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鬼棧——不可思議的戰前唐樓

出版社: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07年6月
ISBN:9789620426087
作者:STELLA SO
页数:121页

作者简介

以戰前唐樓為主角,Stella So先引領我們在香港走了一圈,再表演東拼西湊的魔術,變出一幢充滿懷舊況味的大廈讓我們遊覽。
本書另附動畫DVD,足見作者嘔心瀝血創作全過程。


 好鬼棧——不可思議的戰前唐樓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3条)

  •     唐楼,追忆的能量曹疏影 最早知道Stella So是在香港艺术中心2005年推出的“漫有引力”展览上,那次展览是近年香港本土漫画新能量的一次大集结。Stella So的作品是一幅极尽繁细能事的香港旧区全视角街景,笔触、色彩皆浓郁,以唐楼、招牌和早期公众市建为主的空间缔造很富想象力,各色人物处于其中,各有其姿态、事务,和一段神情。这是我们常见的“怀旧”吗?不,一来这些空间和人物还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占据着香港日常生活的常态,二来Stella So的画作没有那股利用旧式元素招徕新商机、成就新商品的轻浮味道。这样一种用意天真的心理化全景呈现,它的真和繁琐打动了我,在对生活常态一笔一勾的描摹(改写)中,个人体验以及预设主题势必反复经历考验、挑战和深化,直至这种体验和主题面向过去重新被完成,成为一种于视觉、于心理都堪称“新鲜”的“旧”。又或者说,它根本不是什么“旧”,而是飞速旋转的世界里一个喘息和反思的借口,能量的聚发地。这样的方式,在文学或“严肃”艺术中多见,漫画中则少见,何况是年轻的漫画创作者笔下。后来,陆续在《明报》上看到Stella So的“老少女”系列,似乎是一个独居于唐楼内的自闭漫画人,多绘制独居生活中的荒诞和趣味,社会、政治背景则在琐事间浮沉。每每看过,更念念不忘她绘过的那些楼宇和街区。爱画旧区旧楼已经是Stella So的老习惯了。2002年,她在香港理工大学设计学院的毕业作品——动画短片《好鬼栈》就以一座战前唐楼和唐楼内女鬼为主角,这部短片曾获2003香港独立短片及录像比赛(ifva)“动画组”金奖,以及柏林Interfilm2003、杜林VideoEvento D’ arte2003等奖项,并曾于香港、北京、南韩、日本、纽约、德国、法国等地展出。今年6月出版的同名画集(副标题“不可思议的战前唐楼”)则以漫画手法重现短片的制作过程,从实地考察、创造角色、写剧本到置办道具,丝丝缕缕分享她独自完成(除配乐)这样作品的视觉过程。“好鬼栈”粤语即非常可爱,英译very fantastic,作者亦根据内容取其字面一个“鬼”字。唐楼则是19世纪中后期至1960年代普遍兴建于中国华南地区及香港的一种中西兼并式建筑,九龙和港岛北部都不难撞见。除了细部中西嫁接处各显神通外,它更神奇的地方在于住户们在极其有限空间内进行的各种“僭建”:如用木窗和屋顶凭空建出的住屋,楼背后通向另一个空间的吊桥,撑住即将拆迁的唐楼的木支架,甚至唯玲珑是举的空中厕所。其起因则在于二战后,香港人口迅速增长,房屋短缺,不少唐楼都被分隔成更多的空间以供出租,有的阁间甚至就是在厕所或厨房上方简陋搭就。形形色色的住客,于是便有形形色色的铁花门、珲春,质地各异的门牌、信箱盒、神坛,和乱中有序的天线丛、挥春、咸鱼晾杆、霓虹招牌。抬头看唐楼,甚至不难看见夹在这一切之中的纸扎火龙球和半空中自生自长的大树。当铺、理发店、唐鞋店、旧式照相馆等专为街坊服务的小本商铺也经常这样乱挤在租金较便宜的空中楼阁上,再加上作为唐楼要素的旋转木楼梯和转角大窗,确实如同梦幻本身。《好鬼栈》的主角是一名在唐楼里兼职倒“夜香”的少女,就是上门收集各家夜间尿水。叫做“夜香”,就像偏要在最不吉利的地方说一声“大吉利市”,典型的广式幽默避讳。这是一个典型的广式少女,做起事情来勤勉而快活,如果不倒夜香,她大概会成为四十年代的妹仔(丫鬟),六、七十年代的车衣女工,无论怎样,都是每月交钱给阿妈。而现在,她穿梭于大唐楼种种楼梯、走廊、吊桥之间,如越时光隧道。她身边的香港由20年代成长为40年代、6、70年代的香港,直至维多利亚海港两岸的标志建筑物出现,直至出现新式高层住宅一模一样的窗口,窗口里一模一样的人趴在一模一样的电脑前。是时,少女完成工作,从唐楼来到大街上,已然变成阿婆,时光与梦幻。这里的梦幻是最真实的梦幻,因为它来自时光以及于时光各处上演不息的林林总总的生活本身,也来自为成就这种生活历练出来的智慧——唐楼住客对空间和生活的发掘,与Stella So对“九宫格”(7、80年代儿童练习毛笔字所用的绿格纸)的发掘一样,体现出一种有机的创意。称之为“有机”,乃是因为“创意”在这里兼具了必需、神奇和生长性诸种力量。《好鬼栈》就是一部在九宫格上打开无限空间的书和动画,九个方格创造了不同的角度、速度、错觉和数不尽的机关,它们和唐楼的木格大窗、高起高落的旋转台阶相互生发,又和少女神情、动作之间的节奏相呼应。有趣的是,这种种神奇又是漫不经心得来的,如同小孩子趴在格子纸上的一次游戏。作者的年轻也就在这种漫不经心的神奇中表现出来,想必当年在唐楼狭小阁间里突发奇想弄出一个“空中厕所”的住客亦是。而这种漫不经心的神奇,也正是殖民地、资本主义社会、商业逻辑、全球化景观迭相包围的生活情境中,一个精神健全的血肉之躯所能够采取的平静态度——当它面对种种残酷、浮华、功利乃至可见及不可见的暴力。这平静得力于一种安全、固有的追忆情感,也得力于它重新讲述的历史图像——这一图像与那个耳熟能详的香港成功故事如此不同。诚然,作为一种对历史的讲述,它也自有其剪裁和取向,比如我们不难想象到的狭窄空间中人际间的龃龉。只是此时此刻,与之心趣相通的人们是多么需要这种平静,唯有如此,当这种平静所依赖的情感和讲述方式一再被世界的发展铁腕所罔顾、所禁止,这种平静才能转而翻生为一种激荡的能量——而保留过这些平静的唐楼和街区们,更多曾经常旧常新的楼宇和街区们,正是这种能量的水到渠成的出口。2007
  •     她的画风挺独特,看似简单却又很复杂,看似真实却又迷幻。九宫格、红白蓝帆布、霓虹招牌、花地砖、火龙球、弧形拉闸、鸟笼、报摊、大木门、土地财神、信箱、老店……透过作者独特的视觉,用最细密的心思去欣赏旧建筑的每个角落,然后像魔术师一样把它们放进了一幢充满了怀旧气息的好鬼栈,一座充满色彩的战前唐楼便展现眼前,很是梦幻。如果不是看了这本书,我不会发现九宫格可以这么有魅力,那是一种深一层的文化意义。我尤其喜欢里面提到的曾经出现在各大戏院、酒楼及火车站大堂的磅重机,想象着轮盘转动的样子,机械发出的隆隆声,硬币投入的声响,和卡片落在盘子上“咚”的硬朗声音,这唱的是一首时代的曲子。用图文和动画这些充满色彩的轻松方式去述说,经济发展带来的是繁荣,也冲走了一些文化。如果每座城市都能有一个Stella,你说该多好。
  •     第一次看到Stella So(蘇敏怡)的畫,是某期免費派發的藝評雜誌《PS》的封面:一個撐著雨傘的背影,迎向細雨中一條滿是喜帖招牌的街道,魚目鏡的誇張比例令每個招牌都幾乎與人一般高大,雨的線條製造了緊迫感,然而滿街色彩斑斕的招牌顯得欣快、強烈、活潑,悲喜之間一股強大而複雜的生命力撲面而來,你感受到了撐著傘背向鏡頭的主體所感受到的巨大吸力。 情感與活力 扯著我不放讓我買下Stella So新出版書《好鬼棧——不可思議的戰前唐樓》的,大概是同一股吸力吧。《好鬼棧》是Stella So的動畫作品,夾附一隻桃紅與黑方格唐樓地磚花紋的紙袋裡的DVD;書則是一本製作手冊,類似日本動畫會出版周邊產品,裡面詳細紀錄了搜集資料、人物設定、劇本(連分鏡)、動畫製作等等環節,都以使用手冊的方式詳細紀錄(熟悉《一個人住第五年》等高木直子作品的人應該更感親切)。 《好鬼棧》裡的主角是一名瘦弱而清秀的少女,職業是倒夜香。而她是鬼,以比喻唐樓和舊街道在城市發展中消逝的境況——並不悲涼,Stella So的marker筆色調鮮艷,女鬼走過的舊街、攤檔、唐樓、樓梯、房間、地板,以及磅重機等種種舊日事物,都氣息鮮明地活過來,地磚的花紋化為飄飛的花,生命力的盎然與背景的深黑形成了令人激勵的對比。 豈止複製舊物 在攝影出現之前,繪畫曾是重要的紀錄現實工具;此日我們應更著重繪畫主體在「紀錄」中的介入作用。《好鬼棧》的神來之筆是,以我們小時習書法的九宮格紙作背景。童年趣味加集體記憶,Stella So興奮地活用九宮格:可作練習控制人物線條、作樓房的窗框引入特效、引發不同維度的自由聯想,實用與創意融為一體——而這明顯就是Stella So筆下的舊事物之特質。我們想想近年身邊愈來愈多的浮誇僵硬的「新」商場豪宅教學大樓商物玩具……就明之甚深。 為了表達鍾情與專注,Stella So經常以不同角度呈現同一幢樓,彷彿經營細節,就可達到精神的滿足(類似的情況是,貝蒂.愛德華在教畫的時候,經常以混雜技術需要和宗教信仰的方式來談及「線條」)。而Stella So的畫角度明顯,仰視、俯瞰、魚目鏡360度大迴轉,這些相異的角度,是動畫或漫畫裡與「夢想」掛鉤的部分:Stella So以接近刻苦的素描風格,強調那種由失落夢想及改變現實組成的複雜欲望。年前關注人稱喜帖街的利東街重建事務的h15小組,曾與民間博物館合作辦了一個名為「整整一條利東街」的展覽,裡面羅列利東街唐樓的鐵閘、信箱、招牌等,並以電腦合成技術,將不同年代的利東街照片,合成一幅「你從未見過的利東街」。評論者稱,這個奇異的融合性「全景」,傳統而言它是屬於上帝的,但電腦技術加上人的關懷,令這不可能的視角歸落;其價值並非純粹的視覺趣味,而是希望在一種不可能的經驗中,以「視覺知識」(visual knowledge)去搖撼我們原有的認識。 水至清則無魚 《好鬼棧》市聲乃辛苦從香港各處錄來,而主角接近沉默無聲,幾乎只是那條引導讀者或觀眾進入唐樓世界的路徑本身。角色與背景相較而顯嬴弱,令我想起月前上映而大受好評的日本動畫《惡童》。從漫畫改編而來的《惡童》電影版,雖然強調了小黑小白兩主角的劇情,但兩人的性格和打鬥情節,與宏偉得可稱記憶之奇觀的背景相比,無法不顯得簡拙。背景空間才是真正的主角。那個混雜龐複,攪拌著異國感與童年記憶的「寶町」,真是細節無窮,引人驚呼「那就是我小時的……」。小黑小白隱喻黑白兩道共同守護「舊秩序」,使用暴力則是為抵抗專業、清潔化、抹去長年累積的社區特色之地產發展。我們不需有松本大洋對黑幫的懷舊趣味;但不可忘記,純潔無垢的小白在危機中失去善惡感、成為自閉並殺人也無動於衷的怪物——水至清而無魚,純潔的事物並不一定安全,當社區崩壞、人際關係解體,純潔的暴力就會令人驚懼地暴露出來。 無論多麼驚嘆,不可不察的是《惡童》的瑰麗畫風所呈現的童年想像是已全球化了的(細節造型揉合東南亞及美國等多地風格)——我們童年那種不完美、無規格的混雜親切,是否只能從商業藝術品裡尋找?作為「老少女」的自閉藝術家,Stella So以分享來開放自己:《好鬼棧》中大量的細節引人動手試製,那麼親切庶民而蝦碌地將讀者引向藝術的實踐快感——在實踐裡,人會有一定程度的能動性吧。我又離題地想起本雅明在〈經驗與貧乏〉的結尾所寫的:「人類準備著通過他們的建築物、繪畫和故事——在必要時——超越文化而倖存。但關鍵是,必須笑傲而為之。可能這種笑聲聽起來有些無教養,那麼好吧,如果每個個體能給予那些大眾些許人性,總有一天,大眾會利滾利地償還。」

精彩短评 (总计30条)

  •     HKPU学生的毕业设计作品,虽然动画部分略显粗糙,但其中很多细节很有心,非常香港。
  •     很有意思。设计师里的香港旧楼,会魔法。
  •     与其说是绘本不如说是毕业动画创作手稿和过程,以香港战前唐楼为背景,从找灵感﹑选角﹑写剧本到造动画﹑置道具﹑配音﹑花絮都一一细致列出,黄纸绿格配上钢笔马克笔的绘画很是怀旧。过程详细丰富,展现出整个动画的制作流程和作者自身对唐楼的喜爱与细致观察。值得收藏的好作品,还附动画的DVD,是香港三联土制漫画系列比较早的作品。但若想看纯粹的“香港老楼”画册推荐同一作者的《粉末都市》大版面页页精彩。
  •     动画制作过程 非常正
  •     老香港風味
  •       第一次看到Stella So(蘇敏怡)的畫,是某期免費派發的藝評雜誌《PS》的封面:一個撐著雨傘的背影,迎向細雨中一條滿是喜帖招牌的街道,魚目鏡的誇張比例令每個招牌都幾乎與人一般高大,雨的線條製造了緊迫感,然而滿街色彩斑斕的招牌顯得欣快、強烈、活潑,悲喜之間一股強大而複雜的生命力撲面而來,你感受到了撐著傘背向鏡頭的主體所感受到的巨大吸力。
      
      情感與活力
      
      扯著我不放讓我買下Stella So新出版書《好鬼棧——不可思議的戰前唐樓》的,大概是同一股吸力吧。《好鬼棧》是Stella So的動畫作品,夾附一隻桃紅與黑方格唐樓地磚花紋的紙袋裡的DVD;書則是一本製作手冊,類似日本動畫會出版周邊產品,裡面詳細紀錄了搜集資料、人物設定、劇本(連分鏡)、動畫製作等等環節,都以使用手冊的方式詳細紀錄(熟悉《一個人住第五年》等高木直子作品的人應該更感親切)。
      
      《好鬼棧》裡的主角是一名瘦弱而清秀的少女,職業是倒夜香。而她是鬼,以比喻唐樓和舊街道在城市發展中消逝的境況——並不悲涼,Stella So的marker筆色調鮮艷,女鬼走過的舊街、攤檔、唐樓、樓梯、房間、地板,以及磅重機等種種舊日事物,都氣息鮮明地活過來,地磚的花紋化為飄飛的花,生命力的盎然與背景的深黑形成了令人激勵的對比。
      
      豈止複製舊物
      
      在攝影出現之前,繪畫曾是重要的紀錄現實工具;此日我們應更著重繪畫主體在「紀錄」中的介入作用。《好鬼棧》的神來之筆是,以我們小時習書法的九宮格紙作背景。童年趣味加集體記憶,Stella So興奮地活用九宮格:可作練習控制人物線條、作樓房的窗框引入特效、引發不同維度的自由聯想,實用與創意融為一體——而這明顯就是Stella So筆下的舊事物之特質。我們想想近年身邊愈來愈多的浮誇僵硬的「新」商場豪宅教學大樓商物玩具……就明之甚深。
      
      為了表達鍾情與專注,Stella So經常以不同角度呈現同一幢樓,彷彿經營細節,就可達到精神的滿足(類似的情況是,貝蒂.愛德華在教畫的時候,經常以混雜技術需要和宗教信仰的方式來談及「線條」)。而Stella So的畫角度明顯,仰視、俯瞰、魚目鏡360度大迴轉,這些相異的角度,是動畫或漫畫裡與「夢想」掛鉤的部分:Stella So以接近刻苦的素描風格,強調那種由失落夢想及改變現實組成的複雜欲望。年前關注人稱喜帖街的利東街重建事務的h15小組,曾與民間博物館合作辦了一個名為「整整一條利東街」的展覽,裡面羅列利東街唐樓的鐵閘、信箱、招牌等,並以電腦合成技術,將不同年代的利東街照片,合成一幅「你從未見過的利東街」。評論者稱,這個奇異的融合性「全景」,傳統而言它是屬於上帝的,但電腦技術加上人的關懷,令這不可能的視角歸落;其價值並非純粹的視覺趣味,而是希望在一種不可能的經驗中,以「視覺知識」(visual knowledge)去搖撼我們原有的認識。
      
      水至清則無魚
      
      《好鬼棧》市聲乃辛苦從香港各處錄來,而主角接近沉默無聲,幾乎只是那條引導讀者或觀眾進入唐樓世界的路徑本身。角色與背景相較而顯嬴弱,令我想起月前上映而大受好評的日本動畫《惡童》。從漫畫改編而來的《惡童》電影版,雖然強調了小黑小白兩主角的劇情,但兩人的性格和打鬥情節,與宏偉得可稱記憶之奇觀的背景相比,無法不顯得簡拙。背景空間才是真正的主角。那個混雜龐複,攪拌著異國感與童年記憶的「寶町」,真是細節無窮,引人驚呼「那就是我小時的……」。小黑小白隱喻黑白兩道共同守護「舊秩序」,使用暴力則是為抵抗專業、清潔化、抹去長年累積的社區特色之地產發展。我們不需有松本大洋對黑幫的懷舊趣味;但不可忘記,純潔無垢的小白在危機中失去善惡感、成為自閉並殺人也無動於衷的怪物——水至清而無魚,純潔的事物並不一定安全,當社區崩壞、人際關係解體,純潔的暴力就會令人驚懼地暴露出來。
      
      無論多麼驚嘆,不可不察的是《惡童》的瑰麗畫風所呈現的童年想像是已全球化了的(細節造型揉合東南亞及美國等多地風格)——我們童年那種不完美、無規格的混雜親切,是否只能從商業藝術品裡尋找?作為「老少女」的自閉藝術家,Stella So以分享來開放自己:《好鬼棧》中大量的細節引人動手試製,那麼親切庶民而蝦碌地將讀者引向藝術的實踐快感——在實踐裡,人會有一定程度的能動性吧。我又離題地想起本雅明在〈經驗與貧乏〉的結尾所寫的:「人類準備著通過他們的建築物、繪畫和故事——在必要時——超越文化而倖存。但關鍵是,必須笑傲而為之。可能這種笑聲聽起來有些無教養,那麼好吧,如果每個個體能給予那些大眾些許人性,總有一天,大眾會利滾利地償還。」
      
  •     草稿本比成品要好不少啊
  •     一部难得的好动画,关于骑楼一花一街砖皆是的美好记忆。
  •     九宫格香港,额,说是他花了20万读书的毕业作品来着
  •     挺独特的风格~但是没有想象中的细致
  •     心血
  •     这样的毕设作品让我无比汗颜。。。不说了不说了,让我用实际行动来弥补这个心中的痛!
  •     打書釘
  •     失去的,是否永遠失去,沒有人再記起?
  •     hongkong
  •     动画也很不错
  •     understanding animation 非常有香港传统特色 画面中西结合
  •     香港人看会感触很深
  •     画风很有味道的书!!
  •     其實想俾三粒星,偏心,但可以造得更好。
  •     没想到还能在大TB上买到7年前的书,最重要还是新的,这本书能看出作者的奇思妙想,创作思路,很有趣,制作的成品也相当有意思。
  •     so like
  •     謝謝stella so紀錄了香港最美的唐樓
  •     催促我做动画的激情!!
  •     謝謝steven送的書
  •     插画让我不甚明了
  •     不错,设计的根本就是细节
  •     很好看~~~一定要看~~~而且里面还有DVD~~~
  •     183
  •     用九宮格紙繪畫的動畫作品起稿,幾特別。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