     车站是点,铁路是线,利用火车时刻表脱身的诡计。没有炫学,也不华丽,就是返璞归真的推理,反而心生好感。前两本读的畅销北欧推理巅峰,相形见绌,果然畅销的不一定是经典。
  •     抽丝剥茧环环相扣的行文引人入胜,有些东西读着读着自己也想到了,最后的信件的阐述不太喜欢。
  •     看到互不相干的两个点紧挨着, 我们便错误地牵了线,把二者串在一起
  •     简单的列车时刻表,充满了点与线。
  •     放现在犯人肯定不行了
  •     抽丝剥茧,逻辑清晰,在五十年代科技尚不发达时才能成立的步步为营的时刻表诡计。
  •     和风收帖好漂亮!加1星。另外3星给内容和写法吧,推理和求证过程严谨,就是动机。。。没那么出人意料。最后通过两个警官的信件来往揭露真相的手法被东野圭吾的《恶意》copy了,因为先看的《恶意》,有种亲切感,像加贺重现一样。
  •     第一时间购买了新版,封面隐隐压着凹凸花纹,装订质量上乘,书页淡淡的本白,排版得体,柔韧性极好,翻卷两宜。还有和风手帖送,简直太值了,故事当然也不用说
  •     点与线最后铺成了一张网。推理的过程很舒服。但是感觉结局有些匆忙。
  •     因为不了解事情而产生了与作品的差距,直接导致了我在接近真相的时候睡着了
  •     这个故事比零的焦点好看,故事很流畅,整个节奏把握的也很好,没有拖沓之感,只不过结局有点仓促。作为社会派大师,松本清张的作品还是很值得一读的,而且作为50-60年代的作品,在现在看来还是很有可读性!这是大师作品共同之处!
  •     虽然手法现在看来很陈旧了 不过毕竟是作为六十年前的小说呀 加一星吧
  •     从松本清张开始,看点日本推理小说吧!
  •     小时候看过的书,回忆一下,顺便收藏
  •     时刻表、伪装动机的诡计都算不上高明
  •     原来以前坐飞机不需要身份证吼
  •     饶有趣味的诡计。
  •     如果实现我没了解到这是本社会派的书 我完全会觉得这是本格派(出了最后一张蛮社会的) 放到现代来看 案件并不那么惊艳 对列车和航班的推理(也就是不在场证明的制造)还是很nice的 总体还是值得一看吧(书中有太多累赘文字了 很多文字完全可以删除)
  •     社会派开山之作,现在看来比较普通,可能在创作的那个时代比较惊艳吧!
  •     为什么不直接从博多飞到北海道,中间一定要中转东京呢?
  •     松本清张的推理小说都很喜欢,特别适合一口气来读的。2016.12.23——12.24
  •     我一直费解他怎么能确定在那四分钟正好看到他们上车呢,总不能连对方上车的时间都约好了吧……如果那四分钟里他们已经坐在晨风号里了或者根本还没到怎么办……
  •     1 印象最深的台词“人的先入之见常在无意中发挥作用,使人容易对约定俗成之事熟视无睹,这是很可怕的,司空见惯的常识会产生盲点,是常有之事。” 2 其实从安田不断看表的细节就已经剧透,松本清张厉害之处就在于不紧不慢地抽丝剥茧,牵出不同的点(人物和细节),再用线串起来,最终拉起一张网。
  •     本书应搭配59年时刻表共同服用。
  •     时间表推理系.动机不怎么有说服力.情感为零啊!虽然是为爱杀人.但并没有引起"啊好同情杀手"的感觉.推理弱爆了!好笨蛋的警察.另外封面字体.内部排版.送的手贴都太糟糕了.
  •     说真的,身为日本社会派的开山之作,这一本除了情节紧凑和手法较新颖外没什么其他亮点,破案情节算是巧合与执着的必然结果,对于动机的描写也没那么“社会”。当然,严谨的写作风格是这部作品最值得后人学习的地方。
  •     也许是书写的太早了,看过后期其他的很多社会派,这个开山鼻祖的社会派感觉挺失望的。。。没啥社会派的感觉,比较肤浅的样子。
  •     特别适合改编为影视剧,情节节奏都好,几乎所有细节都抽丝剥茧地解释到位了,没留下什么漏洞。最大的感受就是顺畅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