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软的梦工场

当前位置:首页 > 成功励志 > 人在职场 > 微软的梦工场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10-1
ISBN:9787302184942
作者:微软亚洲研究院
页数:264页

章节摘录

 美国职场流行着这样一句话:你加入一家公司是因为它的品牌;你离开一家公司是因为你的上司。这句话的意思是:好的公司品牌能吸引人才;至于能否留住人才,很大程度上要看上司们。我当初加入微软,可以说绝对是因为它的品牌 ——参见金俊一文《“另类”高级副总裁》如果要统计智商密度的话,希格玛大厦可能是世界上智商密度最高的地方之一。正是因为这里聚集了大量来自不同领域的世界级科学家,研究院才能如同一个巨大的磁场一般,不断吸引到最优秀的人才来到这里。如果说世界上还有一个地方与之类似的话,那就是我曾经就读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少年班。——参见谢幸一文《我不是神童》我给沈向洋演示了最新的对联系统,他出了一个上联:“李敖对联强”,电脑沉思了一毫秒,对出来“鲁迅绝句多”……接着,系统对出来了“语妙天下”的横批。沈向洋一拍桌子说:“绝了!”,于是,那个时候,他满脑子都是要找李敖比一比。——参见周明一文《微软对联背后的故事》很多人羡慕我们能在微软这样的大公司工作,因为它是世界首富的公司,是对20世纪的世界产生了最重要影响的IT公司。这是一个聪明人云集的地方,我们的同事来自世界各地,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但大家共同的特点是工作努力,做事主动,对工作质量的要求一丝不苟。要想在这样的环境下如鱼得水,我们身心都要强壮,而且要远不停歇地往前跑。 ——参见陈蕾一文《我的微软12年》我在清华读硕士的时候,老师曾经问我是否愿意转博。我当时对博士有一些恐惧。一来,我怀疑自己做不出需要高深理论的东西,无论达到博士毕业的要求;二来,在我的脑海中,女博士的典型形象往往是不久边幅、目光呆滞、不可爱的,我担心读博士之后会嫁不出去。——参见宋睿华一文《从不做清华第三种人到在读女博士》2008年6月27日,盖茨在微软工作的最后一天,当他得知我的研究小组和产品部门共同合作,在下一版的Windows中大幅度地提高了中文、日文和韩文手写识别率时,他在邮件中写道:“这简直太棒了。它令我在微软的最后一天感觉非常好!我们特别要在这几个国家里推广,因为我相信输入笔在这些地方格外有价值。”——参见王坚一文《给盖茨作报告》我是怎么进入微软的作者:田江森 很多事情只有当你回顾的时候,才会觉得别有滋味。就像当我被问起你是怎么进入微软的时候,我才会幡然感觉到其实与微软结缘真的是一段颇有意思的经历,曾经怀疑过自己,也曾经战胜了自己,但是,最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我认清了自己想要是的什么。 在2002年互联网行业不景气的时候,我所在的bSQUARE公司把我们一大群人请回了家,一时间我成了一名待业在家的年轻父亲。失业并不意味着失败,或许是新的契机。我们几个一起出来的同事便一起出谋划策,合计着怎么创办自己的公司,可惜那光景不饶人,怎么也拉不到风险投资,于是,我就在家赋闲了大概一年左右的时间。 由于我有多年的项目管理和人事管理经验,因此在产品视野和管理能力上比较突出,但是由于长期没有直接参与研发,所以不得不承认技术能力比较薄弱,而我的理想就是把实实在在的东西做出来进入产品,所以当时想如果startup一个小公司或许能更好地实现自己的价值,因此去大公司并没有成为我当时的首选。迫于种种压力,我就又开始找起了工作。 我以前的老东家是微软的合作伙伴,而我做的项目也基本与微软有合作,所以我对微软的一整套体系,包括企业文化、开发流程、项目管理等都比较熟悉。而且,在雷德蒙镇,IT行业内能够像微软这样的公司少之甚少,否则只能选择举家迁往其他城市。我个人天性中就比较喜欢去尝试新的挑战,所以从职业发展的经历来看,我一般3-5年会去尝试一个新的领域和角色。但是我并没有把简历投给我之前合作过的微软部门,因为我个人还是想寻求一些变化的。于是,大概在差不多的时间里,我先后申请了三个微软部门的工作,经历了一场被近30位面试官拷问的拉锯战,有惊喜也有意外。 第一次面试我的是微软E-home Entertainment部门,从早到晚面了一天,前后共七个人。我在以前的公司是做Mobile Device的,而Entertainment和Mobile Device比较相似,所以在与这个部门的面试官交流的时候比较自如,基本上谈得很顺利,也不免增添了很多的自信心。 第二个面试我的是Office组下面的Green House产品部门,之所以投简历给这个组,主要是因为当时有个Information Bridge这样一个项目,我觉得那个蛮有趣的。我记得那天面试我的第一个考官是一个部门经理, 当主要问题都聊得差不多之后,他突然杀出了一道逻辑题,当时就被他给问倒了:4个人在晚上过一座小桥,过桥时必须要用到手电筒,只有一枚手电筒,每次最多只可以有两人通过(人多了桥支撑不住就塌了),4个人的过桥速度分别为1分钟、2分钟、5分钟、10分钟,试问最少需要多长时间4人才可以全部通过小桥? 我当时想这完全是一个考查优化的问题,其实方法都应该是相通的,可是算来算去,都比标准时间要多一分钟。看我左右为难的样子,这位考官问我需不需要提示,我当时毫不犹豫地说不要不要,于是又埋头做了五分钟,结果还是没做出来,当时就开始心急了,怀疑起自己的智商。后来这位面试官做点评时说,其实你解题的思路都很好,可惜你没有理解清楚我给你的问题,最关键的是你没有问我手电筒能照多远?如果我用手电筒放在桥的中间,朝左朝右各能照到河的一半,就不需要来回走了。最后,他向我重申了一点:厘清问题的细节,对一个项目经理是非常重要的素质。离开他的办公室之后,我不由地为那天里接下来的面试忧心起来,因为在微软公司的面试流程里,前面的面试评价和问题细节都能被后面的面试官看到的,特别是像他这么一位资深的经理,他的评价势必对其他考官会有些影响。 因此,总体而言,那天的整个面试都感觉到很有挑战,只到了午餐面试环节气氛才稍稍有所缓和。至今印象比较深刻的是,那天一个开发经理面试我,他的第一个要求就是让我和他的角色互换着进行交谈,他来扮演我申请的项目经理的角色,而我则充当开发经理。话音刚落,他就主动来和我交换座位,接着就说让我帮他设计一个Feature, 他不断地追问我非常微小的细节,主要是想考察我站在一个开发人员的立场上如何考虑问题和进行实施,并且从一个项目经理的角度去理解一个开发人员的难度。但是,他问的一些问题其实非常技术,而且问的也相当深入,比如关于网络安全的知识,幸好当时我在这方面比较有经验,也正好问到了我的一个强项,所以整体上回答得还不错,不仅提出了一些问题,而且还提供了几点改进的建议,以至于接下来午餐面试的时候我感觉面试官也开始对我友好起来了。那天一天面试下来,身心感觉疲惫至极。 恰巧那时,微软研究院正在招募一个项目经理,主要是负责帮助中国研究院的研究成果产品转化的事务,我一听就对这个工作非常有兴趣,于是在朋友的引荐下迅即申请了这个职位,不久就接到来自北京和总部的几位工程领域资深员工的电话面试,他们都感觉出来我对这个职位的兴趣,于是他们就把我推荐给了微软研究院那边的一个总经理Dennis Adler。Dennis写信告诉我其他人对我的印象挺好,也想找个时间跟我聊聊,但是他却忙得抽不出时间见我,因为他当时在整理行李准备第三天去印度出差,而第二天又安排了很多的会议。于是,我就给他回了一封信表明如果这次见不到他的话,就无法申请这个职位了,因为这个时候其他部门的Offer已经来了,而且都希望我最快给予答复。他看了我的信之后,于是就建议第二天午餐时间去见他。等到见过Dennis之后,我就非常喜欢这个老板,当时就很乐意能成为他的员工。于是,我就对Green House部门的HR说明我准备再去试试微软研究院的这个职位,可是她却说我们已经给你Offer了,她不建议我再去尝试其他部门的职位,这样会把他们的计划打乱。当时我也试图通过研究院系统的HR跟Green House的HR进行沟通,看他们是否可以宽限我几天时间,可是结果却适得其反,Green House那边的HR感觉我对他们那边的职位兴趣不大,就明确告诉我如果不再接受的话,就主动撤销这个Offer。面对这个两难的选择,我挣扎了很久,一边是一个垂手可得的Offer,一边是另一个未知的却充满吸引力的Offer。当时,很多朋友包括我妻子都劝我先去Green House,以后若真的想去微软研究院的话,可以通过内部调动的方式过去,也会容易很多。可是,在经历了激烈的思想斗争之后,我还是打算去冒这个险,不仅是因为Dennis是我期待中的比较容易沟通和能理解我的老板,而且还有这个工作的职责和意义。当Dennis得知我拒绝了Green House的offer之后,他就立即给我安排了正式面试,之前电话里的那几次都只是算是非正式的。第二天面试中,微软研究院的几个主要的项目经理我基本都见了一遍,包括凌小宁、Tom Blank, 以及Dennis本人等在内。一连窜面试下来,每一次交流都非常融洽和愉快,一点儿都没有烤猪肉的感觉,面试后的心情也特别好。结束后,我就打电话给Dennis询问结果如何,他说明天我就要去印度了,在我明天十二点去机场之前,你十点钟来找我吧。等到我第二天迫不及待地见到Dennis之后,他笑嘻嘻地告诉我:“如果你愿意,这个工作就是你的了。 我虽然再也记不清书面Offer是什么时候来的了,但是在Dennis向我挥手告别奔向机场之际,丢给我的这个口头Offer在我的记忆里留下了深深的烙印。两天时间里,在主动放弃一个Offer之后(稍后,我也谢绝了E-Home的offer),我又拿到了一个真正想要的Offer。在微软研究院担任项目经理的两年里,为了协调中国的最新技术向微软产品转化的需要,我几乎一半的工作时间都是在微软亚洲研究院度过的,这也让我对北京研究院的科研环境和人文气息有了一个深切的感受和体味。正是缘于这份熟悉和亲切,两年后我正式加入了微软亚洲研究院,成为技术转化组的工程总监,更近距离地从事着将创新技术转化到现实产品的工作中。

前言

在中国创新比尔•盖茨    微软公司在1991年成立了微软研究院,那是因为我们认识到投资于能够拓展知识疆界,并创造新技术“为前人所不能为”的基础研究的重要意义。十年前,我和微软当时的CTO内森•梅尔沃德(Nathan Myhrvold)谈到,或许是时候扩展我们在基础研究方面的布局了——除了雷德蒙研究院之外,微软公司还应在欧洲及亚洲那些新兴的、拥有强劲创新潜力的国家部署研发团队、发掘和培育智力资源。    可以说,微软公司是最早认识到中国和亚洲的研发潜力的全球性企业之一。当我在1997年访问中国期间,中国学生身上所洋溢着的才智、激情和创造力,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正是缘于这次访问,对我们于1998年在北京成立基础研究院的决定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时至今日,这所坐落在北京的研究院远远超出了我的最高期望——在创立的头几年,就已经为公司的技术知识和产品储备做出了巨大贡献。接着,这所研究院逐步壮大,吸引了来自亚太地区的顶尖研究员,并发展成为现在大家所熟知的微软亚洲研究院。过去10年间,她可谓功勋卓著,如今已经成为微软公司在美国本土以外规模最大的基础研究机构。    今天,微软亚洲研究院在洪小文博士的带领下继续为微软公司乃至整个计算机产业做出着重要贡献。在国际顶级学术会议上,每当业内专家聚集在一起讨论当前面临的艰难挑战时,总能听到来自微软亚洲研究院的研究员们宣布重大突破的声音。同时,在微软最重要的产品中,像Windows Vista、Office 2007、Xbox 360等,大家都能发现来自微软亚洲研究院的关键性创新。不仅如此,微软亚洲研究院及其主要创立者的影响已经扩展到了整个公司。现在,微软亚洲研究院的两位前院长——沈向洋博士和张亚勤博士,正在微软非常重要的部门——微软公司全球搜索产品开发部和微软中国——担任着掌门人的角色。    微软亚洲研究院给整整一代计算机研究者带来了积极的影响。通过与本地研究机构和大学的密切合作,研究院帮助提升了中国计算机科学研究的水平,并助力培养了数以千计的年轻科学家和工程师。    作为一家全球性企业,微软之所以成功的关键,主要取决于能够吸引来自世界各地的优秀人才聚集在一起。这也是微软亚洲研究院的根本愿景——建造一座了不起的计算机研究院,让全中国乃至全亚洲最聪明的人济济一堂。通过提供微软所独有的专业技能、理念和资源,让这些研究员专心致志地致力于划时代的突破和发现——正是由于他们的努力,我们当初的期望才取得了超乎想象的成功。    借此机会,我衷心地感谢一如既往地支持微软亚洲研究院的各界朋友、同仁和伙伴们。祝贺微软亚洲研究院10年来的出色工作。未来十年,我盼望着继续见证他们的创新,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名人推荐

当初Sophie Ge同学征求书的名字的时候,我提议——梦想之翼,不过被否决了,大家觉得我的想象力超不过4个字符,而且第三个字一定是“之”,计此止耳,非常惋惜。《微软的“梦工场”》这本书里收录了我以前写的两个故事,属于一稿多投。书里大部分文章还是挺有意思的,比我写得好,大家不妨一读。就像书里的一位大牛人说的,事物总是有两面,一面是好玩,另一面是更好玩。就像一个操作系统,有蓝屏的一面,也有黑屏的一面。一个单位,有外面,有里面。这本书会告诉读者许多微软和微软亚洲研究院很多 “里面” 的故事。下面是我用微软对联系统为这本书出的一幅对子。上联:知春路上寻知客;下联:梦工场里寻梦人;横批:百梦争春。

媒体关注与评论

当“妖魔化”或“中年危机化”微软已成时尚,还把微软称为“梦工场”,似乎有些逆势而为之意。读罢此书,却觉得以此来指代“微软亚洲研究院”,是实至名归。激活中国这个有5000年文明历史的大国在研发和创新上的巨大潜力,如今已是跨国公司高层的常识。10年前,微软是第一批为此付出行动的企业。在《微软的梦工场》里,我们看到了一群背景和志趣各异但都怀揣梦想的人,在这10年中,如何把微软亚洲研究院变成了一个微软在华战略的真正支点以及世界级的创新孵化器,更重要的,个人梦想的温床。——杨福 《环球企业家》主编看到《微软的“梦工场”》一书,一下子想到了微软一个对手的博客名字——黑板报,就是以非正式沟通的方式了解一个公司的产品、技术和文化。这本书也算是“微软黑板报”。十年前,比尔.盖茨和微软当时的CTO 内森•梅尔沃德(Nathan Myhrvold)启动了一项商业计划,除了雷德蒙研究院以外,微软公司应在欧洲及亚洲那些新兴的、拥有强劲创新潜力的国家部署研发团队、发掘和培育智力资源。这就是微软亚洲研究院。盖茨的这个决定,放在他在微软的诸多决策里并不起眼,但是,它改变了很多人的人生,改变一个跨国公司在中国的行进路线,它甚至改变了产业的创新路径。《微软的“梦工场”》像一个散文集,记录了创新的背后各种各样的故事和细节,有冲突、痛苦、折磨,也有梦想、创意、快乐等。盖茨说,“每天清晨当你醒来的时候,都会为技术的进步给人类带来的发展和改进而激动不已。”这本书就是对微软“技术之手”的全景式描绘,让你见识微软更加真实的另一面。——金错刀 《中国企业家》研究总监 “知名博客人、评论家”设在希格玛大厦的稷下学宫——《微软的“梦工场”》读后感  公元前374年,战国时代的齐都临淄西门外(现在的山东淄博),田齐桓公创建了稷下学宫。稷下学宫是古代齐国设立的一处专供各地学者著书论辩、传道授业的场所和机构,它还明显地具有政府的咨询参议机构的性质。繁盛时达“数百千人”。当时各国著名的文学游说之士多曾先后或长期在此著书讲学,互相切磋驳难,掀起了当时思想界的一大波澜。稷下学宫是战国时期诸子百家荟萃的中心,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名家、阴阳五行家、纵横家、兵家等各种学术流派,都曾活跃在稷下舞台上。这便是被后人称为“百家争鸣”的由来。 稷下学宫的名士被称为稷下先生,见于史册的主要有宋鐦、尹文、慎到、彭蒙、田骈、环渊、邹衍、驺爽、淳于髡、貌说、田巴和鲁仲连、接子等七十六人。   公元1998年,在北京的知春路的希格玛大厦,比尔·盖茨先生成立了微软中国研究院,后来被称为微软亚洲研究院。该研究院以IT研究为中心,致力于塑造未来人类的生活方式,来自全球的IT精英传道授业,仅仅十年的时间就成为微软的梦工场。2004年被麻省理工学院《技术评论》杂志誉为“世界上最火的计算机实验室”。先后活跃于此的微软名士们,见于史册的包括:沈向洋、洪小文、王坚、张黔、郭百宁、周明、李开复、张亚勤等中土人士,还有Kurt  Akeley等洋人若干,总计350多名。   虽然时代不同,微软梦工场很好地继承了稷下学宫的精神传统。   稷下学宫实行“不任职而论国事”、“不治而议论”、“无官守,无言责”的方针,学术氛围浓厚,思想自由,各个学派并存。人们称稷下学宫的学者为稷下先生,随其门徒,被誉为稷下学士。在学术上,稷下学宫具有兼容百家之学,多元思想并立,各家平等共存,学术自由,相互争鸣,彼此吸收融合等多方面的特点。微软研究也深得此道,学者选择研究问题完全自由,各个研究组互相交流,头脑激荡,产生很多新奇的技术。 稷下学者因政治倾向、地域文化、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的差异,各有自己的思想体系,从而使稷下学宫形成了多元文化的格局。微软亚洲研究院成员来自大中华地区、美国本土、亚洲的其他地区,也形成了多元文化的格局。 稷下学宫也有一套严密的学术规章制度,传世千古的《弟子规》就是代表。几千年来的进学后生都要学习《弟子规》,以便了解为学之道。微软亚洲研究院也有研究规范,虽然没有成文的条例,从张峥先生的博文中,也能看到他们成长的轨迹。 稷下学宫的成功是巨大的。当时,四方游士、各国学者纷至沓来。微软亚洲研究院的成功也是显而易见的,每年中国的很多IT精英都愿意到这个不太显眼的希格玛大厦吃“鸡肉饭”。 当然只有一点我有些怀疑。稷下学宫的创建,稷下百家争鸣的展开,不仅形成了先秦百家争鸣的高峰,促进了学术思想的繁荣,而且影响了中国2000年的文明。微软亚洲研究院能影响人类1000年的生活方式吗?当然这个要求有点高,看来“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吕本富著名IT博客人、评论家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管理学院副院长

内容概要

1998年11月5日,微软公司投巨资在北京成立微软中国研究院,并于2001年11月1日将其
升级为微软亚洲研究院。微软亚洲研究院是微软公司在美国本土之外开设的第二家基础
科研机构。经过十年的迅猛发展,微软亚洲研究院目前已拥有覆盖自然用户界面、新一
代多媒体、以数据为中心的计算、搜索与在线广告等领域的350多名优秀的科研技术人
员。与此同时,微软亚洲研究院极其重视在人才培养方面的投入。到目前为止,研究院
共接待了来自100余所高校的3000多名实习生,还有约 230名低年级博士生得到了“微
软学者”奖学金的科研资助。微软亚洲研究院在计算机基础科学上的创新和技术突破备
受全球学术界和工业界的瞩目,被美国著名技术杂志《麻省理工学院技术评论》誉为“
世界上最火的计算机实验室”,已连续两年被《环球企业家》杂志评选为“最佳企业研
究院”。微软亚洲研究院的研究员们正在用自己对技术的执着和热情丰富着全球计算机
用户的计算体验。

书籍目录

序:在中国创新
preface:innovating in china
文化
“msra”的n种含义
通向微软之路
向盖茨做汇报
从象牙塔到另一座象牙塔
研究的趣味
我的“孩子”
在盖茨家做客
我是怎么进入微软的
家庭式环境,奥运式的竞争
父辈的宏愿
一匹驽马的自白
去,就是这个地方了!
在msra“遭遇”激情
在微软栽种未来
我的微软12年
你的工作就是*好的面试
迟早要回来一趟
珍藏的记忆
人才
我不是神童
从不做清华第三种人到在读女博士
经历微软
心路@msra
一年半摇身“转正”
小径分岔的花园——我的选择
学无涯
从养兔能手到工程专家
超越极限
缘自微软技术俱乐部
微软,我成长的支点
东游记
从工程师到研究员
舞之奇迹
掌控自己的兴趣
状元女
为实习生打工的“馒头”
四年
亮出你的idea
北京印象
打造中国科研的“奥运军团”
技术
面包记
“木兰”妈妈
techfest:我们的技术节
微软对联背后的故事
找到属于自己的关键词
发掘硬件加速的潜力
大侠是怎样练成的
歌曲大搜索之哼哼也可以
研究院“&”的故事
“掌上”视频拉近你我的距离
让语音技术改变人们的生活
奥格斯堡双奖奇遇
如何做一流的研究
往返于r & d之间
感受研究的愉悦
微软对联背后的故事
附录
后记

编辑推荐

为您讲述 世界上智商最高的人才群体和世界上最火的计算机实验室的传奇故事40多位微软研究员独特的人生经历微软产品背后鲜为人知的研发故事优秀人才团队的管理之道技术创新 职业规划 奋斗励志的全新理念如《微软的梦工场》中所说的:“有人说,微软亚洲研究院有一种‘场’。在这个‘场’里,你尽可以摆脱各种框架的束缚,充分伸展肢体,使浸满智慧的大脑,体会着‘科学荷尔蒙’带来的种种慰藉;”,这一点作为编辑的我们也有所感受。在与微软亚洲研究院合作的日子里,常常惊诧于微软员工的工作效率,感动于他们的工作激情,感慨于是一种什么样的企业文化能整合起这么多一流精英,迸发出“1+1〉2”的效果。通读《微软的梦工场》后,一点拙识逐渐形成了。这样的效果来源于卓越的企业文化,是一种包含了开放、自由、平等、快乐沟通、享受荣誉等精神的企业文化,它包容了人,感动了人,也潜移默化地改变了人。在这样的企业当中,最大限度地降低了人际沟通成本,最大限度地提高了每个个体的积极性,更重要的是,它锤炼出了每一个员工的积极向上的心态,这一点更会使人终身受益。这也是我们强烈推荐给读者、尤其是年轻读者《微软的梦工场》的原因,如果我们国家的年轻人能够通过了解、学习世界顶尖企业的精神风貌而使自已能够多一些奋进、多一些积极、多一些阳光心态,那么作为传播者的我们,幸何如之!

作者简介

今年微软亚洲研究院建立十周年,研究院的研究员们纷纷撰文,汇成本书。他们中间,有当年的高考状元,曾经的少年班学子,有“深蓝之父”,有拥有多项专利的 “技术牛人”,有蜚声业界的著名专家,也有尚未出道的年轻学者;通过文化、人才、技术三个角度,揭示微软亚洲研究院独特的文化氛围,记述各自成长的经历,揭密诸多新技术诞生的过程;由微软人说微软自己的故事,生动、直观地介绍号称“世界上最火的实验室”以及被称为“世界上智商最高的人才群体”的真实风貌;同时,通过介绍微软亚洲研究院十年的发展,抽象出一个计算机基础研究机构的成长概貌,特别是总结一个外企研究机构在中国的发展历程,为其他研究机构提供一定的参考意义。
本书汇聚了技术创新、企业文化、人才培养、职业规划、奋斗励志以及东西方文化碰撞等方面诸多鲜活的事例,可以为读者了解最新的计算机技术、外企文化以及个人成才提供一定的借鉴。

图书封面


 微软的梦工场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5条)

  •     上周吧,MSRA微博上发了一张Rick Rashid跟James Doohan的合照让人猜他们什么关系。说是猜对有奖。打着呵欠回复了下,然后昨天传说中的“精美礼品”就到了,一套精美的明信片加这本,不怎么精美的,额,广告手册。嗯,研究院的公关部门工作做得还是不错滴。第一次听到MSRA还是大一刚入学时候的事情。记得那会儿入学没多久,好像就是创新杯,当时沈向洋院长过来给获奖的学长们颁奖的。说起来,这好像是我活到现在离微软最近的一次接触了。特么的,实在是,太卢瑟了。这次讲座给我留下的印象太过震撼。我现在都能记得很多细节。后来搜索了一下才知道,李开复、凌小宁、沈向洋,算是MSRA的中国合伙人吧。沈院长语速极快。我坐在下面,大脑处理信息的速度都赶不上他喷字的速度。记得他说相比于数学家、物理学家、化学家、生物学家,计算机科学家实在是最简单门槛最低的了。“The real value is the information you depend on.” "Who owns more data, who wins."那会儿应该还没提什么大数据的事儿吧。说起怎么去找千里马,他说他最欣赏的学生一定要是“三好学生”——数学好,编程好,态度好。结果六年过去了。似乎这三样我一样都没好起来。o(︶︿︶)o 唉。他好像还说了本来想让MSRA落户上海的,因为他觉得上海人天生适合搞计算机。哈哈,小小的地域歧视吧。然后就是特地推广了一下他们的对联系统。还现场征集上联。果然大家都提议“博学而笃志”。AI对出的下联果然是“切问且近思”。和腐旦的校训只差了一个字。不过我严重怀疑这个是爬数据爬出来的。这些听众,提的上联也太没新意了。明显在人家意料之中啊。这本书里面各位大佬都特喜欢强调一句:“希格玛大厦是世界上智商密度最高的地方。”艾玛,你们的简历都太过耀眼。在我还在初中背书做题的时候,沈院长已经进入了南京工学院。这本书翻完我已然患上了青光眼。哦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这些人的人生我高不可攀。最后么,搞计算机的好像特别喜欢拽文。这算不算缺什么就爱显摆什么的一种表现?嗯,我也是这样。没什么文化还喜欢装出一副很有文化的样子。南怀瑾起了个名字,也值得得瑟?用沈向洋的话来说,实在是——“太纯朴了”啊亲。
  •     排名不分先后:========郑宇 王坚金俊刘鹏张峥田江森郭百宁洪小文邹欣文继荣刘激扬陈蕾谢育涛张庆辉宋罗兰谢幸宋睿华汤晓鸥张高侯智涛刘湘雯张益肇徐迎庆陈雪锦李世鹏马维英沈向洋童欣初敏谢幸刘铁岩许峰雄周昆芦烈陈刚李江施晓晗余鹏华先胜黄昌宁朱文武周明
  •     引用“本书汇聚了技术创新、企业文化、人才培养、职业规划、奋斗励志以及东西方文化碰撞等方面诸多鲜活的事例,可以为读者了解最新的计算机技术、外企文化以及个人成才提供一定的借鉴。 ”我读本书的感受是:1.用浏览方式读2.扩大自己的知识面3.了解一些计算机的细分方向4.学习他们研究的精神

精彩短评 (总计62条)

  •     书是关于微软亚洲研究院的成员的随感记录,还行吧……
  •     最后几篇实在太减色了......
  •     出这么一本书,纪念意义超过了其他的想法
  •     各种牛人的集合啊,原来微软研究院有这么多“产品”是我不知道的,各种顶会顶刊
  •     向理想靠近.
  •     这书激发了我对IT高端世界的向往……以及下面橙色的部分让我做成了水杯的保暖套……
  •     纯就是介绍牛人的 没法比 人家之所以牛 就是先知先觉先行动
  •     挤掉水分,什么都剩不下。
  •     感觉就像是从微软企业文化内刊上摘下来的一样
  •     微软已经不是以前的微软了,,,
  •     大一的时候从图书馆借来看的,没留下什么深刻印象……
  •     我怎么没收到赠品
  •     没用
  •     由微软亚洲研究院的的五十位employee写成的六十篇文章组成,内容涉及多个方面,都是研究员们自己的亲身经历或者体会,值得搞计算机的人去阅读。
  •     算是对msra的工作有了一些了解,作者们基本都是做技术的,语言也比较朴实,偶尔翻翻作为消遣还不错,其他价值不太大
  •     给我许多未有过的认识书本身很好赠品没有哦
  •     两年前恐龙蜀黍的书
  •     书写得一般,但是里面可以看到研究的具体内容,看看别人做的事情,对自己有所启发。
  •     感觉微软亚洲研究院更多的是在做研究,而不是开发,各种大神,向他们看起
  •     研究院还有院长技术助理一职,听起来相当的官僚机构
  •     最多给了点MSRA的研究氛围感觉和一些牛比人的闲话,或者心灵鸡汤。好的内容无,杂事杂记而已
  •     之前我对微软及其领域并不了解,这本书帮助我了解了很多。这本书并不是由一位作者而写,而是MSRA的人共同完成的,就像小故事一样。让我印象最深的是其中汤晓鸥教授写的,很幽默~希望这本书能为更多读者带来宝贵财富。
  •     说实话,我是冲着赠品买的。总的来说,还行,但不是我喜欢的那种励志书籍
  •     和一群有理想有干劲的人,在一个如家的环境里,做一些有益的事情
  •     微软的Sophy所赠书,纪念自己曾经那些奋斗的日子
  •     mlgb, 这是内刊外发吧!
  •     还是IT小小鸟比较朴实, msra众人智商和简历都太豪华了
  •     这本书到底为什么在我的“想看”里啊!!被蛊王下了奇怪的东西吧!!实的一点干货没有就算了,虚的梦也没见有啊!!整个一个“感恩微软”“微软拯救我人生”表彰大会啊!!P.S.周昆老师写的那篇算是最实在的了,开心。
  •     赠品,书的质量都不错现在有点了解微软了
  •     大多数象高中生作文,但有一部分比较有启发,对真正想搞研究的人有所启示。
  •     难看死了,浪费老子的时间
  •     还行吧 天才们的故事 承认有点儿智商崇拜; 好多中科大少年班的孩子们的故事,还有各地状元的故事;我很憧憬微软的饮料冰箱 :P
  •     不知所云
  •     微软是个好地方..就是这个目的
  •     带我们走近神秘的微软人物
  •     这个是在renren上抽到的,还不错
  •     广告册子,看了一半。
  •     有点像个人简介+工作报告,可以看看。
  •     整理书架日19
  •     这本书给我这个科研盲普及了一下什么事真正的科研,我从这里才知道科研到底在干些什么,MSRA离我似乎很遥远,但愿有一天可以和这些优秀的人一起共事,用技术改变世界
  •     其实是冲着赠品来的,发现赠品很超值,而且没有一丝偷工减料,非常精致
  •     对心路历程以及奋斗史比较感兴趣
  •     都是很平淡的故事,让人很难提起兴致,适合极度无聊时阅读,不过...那还不如休息一下呢
  •     本书像“鸡汤文”,总体还是挺给人启迪和期望的。关于如何做科学研究,如何做工程实践。这些人都是人中佼佼者,都很谦虚,描述的氛围很让人羡慕。还有一些名句,人有走不完的路,读不完的书,见不完的人。问问题的人只是愚蠢5分钟,不问的人愚蠢一辈子。更难能可贵的是,我看到了平常的人在研究院中得到的帮助,他们的心路历程。工作是人生命中时间最长的事情,一定要愉快的在工作中。好多想法和自己平时的不谋而合,看书和给别人讲清楚的差别等等。R&D,找准定位,暂时的无知不可怕,慢慢成长才是最重要的,要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还有就是做事情的方法论和认知很重要,做的很不舒服,很别扭的事情往往是方法不恰当,要思考其他路径。最后,惊才艳艳者终究是少数,找准方向,踏实付出,才是多数人的生活。Work hard,Play harder
  •     特别适合程序开发的学生看,能对自己的职业有个良好的定位
  •     还行,看得有点心潮澎湃...
  •     不知不觉那么多年了 当初那个受这本书影响而努力来到msra的小孩
  •     立个Flag,一定要拿到微软的offer
  •     先不管李开复为人如何,这本书让我觉得牛逼之处在于非常理所当然的忽略了李开复对微软亚洲研究院做的贡献,再书中众多流水账中大家都非常默契的不提这个人,唯有罕见的几次出现李的名字也不是在描述他的作为。我看书名改成微软是噩梦工厂更好一点。
  •     招聘利器
  •     在没事干的时候,拿来看看可以打发时间。
  •     要谢谢马维英。
  •     还有点意思
  •     还是IT小小鸟比较朴实, msra众人智商和简历都太豪华了
  •     既然是创新,肯定就会有失败。不害怕失败,失败是正常的,成功只是一个意外,而大部分所谓的失败是没有结论的。我们可以做很失败的项目,但是,如果这个项目能够告诉别人足够多的信息的话,这个项目实际上是非常成功的。
  •     过来人的说辞,可作参考。
  •     实习;权威。不要小看自己。成功没有固定模式,也不应该用单一标准来衡量。失败是正常的,成功只是一个意外。
  •     没有宣传的那么好,感觉很一般,就当是休闲读物吧,呵呵
  •     好励志的一本书,通过一系列的研究院在MSRA的工作经验和感想,让我有了强大的愿景,希望能够进入顶级的研究院进行学习深造
  •     学习,梦想有一天能够加入。
  •     微软亚洲研究院的工作人员的工作感想。
  •     一口气读下来的书,我梦想去的地方。。。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