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就是奋斗

当前位置:首页 > 成功励志 > 智慧格言 > 人生就是奋斗

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
ISBN:9787561770856
作者:潘益大
页数:174页

章节摘录

  NO.1 人生:奋斗之歌  星星何须羡慕月亮  新世纪的青年,从呱呱坠地到牙牙学语,从童蒙初开到读书求知,经过十几个寒暑春秋,如今即将踏上人生的征途。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将是一种什么样的生活呢?每一个有头脑的人,处在这样的成长阶段,大概都会给自己提出这样的问题。当然,不同的人会得出不同的结论。  “假如我有一个‘好爸爸’该多好啊!”有些青年发出了这样的感慨。深沉的感慨往往蕴含着难言的苦衷,这种心情是可以理解的。  “好爸爸”,这个流行一时的名词意味着什么,是不言自明的。在我们周围,有些幸运的年轻人,他们由于父母长辈所处的有利地位,过着十分优裕乃至奢华的物质生活,他们有良好的学习条件,舒适的居住环境,他们无忧无虑,一帆风顺,甚至不必为自己的前途事业操心。这种当下并非罕见的社会现象,不能不影响我们年青一代的价值取向和人生抉择,自然也会在自己幼稚的心灵里激起阵阵波澜。  当我们在向往有一个“好爸爸”的时候,自己的爸爸或许只是一个普通的中学教师,妈妈或许是个平常的纺织女工。菲薄的收入,拥挤的住房,嘈杂的环境,这就是我们懂事后对自己的生活留下的最初印象。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根本就没有考虑过这一切对自己的将来意味着什么。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年龄的增长,复杂多变的社会现象纷至沓来,平静的心绪给搅乱了。而越是临近学生时代的结束,越是猜不透等待着自己的将是一种什么样的命运,奇思遐想也就越多。  伙伴们一知半解的议论,左邻右舍似是而非的感叹,社会上一些人愤世嫉俗的劝谕,自己亲眼目睹的众多现实,这一切使人产生了种种苦闷、疑虑并开始对自己的现状感到不满,对充满希望的未来产生了怀疑。在迷惘和彷徨中,自然企求有一条成功的捷径,但愿在旦夕之间突然改变自己的处境,毫不费力地通向幸福的彼岸。于是,就渴望有一个“好爸爸”出现在面前。  是的,有一个“好爸爸”当然是幸福的。然而,遗憾的是,人们虽然可以改变环境,却无力选择自己的家庭和出身。当我们像芸芸众生一样降临到一个普通的家庭里,这纯粹只是“上帝”的一个偶然安排。  家庭对于有志气有抱负的青年来说,自古以来就只是养育和生活的场所,它既没有理由成为骄傲的资本,也不应成为自弃的包袱。  我们有一双勤劳的手,有一个健全的脑袋和健康的身体,我们掌握了认识世界和改变命运所必需的现代科学文化知识,我们理应用自己的汗水去开拓人生的新路。古今中外的历史上,有几个伟人大师,是靠着“好爸爸”成才的呢?  万里无云的夜晚,抬头仰望,明月如镜,独步中天,灿烂的群星在她身旁黯然失色。但是谁都知道,月亮虽明,自己却没有丝毫的光彩,只是借助了太阳的恩赐才富丽堂皇;恒星的闪烁,看似微弱,却是在用自己的能量散发光芒。古老的谚语说:“地上一口丁,天上一颗星。”正是无数像星星一样平凡勤劳的人们,才把大地装扮得美丽如画。  月光掩盖不了星辉,星星并不羡慕月亮。没有一个“好爸爸”又算得了什么!创业自古磨难多。“父功子荫”,这是封建社会遗留下来的旧意识,必须扫除。有作为的青年岂能把前途系在父母长辈家庭身上。  高尔基幼年丧父,当过流浪儿;  鲁迅的先辈留给他的只是一个破落的家庭;  居里夫人出生在普通的教师家庭;  黄道婆自幼做童养媳;  史蒂芬逊是矿工的儿子;  富兰克林曾经是个订书工人。  他们何曾有过丰盛的佳肴,何曾有过舒适的住房,又何曾有过家产、权势。但是,他们顺应了时代的需要,选择了良好的时机,用血和汗踏出了一条自己的路,为人类作出了卓越的建树。  在通向成功的道路上,这些伟人大师,自然有其过人的才智和学识,但更重要的是他们人穷志不短,他们都有一颗可贵的自强不息之心。  当巴斯德还是个默默无闻的青年学生时,他就向当时那个靠权势钱财决定人们命运的不平等社会发出了挑战。他申明:父亲是个小镇上的皮匠,母亲亡故,家境平静,但并不富有。他说:“我是没有财产的,我所有的一切只是健康、勇气和我的工作。”  愤发图强,艰苦奋斗,这就是古今中外一切有作为的入们矢志改变自己命运,为社会作出贡献的锐利武器。在我们即将踏上社会,开始独立生活的时刻,我觉得再没有比首先掌握这个武器更重要的了。  知识是重要的,但知识只有在艰苦奋斗中才能发出耀眼的光辉;才干是不可缺少的,而它天生是艰苦奋斗的孪生姐妹,越肯吃苦,越耐磨练,才干就越惊人。  毫无疑义,在成长过程中,我们会遇到各种意想不到的艰难曲折。然而,只有懦夫懒汉才孜孜以求外在的解决困难之道。  自古以来,大树底下长不出好草,无论谁的后代,靠祖荫安身立命是没出息的。对一个想对社会作出贡献的青年来说,更多的应该求诸自己,他的一生应该是一曲艰苦奋斗之歌。  那末,怎样才能掌握改变命运的金钥匙——艰苦奋斗呢?回答这个问题,不能不从生活本身讲起。  生活=物质+精神+创造  生活,五光十色,绚丽多彩。处在独立生活前夜的青年,一定十分渴望早日投入生活的激流,这正是由青年人的特点所决定的。  然而,只有正确理解生活,才能生活得更好。对于生活历来有五花八门的说法。  有人认为,生活就是今朝有酒今朝醉;  有人认为,生活就是随波逐流,逢场作戏,任凭命运的波涛把自己送往死亡的归宿。  而歌德老人早就说过:“谁要是游戏人生,他就一事无成;谁不能主宰自己,永远是一个奴隶。”  无疑,一个尊重人生价值,从而也尊重自己对社会承担义务的人,必须从真正的意义上弄清生活的本质,他要做生活的主人。  生活对我们来说意味着什么呢?  生活是严肃的。虽然不同的人们过着不同的生活,不同的生活有着不同的内容,但是如果就我们的生活作一个粗浅的剖析,基本是由三大要素构成的。  物质——一个人的生活,总是以消耗一定量的物质为前提的。衣、食、住、行、用,这是人们脱离母体来到世界上就须臾不可缺少的。为了生存,人们就不能不首先为起码的物质条件去奋斗。“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我们的祖先从一开始就为维持生存的需要而艰苦劳作。有人说,人类只要一天不生产,世界就要毁灭,这虽然有些夸张,却足以说明人类生存和物质生产的关系。自从有了人类以来,我们这个星球的命运就注定要与物质生活结下姻缘。  精神——除了物质生活,人们还必然要在这个基础上产生一定的精神生活。所谓精神生活,指的是人的理想、情操、志趣、信念、道德、友谊、交往、爱情,以及各种丰富多样、必不可少的文化娱乐享受等。这也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根本点。每个时代的人们,在创造物质生活的同时,并不安于纯粹的衣食住行的享受,而总要去追求符合他们那个时代经济基础的精神生活,以满足自身发展的需要。从这一点上说,精神生活有着远远高过物质生活的意义。历史发展的趋势是,人们的物质生活越丰富,相应的精神生活也就越充实。  创造——与此同时,人们还需要创造。无论是物质生活还是精神生活,都离不开创造。没有创造也就没有人类社会的一切。创造对于个人来说,包含着两个涵义:一是人们为了从社会上取得一定量的生活资料,就必须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为社会付出一定量的劳动,创造相应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推动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了的社会,又进一步为人们丰富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的生活,不断提供新的源泉。二是人们在这种创造活动中,进而求得自身在知识、才能、情感乃至个性上的完善发展。  物质生活、精神生活、创造生活,这一切构成了人们生活的有机整体。  这中间,物质生活提供了人们生存的基础,精神生活则决定了生存的方向和意义,创造生活意味着对社会的贡献。  否定物质生活,人类就等于自取灭亡;取消精神生活,人生就无异于酒囊饭袋;抹杀创造生活,社会就会停滞不前。物质、精神、创造,三位一体,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相得益彰。  不管人们是否自觉地意识到这一点,生活本身就按照这个内在的逻辑在发展着。历朝盛衰,世代交替,千百年来,人类就是这样把生活推向前进,不断攀登物质、精神和创造的高峰。  我们谈论艰苦奋斗,不能不从上述三个方面来研究问题。  我们提倡艰苦奋斗,也就是要从上述三个方面来考察人们对待生活的基本态度。  一个真实的存在  生活既然是物质、精神、创造三者结合的统一体,要在这三方面获得成功,艰苦奋斗就是人生旅途中的题中应有之义。  如果说,幼芽出土要顶住泥土的压力,雏鸡问世要冲破坚硬的蛋壳,自然界的一切生物,要在大干世界中占有一席之地,就不可避免地要经过一番激烈的竞争、角逐,那末,人生在世就更其如此。  人生的道路并不像涅瓦大道那样笔直平坦,它总是坎坷不平,充满艰辛,即便是在最顺利的情况下,个人的成长也常会发生各种意想不到的波折。  首先,人要能健康地生存下来,就不那么容易。对新生儿来说,从呱呱坠地开始,就面临着气候变化、病菌侵入等各种自然因素的威胁。  稍大一点,他又要学会饮食、起居、说话、走路,适应不断变化着的周围世界,这中间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艰苦的努力。

前言

  《我们》栏目曾做过一期与80后的对话,话题主要是围绕当时正在热播的电视剧《奋斗》来谈。在这期节目结尾,我谈到了自己的奋斗历程。我举起了《人生就是奋斗》那本在上世纪80年代只不过两毛一分钱的小册子,我说,这本书是我青少年时所得到的最好的礼物,因为它在我人生价值观形成的初期给我打上一层最健康最亮丽的底色。当时我向在上海演播室的嘉宾,也就是这本书的作者潘益大先生深深地鞠了一躬,以此表达20多年珍藏在心底的感激之情。节目播出后,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要再版这本书,潘益大先生几次托人请我为再版的《人生就是奋斗》写一篇序言。由于忙于《赢在中国》的收尾工作和《我们》栏目的每周播出,我总找不出一个适合写这个序需要的氛围。因为,为这本书写序,一定会让我步入回忆的长廊,而我总是在向前奔跑,匆忙地追赶着时代的变迁。  这本书其实就是告诉了我关于人生的一个答案:人生就是要奋斗。这个比较抽象的答案是通过书中一个生动的例子完成的。这个例子大体意思是说没有一个有权势的爸爸没有关系,书中说:“家庭对于有志气有抱负的青年来说,自古以来就只是养育和生活的场所,它既没有理由成为骄傲的资本,也不应成为自弃的包袱”“我们理应用自己的汗水去开拓人生的新路。

媒体关注与评论

  看了《人生就是奋斗》,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励志书。这几种朋友千万别错过——渴望知道人生意义的朋友,渴望改变自己生活的朋友,渴望拥有正确思想的朋友,没有目标的朋友和所有正在学习和工作的朋友!  ——网友 披荆战魔  20岁以下的年轻朋友绝对应该看,因为这本书会帮助你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20岁以上的年轻朋友读一读此书,很多人生问题依然可从中找到答案。  ——网友 红头文件  回首往昔,我深感《人生就是奋斗》是照亮我奋斗历程的火炬,是促使我不断奋进的鼓角,它在我的命运的改变上起过重大的作用。就因为如此,在28年后的今天,我要真诚地说一声:谢谢《人生就是奋斗》!谢谢它的作者,我未曾谋面的潘益大先生!  ——大学教授 肖君和  《我们》栏目做过一期与80后的对话。在节目结尾时,我举起《人生就是奋斗》这本在上世纪80年代只不过两毛一分钱的小册子说:"这是我青少年时所得到的最好的礼物,因为它在我价值观形成的初期给我打上一层最健康最亮丽的底色。"我向作者潘益大先生深深地鞠了一躬。以此表达20多年珍藏在心底的感激之情。  ——王利芬

内容概要

潘益大,常用笔名:诸晓。浙江东阳人。《文汇报》高级编辑。1966年大学中文系毕业。1977年加盟《文汇报》,历任教卫部副主任、评论部主任、评论委员会委员。上海“十佳新闻工作者”称号获得者。著有各类新闻作品三百万余字及《人生就是奋斗》、《家庭美育》、《家庭消费艺术》、《夜生活心态录》(报告文学)等十余种读物,作品屡获多种奖项,并入选海内外中小学语文教材。其中《怎样度过你的中学时代》一书,1985年被评为第三届全国中学生最喜欢的书。

书籍目录

人生为何而奋斗——为《人生就是奋斗》再版而作
融入世界之旅此刻出发——《人生就是奋斗》新版自序
NO.1 人生:奋斗之歌
星星何须羡慕月亮
生活:物质+精神+创造
一个真实的存在
用奋斗奏响生活的琴弦
让别人去做生活的骄子,我们的命运永远是开拓
NO.2 生命的本质是什么
追求美好生活的意向并非过错
怎样中断这个循环
一滴水的归宿
占有与被占有
幸福不在于肉体的快感
NO.3 为自己制造—个“支点”
百舸争流,奋楫者为先
莫让“创造之神”瞌睡
1/10:9/10
“丑小鸭”怎样变成美天鹅
目标始终如一
进取,永无止境
NO.4 扬起出征的风帆
筑起心中的“太阳城”
金刚石·钉板床·冷水浴
点燃智慧的明灯
人生的金树常青
附录1 聚焦80后
附录2 创富英雄奋斗传奇
梦圆城中城
激荡年代
激情仍在燃烧
分享中国成长
华明制造:体面走上国际舞台
冲过坎就是你的了
圆梦
本色
领跑
后记

编辑推荐

  《人生就是奋斗》一部父辈成长励志经典,今日读来依然激情沸腾。人生为何要奋斗?为何而奋斗?怎样去奋斗?一本影响上世纪80年代年轻人的励志书,《人生就是奋斗》为您解开心智密码。28年前影响一代人,28年后网上再走红。央视著名主持人王利芬强力推荐,长篇序言披露奋斗心路历程。  王利芬,中央电视台著名制片人、主持人。先后就读于华中师范大学政治系、北京大学中文系,获法学学士、文学评论专业硕士和文学博士。先后在《对话》栏目任制片人兼主持人,在《经济信息联播》、《全球资讯榜》、《第一时间》、《经济半小时》任总制片人,在《赢在中国》任总制片人、主持人。2004年9月赴美国耶鲁大学和布鲁金斯学会研究美国电视媒体,著有《对话美国电视》。2008年1月6日,《我们》栏目开播,任主持人和总制片人。

作者简介

全书由“人生:奋斗之歌”、“生命的本质”、“为自己制造一个支点”、“扬起出征的风帆”,以及附录(聚焦90后、创富英雄奋斗传奇)等五个部分组成(每一部分有若干专题),讲述人生为何要奋斗、为何奋斗、怎样去奋斗的道理。
这是一本影响上世纪80年代年轻人的励志书。
央视当红名嘴、著名主持人王利芬为本书写了长篇序言,披露她20多年来奋斗的心路历程。她在节目结尾时,举起《人生就是奋斗》这本书说:“这是我青少年时所得到的最好的礼物,因为它在我价值观形成的初期,给我打上了一层嘴健康嘴亮丽的底色。”她向作者潘益大先生深深地鞠了一躬,以此表达20多年珍藏在心底的感激之情。

图书封面


 人生就是奋斗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书的内容已经完全过时,谁信谁倒霉过时过时过时过时过时过时过时过时过时过时过时过时过时过时过时过时过时过时过时过时过时过时过时过时过时过时过时过时过时过时过时过时过时过时过时过时过时过时过时过时过时过时过时过时过时过时过时过时过时过时过时过时过时过时过时过时过时过时过时过时过时过时过时过时过时过时过时过时过时过时过时过时过时过时过时过时过时过时过时过时过时

精彩短评 (总计5条)

  •     过往的励志,名人名言堆砌,还算有用
  •     奋斗之歌~~~~
  •     看它是因为王利芬推荐,但是王利芬推荐的基础是她在20岁左右,也就是80年代末的时候,或许在哪个年代,这真是本不错的书。但是放到现在来看,内容有点陈旧,思想也不够开放。
  •     这是好久远的鼓励老爸老妈那年代孩子的励志书啊,四化青年,马克思之流流满章都是,不过能看出潘益大先生真心鼓励当时苦日子中的国民~估计现在鼓励个我们这样的内容吃不消了。。。王利芬当年看了深有感触,是因为那个年代,已为那时的热血青年
  •     虽然里面的文字看起来更像是高考语文的语言文字堆叠,但是确实很感人,很激励人。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