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至死

出版日期:2015-5
ISBN:9787508648285
作者:[美]尼尔·波兹曼(Neil Postman)
页数:224页

内容概要

作者:尼尔·波兹曼(Neil Postman,1931—2003)
世界著名的媒介文化研究者和批评家,是继麦克卢汉之后世界最重要的媒介文化研究学者之一,他在纽约大学首创了媒介生态学专业。
他认为强势媒介能够以一种隐蔽却强大的暗示力量重新定义现实世界,甚至塑造一个时代的文化精神,人们实际上是生存在媒介所制造的巨大隐喻世界中而不自知,因此发展出了“媒介即隐喻”的理论。
波兹曼出版过20余部著作,《娱乐至死》和《童年的消逝》是他的两部代表作,已被译成多种文字出版。
-----------------------------------------------------
译者,章艳
上海外国语大学翻译学博士,任教于同济大学外国语学院,曾发表、出版论文译著数篇。

书籍目录

前言
第一篇
第一章 媒介即隐喻
第二章 媒介即认识论
第三章 印刷机统治下的美国
第四章 印刷机统治下的思想
第五章 躲躲猫的世界
第二篇
第六章 娱乐业时代
第七章 “好……现在”
第八章 走向伯利恒
第九章 伸出你的手投上一票
第十章 教学是一种娱乐活动
第十一章 赫胥黎的警告
参考文献
译名对照表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娱乐至死》初版于1985年,是尼尔·波兹曼的代表作之一。
电视时代蒸蒸日上,电视改变了公众话语的内容和意义,政治、宗教、教育、体育、商业和任何其他公共领域的内容,都日渐以娱乐的方式出现,并成为一种文化精神,而人类无声无息地成为娱乐的附庸,毫无怨言,甚至心甘情愿,其结果是我们成了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
乔治·奥威尔曾在《一九八四》中预言人类将会遭受外来压迫,失去自由;赫胥黎则在《美丽新世界》中表达了另一种忧虑:人们会渐渐爱上工业技术带来的娱乐和文化,不再思考。
《娱乐至死》想告大家可能成为现实的,是赫胥黎的预言,不是奥威尔的预言;毁掉我们的,不是我们憎恨的东西,恰恰是我们热爱的东西!
----------------------------------------------------
编辑推荐:
媒介文化研究大师尼尔·波兹曼20年经典畅销作品
通过电视和网络媒介
一切都以娱乐的方式呈现
人类心甘情愿成为娱乐的附庸
最终成为娱乐至死的物种
我们将毁于我们所热爱的东西!
——尼尔·波兹曼
----------------------------------------------------
媒体及专家评论:
赫胥黎的《美丽新世界》和奥威尔的《一九八四》在书中的交互作用俯拾即是。《娱乐至死》是一本优秀的、令人不安的、引发思考的书,而且我敢说,它是一本必读书。它配得上经典的地位,尽管过了20年,但它比任何书都贴近时下。
——蒂姆•查理斯(Tim Challies,Discerningreader.com)
《娱乐至死》在帮助我们看清(电视)屏幕里到底在发生些什么,在这一点上,它是最优秀的。那种画面,即便没有“文化灭亡”的末日预言,也足够阴郁了。
——沃尔特·古德曼(Walter Goodman,《纽约时报》)
娱乐时代的当头一棒,尼尔·波兹曼的深刻预见。
我们今天已经处在波兹曼描述的世界里,处在一个信息和行动比严重失调的时代,在空前便利的电子传媒时代,我们比任何时候都聪明,也比任何时候都轻飘。《娱乐至死》的预言指向了我们今天的现实。
——陈丹青

波兹曼在媒体研究领域是一位巨人,地位仅次于马歇尔·麦克卢汉。
——安吉拉·佩妮,《抨击杂志》
波兹曼极具说服力地调动了心理学、历史学、语义学、麦克卢汉理论以及常识,阐述了一个触目惊心且颇具独创性的论题。
——维克托·纳瓦斯基,哥伦比亚大学教授
波兹曼在麦克卢汉结束的地方开始,他用学者的渊博与说书人的机智构筑他的见解。
——《基督教科学箴言报》
尼尔·波兹曼的逝世给公共话语带来了某些寂静。一位博学的批评者,一位严谨的反对者,一位跟奔涌的发展唱反调的人,沉默了。回顾他令人惊叹的事业,你会发现他所做的每一件事的核心都是一连串问题……他希望你去思考,字母表是如何改变了口语文化的,印刷媒体给宗教造成了什么样的影响,教育是如何创造了童年的,为何对标准的测试意味着对学校系统的激进反思。
——彼得·卡瓦纳,《环球邮报》
作家、媒体批评家尼尔 ·波兹曼的去世并未得到应有的(新闻媒体的)重视。但这一点也没有让波兹曼吃惊。我们时代媒体批评领域最伟大的书之一《娱乐至死》是他写的……波兹曼比任何人都了解,电视无可挽回地改变了辩论的本质,娱乐如今在政界占至高地位。
——吉姆·本宁,alternet.org
尼尔·波兹曼是一位传承伟大纽约传统的不可思议的讲述者……正如他说的故事一样,尼尔·波兹曼投入了一生来让我们停下来……他是一个和蔼谦恭的人,他绝对不会说,“我早就告诉过你了”。但是他的确告诉过我们,一次又一次地,直至肺癌让他永远消声。
——约翰·齐默尔曼,《纽约邮报》
我时常想起萧伯纳著名的诗句,理智的人适应环境,而世上所有的进步都依靠不理智的人。马歇尔·麦克卢汉是不理智的,兰斯是不理智的,尼尔也是不理智的。因为这样,所有美好的事才发生了。
——保罗·莱文森,美国作家、福特汉姆大学教授
波兹曼是一个多产的作家,他在约二十本书和众多的采访和文章中展现了他的思想和他的优雅。这些作品都值得阅读和深入思考,有意或无意间你会将你读到的说给他人听。波兹曼是看穿了皇帝新衣的孩子,后来他长成了擅长表达的义愤填膺的教育者和社会消费者。
——迈克尔·寇姆夫,《学院季刊》
波兹曼的每本书都是一本小册子,一本装了封皮的随笔:《童年的消逝》讽刺美国文化的幼稚化;《娱乐至死》讽刺娱乐业,以及娱乐业对观众造成的影响……他的知识分子姿态,他在公众环境中的表现,以及他伟大的天赋——极好的幽默,实质是一个开化人类在一个野蛮世纪进行的尝试,之后成了一个开化人在电视文化中的尝试。
——杰伊·罗森,纽约大学教授
在波兹曼的书中,隐喻的作用一次又一次地得到体现。我们设立“尼尔 ·波兹曼隐喻奖”有两个目的:奖励一位纯熟使用隐喻的有天分的作者;纪念并推广波兹曼的作品,以及印刷思想。
——锐透基金会
一本有才华、有力量、有分量的书。这是波兹曼抛出的严厉的控诉书,就我看来,他让人无法反驳。
——乔纳森·亚德利, 《华盛顿邮报》
有些书是每个人都应该读而事实上很少有人去读的。尼尔·波兹曼的《娱乐至死》就是其中之一。他对于娱乐时代对公共话语质量的毁灭性作用的分析提供了非同寻常的锐利洞见,这种洞见深入了到技术塑形思想与文化的方式,以及随之而来的社会各方各面的琐碎化。
——“潮起潮落”
出版于 1985年的《娱乐至死》是一本令人振奋的充满争议的书,它审视了电视对我们生活——更具体地说,是政治、文化和精神生活的——害处……本书有太多值得推荐的地方。它引发了许多思考,更让我们看到,电视是如何以某些方式侵蚀我们的公共话语甚至我们关于美好生活的整体概念的。
——谢默斯·斯威尼,social affairs unit.org
它是声讨电视文化的檄文:难道我们要把自己娱乐死?这一声喝问绝非危言耸听,我深信它是我们必须认真听取的警告。
——周国平
也许,文化拯救的希望就在于人类不断的自我反省之中,在于认真聆听波兹曼式的警世危言之中。
——刘擎
《娱乐至死》提出了一个很重要的观点,就是一个国家是在什么样的媒体占据主导地位的时代进入现代化的,这对整个社会的影响是很大的。
——展江


 娱乐至死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44条)

  •     观后感写图片里啦,书不长,但引人思考,并不是几年前看书名时以为的哗众取宠标题党囧rz,应该早点看来警示自己的。——20140329一年半前的读后感……图一第三段,想到现在看书和生活的状态,觉得这么久以来真像是一场深深深深的噩梦。信息的碎片化太可怕了,不止是思考,甚至还能碎片化人格、情感和生活。至于第二段,看自然类纪录片当然是为了感受美和生命力以及世界之大无奇不有啊!——20151123
  •     世界的美妙在于,这里是一座偌大的城堡,所有居民的命运彼此交叉——你遇得见谁,又匆匆走过怎样的景,都是有趣且值得期待的妙事。但当今天,“遇见”这个词却又有了更多的含义——人们不仅可以实实在在地体验自己的命运之路,还可以在电视或是网络上,围观他人的喜怒哀乐。而遇见一个人也变得容易——摇一摇手机,惊喜无处不在。所以这是最好的时代吗?人们忙着体验,摇晃手机、堆砌弹幕,用碎片化的奇遇塞满整个人生,看起来一切都忙碌且美好——可是实际的“相遇”却凭空消失了——你有多久没整理自己和生活,去思考,去遇见下一个更有趣的可能了呢?《娱乐至死》是一本经典到无以复加的传播学著作。初版于1985年问世,刚好是万众瞩目的“1984”之后一年。现代社会的人们是怎样一步步失去自由的呢?奥威尔的观点显然更让人喜欢,毕竟他的故事里有一个霸道无理的凶手——所有的责任都可以有人承担。相较之下,另一位高瞻远瞩的作者赫胥黎,却在《美丽新世界》里,把矛头对准了牢笼里的人自己。人不过是作茧自缚,“我们终将毁于自己热爱的东西”。在波兹曼的年代,人们的热爱是电视。信息传播手段的改变总是意在进步的,但进步的同时也会伴随着代价。电视比之前任何信息终端都要更直接快捷——直接到人们的头脑不必再“转弯”,快捷到一切都仿佛尽在掌握——关于电视里的“世界”。这就是《娱乐至死》的核心所在了。信息传递的方式,终将改变人的思维方式。一个习惯于读图的人很难对大段的文字有充分把握,而一个总是在用即时通讯软件“与世界沟通”的家伙,他恐怕会因为要做连贯的思考而为难——如果不小心冒犯了您,真的对不起。所以在“娱乐至死”的图景之下,波兹曼的担忧,是基于“社会发展”可能出现断裂的基础上的,断裂的原因正是人们不再思考。“历史已经证明,文化不会因为假信息和错误观点而灭亡……(但)一个自认可以在22分钟里评价整个世界的文化并不能证明自己有生存的能力”。电视时代的“文化”是“快餐”,电脑时代的则是“碎片”——在网络的世界里当然也有“整块”的东西,可人们更乐于看到的,还是它们被浅薄的模样。发明家的任务是创造一个懒人的世界,但文化的慵懒,最终导致的,是无可挽回的灾难——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可人类如果不思考,他们大概就只会没来由地哭和笑了。因为这并不是来自于某种恶意的毁灭,所以才会格外让人忧心——有凶手才会有正义,可当“娱乐至死”成为一个时代的死因,那么没有人会是无辜的。文化的尴尬在于,它从来自己没有独立的存在。不论是印刷术时代还是其他什么时候,“低俗”都会拥有它的信徒——可普世的电脑文明打破了所有的门槛,来自低俗的满足,必将充盈大多数人不思考的虚空。所以人到底还是背负原罪的。因为愚蠢,从不在人类偌大的城堡中离开。原本人们还要顾得体面,毕竟彼此还要相遇;但当自娱自乐可以满足一切,愚蠢也并不会成为什么麻烦了。
  •     1.似锦:开会,看到同事有一本书《娱乐至死》,翻了翻,有些感想:一,各大卫视选秀娱乐,那是因为除了娱乐上面不允许他们有思想。二,在中国,不仅只有《美丽新世界》,还有《1984》。例子在上面。三,我们的选票还不如选秀的投票更真实直接。四,政治就是表演,我们的表演一点都不好看。一没悬念,二不会脱稿。五……http://user.qzone.qq.com/564958178/mood/e293ac21786c2d57aaf80a00.1——2016/5/72.似锦:“在芒福德的著作《技术与文明》中,他向我们展示了从14世纪开始,钟表是怎样使人变成遵守时间的人、节约时间的人和现在拘役于时间的人。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学会了漠视日出日落和季节更替,因为在一个由分分秒秒组成的世界里,大自然的权威已经被取代了。确实,正如芒福德所指出的,自从钟表被发明以来,人类生活中便没有了永恒。”让人想到拉伯雷的名言,世上最浪费时间的莫过于计算时间。 http://user.qzone.qq.com/564958178/mood/e293ac216d99be5762f50400.1 ——2016/8/253.似锦:“在学校里,老师非常正确地告诉我们,隐喻是一种通过把某一事物和其他事物做比较来揭示该事物实质的方法。通过这种强大的暗示力,我们脑中也形成了这样一个概念,那就是要理解一个事物必须引入另一个事物:光是波,语言是一棵树,上帝是一个明智而可敬的人,大脑是被知识照亮的黑暗洞穴。如果这些隐喻不再有效,我们一定会找到其他适用的:光是粒子,语言是一条河,上帝是一个微分方程(正如罗素曾经宣称的),大脑是一个渴望栽培的花园。”(所以,麦克卢汉说:“媒介即信息。”而波滋曼说:“媒介即隐喻。”) http://user.qzone.qq.com/564958178/mood/e293ac218f9abe57310f0000.1 ——2016/8/254.似锦:“我们认识到的自然、智力、人类动机或思想,并不是它们的本来面目,而是它们在语言中的表现形式。我们的语言即媒介,我们的媒介即隐喻,我们的隐喻创造了我们的文化的内容。”(而且不同的族群对隐喻的理解是不同的,所以语境就显得非常重要,修辞更是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世界就是一个文本,一切都是符号,符号充满隐喻,说到底,这是一个文学的世界。) http://user.qzone.qq.com/564958178/mood/e293ac21819bbe57dd000600.1 ——2016/8/255.似锦:“印刷术树立了个体的现代意识,却毁灭了中世纪的集体感和统一感;印刷术创造了散文,却把诗歌变成了一种奇异的表达形式;印刷术使现代科学成为可能,却把宗教变成了迷信;印刷术帮助了国家民族的成长,却把爱国主义变成了一种近乎致命的狭隘情感。”(但作者总的观点是:“400年来占据绝对统治地位的印刷术利大于弊。我们现代人对于智力的理解大多来自印刷文字,我们对于教育、知识、真理和信息的看法也一样。”又但,随着电视的崛起,印刷术也边缘化了。) http://user.qzone.qq.com/564958178/mood/e293ac212f9dbe5791200800.1 ——2016/8/256.似锦:【形式与内容】关于这一点,波兹曼在35页说,本书的观点即:“表达思想的方式将影响表达思想的内容。”在51也又说:“只有意识到形式决定内容的实质这一点,我的观点才会显示出其重要性。”例子就是口语时代和印刷时代是截然不同的,一个问题:“如果印刷机存在,这世上是否还可能有《伊利亚特》?”同样,印刷时代和电煤时代也是不同的,另一个问题:“如果电视网络存在,还会有《追忆似水年华》?” http://user.qzone.qq.com/564958178/mood/e293ac214fd2be57d5c70b00.1 ——2016/8/257.似锦:【辉煌的印刷时代】1842年狄更斯访问美国的时候,他所得到的待遇简直可以同现在我们对电视明星、体育明星和迈克尔•杰克逊的崇拜相媲美。狄更斯在给朋友的信里写道:“我无法向你形容我所受到的欢迎,人群四处追随着、欢呼着,各种富丽堂皇的舞会和酒会,各种公众人物左右相随,这个地球上大概没有一个国王或皇帝有过这样的待遇……如果我乘着马车,人群就会把车簇拥起来并送我回家;如果我进了剧院,所有的人都会起立,然后音乐从头开始。”美国的本土作家——哈丽雅特•比彻•斯托夫人从来没有得到过如此的瞩目,在南方,如果她的马车被人围住,那绝对不是为了送她回家。但是她的《汤姆叔叔的小屋》在出版的第一年还是发行了30.5万千册,相当于今日美国的400万册。(《娱乐至死》p46-47.后来到了21世纪的中国,2012年,作家洪峰在云南曲靖被村长带人殴打,先锋作家余华飞到昆明转车去看他,记者姚霏问如何看文学和作家边缘化的问题,余华举了狄更斯的例子,他说,当初狄更斯到美国,人群列队欢迎他,我到了昆明,你看有几个人看我就知道了。) http://user.qzone.qq.com/564958178/mood/e293ac218ed2be5736180800.1 ——2016/8/258.似锦:【印刷与口头与电媒】一个博士生在论文中做了一个脚注:“此系1981年1月18日在卢斯威尔特宾馆本调查者亲耳听见,当时有阿瑟•林杰曼和杰罗德•格诺斯在场。”结果被四位老师指责,这说明印刷时代,最有权威的不是口耳相传的内容,而是印刷出来的白纸黑字。但目前,印刷品的权威受到空前挑战,老师面对学生的论文,总有一个问题让他们感到不安,脚注和参考文献越来越多来自网络链接,学生利用网络写论文似乎成了一个势不可挡的趋势。 http://user.qzone.qq.com/564958178/mood/e293ac214dd5be575a610b00.1 ——2016/8/259.似锦:【阅读对于思维习惯的影响】阅读过程能促进理性思维,铅字那种有序排列的、具有逻辑命题的特点,能够培养沃尔特•翁格所说的“对于知识的分析管理能力”。阅读文字意味着要跟随一条思路,这需要读者具有相当强的分类、推理和判断能力。读者要能够发现谎言,明察作者笔头流露的迷惑,分清过于笼统的概括,找出滥用逻辑和常识的地方。同时,读者还要具有评判能力,要对不同的观点进行对比,并且能够举一反三。 http://user.qzone.qq.com/564958178/mood/e293ac21aad6be57ff120400.1 ——2016/8/2510.似锦:【一手执书一手扶犁的时代】“不管读的是莎士比亚、爱默生或是梭罗,农家孩子一手执书一手扶犁绝不是摆摆样子的。”……这些读者和今天的读者完全不同。对于他们,没有多少读闲书的机会,因为他们没有时间。阅读对于他们有一种神圣的因素,即使说不上神圣,至少也是一种被赋予特殊意义的每日一次或每周一次的仪式。我们还应该记住,那时人们的生活中还没有电,凭借烛光或煤油灯阅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那时)根本就不存在什么“阅读问题”……上学就意味着学习阅读,因为如果不能阅读,你就不能加入到文化的对话中去。大多数人都能够阅读并且也参加了文化对话。对于这些人来说,阅读为他们和外部世界的联系提供了纽带,同时也帮助他们形成了对于世界的认识。书本一行一行、一页一页地把这个世界展示出来。在书本里,这个世界是严肃的,人们依据理性生活,通过富有逻辑的批评和其他方式不断地完善自己。 http://user.qzone.qq.com/564958178/mood/e293ac21e6d8be5781a40300.1 ——2016/8/2511.博尔墨斯 : 奥威尔害怕的是我们的文化成为受制文化,赫胥黎担心的是我们的文化成为充满感官刺激、欲望和无规则游戏的庸俗文化。 在《1984》中,人们受制于痛苦,而在《美丽新世界》中,人们由于享乐失去自由。简而言之,奥威尔担心我们憎恨的东西会毁掉我们,而赫胥黎担心的是,我们将毁于我们热爱的东西。||博尔墨斯 : 奥威尔害怕的是那些剥夺我们信息的人,赫胥黎担心的是人们在汪洋如海的信息中日益变得被动和自私; 奥威尔害怕的是真理被隐瞒,赫胥黎担心的是真理被淹没在无聊烦琐的世事中;||博尔墨斯:奥威尔警告人们将会受到外来压迫的奴役,而赫胥黎则认为,人们失去自由、成功和历史并不是“老大哥”之过。在他看来,人们会渐渐爱上压迫,崇拜那些使他们丧失思考能力的工业技术; 奥威尔害怕的是那些强行禁书的人,赫胥黎担心的是失去任何禁书的理由,因为再也没有人愿意读书;——《娱乐至死》:毁掉我们的,恰恰是我们热爱的东西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wNTczMzcxMA==&mid=2655425506&idx=2&sn=34f1c8b02741537632ba7392804435a6&scene=22&srcid=0422YGEAjfn3Y7LzCTkzhIFQ#rd ——2016/8/2512.似锦 : 《娱乐至死》里面波滋曼认为电视使人们接收到的信息是简单的,原话是:“它使信息没有内容、没有历史、没有语境,也就是说,信息被包装成娱乐。”||似锦:昨天丁丁抽了个三等奖,放着60块的大变形金刚不要,非得要一个25的拼装。回来之后很快就拼好了,成了真正自己独立完成的拼装。然后抱着睡觉,说让他保护自己。这该对拼装有多热爱啊! http://user.qzone.qq.com/564958178/mood/e293ac217855c257ea460b00.1 ——2016/8/2813.似锦:关于电视与历史,亨利·福特说:“历史是一派胡言。”电源插头的回答是:“历史根本不存在。”关于电视与书籍,“电视不是禁止书籍,而是要取代书籍。”(《娱乐至死》p164、168) http://user.qzone.qq.com/564958178/mood/e293ac214378c25713ad0200.1——2016/8/2814.似锦:【电报与书籍】电报(也可以换成新闻、电视、网络)带给我们的是支离破碎的时间和被割裂的注意力。…电报引入的这种公众对话形式有着鲜明的特征:其语言是新闻标题的语言——耸人听闻、结构零散、没有特别的目标受众。新闻的形式类似口号,容易被记住,也容易被忘记。新闻的语言是完全不连贯的,一个消息和它前面或后面的另一则消息毫无关系。…书籍就是收集、细察和组织分析信息观点的绝好容器。写书、读书、讨论书的内容、判断书的价值(包括书的版面安排),都是需要花费大量时间的。写书是作者试图使思想永恒并以此为人类对话做出贡献的一种努力。所以,无论什么地方的文明人都会视焚书为反文化的罪恶行为。但电报却要求我们烧毁它。电报如果被赋予永恒、持续或连贯的特征,它就会失去其价值。电报只适合于传播转瞬即逝的信息,因为会有更多更新的信息很快取代它们。这些信息后浪推前浪地进出于人们的意识,不需要也不容你稍加思索。 http://user.qzone.qq.com/564958178/mood/e293ac2138d3c2579a4b0100.1 ——2016/8/2815.似锦:【图片与文字】“摄影术”在英文中的字面意思是“用光书写”。摄影是一种只描述特例的语言,在摄影中,构成图像的语言是具体的。与字词和句子不同的是,摄影无法提供给我们关于这个世界的观点和概念,除非我们自己用语言把图像转换成观点。摄影本身无法再现无形的、遥远的、内在的和抽象的一切。它无法表现“人”,只能表现“一个人”;不能表现“树”,只能表现“一棵树”。(《娱乐至死》p88.以前有个课题,“读图时代的《大学语文》”,这是一个非常有力的材料。) http://user.qzone.qq.com/564958178/mood/e293ac2150b0c35770bc0700.1 ——2016/8/2916.似锦:【萧伯纳的笑话】美国的电视节目之所以供不应求,并不是因为人们热爱美国,而是因为人们热爱美国的电视。要想弄清个中原因,其实并不困难。在看美国电视的时候,我们经常会想到萧伯纳第一次看见百老汇和四十二大街上夜间闪烁的霓虹灯时发表的精彩评论。他说,如果你不识字,这些灯光无疑是美丽的。 ||似锦 : 相关:电视新闻并不想提醒观众某条新闻有严肃的内涵,否则观众在新闻播完后必定还要继续思考,这样就会妨碍他们观看下一条新闻。其实,观众并没有什么机会分出几秒钟进行一些思考,因为电视上的图像源源不断地出现。图像的力量足以压倒文字并使人的思考短路。(《娱乐至死》p123-124)||似锦 : 美国的电视确实是美丽的奇观,是难得的视觉愉悦,每天你都能看见成千上万个图像。电视上每个镜头的平均时间是3.5秒,所以我们的眼睛根本没有时间休息,屏幕一直有新的东西可看。而且,电视展示给观众的主题虽多,却不需要我们动一点脑筋,看电视的目的只是情感上得到满足。就连很多人都讨厌的电视广告也是精心制作的,悦目的图像常常伴随着令人兴奋的音乐。||http://user.qzone.qq.com/564958178/mood/e293ac21b0b2c3579e470e00.1 ——2016/8/2917.似锦:【电视新闻的反交流理论】我必须指出,掩藏在电视新闻节目超现实外壳下的是反交流的理论,这种理论以一种抛弃逻辑、理性和秩序的话语为特点。在美学中,这种理论被称为“达达主义”;在哲学中,它被称为“虚无主义”;在精神病学中,它被称为“精神分裂症”;如果用舞台术语来说,它可以被称为“杂耍”。(《娱乐至死》p125-126.需要补充的是,“达达主义”标新立异,追求无意、偶然、随性而至,因为彻底抛弃必然、逻辑、暗示等传统美学,终究昙花一现,只存在了七年(1916-1923),很快就陨灭了。) http://user.qzone.qq.com/564958178/mood/e293ac21ccc4c35750380900.1 ——2016/8/2918.似锦:【奥威尔与赫胥黎】谎言没有被定义成真理,真理也没有被定义成谎言。真正发生的是公众已经适应了没有连贯性的世界,并且已经被娱乐得麻木不仁了。奥威尔·赫胥黎对这样的情况不会感到吃惊,他早就预见到了它的到来。他相信,西方民主社会将莺歌燕舞、醉生梦死地消亡,而不是戴着镣铐一路哀歌。赫胥黎看清了这一点,而奥威尔则没有。(《娱乐至死》p132.其实奥威尔看到的是东方的状况,西方没有了极权,但东方还在,比如朝鲜等国。中国是这样一个国度,它竟然同时拥有奥威尔笔下的“老大哥”和赫胥黎笔下的“好都迪”(解忧丸),即极权统治和娱乐至死,而且这两者互为因果,因为什么都不让谈,所以只能娱乐。因为娱乐,所以年轻人越来越无知和不想谈。) http://user.qzone.qq.com/564958178/mood/e293ac215ddec45777fd0b00.1 ——2016/8/3019.似锦:【电视的非推论性】在他人以及其他人研究的基础上,萨洛蒙得出一个结论:“从电视上获得的意义往往是一些具体的片段,不具备推论性,而从阅读中获得的意义往往和我们原来储存的知识相关,所以具有较强的推论性。”换句话说,通过一系列的研究,我们没有发现观看电视可以有限地提高学习效果,电视在培养深层次的、具有推论性的思维方面明显不如铅字。(图像在推论方面是非常困难的,否则人们都会喜欢上默剧了。读研时有位老师在课上讲,电影无能为力地时候,文字就要出场了。比如《英雄本色》中交代时间的流逝,只得借助字幕来完成:十年过去了……) http://user.qzone.qq.com/564958178/mood/e293ac21b056c55774930100.1 ——2016/8/3020.似锦:【豆瓣书评《娱乐至死》】每年暑假我都会在文学类书籍外选几本文化类的书来读,今年选的是《娱乐至死》。这是一部我早已久闻大名的经典,“娱乐至死”这四个字简直已经成为成语通行于世。卡尔维诺关于经典的十四个定义中有一条这样说:“经典是这样的书籍……对于保留机会等到阅读的最佳时机来临的读者而言,经典所蕴含的丰富体会也丝毫不减。”所以虽然这部书写于1985(卡尔维诺正好此年去世),但现在读来更加适用。其主要观点在前言中已经表露,奥威尔预言了老大哥的极权世界,赫胥黎预言了娱乐至死的美丽新世界,而自电视出现后赫胥黎的预言成真了。其实在中国这两者皆在。电视和文字相比,它是片断的、娱乐的、不连续的,没有文字的深度、逻辑和推理性,人们沉溺于电视就相当于放弃了思考。波兹曼说的虽是电视,但现在的网络亦复如是。所以这本书现在看来依然非常经典。 http://user.qzone.qq.com/564958178/mood/e293ac21495fc55705dd0900.1 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26319730/ http://weibo.com/1222665032/E5YqflxNP?from=page_1005051222665032_profile&wvr=6&mod=weibotime ——2016/8/3021.博尔墨斯 : 问:现在电视的地位已经被电脑手机取代了,那么信息的媒介再次改变后,人们的思想又会有哪些变化? 答:相似的部分是,电脑手机和电视一样都让大问题变得琐碎化、简单化,让人放弃思考,都等着一个直接的答案。越来越多的信息,越来越快的更新让人变得失去耐心。不同的是,手机和电脑用户有更多的自主权,这分流出两部分人,一类人继续娱乐至死,另一类因为这一点自主权屏蔽掉了一些琐碎信息,或许因此不无聊一些吧。毕竟随着新科技的发展,人们会找到新的思考和生活的方式。||博尔墨斯:电视没有那么不好,电视只是让我们误以为:好多人好多事都跟我们有关,却忘了提醒我们一声:其实那些统统不是我们的人生。”电视只是提供了娱乐,在电视里找深度,太看得起电视,也太看不起电视没出现前的文明史了。(另外,不只是知识分子应该回归书本,所有想追求高品质精神生活的人都应该回归书本。多少年来,很多知识分子和艺术家早已达成了一个共识,电视就是一大俗,电视里没有他们想要的东西,他们几乎都不看电视。)——《娱乐至死》:不要试图在电视里找深度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wNTczMzcxMA==&mid=2655427945&idx=2&sn=a0190e30a83dd45b4c688a107fbca0a1&scene=22&srcid=0902F61sham7QmDHa6z9hLGz#rd ——2016/9/2——2016-9-8丽江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奥威尔和赫胥黎,最终还是赫胥黎赢了,不过我们或许都输了
  •     儿童的由来
  •     这本出版于80年代的社科小册子,在今天依然能够警醒世人。作者那万人皆醉我独醒的姿态,让我感觉今天的我们似乎醉的更厉害了!那个纸媒统治下的世界是令人神往的桃花源啊……
  •     作者担心的事情并没有发生,我们并没有被电视统治,因为电视已经被手机打败了,我们被手机统治了,更加向着娱乐至死的方向发展。其中一段特别警醒,每天看了那么多信息,未必我们做了什么?什么都没做。
  •     赫胥黎试图在《美丽新世界》中告诉我们,人们感到痛苦的不是他们用笑声代替了思考,而是他们不知道自己为什么笑以及为什么不思考。媒介的发展带来人们接受信息的模式和态度,书籍对文化的传播和电视媒体对传播重点的改变值得思考,作者解释了现象背后的本质。
  •     思想守旧 某些观点有趣
  •     时代在飞速发展,媒介也在不断更新,要去适应时代的潮流改变自己,而不是守着传统缅怀过去,娱乐至死而未死。
  •     真理,什么是真理
  •     这种社会现象是永远都会存在的,至死的原因也还有很多。再次强调了选择的重要性,哪怕是碎片的,娱乐的,选择正确,也同样能进行思考,获得思想,得到提升。
  •     挺有启发 保留意见
  •     正如乔治奥威尔的《1984》和赫胥黎的《美丽新世界》对未来的预测,虽然尼尔波兹曼讲述的对象是电视的娱乐,可对于三十年后的今天的手机也依旧适用,他洞察了娱乐现象对于人生活的影响。
  •     反思现在,互联网比电视更凶猛,笑容更灿烂。扎根在肉体,无法摆脱。
  •     文化从纯粹的口头语言到书面文字,再从印刷术转向电视。思维模式的转变尤为明显,看重记忆力的口头语言时代,到书面文字的理性王国时代,再到电视时代。以理性开始,最终以娱乐结束。泛娱乐化的人们感到痛苦不是他们用笑声代替了思考,而是不知道自己为什么笑以及为什么不再思考。
  •     「人们感到痛苦的不是他们用笑声代替了思考,而是他们不知道自己为什么笑以及为什么不再思考。」波兹曼描述的就是今天的现实
  •     “为我们提供纯粹的娱乐是电视最大的好处,它最糟糕的用处是它企图涉足严肃的话语模式——新闻、政治、科学、教育、商业和宗教——然后给它们换上娱乐的包装”觉得作者某些观点过于偏激和悲观,也许是因为身处这个娱乐至死的时代,已经丧失了思考的能力?
  •     是加入这场狂欢,还是去寻求真相。边缘化有两个实例,一个是在社会底层,一个是隔离在自己的世界,哪一个都不太好受。最无奈的是只能二者选一。
  •     从纸媒到数字媒体的变迁,从报纸,到电视,广告,各种信息充斥着人们的眼睛。最后到底会得到什么都不确定。
  •     读下来印象最深的是 赫胥黎和奥威尔的话,有警示意义,什么都不可过量,适度的娱乐调节是可以的。然后就是,不要把电视当成正经的教育政治学习,只是一个娱乐工具而已
  •     值得再看的书。引用的大量references都想找来看。
  •     媒介文化的经典书籍。第一部分区分了印刷时代和电视时代对文化的不同影响,话说真羡慕印刷机统治下的美国呀,理想社会不过如此;第二部分从教育、政治、宗教等方面阐述了电视娱乐对社会和文化、公民思考方式的毁灭性打击,也就是有一天人们不再痛苦于被独裁者禁止思考或用笑声代替思考,而是人们已经不知道为什么笑以及为什么需要思考。最后波兹曼提出,要解决这个方法需要学校的教育。
  •     二十年前成书时主要针对电视传媒,如今电脑亦退居二线,移动传媒当家。可是书中的话还有效:“我们已经完全接受了电视对于真理,知识和现实的定位,无聊的东西在我们眼里充满了意义,语无伦次变得合情合理”
  •     记录几点感受:1、作者的观察是准确的,电视这个媒介相对于铅字而言,信息量爆炸了,但也引导受众不在有耐心去理解、思考,不利于逻辑思维的培养;2、电视(视频图像)的具体细节可视化,让人失去了抽象思维能力,失去了宗教的神圣性3、对于作者的本意:电视里面的严肃作品其实是危害最大的。对于“垃圾”作品,反倒无所谓。对于这一点,我是存疑的:任何载体都可以创造严肃的作品,电视未必不能。4、当下我们解读为“娱乐化”致死,这个是误读,“娱乐”庸俗至死,不是电视导致的钱,是商业时代、自由主义(无标准的概念)导致的;5、互联网下,新媒介带来的新变化(自主学习、个性学习等)影响如何,值得想象。 总结:本书观察的现象很有角度,部分推论可取,部分不认同。
  •     书里现在很多观点对网络时代依然使用。书很好读,轻松且思路明晰。
  •     电视创造出的认识论不仅劣于以铅字为基础的认识论,而且是危险和荒诞的。 共鸣啊这句从书上得到的知识更让我有成就感电视
  •     被无限引用的无力反思
  •     “犹太人的上帝存在于文字中,或通过文字而存在,这需要人们进行最精妙的抽象思考。运用图像是亵渎神祗的表现,这样就防止了新的上帝进入某种文化。 ”对于这段落解释文字和符号的关系印象最深,解释的太妙了
  •     听书
  •     干货不多,但也不失为思维的延展。还是要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哈哈
  •     没有未来的外物,早日厌倦
  •     最伟大的书之一,没意见吧?!
  •     作者深刻地分析了娱乐业给我们生活带来不良影响,但还是有几处较为偏激的地方
  •     【人们感到痛苦的不是他们用笑声代替了思考,而是他们不知道自己为什么笑以及为什么不再思考。】到处是水却没有一滴可以喝,到处是信息是娱乐,却让我们逐渐失去判断什么是信息的能力。一切都太可怕,而当我们打开电视打开手机,一切似乎又不再那么可怕了
  •     “有两种方法可以让文化精神枯萎,一种是奥威尔式的—文化成为一个监狱,另一种是赫胥黎式的—文化成为一场滑稽戏。” 深以为然。娱乐化、信息虚拟简短化下,观者一分不清真假,二懒得分清真假,三也不在乎真假。
  •     读完有一种启明心智的感觉…
  •     论据可笑
  •     虽然波兹曼谈论的是电视的娱乐效应在大众文化中所占到的比重,但这种警示同样适用于“手机时代”的我们。碎片化的、应接不暇的消息无法形成连贯性的思想体系,而在断裂的语境中我们很难对知识形成自我的认识。“我们比任何时候都聪明,也比任何时候都轻飘。”
  •     波兹曼是他笔下那种能让人自愿聆听他演讲的人
  •     已经很久不看电视了,现在要做的是少玩手机多看书。主动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东西,不要沦为被动接受者~
  •     我虽然也是伴随着新媒介成长起来的一代,但我不否认,媒介不断进步的同时却是信息无可挽回的碎片化。我们整日被爆炸式增长的信息所包围,可“到处都是水,却没有一滴可以喝”。我无意于鼓吹印刷时代的光荣,我不过是想在如今的时代多少保有些思考的习惯,不被“娱乐至死”罢了。
  •     最终毁灭我们的会是我们所热爱的东西。
  •     所以我们每天所接受的海量信息中,有多少是真正的“信息”的呢
  •     人們感到痛苦的不是他們用笑聲代替了思考,而是他們不知道自己為什麼笑和為什麼不再思考。
  •     作者着眼于美国社会,指出电视娱乐的方式会潜移默化地使得传统理性、严肃的思维方式消失殆尽,确实有启发意义。
  •     观点可以参考,论证过程一片混乱。当修辞试图取代逻辑进行说理,作者所说的娱乐性也可以在文字中充分体现,it's all about image。
  •     娱乐至死毋庸置疑是一本发人深省的文化传播学著作,虽然内容缺乏一定的可读性(不严谨的论据引用,略显零散的观点陈述),但是它相对客观的描述了电视时代新闻、宗教、政治、教学等公众话语链接人群的新途径,并提出了具有煽动性的观点:电视娱乐业的盛行会使公众丧失严肃思考的能力,并最终导致时代的覆灭。值得注意的是,电视娱乐的内容是为最大的受众群服务的(人群规模决定利润),而人群具有低智、无序的特性。大量接收电视文化的确会降低我们的思考力。本书初版于1985年,互联网发明于1990年。在网络文化大行其道的今天,娱乐至死的警世之语越发显得贴切。如果没有社会学家清醒地摇旗呐喊,沉浸在娱乐信息的海洋中我们是很难自发地意识到所处时代主流文化传播途径的弊端的。至少我个人非常认同波兹曼的观点:印刷文化优于其他的传播文化。
  •     这才是公知该有的样子吧!(“媒介即认识论” 电视使得信息不再需要语境 碎片化 平面化 严肃的政治话语和理性的生存空间受到了威胁)
  •     发现问题已经是面对现实的一大进步了,怎样面对庞大的信息流和怎样控制信息传递的方式所给我们带来的限制好抽象好无解,人类还在被这样无形的语境耍得团团转……但我认为人类会因为过度思考而走向灭亡……哦?这不是殊途同归吗??这本书需要反复读
  •     我觉得中国现在经历的既有奥威尔1984那种老大哥似的文化监控,又有赫胥黎的那种沉迷于科技最后沦为科技的奴隶。作者是个严肃的,神经质且有些毒舌的人。可是科技发展到现在,你会发现,他说得真是对啊。可是我们又不能让时间倒退,所以他提出的如何让教育管理电视(网络)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     前半部分铅字文化中心“新英格兰~美国”的回顾,看得我如痴如醉。回忆之前看过的《本杰明·富兰克林自传》中的种种细节,不得不感叹这样的一种独特的文化氛围和公众对话模式,我们尚未经历就直接过渡到电视+互联网的娱乐消费时代,席卷网络的各种娱乐消费品和日渐不再思考普通人,原来我们才是异类!
  •     老实讲作为一本专业相关书来说真的很易读,看完有点方,毕竟现如今显然已经是书中表述的世界,记得以前语文老师说我们现在绝大多数人都并没有所谓思想,自以为的思想都是杂糅前人的想法或书里透出的价值观。还很容易因为多读几本书飘飘然认为自己不一样。深以为然。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