阁楼上的疯女人

出版日期:2015-2
ISBN:9787208125538
作者:[美] S.M.吉尔伯特,[美] 苏珊·古芭
页数:897页

内容概要

桑德拉•吉尔伯特(Sandra M. Gilbert)、苏珊•古芭(Susan Gubar)
均为西方女权主义和女性主义文学研究领域颇具影响力的学者。她们是当代美国女权主义文学批评的创始人之一。两人长期合作,撰写了《阁楼上的疯女人》《诺顿女性文学选集》《没有男人的地带》等女权主义批评论著。
杨莉馨
南京大学文学博士。现任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英美文学、女性文学及中外文学关系研究。已出版学术专著《西方女性主义文论研究》《异域性与本土化:女性主义诗学在中国的流变与影响》《20世纪文坛上的英伦百合:弗吉尼亚•伍尔夫在中国》《“我的河在向你奔来”:20世纪英语女作家在中国》等;译著有《葛特露和克劳狄斯——〈哈姆莱特〉前传》《通过身体思考》《阅读日记:重温十二部文学经典》《文尼莎与弗吉尼亚》等。

书籍目录

总序
初版序言
第二版导言 学术界的疯女人
第一部分 走向女性主义诗学
第一章
王后的窥镜:女性创造力、男性笔下的女性形象和有关文学父性特征的隐喻
第二章
句子的影响力量:女性作家与作者身份的焦虑
第三章
洞穴的寓言
第二部分 在小说之屋内:简•奥斯汀笔下可能的房客
第四章
关在散文里:奥斯汀少女时代作品中的性别与文体
第五章
简•奥斯汀的覆盖故事(及其秘密的代理人)
第三部分 我们是如何堕落的?弥尔顿的女儿们
第六章
弥尔顿的幽灵:父权诗歌与女性读者
第七章
恐怖的孪生子:玛丽•雪莱陛下的怪物夏娃
第八章
从反面透视:艾米莉•勃朗特的地域《圣经》
第四部分 夏洛特•勃朗特的幽灵自我
第九章
心房里有一个秘密的伤口:《教师》中的学生
第十章
自我与灵魂的对话:相貌平常的简的历程
第十一章
《谢利》中有关饥饿根源的思考
第十二章
露西•斯诺被埋葬的生活
第五部分 乔治•艾略特小说中的监禁与意识
第十三章
由于失落而敏感:乔治•艾略特面纱背后的幻象
第十四章
作为毁灭天使的乔治•艾略特
第六部分 愤怒的力量:19世纪的女性诗歌
第十五章
放弃的美学
第十六章
女人—白色:艾米莉•狄金森的蛛丝
跋 “标出那新崛起的亚特兰蒂斯” 杨莉馨
译名对照
索引

作者简介

当简•爱和罗切斯特跨越身份地位的差异,终于站在神父面前要宣誓结合时,一个疯女人的出现粉碎了简•爱的一切梦想,这个疯女人就是罗切斯特的妻子——伯莎。这个疯女人毁掉了庄园,弄瞎了罗切斯特,自己也葬身火海,但也因此成全了简•爱与罗切斯特的姻缘。
本书问世前,大多数读者对伯莎这 个疯女人并不太重视,自从有了本书,人们忽而重新发现了一个类别。这些疯女人公然无视“妇道”,花枝招展、野心勃勃、作恶多端、自取灭亡……但本书作者桑德拉•吉尔伯特和苏珊•古芭告诉我们,每个温顺善良的女人背后,都或多或少拖着一个癫狂的影子。她们将这个疯女人从阁楼上请下来,就是为了抨击父权主义文化对女性的精神束缚。
《阁楼上的疯女人》被誉为20世纪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圣经》,也是当代美国文论中的经典。在这部著作中,作者重读了19世纪著名女作家如简•奥斯汀、玛丽•雪莱、勃朗特姐妹、艾米莉•狄金森等人的作品,打破了民族、地域与时间等多方面限制的疆界,将19世纪的英美女性文学视为一个整体进行了综合研究,梳理并归纳了构成19世纪英美女性文学传统中一系列重要的意象、象征与隐喻,如天使、魔鬼、月光、水、面纱、蛛网等等。
此书自问世以来,以其激进的批评姿态和对19世纪英美女性文学的全新阐释,对西方文学与文化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阁楼上的疯女人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6条)

  •     文/俞耕耘在当下,女性主义批评早已成为一门显学,关于它的论著研究,瀚如星海,而几乎所有著作都回避不了三十余年前的一部标志著作《阁楼上的疯女人》。“疯女人”形象的发现,直接生成了一套女性主义文学的批评话语。此作虽立足于文学文本,却着眼更广的视域,抱有更大的雄心。在客观上,它也确为性别、种族及后殖民研究提供了一个极佳的阐释范式。它所描绘的跳脱男性中心主义的文学史与理论传统,首次以女性话语重构了19世纪的文学想象。吉尔伯特和古芭的合作,虽然论述大胆,批判激烈,但却颇为明智。因为在英美和法国的女性主义、女权主义传统中,往往囿于将性别与自然生理、社会政治紧密结合。真正从文学作品中发现女性形象、话语和抵抗的作品实属难得。《阁楼上的疯女人》的出彩正得益于选择了文学领域,巧妙将女性主义批判蕴于文学批评中,形成了诗学审美与社会历史两大维度的统一。书中惊人之论虽让人初看咂舌,而论述却鞭辟入里,丝丝入扣,最终我们往往落入作者逻辑,深为叹服。原因在于作者强劲的文本分析的“内力”,那种立足作品内部的细读、发掘隐喻主题的意象、探寻身份意识的焦虑使此作说服力、思想性都达到崭新高度。然而,令人吊诡的是,这部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杰作在形式上沿袭模拟了利维斯、布鲁姆等男性权威批评家的“经典”意识,只不过另寻了一套19世纪英美女性作家的谱系正典。在心理上,大量沿用了弗洛伊德的压抑假说和身份焦虑,对于大量文学母题的研究让人很容易联想起荣格的神话原型批评。那么,两位作者对于女性文学是如何独特“想象”的?我想全书至少想象了主体与他者、话语与失语、理性与疯癫、压抑与反抗、虚构与真实,艺术与生产等诸多关系,它们构成了全书的深广的精神内涵和文化意识。“疯女人”并不是天然自生的形象,而是男性父权制话语下形塑的产物。作者也许深受福柯疯癫论述的启发:疯癫并非一种自然意义的生理疾病,而是文化历史生成的“症候现象”。《简爱》中疯女人伯莎映照出的正是完全疏离于男性主体的他者形象,代表着与理性高度“异位”的沉默缺席。作者深知疯女人是男性中心排斥与放逐、压抑与禁锢的“不可见性”。以男性作家为代表的父性与父权秩序,书写出的女性形象只是一种规训同一化的理想虚构。作者发现,“屋子里的天使”完全是男性想象女性的一厢情愿,她们完美纯洁、高贵简单,被动驯顺。(如但丁笔下的贝雅特丽齐、童话中的白雪公主)而真实情况又如何?男性书写从本质上渴望在文本中“谋杀”女性,他们在创作中有意造成了女性形象的断裂、异在和对峙。因为与天使相对,作者寻找了妖妇、女巫和女怪物等形象序列。她们本质上反映了更大的真实:破坏性、主动性与反抗性。它们是男性自身对女性不可知力的恐惧、焦虑和异己感的化身,需要被禁锢在幽冥之域。来自男性的教谕是:女性要压抑自身的“他性”,在男性话语中生存,归顺于男性的主体性。作者的深刻处在于展示了女性双重的内在张力:主体性与他者化总是同时挣扎抗衡。女性成为天使形象的代价是美丽而苍白、空洞又被动,最终沦为男性附属的符号。她们丧失意识,永无觉醒,只在男作家的封闭文本中“死亡的生存”。而妖妇形象则具有恶魔般的生命力、反抗性与摧毁力。她们之所以被丑化,正源于其时刻有冲破男性权威、处处对男性中心颠覆与叛离的冲动。父权话语与女性形象的普遍失语形成压抑与反抗的潜流。白雪公主与王后、简爱与伯莎实质是真实整全女性的一体两面。王后对公主不遗余力的迫害基于不满那个藏在窥镜里的“潜在国王”的父权声音。表面看这是一个自恋故事,实际却说明王后无法忍受白雪公主身上对男性的驯顺与从属。而伯莎最终的疯狂摧毁正释放了来自简爱自我压抑的潜意识。正如福柯《疯狂史》试图展示不在理性宰制下的疯癫话语,吉尔伯特和古芭则意欲揭示不在男性影响下的女性声音。她们的书写计划本身就深藏着“疯狂”,因为女性形象在文本中总是体现出身份意识的矛盾与两难,这也是此作难以从诗学批评演绎到社会实践的关键。因为疯女人自身的语言总是被遮蔽,被视为不在场的呓语。她的形象从未独立发声,只能被男性论述、建构(彻底的客体化)。再者,即使王后的疯狂迫害,依旧由于封闭镜子发出了父权声音。渴求男性认同、享受男性赋予之爱始终是女性未能摆脱的魔咒。正如红房间对于简爱虽是封闭化的空间意象,同时又是父性归属之爱的象征。而开篇的隐喻则成为灌注全书的批判力量。男性阴茎是笔的象征,它的强大胜过了剑的威力。作者的巧思在于将艺术与生产性联结起来,发现以往男性作品之所以极具权威,深富自信,全在于一种先天的性别决定论。他们将艺术创造力比附于身体,作品文本正犹如父性权威创造出的孩子。长久以来,女性往往对艺术创作抱有疑虑:男性可以将幻觉变为艺术,女性却只会造成疯癫与谵妄。父权制话语从根本上(身体意义上)说明了没有阴茎就无法拿起钢笔,女性天生即被歪曲为阉割的“女太监”,丧失了艺术创造的能力。这正体现出此作振聋发聩,发人深省的原创力量。时至今日,《阁楼上的疯女人》对于女性主义研究的典范意义毋庸置疑,无论在思想洞见,还是批评方法上都具有启发与借鉴价值。究竟是什么内质赋予它以经典性?这绝对不是简单迎合读者口味,顺应女性主义思潮的产物。吉尔伯特和苏珊·古芭自有她们的策略:从文学批评中酝酿批判立场,从女性作家作品里找到“非男性”声音,从文学史里树立思想史高度。从而,这部表面上的英美女性主义文学批评著作,始终意欲描述一种女性的话语体系、意识形象和抵抗姿态。(如欲刊登及转载请告知联系作者本人)
  •     1. 监禁和逃跑的主题:故事开头的红房子意向,以及下文中对这一母题的不断异化2. 二人的初遇:神话元素,对彼此力量的认同,平等的交往3. 简梦中的“婴儿”意向:少年时代的简,作为孤儿的自我所代表的沉重负荷4. 疯女人伯莎•梅森:简的本我人格的外化(1) 抗拒结婚的礼服,希望推迟婚礼的时间,渴望在人格和力量上与罗切斯特平起平坐(膀大腰圆,大个子)(2) 疯女人与简爱行为的照应:在三楼的走廊踱步,思考——在封闭的房间里奔跑,发出低沉的笑声对罗切斯特平等意识的怀疑——纵火对他装扮成吉普赛女郎行为的愤怒——伤害梅森对新娘妆扮的不适应——一身整齐的白袍5. 贝茜为简爱唱的那首歌在后来经历中的不断应验:简走过荒原的可怕旅程告诉了我们女性在父权统治的社会中无家可归的本质——她们无名、无处栖身、没有确定的地位。6. 圣•约翰:超我人格的象征;与罗切斯特的对比:激情的奴隶vs原则的牢房7. 二人的结合存在的外在障碍的解除——继承遗产、伯莎的死亡,直接促成了简回头追寻罗切斯特的结局。【这二者代表了什么?这种处理方式合理吗?】8. 罗切斯特的伤残:“一种象征性的阉割”,惩罚,对男性性能力的恐惧;加强简爱的力量,剥去社会化的伪装,真正的平等。【真正的平等一定要靠削弱男性的力量来实现吗?这是否恰恰暴露了作者对女性力量的不自信与对阶级和性别差异的实质上的认可?】9. 芬丁庄园:坐落在森林深处,空无一物,没有鲜花——与世隔绝,反社会,没有伪装和欺骗;只有退隐到精神世界的深处,才能实现完全的独立和平等。
  •     那些胆敢握笔的女人:阁楼上的疯女人与性别意识风雨书馆,2015.6.6嘉宾:戴锦华,孙柏2015年6月6日。在风雨书馆,有一场围绕女性主义的讲座。来的是戴锦华和孙柏(戴老师的学生)。海报上的巨大题目——胆敢握笔的女人:阁楼上的疯女人与性别意识,看这题目,本身就充满了巨大的挑衅。这句话充满了对握笔的女人的打压式的价值判断,而当它被一个女性讲座自主的提出并当做讨论的主题时,其中的含义是丰富的——其中含有对前述判断的否定,是站起来握笔的女性的反抗;如果从时间的长河里看,可认为是小范围的女性主义的宣言。笔作为男性阴经的象征,男性在文学领域的霸权,你们女性,怎么敢?因为看错了时间,提前一个小时到现场。出乎意料的是,提前到达的听众已经很多。《阁楼上的疯女人》,是美国的桑德拉·吉尔博特和苏珊·古芭合著的。这两位是当代美国女权主义批评创始人之一,一起合写了很多著作。温顺善良的女人背后,都或多或少拖着一个癫狂的影子。怎样的癫狂?从人性和反抗非常集中的女作家身上可窥见一斑:乔治.艾略特,这是一个男人的名字,可她却是女儿身,为了写小说方便,她化名男性。简.奥斯汀,小说写成小纸片以便随时隐藏;弗吉尼亚·伍尔夫,装疯,最后真被认为是疯子。除此之外,我想再加一句,现代中国的女性被赞美的所谓美德:让自己的自我意识闭嘴之后的相夫教子。于任何女性而言,所谓癫狂并非酒神式的放荡不羁,而是小心翼翼的包裹着的,隐藏的,沉默的的生长。用孙柏的话说,这是两个新鲜的博士生,处于边缘的勇气之作。后来,经历时间的淬炼,读者的淘洗,发展成经典。戴锦华老师梳理了本书在中国的历程。80年代出版,对大多数中国人来说,熟悉又陌生。熟悉是因为当时“疯女人”已经是热词,陌生是因为一直以来没有正式的翻译。当本书终于翻译出来的那一刻,在中国又一次成了女性主义的经典。继续往时间的纵深探及,女性主义是70年代延续至今的唯一一个主题。始终保持批判思想和理论自我更新的活力。戴冷战结束后,批判议题集中在三根轴。此刻不得不提“68一代”,也就是1968年的法国学生运动——又是法国!——1968年美国出现了宪政危机。在全世界范围内,民权,民主和妇女解放运动成为潮流。而到了80、90年代,冷战终结。行而下的,这改变了世界政治地图。形而上的,冷战后,另外两根轴非法化,只有女性主义硕果仅存。所以这本书是里程碑的时刻。历史总是给人以指引。促使我们反观现在的历史状态,文化状态。现在的互联网张扬着自由和人权的大旗,比如我们的网络禁忌:猫狗是主人,同志不能黑,直男癌去死。可是,请问,这是否基于现实呢?所谓网络禁忌,更像是这个民族的自我麻醉。现场戴老师讲到:夏洛蒂·勃朗特的《简爱》。我们这个时代认为这部书是玛丽苏,霸道总裁爱上我的范本。有句话说,有什么样的国民就有什么样的政府。事实也是,有什么样的国民就有什么样的文学。这本在现代国人眼里玛丽苏的作品,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却是:欧洲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奠基作。戴老师说,每个人都是历史的儿女,现实的囚徒。19世纪的维多利亚时代,是一个性别极其不平等的时代。因此整本书充斥了愤怒,反抗,直至绝望而到阁楼上的疯女人。《简爱》是女性的白日梦。它追求,它反抗,它极端大胆。夏洛蒂以强大的主体意识,要求她的简与贵族罗切斯特做精神上的兄妹。在《简爱》里,性别颠倒,简一再救罗切斯特于水火之中;种族颠倒,表兄圣约翰心心念念去印度传教。而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只有经济独立,爱才有所独立——简最后继承了叔父的遗产,她终于如愿以偿的和罗切斯特结合。而简爱与罗切斯特那位阁楼上的疯女人,存在着重影关系,这也隐喻的体现了女性的双重性格。19世纪背景下的《简爱》,实际上是向全世界拓展的大英帝国在一个女性身上的体现。只是,有意思的是,《简爱》一出,更多受到女性的批判。再比如《阁楼上的疯女人》探讨了另一个作家简·奥斯汀。她的作品外表看起来似乎是一个女人为自己找丈夫的故事,其实却是当时英国的社会生活文化史。所有的女人,爱上的都是长子,丑陋的小三,都是次子。这决定于当时英国的长子继承制。次子只有两条路:要么把自己卖出去,要么去印度开拓。《阁楼上的疯女人》就是这样一部书:一个完全不同的阐释角度,写英国的女作家的叙述,情感,特征。历史的,社会的,女性经历的历程。从书延伸至现实。现场提问请戴老师就现在中国的女性主义状况讲几句,她说,只有到女性的歧视从文化抹除时刻,才能讨论生理结构对女性的决定程度。现在基本的现实是:这天是男人的天,这地是男人的地,这个世界是男人的世界。最近几年,她有意的远离专门的女性议题,也疲倦于在各个领域发现男权。她勇敢的谈到另外一个议题:阶级。这是有教养的人都不提的一个话题(不愿面对?),我们越来越意识不到阶级的议题。她提到90年代山东nike加工厂,因为劳资纠纷,韩国厂长要求所有中国员工下跪,而这个厂长是个女的。而我们的报道是什么呢?这有损男人的尊严!所有的报道,包括国内最大最具影响力的纸媒,没有一句提人的尊严和工人的尊严。戴老师说,在我们这个国家和环境里,有时候我想嘶喊。让戴老师想要嘶喊的,是压在所有人身上的现实。性别在文化里不断倒退。私有制兴盛,新的婚姻法致使家庭成为经济单位,我们以法律公正现代的名义,成功的实现了性别的倒退。这也是为什么剩女必须黑的深层原因。在大众文化层面,《暮光之城》《五十度灰》美国中产阶级妇女无聊生活的性幻想,成为受追捧的主流。而从经济角度,农村小额贷款,土地流转制度等,成功的把剩余劳动力纳入全球性的社会化大生产之中。大环境如此。女性的生存环境呢?许多女孩子说,我现在过得很好很满意,那么我要说,这是因为当你们还年轻,美丽。我们现代的法律变化,使中国的女性权利保障由世界top5变落后。在谈到性别开窍时刻这一问题时。戴老师讲了自己的185的身高。从小因为长太高,有原罪。父母担心嫁不出去。从来没跳过交谊舞。经验的世界向来是不平等的,而且越来越不平等。同时,不平等不再被控诉和指责。同时,不平等的人,更能忍受了。对我们这个民族来说,原因是文革。她认为,文革的试验本身没失败,而是试验被篡改,失败了。我们的民族于是有了创伤后遗症。从此决口不再提阶级。只有女性主义在浩劫中幸免于难。对于阶级议题,她认为,一个词语,能否有意义,是在于是否具有召唤性。戴老师认为女性主义是自己个人的乌托邦。现实中对阶级意识的重提,必须纳入女性主义的思考。现在,无可置否,问题是社会性的,历史性的。那么我们是否返回,问自己,对社会的好或者坏,肩负着责任。现场有人提到《甄嬛传》。戴老师给出的评价是:甄嬛可以看,但其体现出的巨大训顺和投降,我们要保持批判,保持警惕。

精彩短评 (总计39条)

  •     监禁+逃离模式
  •     上册
  •     很有启发性
  •     女性主义往往激进,企图彻底推翻作为整个社会建构基石的父权制。延伸到文学领域,好一点的是用独特的女性叙述经验和视角打破话语的霸权,坏一些的就是将两性权力结构放大到所有方面。诚然女性的确受到不公正待遇,我们要客观承认,但不应该把语境局限在非此即彼非黑即白的二元叙事语境。
  •     非常喜欢!非常有启发性!
  •     呼啸山庄和画眉庄园的区别,好比是火和灯,我喜欢这句话。
  •     灰姑娘的隐喻印象深刻。
  •     标记,需重读
  •     [前几天买的,后来一看,价格升高了,还缺货。所以挺得意]女性主义批评的圣经...小说部分获益良多,但是到了乔治艾略特略微吃力,因为不太熟悉艾略特。诗歌的部分等到有兴趣看迪金森再看不迟。我觉得愤怒有所夸大。(深入到女性文学的伟大之处,啃完之后几个月,突然想到女性之所以被轻视,并不是由于她们弱,比如把女人关在屋子里是因为她们魅力大能吸引人,在文学方面,女人超出男人的地方也不少。于是女人被轻视。)
  •     这种感动震撼莫可言说。隔着语言、年龄、国家、民族,浓浓的博爱与理解还能透过纸张,强劲敲打在我的心房。
  •     看完之后,对歌德、亚里士多德、雷诺阿、弥尔顿、济慈……改变了看法。也对自己……改变了看法……
  •     部分论述略牵强,有点主题先行。
  •     对意象的分析与运用炉火纯青,提炼出“重影”、“戏仿”等关键概念,并始终与浪漫主义的文学传统相对照。对文本的具体解读更是极为精到。阅读本书的过程也是对自身处境进行反思的过程。很喜欢行文风格,文学批评的典范之作。
  •     9.6好厚啊这书。艰难地看了下册。对这本书的看法是:女性主义批评写得太好,就会窒息对那些提到的经典文本的其他探索路径啊。译后记概括地挺清楚,可以先看。想起自己大一写的简爱的逃离与救赎,方向是对的耶。3.30上册到186页,对西方文学评论失去兴趣。暂缓。
  •     當女人開始寫作,開始批判
  •     女性主义与文学
  •     世人只看见简爱 却看不见疯女人 挺有意思的视角 女性作家写女性 是不是借角色之口发出内心深处的呐喊呢=v=
  •     非常有意思,有不少开创性的观点,于当时来说实属不易
  •     她们曾照亮我。
  •     20世纪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圣经。
  •     写勃朗特姐妹作品的几篇真是漂亮,对于曾经很喜欢也很排斥过的简爱,也终于可以试着客观一些把她当成万千女子中的一员了
  •     印象最深刻的是对《白雪公主》的解析,公主王后一体,这条线索也贯穿全书,对天使的推崇对恶魔的贬斥实际上也是一体——压抑女性本原个性使其符合男性的规范。其意义似乎不局限于女性主义 。
  •     我觉得当时没有读文学专业是对的
  •     写论文的参考
  •     重点读了上册以及下册的《简·爱》部分,其实大部分去年看的…都快没什么印象了orz。既是20世纪女性主义批评的圣经,又是21世纪女性主义批评的藩篱(To some senses)……不仅是理论滞后于创作,对于跨国界来说,译介更是不积极。不过,两位学者对作家作品,不同时代的批评文献的把握都做的丰富,细致,精炼,她们的学术素养以及学术成就是毋庸置疑的,作为经典,值得再读。如果你不知前人做到何种地步,怎么能知道自己是不是在重复工作呢:)
  •     太爱,女性主义阅读的里程碑——靠它得了这学期的一枚93分,23333
  •     看了上,主要看了JA的部分。有的分析一语中的,让我有了新的视界。但是下,关于CB的部分,以前听课听过。关于伯莎和Jane是一体双面的阐述,还是不太认同。反而是一册普及读物里关于JE和灰姑娘等童话的渊源,更加有特色。总的还说,很好的文论作品。中间有些章节,因为作家自己不太喜欢就跳过了。比如Eliot。所以有机会还会再读的。
  •     解读白雪公主的部分像是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     读的第十章,分析得真的是好。
  •     作者对女性主义的分析很独到,读后会有很大启发。
  •     读了《呼啸山庄》部分,非常好!
  •     不赞同作者的观点,疯狂或许给了女性反抗与逃避父权宰制的机会,却没给她们逃避之后的出路,在当代女性文学评论界,一直存在对疯狂主题的过分肯定,将之视作理性的强力对手,父系权力的劲敌,视作女性建构主体性的不二选择。殊不知疯狂本身才是最脆弱和不堪一击的,它破坏的是理性秩序中稳固同一的主体性,而这恰恰是女性主义者所热衷的,换句话说,女性在用解主体性的方式建构自身主体性,这难道不是绝妙的反讽么?显然疯狂不是女性走向自由独立的通道,与其追逐疯狂,不如学会如何与理性共舞。
  •     我读的译本叫藻海无边,比起简爱,这本书我读得更早,虽然不失为一篇好书,但其中的一些描写和情节让人抑郁(可能因为我的那本书比较旧),性的描写很刻意,情节过分追求美感而失去必要的过度,而且严重影响了罗切丝特的形象,尽管先入为主,还是觉得喜爱简爱和其中的罗切丝特。
  •     废话连篇
  •     相关理论与作品了解太少了。只读过简奥斯汀和勃朗特的书。强迫自己看下去,觉得废话确实多。
  •     读到走火入魔
  •     女权主义的文学批评,是否歪曲了作者的原意? 对《呼啸山庄》的分析很精彩。
  •     集文本细读(也有精神分析)之长和标签式批评之弊为一体。但非常好读。虽然有时心里膈应。
  •     读不懂不想读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