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历中苏关系

出版日期:2015-10-1
ISBN:9787300219861
作者:阎明复

内容概要

阎明复(1931-),辽宁海城人,1931年11月出生于北平。战乱年月从小随父母不断迁徙。抗战时期,在重庆巴蜀小学、南开中学读书。1947年,到哈尔滨外国语专门学校学习。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华全国总工会从事翻译工作,1957年调任中共中央办公厅翻译组组长。“文化大革命”期间受迫害,1967年被关进秦城监狱。1975年恢复工作后,历任中共中央编译局毛泽东著作编译室定稿员,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副总编辑;全国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中共十三届中央委员、书记处书记兼统战部部长,第七届全国政协副主席。1991年,任民政部副部长。1997年至今,历任中华慈善总会副会长、会长、荣誉会长。

书籍目录

1. 中央办公厅翻译组十年
2. 在全总工作期间我见证的中苏关系
3. 1952年随刘少奇参加苏共十九大
4. 随李富春赴苏商谈“二五”计划
5. 彭真率团访问苏东六国
6. 1957年形势与伏罗希洛夫访华
7. 随毛泽东赴苏参加莫斯科会议和十月革命庆典
8. 二十世纪国际共运史的一桩公案
9. 1958年随陈云参加经互会会议
10. 1958年炮击金门与葛罗米柯秘密访华
11. 忆1958年毛泽东与赫鲁晓夫的四次会谈
12. 随周恩来出席苏共二十一大追记
13. 赫鲁晓夫对中国“大跃进”运动的反应
14. 1959年赫鲁晓夫访华的前前后后
15. 随康生参加华约首脑会议
16. 1960年世界工联北京会议亲历记
17. 随彭真参加布加勒斯特会议
18. 1960年莫斯科会议补记
19. 跟随周恩来参加苏共第二十二次代表大会
20. 跟随周恩来参加苏共第二十二次代表大会
21. 20世纪中叶国际共运公开论战的序幕
——随团参加东欧四国党代表大会
22. 中苏关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总路线之争
23. 1963年7月中苏两党会谈补记
24. 1964年罗共调停中苏关系始末
25. 忆周总理1964年访苏
26. 60年代中苏两党关系是如何中断的
27. 毛泽东对赫鲁晓夫的评论
28. 邓小平与反对苏共“老子党”作风的斗争
29. 中办翻译组成员眼中的杨尚昆
30. 听阿尔希波夫谈中苏关系
31. 苏联官方对中苏关系恶化的看法
32. 中苏关系破裂原因再研讨

作者简介

中苏关系是20世纪中国最重要的对外关系之一。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央办公厅成立的中央翻译组负责中央领导的俄文翻译工作。作者作为翻译组组长,亲历了中苏关系史上许多重大的历史事件,见证了中苏两党、两国由友好到破裂的全过程。披露了大量鲜为人知的有关国际共运和中苏关系的珍贵史料。全书资料翔实、细节生动、情感饱满,兼具史料性、思想性、可读性,是研究中苏关系、国际共运史、党史国史等不可多得的精品佳作。


 亲历中苏关系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全文以比较顺口和严肃的笔调回忆了那段过去的历史 重点在于中苏论战乃至后来的分裂的原因始末解说 对于有兴趣于这段历史的爱好者而言能起到辅助参考旁证相关事实和缘由的效果 总之 是本不错的书。作者本人作为阎宝航的后人 身处最高领导人周围 他所看到的东西自然和历史学家们是不一样的

精彩短评 (总计3条)

  •     作者是中苏关系巨浪的亲历者,内容直率翔实。缺点是一些文章和观点存在重复,略微影响阅读体验。
  •     阎老作为翻译亲身经历了中苏两党两国从亲密到决裂的种种,文章内容翔实,细致,史料价值极强。但本书似为以往发表过文章的集合,独家性略逊。在国际共产主义最美好的十年,中苏两个大国不把精力放在经济建设上,而全部投入无止境论战中,造成了社会主义阵营的内耗,走向分裂,直接扭转了社会主义的世界发展形势,也为如何正确认识大国大党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一句话:理论上的争执从来都不只是因为理论上的分歧。
  •     阎明复本人和采访编写者在写作过程中都有条件参考档案,因此还是有相当史料价值的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