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突的战略

出版社:华夏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6.1
ISBN:9787508038506
作者:(美)托马斯.谢林
页数:262页

章节摘录

书摘如果把研究仅仅局限于冲突论,我们将受到理性行为假设的严格限制,它不仅指明智行为,还包括权衡利弊后所做出的行为反应,而这种权衡则建立在冲突双方各自明晰的、内部协调的价值体系基础之上。这样的话,我们就人为地缩小了研究结论的适应范围。如果仅仅为了研究现实中的冲突行为,我们在这种局限的条件下得到的分析结论要么是对现实完美的反映,要么则是对现实的歪曲。由于任何抽象活动都存在类似的风险,因此我们必须做好对自己的研究结论进行评判的准备。    有关“战略”的研究之所以能够推动理论的发展,并非这一研究方法在目前所有的研究方法中最能反映事实,而在于其对理性行为的假设卓有成效。这种研究方法能够一针见血地揭露研究对象的关键所在,从而有助于理论发展。此外,这种方法能够使我们严格区分自己分析的冲突过程和假设中冲突主体参与的冲突过程。我们要求假设中的冲突主体行为具有某种连贯性,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根据他们是否符合连贯性这一标准来分析是否存在其他可供选择的行为模式。虽然对“理性行为”的假设极大地推动了理论进步,但是我必须重申,检验研究得出的理论是否真实反映了现实则是后续之事。    虽然战略论承认冲突产生的合理性,并以假设的“志在必胜”的冲突主体作为研究对象,但是并不否认冲突双方之间除了冲突利益往往还存在某种共同利益。事实上,研究对象的多样性本身反映了国际关系中对立冲突与合作依赖并存这一现实。双方利益完全对立的完全(pure)冲突状态是非常罕见的。完全冲突通常只会在大规模毁灭性战争中出现,否则在一般战争中也很难发生。鉴于此,冲突中的“胜利”一词含义并没有严格的界定。冲突中的“胜利”只是相对于冲突一方的价值观而言,而非冲突另一方。而且这种胜利只能通过冲突双方的讨价还价(bargaining)、互谅以及避免采取互损行为得以实现。如果战争成为解决问题的惟一方式,那么就会出现所谓的“完全冲突”。但是,倘若存在任何避免发生大规模毁灭性战争;或是仅打一场破坏性最小的有限战争;或是武力威慑就能迫使对方退缩的可能性,那么互谅的可能性就同冲突要素一样重要。诸如在威慑、有限战争、裁军或谈判中。冲突双方都隐含着某种共同利益和相互依赖性。    P4-5

前言

2005年瑞典皇家科学院授予托马斯·谢林诺贝尔经济学奖,以表彰他在博弈论方面的开创性贡献,尤其是在增进人们对合作和冲突问题的理解方面的重要工作。与谢林分享这一殊荣的还有以色列经济学家罗伯特·奥曼(Rob elt Aumann)。托马斯·谢林1921年生于加州奥克兰,1951年获得哈佛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先后在耶鲁大学、哈佛大学和马里兰大学执教,目前是马里兰大学经济系和公共政策学院的杰出大学教授。1991年被选为美国经济学协会会长。谢林在长期从事学术研究与教学之前曾经有过一段在政府部门任职的

媒体关注与评论

书评“为什么有些国家、团体和个人可以和平地解决冲突,而另一些国家、团体和个人却不断地被冲突困扰呢?感谢谢林和奥曼的研究,为这一自古以来困扰我们的问题带来启迪。”    诺贝尔经济学奖评委会主席约尔根·韦布尔    “经济学大师的原创贡献大都体现为高度技术性的论文,让一般的读者望而却步。所幸谢林的原创贡献是一个例外,他的《冲突的战略》没有涉及多少专业术语和数学模型,完全依靠逻辑的力量展现思想的深度和广度,无疑是体现博弈论如何帮助

后记

《冲突的战略》一书是为了满足理论需要,而非实际外交决策。主要目的是为了建立一个跨学科领域——该领域曾被人们称之为“讨价还价理论” 、“冲突理论”或“战略理论”。作者想向人们证明,一些横跨经济学、社会学和政治学,甚至是法学和哲学或者是人类学的基础理论,不仅对从事理论研究的学者大有裨益,而且也有助于人们解决实际问题。与此同时,作者最初认为博弈论(the theory of games)在某些领域应该具有更多实用性。但是现在看来,这也许是一种曲解,因为除了大家比较熟悉的霍华德·雷夫 (Howard Ra

内容概要

托马斯·谢林,现年84岁,美国公民.1951年获得哈佛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后曾在美国哈佛大学的肯尼迪学院教学长达20年,担任政治经济学教授,并获得退休名誉教授的称号.之后他在美国马里兰大学化共政策学院和经济系担任教授,并获得退休名誉教授称号他教授的课程除经济学理论外,还涉及外交国家安全核战略以及军控等很多方面.

谢林重要的理论著作包括《冲突的战略》.《武器与影响》等,其中前者是相关领域中最具有开创性的理论著作之一.a他的理论和思想不仅用运在经济中,在外交.军事领域也深有影响.

2005年瑞典皇家科学院授予托马斯·谢林诺贝尔经济学奖,以表彰他在博弈论方面的开创性贡献.在瑞典皇家科学院颁奖的新闻稿中就特别提到了他的《冲突的战略》一书.

书籍目录

第一部分  战略理论构成要素第1章  缓慢发展的国际战略学第2章  论谈判    谈判实力:自我约束的实力    谈判机制及其结构特点    威  胁    允  诺    博弈游戏第3章  谈判,沟通与有限战争    默契(利益共同)    默式谈判(利益冲突)    显式谈判    默式谈判和有限战争    前期准备第二部分  博弈论的重新定位第4章  趋向互动决策理论    博弈再分类    协作博弈    混合博弈中的暗示与互动认知第5章  实施、沟通与战略行为    行  为    威  胁    允  诺    主动权的放弃    定  位    授  权    调  停    沟通及其破坏性    博弈矩阵中的行为组合    矛盾的战略优势    “战略行为”第6章  博弈论与实验研究第三部分  战略:充满随机性第7章  允诺和威慑的随机性    失败的风险    威胁意外实施的风险    随机性承诺第8章  产生随机因素的威慑    意外战争威胁    有限战争:风险的根源    有限战争中的危险行为    报复与侵扰    风险行为和“强制性”威胁    边缘政策    不完全决策过程¨第四部分  突袭:一种互不信任的分析第9章  双方对突袭的担心    概率的无限排序    具有“明确答案”的非合作博弈    重温旧题    不完全预警系统产生的随机行为    参变行为    默式博弈    谈判博弈    多人博弈第10章  突袭与裁军    误解侵袭    有限战争中的误解    互存误解    长期监控    超前机制附录附录A  核武器与有限战争附录B  博弈论的非对称性附录C  重释“非合作”博弈的决策理念    冲突利益    第三者的影响    释义收益    选手数量    结  论英中文译名对照及索引译后记

编辑推荐

2005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托马斯·谢林开创性巨著!书中发展出来的最重要的思想是关于可信承诺在冲突或谈判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全书语言清晰易懂,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在众多的国际威慑政治学著作中,《冲突的战略》是迄今为止最优秀、最具说服力和最精彩的一部著作。1960年哈弗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冲突的战略》。在瑞典皇爱科学院颁奖的新闻稿中就特别提到了他的这书。毫无疑问,《冲突的战略》是谢林获得诺贝奖的最重要的原因。

作者简介

本书是1960年哈弗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冲突的战略》。在瑞典皇爱科学院颁奖的新闻稿中就特别提到了他的这本书。毫无疑问,《冲突的战略》是谢林获得诺贝奖的最重要的原因。

谢林教授的著作《冲突的战略》一书理性地分析了政治学中一个重要的分支,即当今流行的国际威慑政治学。此书语言清晰易懂,颇富吸引力。在该领域,作者的倒退析超过了此前的所有相关学者。在众多的国际威慑的政治学著作中,《冲突的战略》无疑是迄今为止最优秀、最具说服力和最精彩的一部著作。

《冲突的战略》一书中发展出来的最重要的思想是关于可信承诺在冲突或谈判过程的重要作用。这一思想民最早源于他的一篇论文“论谈判”(1956年发表在《美国经济评论》上,后收入本书,成为第2章的内容),其基本内涵是,在谈判和冲突的场合,如果博弈一方能够以可信和可观察的方式限制自己的某些选择自由反而会增强其谈判地位,而赋予一方更多的相机决策权则可能伤害该参与人的利益。...

图书封面


 冲突的战略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看完书后,有这种不一样的感觉:原来国际关系、军事斗争还有政治安排,原来都有“冲突的战略”在里面左右。 作为“博弈论”的先驱,谢林先生的思想高深而又全面,可他通过事例却把这个理论说的清楚、了然。要说感想,可能需要再看几遍才能形成自己的思想。 翻译的质量好像不是很理想,特别是一些理论的阐述。

精彩短评 (总计43条)

  •     挺难懂的。。百本最伟大的书之一,可是我讨厌博弈量化,一大堆公式啊,不过其他部分倒挺好。
  •     上班困的时候看此书顿时清醒。原来自己这么笨什么都看不懂!
  •     作者在行文中有一些因对读者专业水平与股过高而造成的阅读障碍。但这不是问题。问题在于中文翻译实在令人不敢恭维。从句子结构上就能看出来,译者根本没有进行句法转换,文不达意之处屡现。更有明显错误一处为证:86页第3自然段有“……一个以第62页的第六个问题……”句。而该问题实际出现在第55页。这说明译者翻译过来之后对原版的页码数根本未加修订,难不成是靠机器做的全文翻译? 全书除CIP数据“刘……”之外没有一处对译者姓名的提及,主编序言的末尾更是有意加以回避。 北大光华的编者和华夏出版社当真是除赚钱之外什么也不考虑了么?
  •     关于博弈,没怎么看懂。
  •     专业要求啊 没选择的
  •     在我看来它就是一本专业书籍!没用一定专业知识的人买回去只好当摆设!
  •     : C912.3/3749
  •     这绝对是充满启发性的一本书,看完之后对于政治的理解完全加深了N个层面
  •     作者在行文中有一些因对读者专业水平与股过高而造成的阅读障碍。但这不是问题。问题在于中文翻译实在令人不敢恭维。从句子结构上就能看出来,译者根本没有进行句法转换,文不达意之处屡现。更有明显错误一处为证:86页第3自然段有“……一个以第62页的第六个问题……”句。而该问题实际出现在第55页。这说明译者翻译过来之后对原版的页码数根本未加修订,难不成是靠机器做的全文翻译... 阅读更多
  •     这本书名气满大的,可是一开始很难看懂啊
  •     颇为难懂,作为一名文科生,需要好好地看一下数学基础
  •     翻译如屎
  •     一本成就作者诺贝尔之路的书。8g,博弈论,偶关心的,还是这个。
  •     作者是想通过这本书阐述一套general的博弈理论,但由于写作背景是60年代,所以举的大量例子都是美国与前苏联的军事战略方面的。坏处是我此前对该领域完全没概念,所以影响到我digest背后的博弈理论,好处是本来是想用这本书熟悉博弈论的,结果意外收获了些军事知识。。。
  •     难懂
  •     汗,难
  •     很受启发,甚至在个人为人处世中
  •     原书是名著,可惜翻译得不好。有些图表做错了。
  •     作者行文过程中不乏因对读者专业水平预估过高而引起的阅读障碍。但这不是大问题,问题在于本书的翻译实在令人不敢恭维。从句子结构上就可以看出译者根本没有用心转换句法传达文意,言不达意的现象屡现。更有低级错误一处为证:书86页第三自然段有“一个与第62页的第六个问题……”句,但该问题实际上出现在第55页!这说明对英文原版书中的页码根本未加转换。这书难道是机器译的?
  •     除了翻译之外都非常好
  •     底线就是:你为了获取一个平台,一个机会,你所能付出的最大限度的东西:“如果你有梦想的话,就要去捍卫它。那些一事无成的人总是想告诉你,你也成不了大器。可如果你有理想的话,就要去努力实现。”
  •     看了对这本书的介绍后我到处找这本书的中文译本,在卓越找到了,欣然买下,卓越的服务也很及时,可是这本书翻译实在欠功力,在字里行间体会那意思明明可以用另外的更倾向于意译的方式翻译,那样会好看很多。可是意译是需要翻译者具备深厚的经济学功底才行的。姑且等以后的好译本吧。
  •     博弈论的大师们如果有机会读到三国演义,不知会作何感想?
  •     可置信威胁 矩阵的部分跳过
  •     拼凑出来的翻译很没水准。认真学过博弈课本且了解实验知晓中国古代兵书的人可以忽略这本书。
  •     应该焚香沐浴后跪着读,为什么不给作者颁发诺贝尔和平奖?
  •     其实从博弈论角度看古巴导弹危机和金门炮战,美国人虽然得到了想要的,但是确实反映过激了,世界也可能因此毁灭过,只不过运气好而已。虽然美国拥有对苏、中的核优势,但是如果老玩火迟早有焚身的一天,好在美国后来在苏联导弹优势下脑子开始清醒点了。
  •     翻译不好,看起来很绕。
  •     基本上没看懂,只是温习一下以前就明白的。
  •     书是本好书,可惜翻译的人(光华管理学院)岂是一个蠢字可以形容?
  •     我手里有本原版的。对照着图书馆的这本中文书翻一下,觉得翻译过来后,原书由100分降至70分(还是保守估计)。
  •     2016-031~T数学中的概率与逻辑,事件中的博弈,冲突中的较量,以及诸多表面平静下暗流涌动~好多军事新知识。
  •     好多都看不懂。。
  •     坚持看——最好开始的时候看《策略思维》、麦凯恩《博弈论——战略分析入门》,之后再看这本书会比较好理解。还是要看要买,推荐!!
  •     经典
  •     还是有些晦涩!
  •     真不晓得怎么包装的,蛮喜欢的书,打开看到皱皱的边角,不同大小的书干嘛不能想办法报好些,想不通的是干嘛要把最厚的和最大的书放中间呢????难道这就是做到卓越??下次再也不来卓越了!!
  •     還是有數模 矩陣 喜歡博弈
  •     翻译是渣阿
  •     理论性的描述,感觉还是道长讲的时候比较吸引,前几章倒也罢了,后面的章节还是看原著吧,译本又让我糊涂了...
  •     其中内容啃啃非常有启发。。。略难读。
  •     20120315
  •     翻译的相当凑合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