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对方法做对事》章节试读

当前位置:首页 > 成功励志 > 自我完善 > 用对方法做对事章节试读

出版社: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12
ISBN:9787538858099
作者:摩根·琼斯
页数:312页

《用对方法做对事》的笔记-全书目录 - 全书目录


=====
封面 1
前言 5
目录 10
第一章 我们因何总是犯错 14
1.对思维的思考 15
学校不教分析方法 19
人类常常避免分析统筹 20
智人——问题解决者 20
人类推理能力的脆弱 21
糟糕的倾向 24
底线 54
2.有效解决问题 55
主要因素,主要问题 55
集合与发散 56
分析的自信 58
健全测试 61
小组的分析能力 61
第二章 14种思维方法 64
3.问题重述 65
4.利弊解决法 75
利弊解决法的6个步骤 76
5.发散/集合思维 83
发散思维的4条戒律 84
6.分类、编年及时间线 90
编年及时间线 91
编年2步法 94
7.因果流程图 96
因果流程图的5个步骤 97
总结 105
8.矩阵 107
什么是矩阵? 115
9.决策/事件树形图 125
绘制决策/事件树形图的4个步骤 127
10.加权排序法 128
加权排序法的9个步骤 133
11.假设检验 160
假设 161
假设检验法的8个步骤 163
迪斯尼的美国 173
再看假设检验的8个步骤 175
一个万能的分析工具 176
关于一致证据的鼓励 177
12.魔鬼辩护 193
13.可能性树形图 199
确定可能性 203
可能性事件的类型 204
相互排斥的可能性 205
可能性树形图 207
有条件依赖的可能性 210
绘制可能性树形图的6个步骤 213
总结 217
14.效用树形图 219
效用分析 220
选项 220
结果 221
视角 223
效用树形图分析的8个步骤 224
效用及可能性 240
15.效用矩阵 245
效用矩阵演示 245
效用矩阵分析的8个步骤 250
16.高级效用分析 254
多角度效用分析的13个步骤 262
多种结果类型 267
效用分析的14个步骤(多类结果) 268
第三章 应用建议 277
17.接下来该做的事 278
附录 练习参考答案 283

《用对方法做对事》的笔记-第5页

买款新手机你要仔细研究它的功能,但对自己大脑的功能你也许漠不关心。”这句话把我吓一大跳。是啊,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大脑,每时每刻都在使用,但我们很少——其实是几乎没有——在意过它究竟有什么样功能与特点。
  为什么会这样呢?这首先是因为人的大脑不像新款手机那样配备了《使用说明书》。除此之外的原因还在于大脑有傻瓜功能——即使对其一无所知,我们照样能用,甚至用一辈子也没问题。大脑的自动功能是如此发达,以至于我们可以在毫不费脑的情况下,吃饭,睡觉,说话,生活,想问题……我们天生就会。
  当然,说我们对大脑一无所知,也不公允;我们好像也知道不少。例如,大脑自己会考虑问题;大脑想一下就是理性思维;大脑是个大口袋,你装进去什么它就有什么;大脑是个跑马场,谁愿意去蹓跶蹓跶都可以。我太太的观点更加通俗易懂:问题想多了会损害脑细胞,爱护大脑的最好办法,就是尽量少用它。她有一句口头禅:“干吗要那么费脑子?”
开篇的例子。
为什么会做出错误决策?
哪里出错了?
怎样能避免?
应当怎么做?
典型会议讨论:分析-----讨论一个问题-----在与会人员各自成熟了自己的观点并批评了别人的观点之后,便随意从一个方面跳到另一个方面。
混淆了问题,把客观分析拒之门
这就是我们所熟悉的“尝试错误”法。我们精彩胡乱对付着解决问题,欣喜于不大不小的成功,接受失败,并且相信下次会更好运。
因为人们没有掌握和理解这些方法,他们不可能对问题进行更为有益的分析,因此也不能完全理解他们做出判断时所依据的任何资料。
统筹分析 与人类大脑的工作原理基本上是冲突的。
人类在取得惊人成就的道路上总是铺满了失败,许多失败让我们的成就延迟了数十年或更久。
之所以每前进一大步都会有许失误,因为我们觉得用以解决问题的方法中最有效且最经得起检验的就是“尝试错误”法。
每有一项新发明上市,总会有许多其他发明被扔进垃圾场,每一个企业的成功都伴随着许多其他企业的失败;每一笔的赚钱的生意必然伴随着一些赔本的买卖。
问题是:有些失败可以冠冕堂皇地归咎于运气不好,而大多数却是由于分析错误而作出了错误的决策。
错误:习惯---我们通常以先入为主的方式“开始”我们的分析
1、达菲尔德开始讨论的时候已经做出了决定---结论---解决货物积压的方法就是给车队添置一辆新车。
2、分析通常集中在我们直觉上所偏爱的方案,因此对于其他可选方案没有给与足够的重视。
3、经常把把对于问题的“讨论--思考”与分析弄混了,前者就像骑健身的自行车。力气和汗水倒是出了不少,却哪儿都没去成。
4、我们只是注重那些实在的东西(证据、论据、结论)而不是分析的过程。
一、我们的每个思想和决定背后都存在着一种情感的力量。
对我们思维影响最大的心理特征就是情感。
道理很明确,做重要决策时,应当审视一下自己的情感状态。
如果情感处于高能状态,那么推迟决策直到我们能更加理性的思考,将是明智的。
若是紧急的,则用统筹分析。
二、我们无意识的心理快捷方式影响我们有意识的思维。
《健忘的记忆》:“名称敲响了铃。而一旦铃声响起,其他的铃也跟着一同响起。这就是大脑的神奇之处。没有那一个铃是单独响的”-----当看到你爸爸的名字时,铃就响了……接着一系列快捷方式,模式化地出现爸爸的形象。
当说道 广外时,脑海中会立马变戏法似的有各种影像、思想、情感。当然,并不是你决定要这么想或这么感觉的这些东西,而是你的无意识产生了心理快捷方式---迅速闪过,产生无意识的联想,恢复或重聚记忆和情感,并把这些传递给你的意识。
三、上个月哪一天,爸爸给你1000了?
让我想一想。
想一下?我不是在想,而是在等待!
就像电话接线员让你拿着话筒等待一样,不同的是这是你要等的是你的“无意识”来接电话,也就是说,你是等待处于你记忆深处的快捷方式。终于,他来了,“那天我打了电话给爸爸,爸爸在湖寮,…”。如果你的无意识没有产生那些联想,你就不会记起 爸什么时候给我钱了。
事情就是如此简单又如此复杂
四、心理快捷方式就是能使人 对自己的职业 很精通的东西。
告诉一个刚刚走出学校大门的实习医生一系列的症状,然后让他们做出诊断并建议如何治疗,再把同样的症状告诉一名在这一领域拥有20年从医经验的医生。实习医生要花一刻钟的时间做出诊断和治疗,而有经验的老医生则只需要10秒。
之所以会有这样大的差别,是因为医生的大脑产生的心理快捷方式建立在长期的经验积累之上,而实习生的大脑却不可能产生这样的快捷方式,虽然将来他一定会。
五、我们不得不把我们周围世界看成是各种类型。
看到爸爸的名字、科比……会产生联想。
当手机自动关机时,根据以往经验,可断定为 电池没电。但也可能是 手机出问题了! 40、50、60、70,下一个数字是? 你一定在想 80 !!(偏爱)
六、模式化之一
如:我讨厌从事法律工作的人,一天在街上遇到一位美女,自我说是律师,我对她就产生了偏见。印象也随之不好。如果我想客观的看待这个人,我就必须纠正我的偏见,必须同我的大脑作斗争。因此,大脑并不总是我们最好的朋友。
模式之二
喜欢寻找一种因果关系。
魔术师 作弄我们的大脑。
一天醒来,床上有 水。认为是 矿泉水(强制拉因果关系)。第二天还是有,原来是楼上水管漏水……
七、偏见
偏见是一种无意识的信念。
我们所做的几乎每一件事都受到偏见的驱动。如走进一件黑屋子,我们会本能地用手去摸着墙上灯的开关。促使我们做出这一举动的就是无意识的信念(偏见),这种信念认为一按开关屋子就会亮起来,因为我们先前有过“一按开关就亮”的这种因果类型的经验(小孩子就可能没有这种经验),所以我们知道怎么做。
当按开关而灯不亮时,根深蒂固的偏见就突显出来了----我们感到奇怪。因为经验失去了作用。后来发现是灯泡坏了---这时候有了新的经验,形成了一个新的偏见。
偏见的快捷方式机制是本能的,不受人类控制。
大脑在我们不知道或者没有有意识地输入时就带我们把这件事做完了。无论我们想要还是不想要,偏见都根深蒂固存在,并影响我们所有的思维和行动。
偏见是件好事!正因为有了偏见,我们才能不断重复我们曾经做过的行为,而不必再经历第一次完成这种行为时所要经过的所有的心理步骤。可以说,偏见是一种预设方案。
很大程度上,我们心中的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偏见和假设是高度精确的,并随着我们年龄的增长变得越加根深蒂固。
例如:尽管年轻司机动作迅速、反应敏捷,老司机发生交通事故的概论却更小。因为老司机经历过更多的险情(类型),知道在哪些(因果关系)情形下采取哪些行动会发生什么情况,所以在心中形成如何自我保护的偏见。
我们的偏见经常让我们得出正确的结论,并做出正确的反应,而且这一过程出奇的快。这些偏见就是让我们变得聪明的东西。
缺点:思维定势
我们以真理为代价换来的却是我们的偏见的加深。我们习惯于重视那些与我们的偏见一致的新信息。而忽略甚至排斥那些与我们的偏见不一致的新信息。(思维定势)
偏见就像致命病毒,是客观真理的无形杀手。
隐匿的偏见是分析过程的主要推动者。当我们有问题要解决,他们就会自然而然地跳出来。


 用对方法做对事下载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