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雾霾

出版日期:2016-1
ISBN:9787552010827
作者:〔澳〕 彼得•布林布尔科姆
页数:304页

内容概要

彼得•布林布尔科姆(Peter Brimblecombe)
澳大利亚著名大气化学家,国际著名大气环境期刊Atmospheric Environment的主编,东安格利亚大学环境科学学院大气化学教授。

书籍目录

插图及其出处
表格目录
致谢
1 历史与早期空气污染
2 煤的崛起
3 伊夫林和他的圈子
4 空气污染对于烧煤的伦敦的影响
5 烟气减排
6 烟气与伦敦之雾
7 监控大气组成的变化
8 大雾霾及其后
注释书籍
索引

作者简介

自中世纪以来,伦敦城的空气就一直饱受煤烟污染。《大雾霾:中世纪以来的伦敦空气污染史》便讨论了中世纪以来伦敦的空气污染历史、公众对污染认识的变化以及污染治理的艰难历程。在17世纪初,伦敦便有了“雾都”的声誉。到了19世纪,雾甚至成了造访伦敦的游客们必看的“特色”景观。在1952年著名的大雾霾爆发之前,英国人已经认识到了烟雾对人的健康影响。而对污染的治理,却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甚至直到现在,空气污染,严重的雾霾天气,仍然是现代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
书中不仅有对伦敦空气污染、煤烟对环境影响的专业分析,还考察了雾霾对建筑、家居、艺术创作和时尚生活等的影响。作者彼得•布林布尔科姆是国际权威的能源与环境专家、大气化学教授,对伦敦空气污染有多年研究,他认为污染的治理不仅是化学问题,更涉及到政治和法律监管。同时,他还是侦探小说的爱好者,这让《大雾霾》这本书兼具学术性和和趣味性,读来如惊悚小说般酣畅淋漓。


 大雾霾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8条)

  •     在互联网时代,一个词语突然出现并且产生爆炸效应是一件说难不难,说容易不容易的事情。在人人都是媒体,人人都在散布信息的时代,对话题的参与感让人们更容接近社会的一些事物的真相,同时也更加能够参与到社会的公共事物处理中来。然而,往往在这样的情况下,有些情况是朝着正面的方向走去,而有一些则难免进入另一个死胡同,在狂欢之后被忘却。如是如此,掌握话语权或者引导话语方向的组织或者个体,需要停歇一下,需要回顾过去,判断当下,理顺未来要走的方向。在中国可以让人们参与到讨论中的事情有很多,甚至有一些是不能加以过多讨论的事情,更多的是被拿来调侃或者讽刺的糟糕的事情。雾霾无疑是这些事情中的一件。当西伯利亚的大风成为了一种受欢迎的自然存在的时候,雾霾已然在社交平台上爆炸开来,成为了一种话语风向标。这样糟糕的事情的爆炸当然有其好处,那可以让人们参与到公共事物中,并且能够让人们获取些许关于环保的知识。当然,有些人诸如柴静所做的事情值得我们去敬佩,我们更应该落实到保护环境,减少雾霾实践中去。然而,治理雾霾当然不是我们个体或者知识分子所能够全然处理的事情。回顾大雾霾的历史,基本会认为工业革命是罪魁祸首。工厂化大生产取代作坊式生产,烟囱高耸浓烟滚滚把人类带进入了雾霾大时代。透过《大雾霾》一书,我们可以看到,在雾霾产生的过程中,燃料的转化是雾霾生成的重要原因。煤的大量使用导致了伦敦陷入了雾都困境。或许我们习惯了称之为“资本主义的先发展后治理路线”,但是我们从这本书中可以看到,早在雾霾出现的时候已经有知识分子注意到了这些现状,并且民众,教会也到注意到了这些状况,却没有什么国家层面的治理的出现,也就是说,有人找到了病毒,医生却没有选择治疗。随着大烟雾的进一步的加重,伦敦人甚至看不清这座城市的面貌,并且无法忍受难闻的气味的时候,有些人开始转回使用柴火。然而,这个时候的伦敦已经骑虎难下,人口的增长导致的燃料供应问题,甚至是工厂大规模的诞生让煤的使用量更为需求。虽然这个时候国家的立法跟进,但是由于对空气中的污染物的理解的不多,甚至对烟雾的颜色的控制导致了立法的效果并不明显。随着科学的进一步的发展,立法的不断完善,国家在面对自然挑战的过程中不断完善自己的制度,加强行政力量在环境治理上,逐步引导伦敦走出那些看不到阳光的日子。或许更加能够让我们对雾霾有着急迫驱逐感的是书中列举的死于雾霾期间的人的数量,或许在中国我们听说了很多关于尘肺病的事例,却极少听说谁因为雾霾死去,甚至还会因为“阅兵蓝”感到骄傲。当下的中国的雾霾的程度是否可以与当年的伦敦的浓度或者有害程度等同,我无法做出判断。然而在面对当下区域环境污染导致的中国的大环境的变化,甚至是区域气候的变化,我们不得不做出一种防范,不是为了做得更好,而是为了把事情做得不那么糟糕。公共环境的保护当然属于每一个公民的义务,然而在这个过程中缺位的却是国家法制上给予的配套支持。在前些年,中国关于环境公益诉讼只能通过固定的组织来进行,这不仅仅弱化了公民对环境保护的参与,同时也增加了该组织的责任和负担。在我们说不走资本主义老路的过程中,我们是否还只能企盼各种“蓝”?国家层面的引导与公民教育,法制健全的各种层面上的完善或许会让我们每天都接触到蓝天,而不是特定时间点的特定的环境才有特定的湛蓝。
  •     偶尔写写短评,第一次以这种方式写书评,摆弄文字向来不是工科生的擅长。说这是一本书,不如说是一本面向大众的学术论文,开篇十多页庞杂且详细插图出处就让人感受到作者的严谨,每一章的注释更像是论文的参考文献。才打开这本书会给人一种压迫感,一方面是由于学术感太浓;另一方面是叙述的内容虽为英国伦敦的空气污染史,但对于正在遭受雾霾侵扰的我们,那感同身受就仿佛室内也充满了雾霾。时代认知边缘和拓宽这个边缘的人。每个人的认知都是不同的,但都不能超过这个时代的认知边缘。很久以前看过一个电影《这个男人来自地球》,主人翁是一个经历了14000年岁月的“不老人”。他本来有机会在大航海时代开启前和哥伦布一起去探寻地球,但已经存在这个世界这么多年,见多识广的他依然认为哥伦布他们会掉入地球的尽头。作为一个人,只能存在于一个时代,所有的感知也不能超越这个时代。就如同书中,人们早期是无法把空气中的污染与自己燃烧可燃物联系起来,更不会有如同书中统计的英国鼻窦炎在不同年代的发病率,从而确定做饭生火的炉子放在室内与否与鼻窦炎之间的关系。辫子、小脚、八股文,这些现代人远离的词汇铸就了那一代人的认知边缘,也铸就了那一代人的悲哀,那我们的认知边缘又在哪儿呢?我们的悲哀又在哪儿呢?诚然,时代都有它的认知边缘,但我们总在拓宽这个边缘,拓宽这个边缘的人就是我们所说的科学家。对于他们来说,认知边缘对他们的束缚和困扰远远大于我们普通人。宇宙的起源并不会使我们普通人困惑,但它会困扰这方面科学家一辈子。这样来看,科学家也是悲哀的,一是困扰一辈子的东西很有可能得不到答案;二是困扰的一切在后人看来也有可能成为人尽可知的常识,或是让人觉得可笑,好比书中“浸泡在猫尿里的煤烧起来也毫无异味”。看不见的手。煤的广泛使用被认为是雾霾产生的元凶,但煤才出现的时候伦敦的人们是不太能接受这种新型能源,而更愿意烧木头。随着人口和能源需求的持续增加,如果人们继续烧热值更低的木头,那污染肯定会更加的严重,从这个角度上来说,烧煤相对于烧木头是一个更加环保的行为。但如果当时的人们知道烧煤的这个好处他们会这样选择吗?答案显而易见的是否定的。人们对新事物的接纳和环境污染的大局观显然没有各种政治正确的发声渠道上吹捧的那样高。即使作为燃料来说,和木头对比明显占优的煤,在十六世纪的伦敦也只是“在木头短缺的时候,穷人才被迫转而使用这种便宜但更为肮脏的热源”。时代的变迁、事物的更迭大多数时候就是这么简单的理由——钱。人们都烧木头,木头价格高,作为可以替代木头的煤就成了大家的选择。人们常说煤还能用多少年,油还能用多少年。这样的话听起来很吓人,仿佛再过几十年我们就要倒退回没有电、没有车的时代。但煤和石油真的完全用完吗?假如真的有一天,煤非常少了,那如果有人想继续烧煤,那是什么价?到时候建造风能、太阳能的成本低于烧煤的成本,自然就不会有人去烧煤了。所以现在虽然提倡大家使用清洁能源,但几毛钱的污染能源和几块钱的清洁能源,这笔账不是喊喊口号能就让大家糊涂的。
  •     穹顶之下,伦敦如何冲出“霾伏”进入20世纪中期,几乎所有的英国人都忙着摘“雾都”的帽子,而全民的参与和支持也可能才是伦敦治霾的成功秘诀。  雾锁天地,不都是美景仙境,也可能是污染和不适。60年前的伦敦雾霾可一点儿不比中国的雾霾差多少。伦敦的雾霾,不但造成了至少超过1.2万人死亡,还增加了未来患上癌症的可能性。因雾霾引发死亡的人数已与1854年的霍乱流行和1918年流感的死亡人数相当。而造成这一恶果的祸患,至少从15世纪就开始了。对雾霾现象有过多年研究的彼得教授认为,为了过冬取暖,从中世纪开始伦敦城里就堆满了通过海运而来的煤山。也至少从那时起,伦敦人就不停地抱怨城中的天气,就连居住在伦敦城中心的王室也难逃空气污染的困扰。这种状况延续了几百年,直到19世纪初,混杂着烟尘的大雾作为伦敦城的特色之一而享誉世界,被戏称为“London Particular”(伦敦特色)。  污染是自由流动的,谁也不能独善其身。早在1952年伦敦雾霾灾难之前,英国人不但就认识到空气中的烟雾对人的影响,还把燃煤和空气污染联系起来。英国的《清洁空气法》,也是学界公认的全球首部空气污染治理法案,这部法案还催生了包括清洁空气委员会、环保局在内的监管机构。在《大雾霾》一书中,彼得所讨论的便是中世纪以来伦敦的空气污染历史和公众对污染认识的变化,以及污染治理的艰难历程。  尽管在1819、1843和1845年英国政府成立了调查伦敦空气污染情况的特别委员会,但在整个19世纪,英国空气的质量持续恶化,空气中的污染物急剧增加。  雾霾改变了伦敦的城市生活,模糊了道德和社会边界。1853年,《泰晤士报》写道,伦敦雾霾“将人类的咽喉变成病怏怏的烟囱”,“大烟雾”迅速变成“大窒息”。剑桥大学学者克里斯汀·科顿(Christine Corto)在《伦敦雾》(London Fog)中感叹:“雾霾折射出的人性被商业利益所战胜。从伦敦东部贫民区蔓延至全城的惊恐,就像城市良心上的一个污点。因为经常刮西风,所以住在伦敦东边的人要承担更多风险。有钱人纷纷搬家,东部成了下层阶级居住的所在。”当然,雾霾并不仅仅涉及公共健康问题,还涉及政治思想。“杀人大雾”使超过1.2万人死亡,而政府却仍然没有觉醒。  伦敦的雾霾“是一种沁入人心深处的黑暗,是一种铺天盖地的氛围”。一如查尔斯·狄更斯在小说《荒凉山庄》的开篇中所描述的,空气污染之下,无人可做看客。食品能“特供”,空气和整体生态环境不能区分何人居庙堂、何人处江湖。所以,进入20世纪中期,几乎所有的英国人都忙着摘“雾都”的帽子,而全民的参与和支持也可能才是伦敦治霾的成功秘诀。或者说,固执的雾霾不是被“一阵风”吹走的。伦敦耗费60多年才摘掉“雾都”的帽子,那可不是修几条“风道”那么简单。  明白这一点,治霾才会有成效。发表于3月25日《都市时报》A22版,发表时有删节!http://times.clzg.cn/html/2016-03/25/content_556067.htm--------------------------------------------------------------------------------------------------------原创稿件,谢绝任何网站、新闻客户端、微信公号等以任何形式不署名的转载,若转载或商用请致函致电商洽(qq:472176745)。反对任何形式的、未经同意的把稿件署以自己的名字在媒体、自媒体及互联网平台刊登或发布。但是,欢迎转发和分享至您的朋友圈。    新浪微博,欢迎互粉:http://weibo.com/1391089223/

精彩短评 (总计16条)

  •     头两章还好,后面写得很散乱,再加上翻译得糟糕,让人很难读下去。现在正值入冬供暖的雾霾天,读这本书很应景。和伦敦曾经的大雾霾相比,现在的雾霾真不值一提。
  •     作者为我们详述了伦敦雾霾的由来历史,也挖掘出了造成这种现状的复杂社会经济人文因素,全面而深入,让我们不禁怀疑这样的对立矛盾最本质是否来源于人类的自私本性与我们所创造的社会制度?
  •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治霾才刚起步
  •     内容是我感兴趣的,只是这个翻译,实在有点难受,一些专有名词明显没有仔细核查过,边读边改错……
  •     历史总是惊人相似sigh
  •     作为一本“科普”书,内容杂糅了很多其他有趣的东西。值得一读。不过,不知道是不是翻译的问题,文字有些拗口。
  •     雾锁天地不是仙境,是陷阱。伦敦作为时代领头羊,花了这么长时间治理。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需要多久?
  •     [得到]
  •     完了。中国的治理雾霾至少这么长时间才有希望改善了。
  •     这是一本有意思的严肃读物,对于了解英国伦敦的空气污染历史,还有随着环境变化而产生的文化、人的思想变化大有裨益。作者还注意到了不同的人对污染的感觉不同,虽然没有展开,但这是个有意思的话题。
  •     借鑑霧都倫敦
  •     书中书写了中世纪以来的伦敦空气污染史,书中可以读到中世纪以来,伦敦一直有空气污染,也一直在努力解决。工业革命后,伦敦的雾霾非常严重,大雾霾之后,到了必须解决的境地。读《大雾霾》,读一个个城市的故事,可以放眼整个人类的生存状态,以及我们的未来,这就是阅读的意义吧
  •     1987年出版。长销不衰。作者为大气化学家,专业。但叙事线索感不如《发明污染》。
  •     内容翔实,系统的介绍,值得一读
  •     科普作品,而不是环境史,相比而言不如隔壁那本发明污染。
  •     描述伦敦成为“雾都”的始末,从各种证据和事实中引出论述。不仅数表罗列,而且文学和艺术角度也有感性的呈现。以及空气污染对经济、生活方式的改变,英国对雾霾的认识和治理同样是一个渐近的过程,但这条路当引以为鉴。必须一提:本书资料翔实,每章参考目录很细致,插图也注明了出处。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