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比较文学简史

出版社:湖北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1996-12
ISBN:9787535120014
作者:徐志啸

内容概要

徐志啸,男,汉族,浙江镇海人。1948年7月1日出生。复旦大学文学硕士(1982年),北京大学文学博士(1988年)。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比较文学教研室主任;国际比较文学协会会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屈原学会常务理事,中国诗经学会理事;北京语言文化大学比较文学研究所特聘客座研究员。

作者简介

中国比较文学简史,ISBN:9787535120014,作者:徐志啸著


 中国比较文学简史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读书报告《中国比较文学发展简史》 作者简介徐志啸:浙江镇海人,1948年7月生。复旦大学历史系本科生(77级),复旦大学中文系文学硕士(1982年),北京大学中文系文学博士(1988年)。先后师从陈子展和林庚两位先生。主要研究中国古代文学与中外比较文学。已出版《楚辞综论》、《中外文学比较》、《20世纪中国比较文学简史》、《比较文学与中国古典文学》、《近代中外文学关系》、《古典与比较》、《日本楚辞研究论纲》等著作十余部,发表学术论文一百三十余篇。  内容概要第一章 史前期(先秦——十九世纪末)         ——翻译肇端一 史前期特点史前期的比较文学有着迥异于其后阶段的特点:1 时间跨度长:如果以西汉为史,则有约两千年时间,如果包括西汉之前的先秦,则已超过两千年;2 发展极其缓慢:从开始的片段、零星记载,到十九世纪末,基本上以翻译为主,即使是跨国界、跨学科,也大多是混杂于文论或者是散见于各类文献中,没有严格意义上的比较,而多“比附”,更谈不上系统完整的理论与方法;3 综合的非纯文学比较:和西方相比,中国的比较文学从一开始起,便局限于同一文化圈内做系统比较。二 史前期概述A 早期翻译史前期最早阶段的西汉时期(包括之前的先秦时期),显露比较文学端倪的史料记载,主要有两个方面:a 《史记》、《汉书》及《后汉书》中涉及西域的记载,有关于汉朝与西域诸国神话传说流传与真伪的比较,这几乎可以说是涉及了比较文学最原始的记载;b 西汉刘向《说苑.善说》中记载了鄂君子请人翻译《越人歌》的传说,从时代上看,这是中国比较文学史上有记载的跨民族的最早翻译。B 佛经翻译的三个时期第一时期:东汉至西晋1 安世南:安息太子,译有《安般守意经》等三十多种佛经,人称其“为群译首”;2 支娄迦谶:月支人,翻译了《般若道行》《般舟三味》等经三十多卷,其译文“审得本旨,了不加饰”;特点:译经不少,但多零品断简,尚不成系统;译文体尚不确立;译者多为外国人,致使译文质量大多粗糙。这一时期的译事,只能属早期启蒙时代,但是,在整个翻译史上筚路蓝缕的功绩不可抹杀;第二时期:东晋至南北朝前期:东晋和二秦1 道安及弟子慧远:有南北倡和之功;2 鸠摩罗什:指正旧译纰缪,影响相当一批僧人;后期:南北朝至隋代出现一种名为“格义”的早期中外比较方法,以儒家的概念来解释佛家概念,并进行类比研究,只是它主要用于哲学与宗教方面,还不能算严格意义上的比较文学。特点:西行求法之风盛行,带回许多译本;出现很多重要译家;佛经中的许多重要法典都已全部或者部分译出,成绩可观;建立了大规模译场,分工严密,译文质量也大有提高,标志着整个译业进入了兴盛时期;第三时期:唐贞观至贞元年间玄奘:开创中国译经史的新局面、新风格,其译文被称为“新译”,且自著佛论,提倡因明,“逻辑”亦出自玄奘。C 明清时的中西文化接触史前期的比较文学研究,在唐代是一个高潮,到了明清又出现一个小高潮。明清两代,随着来华传教士的增多,大批有关欧洲文化的著作在中国出现。同时,中国学者也出现了一些比较中西文化、主张西学东渐的有识之士:1 徐光启:主张比较中西之异同,提出“理相符合,参互考稽”;2 利玛窦:《畸人十篇》,涉及比较宗教、比较哲学与比较文学成分。第二章 发轫期(十九世纪末——1919年)        ——初涉比较研究一 发轫期特点1 涉及中西文学比较的学者来自社会各类人物,他们的文章、译作也就超越了纯文学范围,包括了哲学、语言、政治等多方面,具有综合比较的特点;2 与政治和社会改良运动有关,甚至是社会改良运动的一个组成部分,文学比较只是一种手段,旨在唤起国民更好地认识中国社会,从而拯救中国;3 此时的作品大量还是翻译文学,除鲁迅的《摩罗诗力说》为专著外,其余均为零星片段、随感式文字,与其说是“类比”,甚而是“比附”,与后来严格意义上的比较文学相去甚远。二 发轫期研究概述1 黄遵宪:在发表于《日本国志》的《学术志二文学》中,以语言文字的中西比较说明“言文合一”,从而涉及文学,这当中,既谈了翻译,也做了比较;2 林纾:对中国比较文学最主要的贡献在于翻译了大量欧美小说,介绍西洋文学,论述了中西小说文法以及结构的不同,用比较的方法综观世界文学,打破了传统的闭塞狭隘的观念,确立起了在当时属于进步的文学观;3 严复:译作《天演论》掀起了向西方学习、主张维新变法的狂潮,“信、达、雅”的标准对近代乃至当代的翻译都有深远影响,为中西比较俩建起了桥梁;4 梁启超:提高小说本身价值和地位,运用文学手段发扬和体现民族精神,《翻译文学与佛典》体现了他一贯的文学无国界的观点,是中国近代第一篇讨论外来文化对中国民俗影响的著作。第三章 初兴期(1919年——1934年)         ——开始有意识的比较研究一 初兴期特点“五四”新文化运动给中国的比较文学掀开了新的一页,它标志着作为一门学科被正式引进了中国大地,并在高等学府立足,有了与此学科建设有关的必要条件,涌现了一批较之以前更为有意识从事中外(尤其是中西)文学比较的学者,产生了一系列的比较文学论文与著作,但是总体上对比较文学的认识尚不明确。二 初兴期研究概述1 胡适:在《文学进化观与戏剧改良》中提出“比较的文学研究”主张,并运用于戏剧改良,引导人们看见传统文化对国人思想的束缚,在跨学科研究、平行研究和影响研究这三个方面都有所涉猎与建树;2 茅盾:《托尔斯泰与今日俄罗斯》是初兴期开端的代表论文之一,将俄罗斯19世纪的文学与中古文艺复兴时代的英法文学做了平行研究,认为两者在勃兴气势上较为相似。茅盾最有名的是“神话研究”,将中外神话的起源、演变、影响等方面做了异同比较,开了中国比较文学上神话比较研究的先河;3 郑振铎:现代最早提倡研究中国文学运用西方理论与方法的学者,在《研究中国文学的新途径》中特别指出,要运用“归纳的考察”和“进化观念”等新方法新观念研究中国文学,文中专门提到了印度文化对中国文学的影响,并比较了两者的相似处;4 陈寅恪:有关中印文学影响研究的专题论文实际上是从寻求故事的流传演变中做影响研究,又通过个别的影响研究上升到对文学流播中一般规律的总结,提出世界上的神话大多起源于印度,批评了比较文学研究中穿凿附会的“比附”。第四章 发展期(1934年——1949年)         ——比较研究步向深入一 发展期特点发展期的15年大致呈现以下几个特点:1 在发展期从事比较文学研究的学者中,外国文学出身者占了大部分,这有利于取证第一手外国文学资料,做深入的剖析与比较;2 这一时期的论文,比以前更深入实际地涉及了比较文学理论与方法,标志着中国的比较文学研究不仅注重实际的比较,也步入了对学科本身的探求;3 有关中俄文化与文学的比较(交流)的内容占了相当大的比例,特别是研究鲁迅、高尔基同中外文学关系的论题为数不少,并一直持续到建国后的五、六十年代。二 发展期研究概论1 朱光潜:专长于美学和心理学的研究,从美学的高度分析孕育其中的文学规律与特征,留学国外时写的《文艺心理学》是“从心理学研究出来的美学”,指出中国文艺新见解的可能性,后来他的《诗论》是以《文艺心理学》的基本原理来探讨诗歌,并对中国诗歌做学理研究的产物,是一部较典型的比较文学论著,指出中国诗歌欠缺严谨分析与科学逻辑,国民无诗学,诗学研究刻不容缓;2 钱钟书:理论专著《谈艺》,以中国传统诗话的札记形式对中国古代诗歌(包括诗文理论)做艺术鉴赏、评点与比较研究,从中寻找存在于中西诗歌中的共同诗心与文心,让作者闻名学术界。全书以历代诗人为纲,侧重诗人具体作品的鉴赏与分析,旨在剖析、阐发中国古代的诗歌艺术经验,用现代的眼光、传统的理论,融合了西方“新学新知”与分析综合方法,是比较文学平行研究的一种新体式,创中西比较诗学的先例;3 宗白华:在《中西画法所表现的空间意识》中,作者认为,中国绘画以书法为基础,空间意识是一种“书法的空间创造”,西洋绘画以雕刻建筑为基础,空间意识寄托在光影色彩的明暗之中。第五章    滞缓期(1949年—1978年)         ——停止中的足迹一 滞缓期特点比较文学的著作以中外文化交流与中外文化关系为方面为多,它们相对集中于中朝、中印文化交流上,虽然广义上属于中外文化比较范畴,但是大多并非严格意义上的比较文学,这一时期,论文基本上属于影响研究范围,论题和数量也相对集中。二 滞缓期研究概述1 季羡林:《中印文化关系史论丛》大多数论述了印度文学对中国文学的影响;他认为中国和印度都是文化极其古老的国家,也都是人口最多的国家,且疆域相邻,中国的早期神话中有一些很有可能来自于印度,甚至专文介绍印度《五卷书》的记载同中国《太平广记》以及宋代诗话、宋明笔记小说所载有类似之处,很难否认这其中的影响关系。总之,《中印文化关系史论丛》在中印文学、文化关系研究方面,具有里程碑的意义;2 钱钟书:《宋诗选注》是带有评论性的旧诗选注本,该书的注释与评论中不少处列举了中外诗歌类同的表现手法,涉及了比较文学,突破旧选注本笺注模式。《通感》一文便是运用了美学、语言学、心理学等理论原理来说明中外文学创作中“感觉挪移”的共通现象,举了许多实例加以论证说明,并比较了古今中外作家对这一现象的不同解释;3 傅雷:认为翻译不可直翻字面,应该保存原作的精神与美感特征,在《高老头》重译本“序”中,傅雷将翻译与临画相比较,同时针对各国翻译文学状况提出了翻译不易、应力求缩短差距的标准。对中西思维方式、美学情趣的异同比较,既区别了中西方不同的文化特征,又突出了翻译必须把握住这些特征方可达到“传神”的目的。第六章  复兴期(1978年——1985年)   ——从理论到实践的全面复兴一 复兴期特点复兴期的起始划定于1978年,但正文论述要从1979年钱中书的《管锥编》开始:1 整个复兴之势,迅猛异常,无论研究的深度广度、研究队伍的人数素质,都非之前任何一个时期可以比拟,;2 比较文学作为一门学科,已在数十所高等学府开设了课程,形成了整齐可观的学术队伍;出版问世了一系列论文著作;有了正式的学术刊物;各地研究学会成立,交流会多次召开,从而使全国性的学会在此基础上得以正式成立;3 吸收借鉴了西方比较文学的研究模式,而且在历史发展的基础上,开始力倡不囿于“欧洲中心论”的“中国学派”,至此,中国比较文学正式走出国门。二 复兴期研究概述1 复兴的标志——钱钟书的《管锥编》《管锥编》是中国比较文学在十年浩劫后全面复兴的标志,它打破了时空界限,不受学科樊篱约束,纵观古今,发前人之未发,多方位、多角度地以西方文学理论阐发中国文学现象,广采名家文学与艺术的各类作品实例,从文学发展规律与美学价值、美学意义高度做出评价,总结文学共同规律,以求“诗心”与“文心”。《管锥编》中作者认为研究文学应从字、词、句、篇深入到全文或全书要旨,从中做由小到大、由本到末的交互循环探索,这同时,还要结合作家的时代、风尚、作品题材以及修辞特色等,做立体的、动态的认识,这样才能探本究源,做出正确的客观实际研究论;2 双向交互影响A 外国文学对中国古代文学的影响研究外国文学对中国古代文学的影响,主要是研究印度文化(文学)的影响,以季羡林为代表,他的《中印文化关系史论文集》集中体现了这方面的研究成果;B 外国文学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影响a 史前期(1840年——1917年)中国闭关锁国的状态已被打破,外国思想文化学说开始涌进:b 第一个十年(1917年——1927年)外来文学推动产生了“五四”新文化运动和文学革新运动;c 第二个十年(1927年——1937年)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翻译与苏联无产阶级文学作品的输入直接推动、滋养了左翼文艺运动;d 第三个十年(四十年代的解放区文学)这个时期的重点是向群众学习,向民间文艺形式学习,同时也与外国文化有联系,只是由于历史文化条件限制,这种联系相对较弱。C 中国文学对外国文学(文化)的影响中国古典文学影响外国文学主要是诗歌,少数涉及了戏剧及园林文化等,还很有可能影响了欧洲的十四行诗与古代波斯的鲁拜体四行诗3 平行研究A 比较诗学王元化的《<文心雕龙>创作论》是比较诗学的一部代表作品,其中很大比重是属于文史考证和理论性篇章,依据“批判继承遗产,古为今用方针”(“释义小引”),剖析《文心雕龙》中那些至今尚有现实意义的艺术规律与艺术方法,B 中西美学比较周来祥在《东方与西方古典美学理论的比较》中指出,西方偏重于再现、摹仿的哲学认识论美学,东方偏重于表现、抒情的论理学美学;西方具有分析性与系统性,东方具有直观性与经验性;西方美学形成了庞大的严整体系,中国美学大多是诗人、艺术家的鉴赏经验谈,简明、生动,缺乏严密逻辑性;C 作品比较a 按作品题材、体裁等类型所做的比较:冯国忠指出中西爱情诗在追求对象上各有侧重,西方大部分是求爱诗,中国则是女子吐露被遗弃的怨恨或相思之情,原因在于中西不同的文化和宗教背景;b 具体作品的比较数量更多:金克木在《<梨俱吠陀>的祭祖诗和<诗经>的“雅”“颂”》一文中,推测出不同国家的两种社会面貌与社会结构性质的异同;D 作家比较一般侧重于古典作家,如冯至的《杜甫与歌德》,通过比较发现文学创作的共同规律,抓住了创作方法的某一共同点来比较中西作家的创作特点,从而体现“以小见大”、“以点带面”,可以事半功倍;E 跨学科比较目的在于沟通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同人文科学的关系,突破文学研究闭关自守的状况,为文学注入新生命,更好地把握其特质,这方面的成果有:诗歌与音乐的比较(王长俊《诗乐异同论》),诗歌与宗教的比较(朱维之《禅与诗人的宗教》),文化与文学的比较(颜保《越南文学与中国文化》)等。 读后感在花费了近一个星期的时间阅读并制作ppt之后总算是理清了头绪,在我的脑中生成了一个大概清晰的中国比较文学发展历史的地图。这张地图不仅有纵向的历史脉络,横向的一些具有历史意思的大事件如“比较文学危机论”、“比较文学化与比较文学冲突论”等等也都在图中占据了一些重要的坐标。这些收获都归功于徐老师的这本不简单的“简史”。虽然只是一本20多万字的小册子,但其涵括的却是从先秦两汉至二十世纪末这2000多年的一段比较文学发展史。从最初《击壤歌》的无意识的比较“发轫期”到当代乐黛云先生的辛勤耕耘,一代代“比较文学人“做出的贡献都在徐老师的这本”简史“中留下了印痕。这样一个中国比较文学的发展史是被放置在世界比较文学发展的大背景之下来瞰视的,这无不显示着作者深厚的古代文学功力及宽广的世界文学视野。书中稍有的不足之处就是各个章节中间的衔接有些过于生硬,整个历史进程的描绘主要是靠对学者及其著作的介绍来黏合,显得不是那么丰富。这样的一种静态的历史记述难免会遗失一些历史本该有的生动性。但如果所谓“丰富、生动活力”都具备的话恐怕就不成“简史”而应该是“剑桥史”了。最后,引用孟华教授引用胡适先生的一句话:大胆假设,小心求证。这应该成为每个比较文学“研究”者的座右铭。

精彩短评 (总计1条)

  •     书目简介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