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类把握

当前位置:首页 > 成功励志 > 成功学 > 第三类把握

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1-10
ISBN:9787532122974
作者:伟达
页数:189页

章节摘录

  学会变革  变革是有“变”的道理和规律的,不学是不行的。  尽管经常有人把“天不变,道亦不变”的古训作为中国人不求变革的证据,但实际上中国人对“变革”的理念和实践从不陌生。从两千多年前春秋战国时期的“商鞅变法”,到近现  代以来的“戊戌变法”,“国民革命”,“社会主义革命”,“文化大革命”,“改革开放”,一直到时下的“国企改革,政府机构改革,加入wID”,中国人对“变革”的热忱并不显得有任何消减。  令中国人真正感到困惑的是自己经历的每场变革并非都能带来良性的后果,尽管变革的出发点和原始动机可能是美好的、善意的,甚至崇高的。也许,我们在发动一场“变革”之前,首先应对“变革”本身的特点特性有较为充分的认识理解,才能避免跟在别人后面亦步亦趋的被动,而能独领变革大潮的风骚,防止“事与愿违”的结果出现。  有效的变革是系统的变革,当人们认识到一种潜在手段或方式可以取代现行手段或方式的时候,就会想到变革,但潜在的手段或方式未必就一定优于现行的手段或方式,即变革不一定就是好的,尽管变革是永远需要的。任何一场大规模、系统性的社会文化或经济科技变革,其目标必须建立在理性基础之上,并且是对人类生活富于建设性的。即有利于增进人的基本权利的改善提高,增进社会的民主、自由、和平、稳定、和谐、宽容等良性指标的实现。违反了上述基本目标的所谓“变革”只会带来灾难,像“文化大革命”那样的“变革”,其教训至为深切。  变革是讲究不同层面及其互动关联的。有指导思想和核心观念上的变革,有体制和机制方面的变革,有管理手段和方法的变革,有组织结构和人事安排上的变革,有具体操作程序与过程的变革,有工具、设备和技术的变革,有研究与发展视野及方式的变革。而且,社会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这领域的变革又联系着其他领域的变革,经济的变革又联系着政治的变革等等。这些变革的“合力”及相互制衡关系组成了系统的宏观的变革功能,缺一不可。单一和片面的“变革”举措经常难以奏效,或流产变形。  变革的系统性也表现在应对其“输出”与“输入”,即目标与结果两端不断加以对位调整。如错位增大,就是不善变革。变革不是一种一次性行为,而是持续不断,循序上升的链式演  进,认识不到这一点,便会把“变革”的重要性降格成一种被动的机会主义要求,据报道最近中国人民解放军一改沿用了近半个世纪,学自前苏联的“大军区”式指挥管理结构,而开始采  用类似美国军队“联勤制”的“战区”式军事指挥布局。据说此举将有助于对各军兵种的合成指挥调动,减少不必要的中间环节。一方面应该肯定此次“变革”的目标是良性的,另一方  面大家也不禁要问:为什么中国军队的指挥结构要么是苏式的,要么是美式的?中国军队自己的首创精神到哪里去了?  可能的答案是:中国军队没能有效保持自身战略“变革”的链式演进。原先的发展被“文革”等灾难所打断,目前要重拾断链,谈何容易!只好又先抄袭别人,以应付现实需要,实际上,目前领先世界的美国人也绝非生来领先,而是其不断追求良性变革的结果。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时,日本人在企业管理理论及产品制造监控上颇有创新,促发日本在多方面大举赶超,直逼山姆大叔。美国人在表面上拿出一副不甘示弱的架式,但其“变革链”却私下里开始大肆引入并消化吸收“日本经验”,相关研究成果层出不穷,这才促成了美国新一轮领先优势。  再者,变革的系统性还表现在“变革”应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系统结构中进行,即_方面变革应在“次系统”中坚持不懈地进行,另一方面又不能破坏“主系统”的相对稳定。这便是所谓“渐进效应”。以美国为例,克林顿政府上台后一直推行变革,共和党占多数的国会也是“变革”不离口,但其“变革”多在法律、条令、经济政策、社会福利等层次及法律规定的渠道  内进行。在经济上美国企业界都把“变革”的能力看成事关企业生死存亡的战略要素,尽管在内部若干重要层次上正进行着不断的“静悄悄的变革”,但是社会总体仍呈相对稳定状态。事实证明,这种“静悄悄的变革”比“火山爆发式的革命”来得有效,有利,深刻,持久。也许,这正是变革所讲究的艺术。  我们缺了什么?  近现代的东西方发展的差距到底在哪里?有回答道:物质钱财的多寡。这恐怕不是正确的答案。正值千年转换之交,人们都不自觉地愿意回首一下自身发展的历史长河,希望从中获取蝗重要的启示,以利在新世纪中能做得更聪明,更有效,更合理。  在美国,这股顾后瞻前的热潮更是空前高涨。许多专家学者都从各自的专业角度就历史事件,科学发展,军力竞争,经济融合,社会重组,宇宙进化等方面发表了不少高论。其中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麦克尔·哈特(Michael。Hart)博士的宏篇巨制:“。100个人——最有影响的历史人物排名”。  早在1978年,哈特博士就隆重推出了此书的第一版。九十年代他又根据历史对实践的最新检验结果重新修订了该书,使整体结论更为翔实可信。哈特博士的不同凡响之处在于他不仅从人类迄今为止的全部历史过程中选出了100位超重量级人物,而且还斗胆为这些人物排了坐次。  哈特博士的人物选择标准有三个主项:1.直接影响了千百万人的命运的人;2.决定了文明盛衰的人;3.改变了历史进程的人。普遍认为,哈特博士的这部著作是严肃认真的,视野  是以人类整个文明进程为中心而非局限在某一文明之内的,证据与标准也是较为可靠和客观的。  在哈特博十甄选出来的100位人物中,以国籍为标准,领先的足:英过人占18人,德国人占12人,美同人占9人,中过人占7人,法国人占7人。这些人物的职业主要包括:政治家,哲学家,科学家,发明家和艺术家。  笔者最近曾就该书的结论进行了一些有趣的统计归纳。在此愿主要介绍一下有关中国和美国的各位人选人物之比较及其启示。  中国人选的7位人物分别是:1.孔子:古代大哲学家,奠定了东方社会与文化的规范和准则。2.蔡伦:古代大发明家,其发明的造纸技术不仅帮助了中国文化在约1000多年中巍然领先于世界,而且还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学习采纳,造福于整个人类文明的发展。3.秦始皇:占代人政治家,作为统一中国的始作俑者,他开创了一系列有利于统一的政策法规,从此奠定了中国在世界上的大国地位。

前言

  在21世纪,中国,中国人,和中国文化的历史使命再清楚不过:振兴古老的文明,一改前150年的颓势,恢复自己作为世界主流文化应有的特质,创造力,和领导地位。  为达成此目标,一个业已形成的共识是:要全力推进现代化。谈到推进现代化的问题,一大误区是人们的兴趣点似乎总是在新观念,新事物,新科技,新风格等“新”的方面,然而,新的东西进来以后,可能还不及被充分消化理解利用,人们就又两眼朝外,这山望着那山高。长此以往,就导致了现代化的夹生饭和发展异化,似是而非的东西很多。新潮可能只是谈资或门面,具体做起事来还是旧习惯方法主导,发展进步也因此而打了折扣。折扣累积起来,就是落后。  对不少发展中国家来说,其现代化努力大都已走过两大过程:观念的引进和初步消化,及基础设施与硬件框架的广泛建设。猛地一对比,似乎今日所谓发达国家也不比自己再多出什么新鲜玩意了,可是为什么自己还是落后不少,还总是被别人牵着鼻子转?这是因为在深层次上似是而非的东西还很多。于是关于思维,标准,及对策的所谓“第三类把握”就显得至关重要。这就是做现代化的“内功”,让现代化从粗犷运用成为精确方法和自觉内悟。优化观察研究问题的能力,设置解决问题的系统,强化策略的目的性,增加思维行为的实用性及成效。  世纪之交,信息社会,知识爆炸,新概念一夜可以走遍全球,为更多人共享。但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真正差距是在实践行为上,在新思维行为模式能够得以利用的有效程度上。  内功不足导致失误、挫折,非现代化对现代化产生歪曲干扰,这样的例子很多。1998年的“亚洲金融风暴”给当时的所谓“亚洲四小龙”好好上了一课:身骨没长强健,就跑不远;靠  他人资金周转,自己生产能力不强,就经不起挫折打击。又譬如,现代化应是可以约束管制经济腐败现象的,然而不少东亚国家腐败盛行,请问这是什么现代化?!3外,现代社会青睐综合质量高的人,推崇充满雄性爆发力式的竞争挑战,但东亚一些国家地区的教育体系仍只知道追求学分指标,脂粉萎靡之气充斥为地区文化的主调,有人还抱着垄断包办的做法不放。这样的现代异化只能导致作茧自缚。总之,这些都最终阻碍了现代化的发展进程,留下了恶性循环的顽症,为许多国家和民族造成了重大挫折。  战略性的第三类把握,实际上就是一个努力点转移的问题:从只知浮躁地拥抱新潮,转到深刻冷静地进行分辨,选择和优化;主动求新的同时也力争减少失误;增加投入的同时也努力去提高效率。一句话,从增加知识转到增加智慧。智慧,就是能够聪明地选择,并由此具备先进的价值观,有意义的实际目的,和未来发展的方向感。  新世纪业已来临,中国与世界都处在全面发展竞争的关键阶段。中国和中国人民如何能在各种挑战面前表现得更富成效,更有力量,更加明智,更具风范,这便是本书所最关注的话题。

内容概要

  伟达,笔名宇天,伟 航等,男,生于中国。长期致力于哲学、心理和行为学,科技发展模式、国际关系、未来学、东西文化比较及现代化智慧的生成、发展和效应的研究。分别在中国和美国获传播学和信息市场管理学硕士学位。 从1998年中旬起,受聘为新加坡《联合早报》周末版“视野新拓”专栏主持人,着重讨论现代化观念、行为、标准及对策的演变和优化等问题。

书籍目录

序第一章 观念之推敲1.超越“开放2.心想才能事成3.科学与宗教的恩怨4.大众与创造5.比智商更宝贵的6.拳民与牛仔7.美国不相信“辛酸”8.最辉煌的时刻9.上帝与仆人10.教育与常识11.效率的追求12.消费不能决定13.思维的极限?14.学会变革15.我们缺了什么?16.体育不是爱好17.穷的锁链18.“有我”与“无我”第二章 标准之沉浮19.个体不能单薄20.商业是一种素质21.竞争是阳性的22.大小质量统一23.中国“梦之队”24.强盛是系统概念25.真正的勇敢26.什么是标准?27.谁是“星”?28.外交官的能力29.“一根筋”无用30.为了孩子的前途31.“听话”与“好好表现”32.大阅兵的意义33.竟然忘了形体礼节第三章 对策之得失34.战争市场经济35.中美冲突探源36.科普的选择37.让冲击继续38.打一仗看看39.不足、错位、赶超40.东方对西方的溢美41.天下归心之目42.历史的杠杆43.强大的海军44.社会陋习的“行为”解决45.腐败的“曲线”46.民族主义之剑47.大国地位是争取来的48.拿捏中美关系49.中国最需要什么?

作者简介

对中国来说,现代的努力已基本走过了两大步:观念的引进和消化,以及基础硬件的广泛建筑架构。于是我们有了表面繁荣,但同时我们亦有了困惑,和发达国家相比,我们看起来不见得有什么不同,我们有了许多的“世界第一流”,为什么还仍然被列位于不发达国家呢?这便是此书的存在意义——关注现代战略的第三步,即“关照概念的维度,将粗犷运用化的精确运作,增强系统解决力度及目的的透视能力”的第三类“到位努力”。

  “传统社会应当按照他们自己的速度前进,他们不应该走得过快,使面貌陡变,而应当是缓慢的、考虑周全的进化,以便能从西方文明所提供的东西中选取那些最好的,而不是最坏的东西。”
  ——让·马洛里(法国人种学家、作家)

图书封面


 第三类把握下载



发布书评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