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撇子女人

出版社:世纪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8
ISBN:9787208113688
作者:(奥地利)彼得·汉德克
页数:392页

内容概要

彼得•汉德克(Peter Handke,1942— ),奥地利著名先锋剧作家,小说家。他创作的《卡斯帕》,在现代戏剧史上的地位堪与贝克特的《等待戈多》相提并论,被誉为创造“说话剧”与反语言规训的大师。他的小说《守门员面对罚点球时的焦虑》《重现》《无欲的悲歌》等渗透了作家本人的生活经历和思想观念,他用最简单的笔调状出具有丰富内蕴的作品。汉德克是20世纪德语文学最重要的几位作家之一,被称为“活着的经典”,他于1973年获毕希纳文学奖,2009年获弗朗茨•卡夫卡奖。在文学创作之外,汉德克参与编剧的《柏林苍穹下》成为电影史经典,他本人根据自己作品改编的电影《左撇子女人》曾获戛纳电影节最佳影片提名。

书籍目录

短信长别……………………1
真实感受的时刻……………………159
左撇子女人……………………297

作者简介

本书为小说集,由三部小说组成,包括《左撇子女人》《短信长别》和《真实感受的时刻》。
《左撇子女人》的主人公玛丽安娜似乎毫无先兆突如其来地解除了与丈夫的婚姻,要过上一种独立自主的日子,她好像神秘地幡然醒悟了一样。她独自承受着寂寞、忧虑、考验和时间的折磨,竭力保持独立,不屈从于任何世俗理念。


 左撇子女人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4条)

  •     彼得•汉德克书中的人物具有一种漫游者的气质,无论旅行、走动还是坐在屋子里,他们时不时地会走走神儿,犹如梦游症患者,虽行走于青天白日之下依然如在梦中,想象充当了他们的分身,让他们可以暂别刻板的生活,借由幻想和旁观反思自身的现实处境。但是,这也让真实与虚幻的界限变得模糊不清,他们自己也因此身陷困惑。读《左撇子女人》中的三部小说,这种感受无时不在,尽管人物的身份有所差别,而从本质上讲,他们似乎又是同一类人。他们看似平和,内心的风暴却强烈无比,不管是被动还是主动,是虚构或是真实,总之,一个突然事件让原本平静的生活突然发生了断裂,他们也就沿着那个豁口走上另一段路途。说起来书中的主人公过得都很安逸,但表面的波澜不惊不等于没有凶险和不安,即便那可能只发生于想象之中。《短信长别》里的“我”是一个编剧,他面临即将解体的婚姻,故事也从寻妻之旅开始;《真实感受的时刻》中的科士尼格作为奥地利驻法国使馆的媒体官员,与妻女过着按步就班的生活,可他却成了一个“双面人”;《左撇子女人》里的女人有些不可思议,她毫无征兆地从看似和谐的婚姻关系中脱身而出。那些在寻常生活中微不足道的问题,却造就了他们的精神困局,晃动的钟摆突然失去了既定的节律,一切都被打乱了。这样的变化之所以发生,最深层的原因来自他们对日常生活规定性的厌倦。拿科士尼格来说,他的工作就是每天打开法国的报纸,搜索“奥地利”和“奥地利人”这些字眼,以判断他的国家所具有的国际影响力。每一天坐在办公桌前,科士尼格手握一支油笔,在报纸上把关键字眼划出来,每半个小时起身收收传真,一天下来,他的手已经被报纸上的油墨染黑。他还要定期向法国媒体邮寄信件,以纠正报道中传统的奥地利的国家形象。从住所到办公室,日复一日,循环不已。荒谬的是,他本是为了摆脱单调的生活而来到法国的,可迁徙只带来表面的变化,生活的节奏及内核依然是旧的。这是现实生活最要命的地方,无论怎么试图挣脱也还是在原地打转,这足以让人产生无力感。对于科士尼格而言,无路之路来自那个成为杀人凶手的噩梦,在梦中他改变了自己的身份,也改变了人生轨迹,他可以任由不可控的梦境和左冲右突的思绪来摆脱压抑感。在某种程度上,恐惧也许比压抑更能让人感受到真实的存在。平心细想,每个人大概都有这样的时刻,只不过大多数人把厌倦当成对情绪的干扰而刻意躲避,作家却对此深究不放,哪怕这样的审视带来更多的冲突和气馁。彼得•汉德克让他的人物置身婚姻关系之中,通过这种最难处理和逃脱的关系来考验他们。当然,就深层意义而言,他们真正要处理的其实是自我与世界的关系问题。毫无例外地,身边的人都无法理解主人公们的真正想法,《左撇子女人》中的女人决绝地舍弃婚姻开始独立自主的生活,说不出任何正常的理由如对方外遇或者爱情不再什么的,这种行为因而显得格外怪异。她的丈夫以为这只是个心血来潮的玩笑,出版商以为舍弃婚姻的女人必然要寻找新的感情寄托,而她的女权主义女友以为她想夺取婚姻中的主动权。所有这些误解,无一不基于常识性的判断,也就是通常的男人-女人的相处模式:女人为爱情和婚姻而存在,而其他价值不过是附属性的。可见人被模式化生活所塑造,又用这种模式来判断和指导生活,让生活内容变得日益贫瘠。对于这些想要摆脱生活规定性的人物来说,他们不需要向外解释的理由,他们更想看清自己。也许他们并不知道确切的出路在哪里,但是知道想要摆脱什么,因此,他们总是在否定和放弃,只不过有的人困惑多一些(“我”),有的人难以摆脱胆怯(科士尼格),还有的则比较坚决(女人)。如果因此认为彼得•汉德克只是借助小说来思考存在主题就未免简单化了。虽说他这个时期的作品被命名为“新主体性”小说,《短信长别》更是脱胎于他的真实经历,但是他深知自身经历或是虚构情节再曲折离奇,如果离开创造性的表达,也依然无法与旧有的方式有所不同,那样的作品必将失去应有的意义。所以,他以多样而独特的艺术手法,让小说文本显得复杂立体。在他的小说中,思考与叙述融为不可分割的整体。具体而言,最主要的特征就是让叙述紧紧跟随主人公的视角,沿着思绪纷乱的轨迹不断行进,这就使得叙述本身也变得矛盾和复杂。科士尼格在路上游荡,随着他看到的场景、人物或是物品,思绪开始膨胀堆积,并且处于变化无常之中。在这种状态下,叙述视角时而置身事外,时而与科士尼格完全重合,时而又与他一起共同审视,对他的观察结果进行观察,对他描述时的状态重新加以描述。这样,线索和思绪相互缠绕,犹如素描当中的多重线条,共同构成了被描绘之物的动感和多变。这种不停转换的叙述方式,恰好与科士尼格竭力挣脱安全感的摇摆心态相吻合。以此观之,小说中各种看似复杂难解之处也就有了开启的按钮。比如那些不断叠加又逐渐放大的细节,它们与人物寻找和思考的进程紧密关联,它们被捡起,或被扔掉,总有一两个事物从中升起,成为启示性的路标。《短信长别》中女伴克莱尔的女儿对于安全感有一种病态的依赖,在她眼中所有的门都得关上,所有的纽扣都要扣好,图片要有固定的摆放位置,否则她就会惊恐地大叫。孩子会直接表露恐惧,成年人的不安却被隐藏起来,但是对于安全感的需要仍然存在。孩子的各种反应触发了“我”的回忆,“我回忆起自己人生的第一件事就是我所发出的喊叫。当时,我被放在盆里洗澡,水塞突然一拔出,水从我下面汩汩地流出去。”这等琐事本来没有任何危险性,而人仍然会感到不安,也就是说危险常常会被夸大乃至虚构,安全感和模式化都是人面对不确定世界的工具,尽管它并不可靠。如果说“我”遇到的那对画家夫妇“向内弯曲”的封闭婚姻状态,以及他们用僵化的爱国教条看待万物的眼光重溯了安全感的来路,那么“我”对寻常之物的重新发现则给暂别安全感的世界以新的定位。在“我”和科士尼格的视野里,一再出现的燕子、麻雀、说不出名称的小鸟及风吹树叶的沙沙声都很平常,但在某个瞬间,它们将人引入澄明虚无的境界。窗前的柏树轻轻摇摆,如同在呼吸,那种节奏带领“我”跟着摇摆,“我”仿佛进入“另外的时间”,在那里“我”摆脱了自己,“强烈地感受到一种普遍的天堂般的生活情感,没有拘束和恐惧”。这种空明无我的境界让他们获得了暂时的平静, 使混乱和焦虑得以停歇。假如小说在此结束,就会让那种缠绕不休的风格逊色不少,这时彼得•汉德克又将叙述拉回来,让他的人物继续在风暴中趔趄地走下去。科士尼格不由自主地去叠孩子的白床单,把瘪掉的气球重新吹胀,将掉在地上的书重又放回书架,当他意识到自己完全是在无意识地做这些事情的时候,连他自己都被吓了一跳。 秩序导致刻板,变化带来新奇,但反过来讲,失去秩序也可能带来混乱,变化的产生让人丧失安全感。所以,脱离既定轨迹后人又会通过再次建立秩序重新获得对事物的掌控,不管他们是否承认,最终他们还是要找到一个支点,以区分真实与虚幻,以确定他们的方向。他们终于明白“永远都不会摆脱掉所有这些局限,从现在起,关键使要为它们找到一种安排和生存方式,既适应于我,又让我在其中能够正确对待他人”。三部小说在结尾处都呈现出风暴过后的寂静状态:“我”在与妻子的一系列斗争中和平分手,科士尼格经历了妻离子散后依旧走在巴黎的街道上,女人送走了喧哗争吵的客人后独自开始画画儿,他们果真获得平静了吗?小说没有给出答案,但是我们可以预想到的是,只要生活存在,风暴仍将不止。这些人还会从你身边走过,宁静平常得如同每一个路人,而他们内心那个“风暴眼”还在,只要对日常生活的反思和质疑再次出现,波澜就会随之起伏迴荡。《新京报》书评周刊2013年11月30日
  •     2013年伊始,当代德语世界最重要的先锋戏剧家、奥地利大师级作家彼得·汉德克(Peter Handke)之八卷本作品集将在中国陆续出版。前两卷——《守门员面对罚点球时的焦虑》和《骂观众》,于2013年1月由北京世纪文景推出。此后将有其他六部作品陆续推出。“汉德克是活着的经典,他比我更有资格得诺贝尔文学奖”,2004年,埃尔弗里德·耶利内克在得知自己获奖消息时这么说。耶利内克是典型的奥地利“68一代”作家,个性叛逆,创作先锋,而汉德克以他更具实验性的诗歌和无政府色彩的作品赢得了一批像耶利内克这样死心塌地的追随者。他被媒体称为“三高”:高度重要,高度著名,高度具有争议性。汉德克1961 年入格拉茨大学读法律。24岁出版第一部小说《大黄蜂》,此前他已退学专心创作。同年发表使他一举成名的剧本《骂观众》,在德语文坛引起空前轰动。他创作的《卡斯帕》,在现代戏剧史上的地位堪与贝克特的《等待戈多》相提并论,他也被誉为创造“说话剧”与反语言规训的大师。汉德克于1973年获毕希纳文学奖,2009年获卡夫卡文学奖。著有小说《守门员面对罚点球时的焦虑》《重现》《无欲的悲歌》《左撇子女人》,剧本《骂观众》《卡斯帕》《形同陌路的时刻》等。在文学创作之外,汉德克与文德斯合作编剧的《柏林苍穹下》成为影史经典,他导演的电影《左撇子女人》曾获戛纳电影节最佳影片提名。文德斯曾说:汉德克是我最亲密的朋友。当代作家中,惟有他的作品,让我感到最亲近,最理解,最爱读。此番推出的《守门员面对罚点球时的焦虑》便是二人合作过的同名电影原著小说。虽然在欧美成名已久,大陆的出版界还从未正式译介过这位作家。上世纪90年代,一小批热衷于实验戏剧的年轻人只能读到汉德克剧作的手抄本,如今见到正式出版的剧本,令他的崇拜者孟京辉“感叹”不已。孟京辉深受汉德克的影响,导演的剧作《我爱XXX》不难见到《骂观众》的影子。而孟京辉也表示汉德克是他的偶像,愿为他“效犬马之劳”。汉德克作品集最新出版《左撇子女人》以及《无欲的悲歌》,其中《左撇子女人》为小说集,由三部小说组成,包括《左撇子女人》《短信长别》和《真实感受的时刻》。《纽约时报书评》评价:本书充满了许多鲜活的人物和场景,故事、内心独白、自然描写和文化主题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混合物。文景这套八卷本汉德克作品,基本囊括了他最重要的创作成果,全部以精装面市。北京外国语大学德语文学教授韩瑞祥主持编选了这套作品,他曾经主编过《卡夫卡小说全集》,是国内著名的德语文学专家。如今的汉德克仍笔耕不辍,2012年12月6日,主要由他的出版商和好友参加的70岁生日聚会上,他宣布最新随笔集即将出版。
  •     彼得•汉德克(Peter Handke,1942— )被奉为奥地利当代最优秀的作家,也是当今德语乃至世界文坛始终关注的焦点之一。汉德克的一生可以说是天马行空独来独往,像许多著名作家一样,他以独具风格的创作在文坛上引起了持久的争论,更确立了令人仰慕的地位。从1966 年成名开始,汉德克为德语文学创造出了一个又一个奇迹,因此获得过多项文学大奖,如“霍普特曼奖”(1967 年)、“毕希纳奖”(1973 年)、“海涅奖”(2007 年)、“托马斯•曼奖”(2008 年)、“卡夫卡奖”(2009 年)、“拉扎尔国王金质十字勋章”(塞尔维亚文学勋章,2009 年)等。他的作品已经被译介到世界许多国家,为当代德语文学赢来了举世瞩目的声望。汉德克出生在奥地利克恩滕州格里芬一个铁路职员家庭。他孩童时代随父母在柏林(1944—1948)的经历,青年时期在克恩滕乡间的生活都渗透进他具有自传色彩的作品里。1961 年,汉德克入格拉茨大学读法律,开始参加“城市公园论坛”的文学活动,成为“格拉茨文学社”的一员。他的第一部小说《大黄蜂》(1966)的问世促使他弃学专事文学创作。1966 年,汉德克发表了使他一举成名的剧本《骂观众》,在德语文坛引起空前的轰动,从此也使“格拉茨文学社”名声大振。《骂观众》是汉德克对传统戏剧的公开挑战,也典型地体现了20 世纪60 年代前期“格拉茨文学社”在文学创造上的共同追求。就在《骂观众》发表之前不久,汉德克已经在“四七社”文学年会上展露锋芒,他以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严厉地批评了当代文学墨守于传统描写的软弱无能。在他纲领性的杂文(《文学是浪漫的》,1966;《我是一个住在象牙塔里的人》,1967)中,汉德克旗帜鲜明地阐述了自己的艺术观点:文学对他来说,是不断明白自我的手段;他期待文学作品要表现还没有被意识到的现实,破除一成不变的价值模式,认为追求现实主义的描写文学对此则无能为力。与此同时,他坚持文学艺术的独立性,反对文学作品直接服务于政治目的。这个时期的主要作品有剧作《自我控诉》(1966)、《预言》(1966)、《卡斯帕》(1968),诗集《内部世界之外部世界之内部世界》(1969)等。进入70 年代后,汉德克在“格拉茨文学社”中的创作率先从语言游戏及语言批判转向寻求自我的“新主体性”文学。标志着这个阶段的小说《守门员面对罚点球时的焦虑》(1970)、《无欲的悲歌》(1972)、《短信长别(1972)、《真实感受的时刻》(1975)、《左撇子女人》(1976)分别从不同的度,试图在表现真实的人生经历中寻找自我,借以摆脱现实生存的困惑。《无欲的悲歌》开辟了70 年代“格拉茨文学社”从抽象的语言尝试到自传性文学倾向的先河。这部小说是德语文坛70 年代新主体性文学的巅峰之作,产生了十分广泛的影响。1979 年,汉德克在巴黎居住了几年之后回到奥地利,在萨尔茨堡过起了离群索居的生活。他这个时期创作的四部曲《缓慢的归乡》(《缓慢的归乡》,1979;《圣山启示录》,1980;《孩子的故事》,1981;《关于乡村》,1981)虽然在叙述风格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生存空间的缺失和寻找自我依然是其表现的主题;主体与世界的冲突构成了叙述的核心,因为对汉德克来说,现实世界不过是一个虚伪的名称,丑恶、僵化、陌生。他厌倦这个世界,试图通过艺术的手段实现自我构想的完美世界。从80 年代开始,汉德克似乎日益陷入封闭的自我世界里,面对社会生存现实的困惑,他寻求在艺术世界里感受永恒与和谐,在文化寻根中哀悼传统价值的缺失。他先后写了《铅笔的故事》(1982)、《痛苦的中国人(1983)、《重现》(1986)、《一个作家的下午》(1987)、《试论疲倦(1989)、《试论成功的日子》(1990)等。但汉德克不是一个陶醉在象牙塔里的作家,他的创作是当代文学困惑的自然表现:世界的无所适从,价值体系的崩溃和叙述危机使文学表现陷入困境。汉德克封闭式的内省实际上也是对现实生存的深切反思。进入90 年代后,汉德克定居在巴黎附近的乡村里。从这个时期起,苏联的解体,东欧的动荡,南斯拉夫战争也把这位作家及其文学创作推到了风口浪尖之上。从《梦幻者告别第九国度》(1991)开始,汉德克的作品(《形同陌路的时刻》,1992;《我在无人湾的岁月》,1994;《筹划生命的永恒》,1997;《图像消失》,2002;《迷路者的踪迹》,2007 等)中到处都潜藏着战争的现实,人性的灾难。1996年,汉德克发表了游记《多瑙河、萨瓦河、摩拉瓦河和德里纳河冬日之行或给予塞尔维亚的正义》批评媒体语言和信息政治,因此成为众矢之的。汉德克对此不屑一顾,一意孤行。1999 年,在北约空袭的日子里,他两次穿越塞尔维亚和科索沃旅行。同年,他的南斯拉夫题材戏剧《独木舟之行或者关于战争电影的戏剧》在维也纳皇家剧院首演。为了抗议德国军队轰炸这两个国家和地区,汉德克退回了1973 年颁发给他的毕希纳奖。2006 年3 月18 日,汉德克参加了前南联盟总统米洛舍维奇的葬礼,媒体群起而攻之,他的剧作演出因此在欧洲一些国家被取消,杜塞尔多夫市政府拒绝支付授予他的海涅奖奖金。然而,作为一个有良知的作家,汉德克无视这一切,依然我行我素,坚定地把自己的文学创作看成是对人性的呼唤,对战争的控诉,对以恶惩恶以牙还牙的非人道毁灭方式的反思:“我在观察。我在理解。我在感受。我在回忆。我在质问。”他因此而成为“这个所谓的世界”的另类。世纪文景将陆续推出八卷本《汉德克作品集》,意在让我国读者来共同了解和认识这位独具风格和人格魅力的奥地利作家。《左撇子女人》卷收录了汉德克70 年代创作的三部小说《短信长别》《真实感受的时刻》和《左撇子女人》。这个时期是汉德克小说创作的盛期,继《守门员面对罚点球时的焦虑》和《无欲的悲歌》之后,本卷所收录的三部小说同样是“新主体性”文学的代表作,在当代德语文学发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短信长别》是一部充满自传色彩的小说。上世纪70年代初,与演员利普加特• 施瓦茨的婚姻危机使得汉德克在寻求另一种生存时陷入了矛盾重重的困惑中。可以说,这部小说是作者这个时期自我反思的一面镜子,他把细腻的自我观察和感受转化成了一种虚构的文学形式,并且寻求以这种方式来改变自己:“我在这本书里试图描述的是一种希望……一种你有可能如此逐渐发展变化的希望。”(汉德克)。与同年发表的《无欲的悲歌》一样,《短信长别》的表现超越了作者早期所注重的语言批判与实验的叙事态度,采用了客观冷静具体写实的风格,融传统发展、侦探和多愁善感的旅行小说模式于一体,从中演绎出了“一个心灵的童话”(赫尔维格)。这部小说分为“短信”和“长别”两个部分,每个部分之前分别引用了莫里茨的心理小说《安东• 赖泽尔》中一段与旅行相关的名言作为引子。旅行对叙述者“我”来说是逐渐解脱心灵创伤经历的精神空间;他试图通过美国之行来摆脱现实生存的忧虑与恐惧。叙述者“我”是一个三十出头的奥地利作家,与妻子尤迪特分手以后,他心灵里充满了对变化的渴望,因此前往美国旅行。伴随着那一个个梦境和那一个个无意识的过错,叙述者披露出自身经历的深层,从而使小说最隐秘的语言成为普遍的自我精神困惑的表现。叙述者以为,妻子尤迪特在追踪他,要置他于死地。他陷入一种进退维谷的困惑中,爱与恨,追寻与逃避交替,这个横穿美国的旅行因此呈现为这个旅行者在意识危机中发展变化的过程,外部世界被内化为叙述者的意识变化的镜像。他活动在这个“新世界”里,在观察,在阅读,在回忆,在反思,特别是戈特弗里德• 凯勒的成长小说《绿衣亨利》是伴随叙述者心灵变化的影子,是其克服生存和意识危机的镜像。这一切使得他逐渐摆脱了一种离群索居独来独往的思维与感知方式,获得了能够有关联地反思自我经历的意识,取代了那种“不伦不类的欧洲个人主义”(汉德克)。叙述者与妻子尤迪特在西部电影导演约翰• 福特花园里的会面是这部小说叙述的高潮,他们追随着这个偶像的人生感悟和教诲和平分手。旅行使得叙述者在深切的人生体验中走出了意识危机,感悟到了生存的普遍意义。小说《真实感受的时刻》进一步延伸了《短信长别》的主题,把对充满危机的生存感受的主体性表现推到了一个极致,因此也引起了批评界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的争论。小说主人公格里高尔• 科士尼格是奥地利驻法国大使馆新闻官员,他一夜之间突然脱离了自己迄今的生存常规。他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变成了一个杀人凶手,变得面目全非,就像卡夫卡小说《变形记》里变成甲虫的格里高尔• 萨姆萨一样,突然间与周围的一切都格格不入。这个梦使他一下子意识到了那种完全异化的生存方式,让他变成了另一个人,然而他又不得不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一如既往地照常去生活。这样一来,他变得越来越喜怒无常,觉得这种千篇一律丧失自我的生存节奏日益难以忍受。在痛苦的分裂中,他变成了游离于社会体系之外的人。科士尼格感受到自己的生存陷入了一种茫然无措的境地,“无言以表,无力行动,迷失在死亡的恐惧中”。他的妻子离他而去,他又丢失了孩子。于是他萌生了自杀的念头。而在小说叙述中,找到孩子的幸运时刻成为拯救危机的转折。科士尼格从孩子身上获得了新的感知。他随之所发现的“三个神奇之物”——“一片栗子树叶,一块小镜子,一个女孩辫子发夹”——突然间为他打开了一扇通往世界的神秘之门:“我在它们身上发现的不是我个人的秘密,他心想着,而是一个为大家而存在的秘密的核心所在。”他因此拥有了真实感受的能力,赢得了一块生存的新天地。小说结尾,在经历了生与死的危机后,读者看到了主人公科士尼格身着新装,“目标明确地”走在巴黎的大街上。《真实感受的时刻》是汉德克在新主体叙事上的又一大胆尝试,细腻的外在世界描写融化在对主人公意识过程发展变化的精心刻画之中,从而使主体性成为小说叙事的根本原则。尽管有批评家认为这种表现是不合时宜的标新立异,但这部小说无疑不是作者无病呻吟的心灵披露,而是以汉德克式的叙事映现出作者对现代人生存问题“更加神秘的”反思(汉德克)。小说《左撇子女人》标志着汉德克这个时期创作的巅峰,与其同期导演的同名电影又一次轰动了德语文坛。这部小说表现的主题同样是自我经历和生存问题。可以说,它是《无欲的悲歌》的姊妹篇,因为它们同为汉德克新主体文学的经典之作,同为作者赢得了巨大声誉,女性形象同为艺术表现的中心。如果说《无欲的悲歌》悲叹的是一个生存被社会现实异化了的不幸的母亲的话,那么《左撇子女人》则以饱含着渴望女性解放的艺术之笔把一个女人的生存有意识地移植到一个“更好的世界”里,“要让这个有梦想的女人活着,永远活下去”(汉德克)。小说主人公玛丽安娜似乎毫无先兆突如其来地解除了与丈夫的婚姻,要过上一种独立自主的日子,她好像神秘地幡然醒悟了一样。她独自承受着寂寞、忧虑、考验和时间的折磨,竭力保持独立,不屈从于任何世俗理念。她被丈夫称为走火入魔的“神秘主义者”。在独善其身的生存中,为了保证经济上的独立,她重操起当翻译的旧业。她拒绝了丈夫要重新赢得旧情的种种努力,摆脱了加入一个女性主义者圈子的诱惑,寻求志同道合的交往,毅然决然走自己选择的路。小说叙述中,镜子成为主人公自我审视、自我反思的媒介,形象地展现出一个女性心灵世界从沉思走向自信的意识发展过程。小说结尾,玛丽安娜在家庭聚会结束后无语的绘画情节极具象征意义,它既象征着主人公追求独立和自由的艰难,又预示着未来的希望,与小说之后出自歌德小说《亲和力》的名言遥相呼应。《左撇子女人》叙述的中心是主人公的意识世界,从她的心灵深处所迸发出的独立生存的潜在力量;“她最本原的领域就是那纯粹的精神世界”。小说客观的叙事风格使得外在的情节始终呈现为这个女人意识状态的折射,是其内在观察和感知的映像。《左撇子女人》无疑是当代德语中篇小说一部独具特色的杰作。我们选编出版汉德克的作品,意在能够不断地给读者带来另一番阅读的感受和愉悦,并从中有所受益。但由于我们水平有限,选编和翻译疏漏难免,敬请批评指正。韩瑞祥2013 年3 月

精彩短评 (总计26条)

  •     彼得汉德克用他冷静而哀伤的语言彻底使我膜拜。五星给《左撇子女人》,其中的《真实感受的时刻》倒是因为无法感同身受而显得比较拖沓漫长。《短信长别》是在旅行的路上看的,脑中回忆起来,更多的是途中一个人犹犹豫豫的心思,而不在文本上。
  •     在心情低落的时候,读出孤独和无助!
  •     完全是因为我是左撇子当时才买的这本书。。
  •     看书名很有趣的样子。
  •     我記得這本書有三篇故事,但是只記得那篇左撇子女人了。有點神經質的女子。需要再讀一遍。
  •     《左撇子女人》还不错,是一篇很有独特色调的小说,灰蓝色,寂寥而干净的冬日。至于第一篇,咬着牙看了二分之一,实在受不了了,梦游者的喃喃自语,看下去会头晕。
  •     没看明白到底要说什么?
  •     看不大懂。。。
  •     一直怀疑喜欢大龄是有原因的
  •     剧本不像但小说文风和Sam Shepard有共通,难怪文德斯是交汇点,爱丽丝漫游城市感觉细节就是从这搬用的。细节精确到疯狂,漫游者。第二篇有点吃饱了撑得但头尾两篇大牛,尤其标题作,每段表白都恍如天使下凡来到女人面前,就这么直勾勾地说了(一看电影版卡司,原来丈夫布鲁诺就是布鲁诺冈茨- -)
  •     《左撇子女人》——3.00《短信長別》至34,太難看。《真实感受的时刻》味如嚼蠟的開篇,只讀了10頁左右。
  •     当读了几本汉德克的作品并对汉德克越来越持否定态度时,读到了本书最后一篇《左撇子女人》,这才是名作家该有的水准。要做好的作家,就该有勇气毁掉不成功的作品。
  •     放弃了。。。
  •     就读了《左撇子女人》
  •     我最喜欢的汉德克的作品。巅峰时期对生存困境的奋力挣脱。汉德克的孤僻里其实有很多的清醒和慈悲。左撇子女人说,我三十岁了,我从头开始,我拒绝一切意义上的怠惰和依赖,我知道前路漫长,街景灰暗,但是我要自己走。
  •     自己也是左撇子所以無聊地借了這本書。發呆的話很適合。裡面一群空虛的人。
  •     汉德克,不错的作家。
  •     因为自己左撇子所以选了这本书 两天就读完了 故事性不强 但感觉很温暖 在很暖的黄色灯下看有种幸福的感觉?!是不是很奇怪 正是我读到的
  •     诡异的写法
  •     感觉是德语安妮宝贝。。
  •     你觉得挺好的 可是不知道她怎么却不愿意
  •     有一种思想永远不能用哲学说出来,关于日常和莫名
  •     没仔细读,感觉比去第九国好点。有些话还记得,我寄信不说,而说我摘下笔帽,摊开信纸……
  •     无人得胜
  •     比卡夫卡、加缪差太多。思考倒是有。文思一句一断,没有张力,读起来吭哧吭哧,别扭极了。
  •     最后一篇竟看出杜拉斯的感觉!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